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浙科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课件PPT全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周测卷(选择性必修1+种群)优质课件(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展开
2021-2022学年度高二生物周测卷(12.2)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T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B.T细胞对自身细胞上的MHC标志不发生反应
C.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病原体
D.各种淋巴细胞均能分裂分化形成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
【答案】B
【分析】
【详解】
体液免疫需有辅助性T细胞的参与,A错误;每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当其遇到与它受体相适应的抗原—MHC复合体时,便会受到刺激。T淋巴细胞对自身细胞上的MHC标志不发生反应,B正确;巨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病原体,C错误;只有细胞毒性T细胞和致敏B淋巴细胞在白细胞介素—2的刺激作用下才能分裂分化形成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D错误。故选B。
【点睛】
熟记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某研究小组观察运动对糖尿病大鼠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糖尿病大鼠经过 6~7 周运动训练后,测得数据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
样 本 数 量(只)
体重增加(g/d)
血糖(mmol/L)
血胰岛素(Mu/L)
骨骼肌细胞膜上受体数量相对值
正常组
10
2.63
6.80
19.02
77.80
糖尿病非运动组
10
0.19
36.95
8.19
87.40
糖尿病运动组
10
0.78
26.35
9.49
80.60
A.患糖尿病可导致大鼠生长缓慢,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生长
B.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吸收利用转化葡萄糖效率高
C.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胰岛素受体数量增加与胰岛素含量降低有关
D.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胰岛素的分泌,并显著降低血糖浓度
【答案】B
【分析】
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否是糖尿病鼠及糖尿病鼠是否运动,因变量是体重增加值、血糖含量、胰岛素含量及骨骼肌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量相对值,无关变量是样本数量。表中数据表明,糖尿病运动组的体重较糖尿病非运动组的体重有所增加、胰岛素含量有所增加,而血糖含量有所下降、骨骼肌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量相对值有所下降。
【详解】
A、糖尿病鼠非运动组体重增加不明显,糖尿病运动组的体重较糖尿病非运动组的体重有所增加,说明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生长,A正确;
B、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血糖含量高,说明其吸收利用转化葡萄糖效率低,B 错误;
C、表中数据说明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胰岛素受体数量增加可能与胰岛素含量降低有关,C 正确;
D、由表格数据可知,糖尿病运动组的胰岛素含量较糖尿病非运动组的胰岛素含量有所增加,血糖含量也有所下降,说明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胰岛素的分泌,并显著降低血糖浓度,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分析表格获取信息的能力。
3.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鱼的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捞所用网眼大小必须保证相同
B.T3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T5时对应种群密度的一半
C.T5时增加饵料的投放,池塘草鱼的环境容纳量会有所增大
D.无论T2之前数据如何,T2~T3和T3~T5间段内种群数量都是逐渐上升
【答案】A
【分析】
图为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T2一T3过程中的种群增长逐渐增大,到达T3时种群增长率最大,说明了此时的种群的数量为K/2值,T3→T4过程中的虽然种群增长速率在逐渐减小,但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达到T5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说明了此时的种群的数量为K值。
【详解】
A、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鱼的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捞所用网眼大小不一定相同,如第二次用的是小网眼渔网捕鱼,第二次的比例反映了生存环境中的实际比例,会使调查结果无明显差异,估算值都是接近于实际值,A 错误;
B、T3时草鱼的种群增长率最大,说明了此时K的种群数量为K/2值;达到T5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说明了此时的种群的数量为K值,B正确;
C、T5时增加饵料的投放,补充了食物,则池塘草鱼的环境容纳量会有所增大,C正确;
D、T2~T3时间段内,种群数量不断增长;T3~T5时间段内,种群增长速率虽然下降,但仍大于0,种群数量也一直在增加,所以无论T2之前数据如何,T2~T3和T3~T5时间段内种群数量都是逐渐上升,D正确。
故选A。
4.生长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植物激素。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顶芽、幼叶和根
B.生长素可由色氨酸转化形成,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C.单侧光刺激使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
D.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答案】C
【分析】
生长素产生的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转变而来,其本质是吲哚乙酸,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只能单方向运输,也就是极性运输。
【详解】
A、生长素主要合成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A错误;
B、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B错误;
C、尖端感光,单侧光刺激尖端会使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C正确;
D、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茎的背地性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D错误。
故选C。
【点睛】
5.人体皮肤破损后,容易感染病菌引起炎症反应,通常具有“红肿热痛”的表现。如果炎症反应过强,就会造成过多的自体细胞损伤,而大量被破坏的细胞释放细胞内容物,又会进一步给免疫系统提供更多的分子信号,导致反应进一步增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入侵人体的细菌被体液中的白细胞吞噬属于体液免疫
B.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属于白细胞
C.炎症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
D.炎症反应常伴有局部体温升高,可加强免疫反应
【答案】A
【分析】
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T、B淋巴细胞等)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等);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免疫系统是脊椎动物和人类的防御系统;它主要是指形成特异免疫应答的器官、组织、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它能够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监控体内已经衰老或者因其它因素被破坏的细胞和清除癌变的细胞。
2、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具有特异性,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
【详解】
A、入侵人体的细菌被体液中的白细胞吞噬属于第二道防线,即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
B、巨噬细胞是一种位于组织内的白血球(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为数量最多的白细胞,B正确;
C、炎症反应属于正常的免疫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C正确;
D、发炎时,局部体温升高,可以加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有利于对入侵病原体的清除,D正确。
故选A。
6.下列关于种群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的领域行为能导致种群均匀分布
B.豌豆种群的性比率会影响豌豆种群的数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和数量变化趋势
【答案】A
【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
【详解】
A、动物的领域行为使动物不能聚集在一个区域,可能导致种群均匀分布,A正确;
B、豌豆为雌雄同株的植物,没有性比率,B错误;
C、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为“J”型曲线,没有环境容纳量,C错误;
D、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是年龄组成,D错误。
故选A。
