![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4951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49517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教案)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 第二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 备课人:刘琳【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2)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我们要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与技能: 1)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2)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理解知识、归纳知识的能力。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品格,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教学难点:1)传承民族精神的表现。2)青少年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过程:第五课 第二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一)新课导入:阅读课本材料P66,思考并回答问题。什么人是“中国的脊梁”?“中国脊梁”例如,当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和欺凌的时候,那些不甘屈服、奋起反抗的人们,是民族的脊梁;为保卫国家安全,远离父母守卫的祖国边疆的解放军战士,是民族的脊梁;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是民族的脊梁;默默坚守自己的岗位。踏实工作的工人,是民族的脊梁;千千万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大众,是民族的脊梁等等。这些“中国的脊梁”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学生答: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 (二)新课讲授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1)话题讨论:“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共同总结: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重要性) 2、民族精神的内涵(1)阅读教材第67页“探究与分享”。请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如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填入下图。 (2)师生共同总结:1)民族精神的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3)中华民族精神的品格:与时俱进的品格活动:阅读教材第68页“探究与分享”。问题:这些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们对当代中国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价值?教师讲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3、民族精神的意义:1)阅读教材第69页“探究与分享”。让学生讨论2)问题:(1)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逆袭成功,对你有怎样的思想触动?(2)如果女排姑娘在赛场上失利了,女排精神还存在吗?3)师生共同总结:民族精神的意义A、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B、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C、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4、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问题: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分组讨论。教师总结:1)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2)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3)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4)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活动:阅读教材第70页“阅读感悟”和让学生快速阅读教材P70思考:(1)价值观的地位、特点是什么?(2)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总结:1)价值观的地位: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2)价值观的特点:既具有人类的基本共性,也存在显著差异。价值观既具有人类的基本共性(如善良、正直、诚信),但不同领域、不同的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价值观也存在显著差异。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话题讨论:“双百”人物的精神品质为什么能打动我们?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思考:引导学生归纳组织答案: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的价值观。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3)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地位)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发展,引领、、、进步。 阅读教材 P71 探究与分享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他们身上有着什么共同的精神品质?他们为什么能打动人民? 答案与解析:1)依次是:方志敏、“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董存瑞、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2)虽然他们处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岗位,但是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崇高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3)因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7、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青少年应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讨论。共同总结: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2)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3)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我们要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构筑中国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业布置:《学法》P41本课小结(板书设计):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2、民族精神的品格(特点)3.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4.如何传承民族精神? 5、价值观的地位、特点分别是什么?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7、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青少年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备注: 教学后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逐渐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问题导学,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凝聚价值追求优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凝聚价值追求优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爱好和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