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4 可能性第3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4 可能性第3课时教案,共5页。
第 3 课时 用列表法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教材第 46 页的内容。
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重点:通过试验和推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难点:根据试验的结果,确定试验中相关物体的数量的多少。
盒子、红球、黄球、硬币、课件。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上有什么? 生:硬币。师:我如果将硬币掷在空中再掉下来,硬币的哪一面会朝上? 生 1:正面。生 2:反面。师:哪个可能性比较大?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相关呢?老师今天
就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初步猜想。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盒子,里面有红色、黄色两种颜色的小球。如果从里面摸球的话,猜一猜,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大呢?(教师实物演示。)师: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猜呢?师:我们的猜测准确吗?怎样验证呢?(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试验验证。(1) 师: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仅凭猜测得到的结果不一定是准确的,要通过实际操作才能验证。那么,在摸球试验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课件演示。)注意事项:摸球的次数要足够多;每次摸球前要将盒子里的球摇匀;确定试验记录的方法;做好小组合作分工,有人负责摸球,有人负责记录球的颜色……(2) 学生分小组开始摸球试验,试验前请仔细阅读试验要求。(课件演示。)(3) 请各个小组展示、交流试验结果。(4) 统计各个小组的试验结果。(课件演示,现场收集数据,填写统计表。)总结提炼。
(1) 引发思考。师:说说你们每次摸球,都摸出了哪些颜色的球?师:观察这几个组的统计数据,你发现各个小组的试验结果都一样吗?有什么共同点呢?师:想一想,为什么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球的次数多,摸出黄球的次数少?盒子里的红球和黄球数量相等吗?师:同学们都认为之所以摸出红球的次数多,是因为盒子里的红 球数量多而黄球数量少,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打开盒子来验证一下!(2) 提炼。引导提问:通过刚才的摸球游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课件演示。)归纳概括:看来,在每次摸球的时候,每个球都有被摸出的可能, 每次摸出的球的颜色是不确定的,可能摸出红球,也可能摸出黄球。红球的数量多,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黄球的数量少,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就小。
教师小结:看来,可能性的大小和物体的数量有关。物体的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物体的数量越少,可能性越小。(课件演示。)教材第 46 页“做一做”第 1 题。(1) 教师谈话:刚才通过试验我们知道了,摸出两种物体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那三种物体的情况呢?可能性的大小是否也和物体的数量有关呢?
(2) 出示问题。(课件演示。) (3)引导思考。①想一想,可能会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②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最大? ③你能设计一个试验验证你的猜想吗?想一想,设计这个试验时需要注意什么?④小组自主验证。(摸一摸,验证一下,做好记录。)⑤你的猜想对吗?为什么猜得这么准确? 根据试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教材第 48 页“练习十一”第 9 题。(课件出示题目。) (1)猜一猜硬币可能在哪个盒子里?(2) 统计猜的结果。(3) 观察统计结果,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教材第 49 页“练习十一”第 10 题。(课件出示题目。) (1)交流涂色的结果。(2)这些涂色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疑问?
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进行试验,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总结与对比,初步体验和发现“可能性的大小”的规律。在实践运用中强化对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
总结归纳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根据试验中获得的数据去进行判断才是有科学依据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数第4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一个数除以小数第4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