【点睛】
7.某同学用燕麦胚芽鞘完成了下图所示的实验,一组胚芽鞘不作处理,另一组切去尖端后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琼脂块中生长素量等于尖端产生生长素量),a~d表示胚芽鞘两侧的生长素浓度,则( )
A.b=d>a=c B.b>a=c=d C.b>c=d>a D.b>a>c=d
【答案】C
【分析】
1、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感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
2、判断胚芽鞘是否生长,看是否有生长素的来源,且生长素是否能到达作用部位;判断胚芽鞘是否弯曲,看生长素是否分布均匀。
【详解】
左图在单侧光作用下,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导致b>a;右图虽然有单侧光,但胚芽鞘无尖端,无法感受的光刺激,因此生长素c=d。即b>c=d>a。
故选C。
【点睛】
8.感染HIV会引起艾滋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HIV受体,HIV与之结合后进入细胞
B.HIV在宿主细胞中经逆转录合成DNA时所需的酶和原料都由宿主细胞提供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D.检查血液屮有无HIV抗体,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否曾受到HIV的侵袭
【答案】B
【分析】
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
【详解】
A、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人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HIV受体,HIV与之结合后进入细胞,A正确;
B、HIV在宿主细胞中经逆转录合成DNA时所需的逆转录酶由HIV提供,B错误;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C正确;
D、HIV侵入人体后,人体会产生HIV抗体,检查血液中有无HIV抗体,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否曾受到HIV的侵袭,D正确。
故选B。
9.下图是胡萝卜根细胞形成植株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③中进行的细胞分裂是有丝分裂
B.过程②表示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C.单个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也可经上述过程培养成新个体
D.胡萝卜根、茎、叶等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答案】C
【分析】
1、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克隆动物的培育证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2、图中表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②表示脱分化,③表示再分化。
【详解】
A、从单个细胞分裂、分化和发育成植物胚状体,同受精卵分裂、分化和发育成胚的过程相似,故过程③中进行的细胞分裂是有丝分裂,A正确;
B、过程②由分离的单个细胞形成愈伤组织是细胞脱分化过程,B正确;
C、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很难表达,单个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不能经上述过程培养成新个体,C错误;
D、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胡萝卜根、茎、叶等功能不同,D正确。
故选C。
10.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人剧烈运动后,内环境pH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B.左半球中央前回中部的信号能传送至对侧腿部引起伸肌收缩
C.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答案】B
【分析】
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
A、剧烈运动时,人体中存在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使PH有下降趋势但不会发生显著变化,A正确;
B、左半球中央前回顶部的信号能传送至对侧腿部引起伸肌收缩,B错误;
C、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使血浆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引起组织水肿,C正确;
D、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少VD导致人体缺钙,其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D正确。
故选B。
【点睛】
11.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根据年龄结构可以初步判断存活曲线类型
B.在达到K值之前,种群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
C.均匀分布是种间竞争的结果
D.动物领域行为的强弱会随种群密度的大小而改变
【答案】D
【分析】
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详解】
A、存活曲线是反映种群个体在各种年龄段的存活数量动态变化的曲线,它能反映生物个体发育阶段对种群数量的调节状况。根据存活曲线类型不能判断年龄结构,A错误;
B、在S型增长曲线中,达到K值之前,种群增长率一直减小,B错误;
C、种群的均匀分布是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种内竞争)结果,C错误;
D、动物保护自己领域的行为称作领域行为,其强弱会随种群密度的大小而改变,D正确。
故选D。
12.如图将蛙的两个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置于适宜溶液中进行相关实验,S为适宜刺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具有突触结构的是②④
B.因神经和肌肉存在电位差,故无刺激时右肌肉可能收缩
C.给予右肌肉适宜刺激,左肌肉不会发生电位变化
D.S刺激可引起电表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
【答案】C
【分析】
图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从右向左,若给予S刺激,右肌肉会先收缩,左肌肉随后也可以收缩。
【详解】
A、由图可知,②④为神经肌肉接头,有突触结构,A正确;
B、神经和肌肉存在电位差,故无刺激右肌肉也可能兴奋,可能会收缩,B正确;
C、给予右肌肉适宜刺激,兴奋可以传递到左肌肉,故左肌肉会发生电位变化,C错误;
D、刺激S,电表的两极会先后发生兴奋,故电表会发生两次相反的偏转,D正确。
故选C。
【点睛】
13.胰岛β细胞内K+浓度为细胞外的28倍,而细胞外Ca2+浓度为细胞内的15000倍。与神经元一样,胰岛β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呈外正内负的膜电位。当血糖浓度增加吋,葡萄糖进入胰岛β细胞能引起胰岛β细胞和组织细胞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内外K+和Ca2+浓度差的建立和维持主要依靠易化扩散
B.血糖浓度降低,对胰岛β细胞的葡萄糖供应增加
C.葡萄糖进入胰岛β细胞后,细胞内的细胞呼吸加强,ATP/ADP比值下降
D.ATP/ADP的比值上升导致Ca2+内流,促进胰岛素运输和分泌
【答案】D
【分析】
据图可知,葡萄糖进入胰岛β细胞,经氧化分解产生ATP,ATP/ADP比值上升时可关闭K+通道,进而触发Ca2+通道打开,使Ca2+大量进入细胞,引起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释放胰岛素。
【详解】
A、细胞膜内外K+和Ca2+浓度差的建立和维持主要依靠主动运输,A错误;
B、血糖浓度降低,对胰岛β细胞的葡萄糖供应减少,B错误;
C、葡萄糖进入胰岛β细胞后,细胞内的细胞呼吸加强,ATP/ADP比值上升,C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ATP/ADP的比值上升导致Ca2+内流,促进胰岛素运输和分泌,D正确。
故选D。
【点睛】
14.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IB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表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的错误分析是( )
枝条
甲组
乙组
丙组
溶液
10-10mol/L的IBA溶液
10-5mol/L的IBA溶液
清水
生根数量(条)
43
12
22
A.影响插条生根的激素除IBA外,还有植物体内产生的乙烯、赤霉素等
B.银杏插条上的侧芽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都要去掉
C.10-5mol/L的IBA 抑制银杏插条生根,而10-10mol/L的IBA促进生根
D.用三种溶液处理插条的时间应该相同,选择的银杏插条也要长势相同
【答案】B
【分析】
分析表格:表中丙组利用清水处理插条根,属于空白对照组;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可知,甲组的10-10mol/L的IBA溶液对生根起促进作用,而乙组的10-5mol/L的IBA溶液对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详解】
A、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影响插条生根的除IBA外,还有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激素如乙烯、赤霉素等,A正确;
B、银杏插条上的侧芽数属于无关变量,侧芽能产生生长素,保留少量的侧芽有利于生根,但银杏插条上的侧芽会影响实验结果,应该保持数量一致,没必要全部去掉,B错误;
C、与对照组丙组比较,10-5mol/L的IBA 抑制银杏插条生根,而10-10mol/L的IBA促进生根,C正确;
D、用三种溶液处理插条的时间和银杏插条的长势属于无关变量,因此应相同,D正确。
故选B。
【点睛】
15.以大鼠为实验材料,检测甲减仔鼠及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的各项指标,结果见下表。结合上表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及其与心肌生长的关系,错误的是( )
指标
正常仔鼠
甲减仔鼠
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
甲状腺激素总量(pmol/L)
20.42
5.90
15.92
促甲状腺激素(TSH,mIU/L)
3.12
9.29
4.97
心肌重量(mg)
68.27
41.29
65.66
A.TSH的增加抑制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也抑制了心肌发育
