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 2.3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同步训练)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4959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 2.3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同步训练)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4959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 2.3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同步训练)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4959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 2.3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同步训练)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49599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 2.3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同步训练)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49599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 2.3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同步训练)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49599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精练
展开一、选择题
1952年12月4日,英国首都伦敦发生了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5天内死亡4 000多人。据此完成1~2题。
1.发生“烟雾事件”时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低温、低湿的晴天,且风速不大
B.低温、高湿的阴天,且风速很小
C.高温、低湿的晴天,且风速很大
D.高温、高湿的阴天,且风速不大
2.造成“伦敦烟雾事件”的重要污染源是( )
A.汽车尾气
B.化工厂泄漏出的有毒气体
C.核电站泄漏出的有毒气体
D.工厂、家庭燃煤取暖排放的废气
每年人类在石油的开采、炼制、储运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将许多石油泄漏流入海洋,形成油膜漂浮在海面上,从而引起海岸及污染海域自然环境的变化。2015年5月19日下图中A地附近一条输油管道破裂,导致超过7.57万升原油泄漏流入大海。据此完成3~4题。
3.油膜覆盖对原油泄漏海域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
①海洋生物死亡增加 ②海水吸热量增多 ③空气变干燥 ④气温日较差变大 ⑤降水增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4.下列国家近海海域受此次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
A.加拿大 B.日本 C.菲律宾 D.墨西哥
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弃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弃物。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洋垃圾的进口热潮开始于20世纪末。2017年7月18日,中国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从2017年年底开始将不再接收外来垃圾,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面对中国的禁令,英美两国正在积极制定政策彻底解决塑料垃圾问题,但是在相关技术研制成功以及政策出台前,英美两国在塑料等垃圾处理上仍以寻找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为主。据此完成5~6题。
5.中国曾大量进口“洋垃圾”主要原因是( )
A.废弃物处理能力强B.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C.弥补工业原料短缺D.环境承载力大
6.最有可能成为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的国家是( )
A.加拿大 B.乌克兰
C.尼日利亚 D.新加坡
2011年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142.6°E,38.1°N)的9.0级大地震,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下图是“福岛核电站泄漏辐射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日本核电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常规能源缺乏,核电技术成熟
B.靠近核燃料地,运费低
C.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
D.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
8.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风向B.洋流、海陆分布
C.地形、海陆分布D.风向、洋流
(2020·济宁高二检测)太平洋马绍尔群岛因为贫穷而被迫定期接受美国的固体废弃物。据此回答9~10题。
9.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实质是( )
A.资源短缺
B.任意排放废弃物
C.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D.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
10.有关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倾倒的污染物会给他国带来环境污染
B.获得巨额的经济赔偿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
C.马绍尔群岛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不会引起环境问题
D.不会带来危害,因为马绍尔群岛属热带气候,环境自净能力强
一直以来,我国鼓励东部地区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但见效不明显。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净产业转移(转入量-转出量)和净碳排放转移(转入量-转出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制约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因素有( )
①东部地区的交通条件 ②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效应
③西部地区的资源状况 ④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价格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2.图中( )
A.东部沿海以低污染产业转出为主
B.中部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入为主
C.京津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
D.西北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出为主
2018年3月4日央视新闻消息从3日晚开始,新疆和田、喀什、巴州多地遭遇沙尘暴侵袭。最大风力达8级,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如黄昏,能见度不足百米。我国科学家经研究发现,影响中国的沙尘暴源地2/3在国外,我国是沙尘暴最大的受害者。据此,完成13~14题。
13.影响我国沙尘暴的沙源大多在( )
A.西亚 B.北非
C.南亚 D.中亚、蒙古
14.我国为减少东亚沙尘暴的发生已实施了一些积极的措施,下列措施能有效减少沙尘暴发生的是( )
①加强国际合作 ②退耕还草 ③建立预报监测系统 ④加强草原生态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5.下列属于我国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领域的是( )
A.环境宣传教育
B.与澳大利亚合作开采铁矿
C.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
D.日本本田公司与东风汽车集团合资组建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二、非选择题
16.读下面三幅图,图a和图b的箭头表示污染工业地理转移的趋向,图c表明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a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b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c分析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原因。
(4)从“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需要健全环境法规,这些法规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酸雨为酸性沉降中的湿沉降。湿沉降是指污染物随着雨、雪、雾、雹等降水形态而降落到地面;干沉降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20世纪80年代,酸雨只发生在以重庆为代表的西南地区; 20世纪90年代中期,酸雨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以湖南、江西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中心区年降水pH值低于4.0,酸雨频率高达90%。目前华北、东北的局部地区也出现酸性降水。下图为中国酸雨空间分布。
(1)据图描述我国酸雨分布特征。
(2)北方二氧化硫排放点众多,但酸雨发生频率远低于南方。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3)结合区域特征,说明重庆酸雨发生频率高的原因。
18.(2019·全国卷Ⅰ)19世纪中期,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当地通过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流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下图示意运河及水系位置关系。
简述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
19.在太平洋中有一个“垃圾漩涡”,基本上是由浮动的废弃塑料物品和碎片构成。据研究人员统计,全球每年产生2.6亿吨塑料制品,其中10%以垃圾的形式被抛进大海,而太平洋上这处“垃圾漩涡”是最集中的垃圾场,面积达343万km2,中心最厚处达到30 m。这种“垃圾漩涡”所产生的危害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1)简要描述“垃圾漩涡”出现位置的大致范围,分析大量塑料垃圾的来源。
(2)参与构成“垃圾漩涡”巨大水流运动的洋流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属于典型的风海流?
(3)分析太平洋“垃圾漩涡”可能会带来哪些危害。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习题,共6页。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E,38,7立方米原油泄漏流入大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污染物转移的实质是,导致江苏沿海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