B.补充甲状腺激素后 TSH的分泌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
C.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心肌的生长
D.补充甲状腺激素可用于治疗甲减,恢复心肌的正常生长
【答案】A
【分析】
1、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分解,促进动物个体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2、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如果外界条件寒冷等因素的刺激下,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增多后,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使得机体得到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同时又保证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致过多。
【详解】
A、促甲状腺激素(TSH)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据表可知,TSH的增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心肌发育,A错误;
B、补充甲状腺激素的仔鼠,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分泌TRH和垂体分泌TSH减少,因此补充甲状腺激素后 TSH的分泌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B正确;
C、由题表格可知,补充甲状腺激素后,甲减仔鼠的心肌重量恢复到正常水平,说明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心肌的生长,C正确;
D、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心肌重量和正常仔鼠心肌重量大致相当,因此可以采取补充甲状腺激素的方式治疗甲减,恢复心肌的正常生长,D正确。
故选A。
【点睛】
16.下列关于艾滋病和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艾滋病人往往很消瘦或可能出现痴呆
B.艾滋病是一种通过体液传播的疾病
C.HIV能识别并结合巨噬细胞表面的受体
D.HIV两条RNA上的碱基为互补关系
【答案】D
【分析】
艾滋病病毒含有两条RNA单链,这两条链不互补。
【详解】
A、艾滋病患者长期处于身体机能败坏状态,会很消瘦;艾滋病病毒科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痴呆,A正确;
B、艾滋病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是一种通过体液传播的疾病,B正确;
C、HIV通过识别并结合巨噬细胞表面的受体攻击巨噬细胞,C正确;
D、HIV上两条RNA不互补,D错误。
故选D。
1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尿素、神经递质等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答案】D
【分析】
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而维持内环境稳态可以提供反应所需的物质与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所以说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
A、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细胞外的内环境中,A正确;
B、CO2和尿素均为细胞代谢终产物,在细胞中产生后可以依次进入组织液和血浆,神经递质可存在于突触间隙,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为组织液,因此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B正确;
C、组织液大部分渗回血浆,少部分渗入淋巴,C正确;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不是细胞代谢的场所,D错误。
故选D。
18.下列关于下丘脑与垂体及其分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糖元生成和脂肪分解
B.神经分泌束分泌的激素通过垂体门脉运输至腺垂体
C.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会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增多
D.下丘脑细胞能分泌多种调节激素,是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答案】A
【分析】
1、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2、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详解】
A、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糖元生成和脂肪分解,A正确。
B、下丘脑分泌的相关促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垂体,下丘脑分泌的其他激素(如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门脉到达腺垂体,B错误;
C、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会使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由于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是甲状腺,故下丘脑细胞不存在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C错误;
D、垂体能分泌多种调节激素,是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D错误;
故选A。
【点睛】
熟悉各种内分泌器官分泌激素的作用以及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是解答本道题的关键。
19.人体膝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乙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的影响
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会引起屈肌收缩
C.若刺激神经元甲的Ⅰ处会引起伸肌收缩,这种现象不属于反射
D.若刺激神经元甲的Ⅰ处,则可在Ⅱ处和Ⅲ处记录到膜电位变化
【答案】B
【分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详解】
神经元乙的细胞体位于脊髓,而大脑皮层可调控脊髓的活动,因此神经元乙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的影响,A项正确;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会引起屈肌舒张,B项错误;刺激神经元甲的I处所引起的伸肌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这种现象不属于反射,C项正确;I、Ⅱ和Ⅲ分别为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不同点,因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所以刺激神经元甲的I处,则可在Ⅱ处和Ⅲ处记录到膜电位变化,D项正确。
20.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的产生需要相应抗原的刺激
B.丙细胞能合成特异性抗原受体
C.B细胞、巨噬细胞等都来自甲的分裂分化
D.与乙细胞相比,丙细胞中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均增加
【答案】D
【分析】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构成,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有B细胞和T细胞,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B细胞在骨髓成熟,T细胞转移到胸腺成熟,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其中浆细胞的作用是产生相应的抗体。
【详解】
A、乙(成熟B细胞)的产生不需要抗原刺激,A错误;
B、丙(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作用,不能合成特异性抗原受体,B错误;
C、巨噬细胞不来自甲(淋巴干细胞)的分裂分化,C错误;
D、丙细胞是浆细胞可以分泌抗体,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因此与乙细胞相比,丙细胞中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均增加,D正确。
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实验题
21(10分).某科研团队声称成功研发以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口服疫苗(以下简称:疫苗V),现假定选取小鼠验证疫苗V的效果:
实验材料与药品:实验用小鼠若干只,医用注射器若干,磷酸盐缓冲液,白细胞介素-2溶液(用磷酸盐缓冲液配制),新型冠状病毒制剂,疫苗V。(要求与说明:磷酸盐缓冲液的配置方法不作要求;小鼠腹水中病毒含量、血清中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含量的具体测量方法不作要求。)
(一)实验思路:
①________________的健康小鼠若干只,平均分为5组,编号为甲、乙、丙、丁、戊。
②________________,淘汰阳性个体并确保每组剩余个体数相同。
③各组小鼠处理情况如下:
甲组:饲喂含适量疫苗V的饲料,并注射不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盐缓冲液;
乙组:饲喂含适量疫苗V的饲料,并注射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盐缓冲液;
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戊组:饲喂普通饲料,并注射不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缓冲液。
按照上述处理方式对各组小鼠饲喂饲料并注射相关药品。14天后,对甲、乙、丙、丁共四组小鼠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戊组不做此项处理。
④将各组小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隔离培养,每天分别检测每组小鼠腹水中新冠病毒含量与血清中新冠病毒抗体含量,并计算平均值。
⑤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统计,并得出结论。
(二)分析与讨论:
① 疫苗V可口服,化学本质通常不是以下哪种物质_________(双选)。
A.脂质 B.多肽 C.蛋白质 D.核酸
② 假定疫苗安全有效,第15天时,预测甲、乙、丙、丁、戊五组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数量多少最可能为_________,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解释甲组小鼠和乙组小鼠抗体水平平均值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③ 若某地出现了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请用相应的生物学知识提出两种可行的快速检测此新冠病毒的方法(仅书写检测方法,具体操作不作要求)_________(2分)。
【答案】生理状况相同 检测每组小鼠腹水中新型冠状病毒的含量与血清中抗新冠病毒抗体 饲喂普通饲料,注射等量不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盐缓冲液 饲喂普通饲料,注射等量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盐缓冲液 接种新型冠状病毒制剂 BC 乙>甲>丁>丙>戊(需与前面丙丁组对应) 乙组小鼠同时注射了白细胞介素,可以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加快抗原呈递过程,促进致敏B细胞克隆分化为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从而更快更多地分泌相关抗体 检测新冠病毒相关的特征性抗原(蛋白质);检测人体中抗新冠病毒相关的抗体;检测新冠病毒相关的核酸片段(RNA)
【分析】
注射疫苗ⅴ后,小鼠会启动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关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使机体对新冠病毒产生免疫效力。
【详解】
(一)实验思路:为保证单一变量的原则,故实验动物选择过程中要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鼠,以排除其他生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为避免实验动物本身感染新冠病毒或之前已被新冠病毒免疫过,需要对每组小鼠乳汁中病毒含量与血淸中新冠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实验中每组小鼠作相关处理后,须接种新冠病毒制剂,定期检测小鼠乳汁中病毒含量与血清中新冠病毒抗体量,以确定疫苗ⅴ的保护效力。
①应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头,检测每组小鼠乳汁中新型冠状病毒的含量与血清中抗新冠病毒抗体,淘汰阳性个体并确保每组剩余个体数相同。
②平均分为5组,编号为甲、乙、丙、丁、戊;
③各组小鼠处理情况为:甲组:饲喂含适量疫苗V的饲料,并注射不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盐缓冲液;乙组:饲喂含适量疫苗 V的饲料,并注射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盐缓冲液;丙组饲喂普通饲料,注射等量不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盐缓冲液;丁组:饲喂普通饲料,注射等量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盐缓冲液(丙、丁组可互换);戊组:饲喂普通饲料,并注射不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缓冲液。按照上述处理方式对各组小鼠饲喂饲料并注射相关药品。14天后,对甲、乙、丙、丁共四组小鼠作接种新型冠状病毒制剂处理,戊组不做此项处理。
④将各组小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隔离培养,每天分别检测每组小鼠乳汁中新冠病毒含量与血清中新冠病毒抗体含量,并计算平均值。⑤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统计,并得出结论。
(二)分析与讨论:
①若疫苗V可以口服,而不被消化酶消化分解,应不属于多肽、蛋白质类和核酸。故选BCD。
②甲、乙两组的差异为是否含有白细胞介素-2,丙、丁、戊三组均没有注射疫苗V,体内没有记忆细胞,由于二次免疫可快速产生大量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可合成大量的抗体,所以乙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最多。即第15天时甲、乙、丙、丁、戊五组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数量多少关系最可能为乙>甲>丁>丙>戊。由于乙组小鼠同时注射了白细胞介素,可以在体液免疫过程中促进 B细胞增殖分化,促进致敏B细胞克隆分化为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从而更快更多地分泌相关抗体。所以甲组小鼠和乙组小鼠抗体水平平均值存在差异。
③检测病毒需要从其特异性入手,从免疫角度考虑,抗原和抗体均具有特异性。因此可以考虑检测病毒的特异性抗原(病毒的特征性蛋白质)与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参考教材中肝炎与艾滋病病毒的检测)。新冠病毒的核酸也具有特异性,亦可进行特异性核酸(RNA)检测以确定是否感染。
【点睛】
本题考查免疫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的能力。
22(10分).现有两种神经治疗的药物A和B,但不能确定各自具体功能,只知道其中一种药物具有降低轴突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作用,另一种药物具有阻止乙酰胆碱分解的作用。为验明药物A和药物B各属于何种生理功能,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实验要求补全实验思路。
实验材料:符合实验要求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2个、药物A、药物B、生理盐水、电位测量仪、电刺激仪,培养皿等。(说明:刺激部位在坐骨神经的某一合适部位,观测指标必须是电位变化)
(1)实验思路
①取两个装有______________的培养皿,分别放入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电位测量仪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 膜(填“甲”或“乙”)内外两侧。
②用______________的电刺激分别刺激两个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相应位置,并记录______________。
③分别向两培养皿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统计分析数据
(2)预期结果(下图已给出没加药物之前的电位变化图,假设药物A具有降低轴突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作用,药物B具有阻止乙酰胆碱分解的作用。)请在下图中用曲线形式补充药物A和药物B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
(3)本实验除通过测量膜电位变化获得实验结论外,还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得出相应结论,作出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生理盐水;甲 相同且合适强度 电位变化 等量且适量的药物A和药物B 用与第一次刺激相同强度的电刺激分别刺激两个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相应位置,并记录电位变化
(2)
(说明:2条曲线各1分;曲线形状错误或标注都不得分;曲线A不能为直线,且幅度明显小于对照;曲线B的上升部分基本同对照,持续时间明显大与对照。)
(3) 腓肠肌的收缩情况 突触后膜上电位变化会引起腓肠肌的收缩
【分析】
本实验目的是验明药物A和药物B各属于具有降低轴突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作用还是具有阻止乙酰胆碱分解的作用,自变量为不同药物种类,对照为相互对照和自身前后对照,因变量为电位变化或者腓肠肌的收缩情况,无关变量包括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两组刺激强度相同等。图中甲表示突触后膜,乙表示突触前膜。
(1)
①常用的生理盐水一般指0.9%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能够避免细胞的破裂,它的渗透压和细胞外是一样的,所以不会让细胞脱水或者过度的吸水,因此取两个装有生理盐水的的培养皿,分别放入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根据题意,药物A和药物B最终都是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的变化,图中甲表示突触后膜,乙表示突触前膜,所以将电位测量仪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甲膜内外两侧。
②本实验无关变量为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两组刺激强度相同等,实验中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因变量为电位变化或者腓肠肌的收缩情况,因此第二步用相同且合适强度的电刺激分别刺激两个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相应位置,并记录电位变化。
③本实验自变量为不同药物种类,因此第三步要分别向培养皿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药物A和药物B。
④无关变量在实验中应当保持相同或一致,所以需要用与第一次刺激相同强度的电刺激分别刺激两个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相应位置,并记录电位变化。
(2)
根据题意可知,药物A具有降低轴突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作用,药物B具有阻止乙酰胆碱分解的作用。药物A处理后的曲线A的电位幅度明显降低,药物B处理后的曲线B的上升部分基本相同,但持续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具体曲线如图:
(说明:2条曲线各1分;曲线形状错误或标注都不得分;曲线A不能为直线,且幅度明显小于对照;曲线B的上升部分基本同对照,持续时间明显大与对照。)。
(3)
根据实验思路和结果可知,本实验通过测量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获得实验结论,除此之外(在现有实验材料和用具的基础上)还可以观察腓肠肌的收缩情况得出相应结论。因为据图可知,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甲所在细胞兴奋,引起腓肠肌收缩,因此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与腓肠肌的收缩情况成正相关,可以用观察腓肠肌的收缩情况得出相应结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传递及相关的实验设计,意在强化学生对兴奋的产生与传递及实验的设计和分析能力。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T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B.T细胞对自身细胞上的MHC标志不发生反应
C.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病原体
D.各种淋巴细胞均能分裂分化形成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
【答案】B
【分析】
【详解】
体液免疫需有辅助性T细胞的参与,A错误;每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当其遇到与它受体相适应的抗原—MHC复合体时,便会受到刺激。T淋巴细胞对自身细胞上的MHC标志不发生反应,B正确;巨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病原体,C错误;只有细胞毒性T细胞和致敏B淋巴细胞在白细胞介素—2的刺激作用下才能分裂分化形成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D错误。故选B。
【点睛】
熟记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某研究小组观察运动对糖尿病大鼠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糖尿病大鼠经过 6~7 周运动训练后,测得数据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
样 本 数 量(只)
体重增加(g/d)
血糖(mmol/L)
血胰岛素(Mu/L)
骨骼肌细胞膜上受体数量相对值
正常组
10
2.63
6.80
19.02
77.80
糖尿病非运动组
10
0.19
36.95
8.19
87.40
糖尿病运动组
10
0.78
26.35
9.49
80.60
A.患糖尿病可导致大鼠生长缓慢,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生长
B.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吸收利用转化葡萄糖效率高
C.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胰岛素受体数量增加与胰岛素含量降低有关
D.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胰岛素的分泌,并显著降低血糖浓度
【答案】B
【分析】
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否是糖尿病鼠及糖尿病鼠是否运动,因变量是体重增加值、血糖含量、胰岛素含量及骨骼肌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量相对值,无关变量是样本数量。表中数据表明,糖尿病运动组的体重较糖尿病非运动组的体重有所增加、胰岛素含量有所增加,而血糖含量有所下降、骨骼肌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量相对值有所下降。
【详解】
A、糖尿病鼠非运动组体重增加不明显,糖尿病运动组的体重较糖尿病非运动组的体重有所增加,说明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生长,A正确;
B、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血糖含量高,说明其吸收利用转化葡萄糖效率低,B 错误;
C、表中数据说明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胰岛素受体数量增加可能与胰岛素含量降低有关,C 正确;
D、由表格数据可知,糖尿病运动组的胰岛素含量较糖尿病非运动组的胰岛素含量有所增加,血糖含量也有所下降,说明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胰岛素的分泌,并显著降低血糖浓度,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分析表格获取信息的能力。
3.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鱼的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捞所用网眼大小必须保证相同
B.T3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T5时对应种群密度的一半
C.T5时增加饵料的投放,池塘草鱼的环境容纳量会有所增大
D.无论T2之前数据如何,T2~T3和T3~T5间段内种群数量都是逐渐上升
【答案】A
【分析】
图为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T2一T3过程中的种群增长逐渐增大,到达T3时种群增长率最大,说明了此时的种群的数量为K/2值,T3→T4过程中的虽然种群增长速率在逐渐减小,但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达到T5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说明了此时的种群的数量为K值。
【详解】
A、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鱼的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捞所用网眼大小不一定相同,如第二次用的是小网眼渔网捕鱼,第二次的比例反映了生存环境中的实际比例,会使调查结果无明显差异,估算值都是接近于实际值,A 错误;
B、T3时草鱼的种群增长率最大,说明了此时K的种群数量为K/2值;达到T5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说明了此时的种群的数量为K值,B正确;
C、T5时增加饵料的投放,补充了食物,则池塘草鱼的环境容纳量会有所增大,C正确;
D、T2~T3时间段内,种群数量不断增长;T3~T5时间段内,种群增长速率虽然下降,但仍大于0,种群数量也一直在增加,所以无论T2之前数据如何,T2~T3和T3~T5时间段内种群数量都是逐渐上升,D正确。
故选A。
4.生长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植物激素。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顶芽、幼叶和根
B.生长素可由色氨酸转化形成,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C.单侧光刺激使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
D.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答案】C
【分析】
生长素产生的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转变而来,其本质是吲哚乙酸,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只能单方向运输,也就是极性运输。
【详解】
A、生长素主要合成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A错误;
B、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B错误;
C、尖端感光,单侧光刺激尖端会使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C正确;
D、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茎的背地性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D错误。
故选C。
【点睛】
5.人体皮肤破损后,容易感染病菌引起炎症反应,通常具有“红肿热痛”的表现。如果炎症反应过强,就会造成过多的自体细胞损伤,而大量被破坏的细胞释放细胞内容物,又会进一步给免疫系统提供更多的分子信号,导致反应进一步增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入侵人体的细菌被体液中的白细胞吞噬属于体液免疫
B.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属于白细胞
C.炎症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
D.炎症反应常伴有局部体温升高,可加强免疫反应
【答案】A
【分析】
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T、B淋巴细胞等)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等);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免疫系统是脊椎动物和人类的防御系统;它主要是指形成特异免疫应答的器官、组织、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它能够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监控体内已经衰老或者因其它因素被破坏的细胞和清除癌变的细胞。
2、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具有特异性,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
【详解】
A、入侵人体的细菌被体液中的白细胞吞噬属于第二道防线,即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
B、巨噬细胞是一种位于组织内的白血球(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为数量最多的白细胞,B正确;
C、炎症反应属于正常的免疫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C正确;
D、发炎时,局部体温升高,可以加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有利于对入侵病原体的清除,D正确。
故选A。
6.下列关于种群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的领域行为能导致种群均匀分布
B.豌豆种群的性比率会影响豌豆种群的数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和数量变化趋势
【答案】A
【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
【详解】
A、动物的领域行为使动物不能聚集在一个区域,可能导致种群均匀分布,A正确;
B、豌豆为雌雄同株的植物,没有性比率,B错误;
C、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为“J”型曲线,没有环境容纳量,C错误;
D、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是年龄组成,D错误。
故选A。
【点睛】
7.某同学用燕麦胚芽鞘完成了下图所示的实验,一组胚芽鞘不作处理,另一组切去尖端后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琼脂块中生长素量等于尖端产生生长素量),a~d表示胚芽鞘两侧的生长素浓度,则( )
A.b=d>a=c B.b>a=c=d C.b>c=d>a D.b>a>c=d
【答案】C
【分析】
1、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感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
2、判断胚芽鞘是否生长,看是否有生长素的来源,且生长素是否能到达作用部位;判断胚芽鞘是否弯曲,看生长素是否分布均匀。
【详解】
左图在单侧光作用下,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导致b>a;右图虽然有单侧光,但胚芽鞘无尖端,无法感受的光刺激,因此生长素c=d。即b>c=d>a。
故选C。
【点睛】
8.感染HIV会引起艾滋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HIV受体,HIV与之结合后进入细胞
B.HIV在宿主细胞中经逆转录合成DNA时所需的酶和原料都由宿主细胞提供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D.检查血液屮有无HIV抗体,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否曾受到HIV的侵袭
【答案】B
【分析】
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
【详解】
A、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人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HIV受体,HIV与之结合后进入细胞,A正确;
B、HIV在宿主细胞中经逆转录合成DNA时所需的逆转录酶由HIV提供,B错误;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C正确;
D、HIV侵入人体后,人体会产生HIV抗体,检查血液中有无HIV抗体,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否曾受到HIV的侵袭,D正确。
故选B。
9.下图是胡萝卜根细胞形成植株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③中进行的细胞分裂是有丝分裂
B.过程②表示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C.单个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也可经上述过程培养成新个体
D.胡萝卜根、茎、叶等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答案】C
【分析】
1、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克隆动物的培育证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2、图中表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②表示脱分化,③表示再分化。
【详解】
A、从单个细胞分裂、分化和发育成植物胚状体,同受精卵分裂、分化和发育成胚的过程相似,故过程③中进行的细胞分裂是有丝分裂,A正确;
B、过程②由分离的单个细胞形成愈伤组织是细胞脱分化过程,B正确;
C、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很难表达,单个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不能经上述过程培养成新个体,C错误;
D、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胡萝卜根、茎、叶等功能不同,D正确。
故选C。
10.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人剧烈运动后,内环境pH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B.左半球中央前回中部的信号能传送至对侧腿部引起伸肌收缩
C.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答案】B
【分析】
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
A、剧烈运动时,人体中存在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使PH有下降趋势但不会发生显著变化,A正确;
B、左半球中央前回顶部的信号能传送至对侧腿部引起伸肌收缩,B错误;
C、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使血浆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引起组织水肿,C正确;
D、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少VD导致人体缺钙,其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D正确。
故选B。
【点睛】
11.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根据年龄结构可以初步判断存活曲线类型
B.在达到K值之前,种群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
C.均匀分布是种间竞争的结果
D.动物领域行为的强弱会随种群密度的大小而改变
【答案】D
【分析】
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详解】
A、存活曲线是反映种群个体在各种年龄段的存活数量动态变化的曲线,它能反映生物个体发育阶段对种群数量的调节状况。根据存活曲线类型不能判断年龄结构,A错误;
B、在S型增长曲线中,达到K值之前,种群增长率一直减小,B错误;
C、种群的均匀分布是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种内竞争)结果,C错误;
D、动物保护自己领域的行为称作领域行为,其强弱会随种群密度的大小而改变,D正确。
故选D。
12.如图将蛙的两个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置于适宜溶液中进行相关实验,S为适宜刺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具有突触结构的是②④
B.因神经和肌肉存在电位差,故无刺激时右肌肉可能收缩
C.给予右肌肉适宜刺激,左肌肉不会发生电位变化
D.S刺激可引起电表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
【答案】C
【分析】
图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从右向左,若给予S刺激,右肌肉会先收缩,左肌肉随后也可以收缩。
【详解】
A、由图可知,②④为神经肌肉接头,有突触结构,A正确;
B、神经和肌肉存在电位差,故无刺激右肌肉也可能兴奋,可能会收缩,B正确;
C、给予右肌肉适宜刺激,兴奋可以传递到左肌肉,故左肌肉会发生电位变化,C错误;
D、刺激S,电表的两极会先后发生兴奋,故电表会发生两次相反的偏转,D正确。
故选C。
【点睛】
13.胰岛β细胞内K+浓度为细胞外的28倍,而细胞外Ca2+浓度为细胞内的15000倍。与神经元一样,胰岛β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呈外正内负的膜电位。当血糖浓度增加吋,葡萄糖进入胰岛β细胞能引起胰岛β细胞和组织细胞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内外K+和Ca2+浓度差的建立和维持主要依靠易化扩散
B.血糖浓度降低,对胰岛β细胞的葡萄糖供应增加
C.葡萄糖进入胰岛β细胞后,细胞内的细胞呼吸加强,ATP/ADP比值下降
D.ATP/ADP的比值上升导致Ca2+内流,促进胰岛素运输和分泌
【答案】D
【分析】
据图可知,葡萄糖进入胰岛β细胞,经氧化分解产生ATP,ATP/ADP比值上升时可关闭K+通道,进而触发Ca2+通道打开,使Ca2+大量进入细胞,引起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释放胰岛素。
【详解】
A、细胞膜内外K+和Ca2+浓度差的建立和维持主要依靠主动运输,A错误;
B、血糖浓度降低,对胰岛β细胞的葡萄糖供应减少,B错误;
C、葡萄糖进入胰岛β细胞后,细胞内的细胞呼吸加强,ATP/ADP比值上升,C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ATP/ADP的比值上升导致Ca2+内流,促进胰岛素运输和分泌,D正确。
故选D。
【点睛】
14.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IB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表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的错误分析是( )
枝条
甲组
乙组
丙组
溶液
10-10mol/L的IBA溶液
10-5mol/L的IBA溶液
清水
生根数量(条)
43
12
22
A.影响插条生根的激素除IBA外,还有植物体内产生的乙烯、赤霉素等
B.银杏插条上的侧芽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都要去掉
C.10-5mol/L的IBA 抑制银杏插条生根,而10-10mol/L的IBA促进生根
D.用三种溶液处理插条的时间应该相同,选择的银杏插条也要长势相同
【答案】B
【分析】
分析表格:表中丙组利用清水处理插条根,属于空白对照组;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可知,甲组的10-10mol/L的IBA溶液对生根起促进作用,而乙组的10-5mol/L的IBA溶液对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详解】
A、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影响插条生根的除IBA外,还有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激素如乙烯、赤霉素等,A正确;
B、银杏插条上的侧芽数属于无关变量,侧芽能产生生长素,保留少量的侧芽有利于生根,但银杏插条上的侧芽会影响实验结果,应该保持数量一致,没必要全部去掉,B错误;
C、与对照组丙组比较,10-5mol/L的IBA 抑制银杏插条生根,而10-10mol/L的IBA促进生根,C正确;
D、用三种溶液处理插条的时间和银杏插条的长势属于无关变量,因此应相同,D正确。
故选B。
【点睛】
15.以大鼠为实验材料,检测甲减仔鼠及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的各项指标,结果见下表。结合上表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及其与心肌生长的关系,错误的是( )
指标
正常仔鼠
甲减仔鼠
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
甲状腺激素总量(pmol/L)
20.42
5.90
15.92
促甲状腺激素(TSH,mIU/L)
3.12
9.29
4.97
心肌重量(mg)
68.27
41.29
65.66
A.TSH的增加抑制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也抑制了心肌发育
B.补充甲状腺激素后 TSH的分泌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
C.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心肌的生长
D.补充甲状腺激素可用于治疗甲减,恢复心肌的正常生长
【答案】A
【分析】
1、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分解,促进动物个体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2、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如果外界条件寒冷等因素的刺激下,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增多后,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使得机体得到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同时又保证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致过多。
【详解】
A、促甲状腺激素(TSH)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据表可知,TSH的增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心肌发育,A错误;
B、补充甲状腺激素的仔鼠,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分泌TRH和垂体分泌TSH减少,因此补充甲状腺激素后 TSH的分泌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B正确;
C、由题表格可知,补充甲状腺激素后,甲减仔鼠的心肌重量恢复到正常水平,说明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心肌的生长,C正确;
D、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心肌重量和正常仔鼠心肌重量大致相当,因此可以采取补充甲状腺激素的方式治疗甲减,恢复心肌的正常生长,D正确。
故选A。
【点睛】
16.下列关于艾滋病和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艾滋病人往往很消瘦或可能出现痴呆
B.艾滋病是一种通过体液传播的疾病
C.HIV能识别并结合巨噬细胞表面的受体
D.HIV两条RNA上的碱基为互补关系
【答案】D
【分析】
艾滋病病毒含有两条RNA单链,这两条链不互补。
【详解】
A、艾滋病患者长期处于身体机能败坏状态,会很消瘦;艾滋病病毒科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痴呆,A正确;
B、艾滋病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是一种通过体液传播的疾病,B正确;
C、HIV通过识别并结合巨噬细胞表面的受体攻击巨噬细胞,C正确;
D、HIV上两条RNA不互补,D错误。
故选D。
1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尿素、神经递质等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答案】D
【分析】
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而维持内环境稳态可以提供反应所需的物质与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所以说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
A、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细胞外的内环境中,A正确;
B、CO2和尿素均为细胞代谢终产物,在细胞中产生后可以依次进入组织液和血浆,神经递质可存在于突触间隙,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为组织液,因此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B正确;
C、组织液大部分渗回血浆,少部分渗入淋巴,C正确;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不是细胞代谢的场所,D错误。
故选D。
18.下列关于下丘脑与垂体及其分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糖元生成和脂肪分解
B.神经分泌束分泌的激素通过垂体门脉运输至腺垂体
C.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会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增多
D.下丘脑细胞能分泌多种调节激素,是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答案】A
【分析】
1、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2、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详解】
A、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糖元生成和脂肪分解,A正确。
B、下丘脑分泌的相关促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垂体,下丘脑分泌的其他激素(如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门脉到达腺垂体,B错误;
C、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会使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由于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是甲状腺,故下丘脑细胞不存在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C错误;
D、垂体能分泌多种调节激素,是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D错误;
故选A。
【点睛】
熟悉各种内分泌器官分泌激素的作用以及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是解答本道题的关键。
19.人体膝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乙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的影响
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会引起屈肌收缩
C.若刺激神经元甲的Ⅰ处会引起伸肌收缩,这种现象不属于反射
D.若刺激神经元甲的Ⅰ处,则可在Ⅱ处和Ⅲ处记录到膜电位变化
【答案】B
【分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详解】
神经元乙的细胞体位于脊髓,而大脑皮层可调控脊髓的活动,因此神经元乙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的影响,A项正确;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会引起屈肌舒张,B项错误;刺激神经元甲的I处所引起的伸肌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这种现象不属于反射,C项正确;I、Ⅱ和Ⅲ分别为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不同点,因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所以刺激神经元甲的I处,则可在Ⅱ处和Ⅲ处记录到膜电位变化,D项正确。
20.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的产生需要相应抗原的刺激
B.丙细胞能合成特异性抗原受体
C.B细胞、巨噬细胞等都来自甲的分裂分化
D.与乙细胞相比,丙细胞中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均增加
【答案】D
【分析】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构成,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有B细胞和T细胞,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B细胞在骨髓成熟,T细胞转移到胸腺成熟,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其中浆细胞的作用是产生相应的抗体。
【详解】
A、乙(成熟B细胞)的产生不需要抗原刺激,A错误;
B、丙(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作用,不能合成特异性抗原受体,B错误;
C、巨噬细胞不来自甲(淋巴干细胞)的分裂分化,C错误;
D、丙细胞是浆细胞可以分泌抗体,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因此与乙细胞相比,丙细胞中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均增加,D正确。
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实验题
21(10分).某科研团队声称成功研发以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口服疫苗(以下简称:疫苗V),现假定选取小鼠验证疫苗V的效果:
实验材料与药品:实验用小鼠若干只,医用注射器若干,磷酸盐缓冲液,白细胞介素-2溶液(用磷酸盐缓冲液配制),新型冠状病毒制剂,疫苗V。(要求与说明:磷酸盐缓冲液的配置方法不作要求;小鼠腹水中病毒含量、血清中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含量的具体测量方法不作要求。)
(一)实验思路:
①________________的健康小鼠若干只,平均分为5组,编号为甲、乙、丙、丁、戊。
②________________,淘汰阳性个体并确保每组剩余个体数相同。
③各组小鼠处理情况如下:
甲组:饲喂含适量疫苗V的饲料,并注射不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盐缓冲液;
乙组:饲喂含适量疫苗V的饲料,并注射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盐缓冲液;
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戊组:饲喂普通饲料,并注射不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缓冲液。
按照上述处理方式对各组小鼠饲喂饲料并注射相关药品。14天后,对甲、乙、丙、丁共四组小鼠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戊组不做此项处理。
④将各组小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隔离培养,每天分别检测每组小鼠腹水中新冠病毒含量与血清中新冠病毒抗体含量,并计算平均值。
⑤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统计,并得出结论。
(二)分析与讨论:
① 疫苗V可口服,化学本质通常不是以下哪种物质_________(双选)。
A.脂质 B.多肽 C.蛋白质 D.核酸
② 假定疫苗安全有效,第15天时,预测甲、乙、丙、丁、戊五组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数量多少最可能为_________,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解释甲组小鼠和乙组小鼠抗体水平平均值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③ 若某地出现了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请用相应的生物学知识提出两种可行的快速检测此新冠病毒的方法(仅书写检测方法,具体操作不作要求)_________(2分)。
【答案】生理状况相同 检测每组小鼠腹水中新型冠状病毒的含量与血清中抗新冠病毒抗体 饲喂普通饲料,注射等量不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盐缓冲液 饲喂普通饲料,注射等量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盐缓冲液 接种新型冠状病毒制剂 BC 乙>甲>丁>丙>戊(需与前面丙丁组对应) 乙组小鼠同时注射了白细胞介素,可以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加快抗原呈递过程,促进致敏B细胞克隆分化为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从而更快更多地分泌相关抗体 检测新冠病毒相关的特征性抗原(蛋白质);检测人体中抗新冠病毒相关的抗体;检测新冠病毒相关的核酸片段(RNA)
【分析】
注射疫苗ⅴ后,小鼠会启动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关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使机体对新冠病毒产生免疫效力。
【详解】
(一)实验思路:为保证单一变量的原则,故实验动物选择过程中要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鼠,以排除其他生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为避免实验动物本身感染新冠病毒或之前已被新冠病毒免疫过,需要对每组小鼠乳汁中病毒含量与血淸中新冠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实验中每组小鼠作相关处理后,须接种新冠病毒制剂,定期检测小鼠乳汁中病毒含量与血清中新冠病毒抗体量,以确定疫苗ⅴ的保护效力。
①应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头,检测每组小鼠乳汁中新型冠状病毒的含量与血清中抗新冠病毒抗体,淘汰阳性个体并确保每组剩余个体数相同。
②平均分为5组,编号为甲、乙、丙、丁、戊;
③各组小鼠处理情况为:甲组:饲喂含适量疫苗V的饲料,并注射不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盐缓冲液;乙组:饲喂含适量疫苗 V的饲料,并注射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盐缓冲液;丙组饲喂普通饲料,注射等量不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盐缓冲液;丁组:饲喂普通饲料,注射等量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盐缓冲液(丙、丁组可互换);戊组:饲喂普通饲料,并注射不含白细胞介素-2的磷酸缓冲液。按照上述处理方式对各组小鼠饲喂饲料并注射相关药品。14天后,对甲、乙、丙、丁共四组小鼠作接种新型冠状病毒制剂处理,戊组不做此项处理。
④将各组小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隔离培养,每天分别检测每组小鼠乳汁中新冠病毒含量与血清中新冠病毒抗体含量,并计算平均值。⑤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统计,并得出结论。
(二)分析与讨论:
①若疫苗V可以口服,而不被消化酶消化分解,应不属于多肽、蛋白质类和核酸。故选BCD。
②甲、乙两组的差异为是否含有白细胞介素-2,丙、丁、戊三组均没有注射疫苗V,体内没有记忆细胞,由于二次免疫可快速产生大量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可合成大量的抗体,所以乙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最多。即第15天时甲、乙、丙、丁、戊五组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数量多少关系最可能为乙>甲>丁>丙>戊。由于乙组小鼠同时注射了白细胞介素,可以在体液免疫过程中促进 B细胞增殖分化,促进致敏B细胞克隆分化为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从而更快更多地分泌相关抗体。所以甲组小鼠和乙组小鼠抗体水平平均值存在差异。
③检测病毒需要从其特异性入手,从免疫角度考虑,抗原和抗体均具有特异性。因此可以考虑检测病毒的特异性抗原(病毒的特征性蛋白质)与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参考教材中肝炎与艾滋病病毒的检测)。新冠病毒的核酸也具有特异性,亦可进行特异性核酸(RNA)检测以确定是否感染。
【点睛】
本题考查免疫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的能力。
22(10分).现有两种神经治疗的药物A和B,但不能确定各自具体功能,只知道其中一种药物具有降低轴突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作用,另一种药物具有阻止乙酰胆碱分解的作用。为验明药物A和药物B各属于何种生理功能,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实验要求补全实验思路。
实验材料:符合实验要求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2个、药物A、药物B、生理盐水、电位测量仪、电刺激仪,培养皿等。(说明:刺激部位在坐骨神经的某一合适部位,观测指标必须是电位变化)
(1)实验思路
①取两个装有______________的培养皿,分别放入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电位测量仪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 膜(填“甲”或“乙”)内外两侧。
②用______________的电刺激分别刺激两个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相应位置,并记录______________。
③分别向两培养皿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统计分析数据
(2)预期结果(下图已给出没加药物之前的电位变化图,假设药物A具有降低轴突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作用,药物B具有阻止乙酰胆碱分解的作用。)请在下图中用曲线形式补充药物A和药物B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
(3)本实验除通过测量膜电位变化获得实验结论外,还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得出相应结论,作出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生理盐水;甲 相同且合适强度 电位变化 等量且适量的药物A和药物B 用与第一次刺激相同强度的电刺激分别刺激两个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相应位置,并记录电位变化
(2)
(说明:2条曲线各1分;曲线形状错误或标注都不得分;曲线A不能为直线,且幅度明显小于对照;曲线B的上升部分基本同对照,持续时间明显大与对照。)
(3) 腓肠肌的收缩情况 突触后膜上电位变化会引起腓肠肌的收缩
【分析】
本实验目的是验明药物A和药物B各属于具有降低轴突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作用还是具有阻止乙酰胆碱分解的作用,自变量为不同药物种类,对照为相互对照和自身前后对照,因变量为电位变化或者腓肠肌的收缩情况,无关变量包括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两组刺激强度相同等。图中甲表示突触后膜,乙表示突触前膜。
(1)
①常用的生理盐水一般指0.9%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能够避免细胞的破裂,它的渗透压和细胞外是一样的,所以不会让细胞脱水或者过度的吸水,因此取两个装有生理盐水的的培养皿,分别放入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根据题意,药物A和药物B最终都是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的变化,图中甲表示突触后膜,乙表示突触前膜,所以将电位测量仪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甲膜内外两侧。
②本实验无关变量为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两组刺激强度相同等,实验中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因变量为电位变化或者腓肠肌的收缩情况,因此第二步用相同且合适强度的电刺激分别刺激两个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相应位置,并记录电位变化。
③本实验自变量为不同药物种类,因此第三步要分别向培养皿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药物A和药物B。
④无关变量在实验中应当保持相同或一致,所以需要用与第一次刺激相同强度的电刺激分别刺激两个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相应位置,并记录电位变化。
(2)
根据题意可知,药物A具有降低轴突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作用,药物B具有阻止乙酰胆碱分解的作用。药物A处理后的曲线A的电位幅度明显降低,药物B处理后的曲线B的上升部分基本相同,但持续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具体曲线如图:
(说明:2条曲线各1分;曲线形状错误或标注都不得分;曲线A不能为直线,且幅度明显小于对照;曲线B的上升部分基本同对照,持续时间明显大与对照。)。
(3)
根据实验思路和结果可知,本实验通过测量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获得实验结论,除此之外(在现有实验材料和用具的基础上)还可以观察腓肠肌的收缩情况得出相应结论。因为据图可知,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甲所在细胞兴奋,引起腓肠肌收缩,因此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与腓肠肌的收缩情况成正相关,可以用观察腓肠肌的收缩情况得出相应结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传递及相关的实验设计,意在强化学生对兴奋的产生与传递及实验的设计和分析能力。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