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训练:(八)线段的计算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4973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题训练合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训练:(八)线段的计算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训练:(八)线段的计算,共2页。
专题训练(八) 线段的计算——教材P128练习T3的变式与应用 [来源:学+科+网] 教材母题:(教材P128练习T3)如图,点D是线段AB的中点,C是线段AD的中点,若AB=4 cm,求线段CD的长度.【解答】 因为点D是线段AB的中点,AB=4 cm,所以AD=AB=×4=2(cm).因为C是线段AD的中点,所以CD=AD=×2=1(cm).【方法归纳】 结合图形,将待求线段长转化为已知线段的和、差形式.若题目中出现线段的中点,常利用线段中点的性质,结合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求解.同时应注意题目中若没有图形,或点的位置关系不确定时,常需要分类讨论,确保答案的完整性. 1.如图,线段AB=22 cm,C是线段AB上一点,且AC=14 cm,O是AB的中点,求线段OC的长度.解:因为点O是线段AB的中点,AB=22 cm,所以AO=AB=11 cm.所以OC=AC-AO=14-11=3(cm). 2.如图,已知C是AB的中点,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1)若DE=9 cm,求AB的长;(2)若CE=5 cm,求DB的长.解:(1)因为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所以AC=2CD,BC=2CE.所以AB=AC+BC=2DE=18 cm.(2)因为E是BC的中点,所以BC=2CE=10 cm.因为C是AB的中点,D是AC的中点,所以DC=AC=BC=5 cm.所以DB=DC+BC=5+10=15(cm). 3.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5∶3三部分,M为AD的中点,BM=6 cm,求CM和AD的长.[来源:Zxxk.Com]解:设AB=2x cm,BC=5x cm,CD=3x cm,所以AD=AB+BC+CD=10x cm.因为M是AD的中点,所以AM=MD=AD=5x cm.所以BM=AM-AB=5x-2x=3x(cm).因为BM=6 cm,所以3x=6,x=2.故CM=MD-CD=5x-3x=2x=2×2=4(cm),AD=10x=10×2=20(cm). 4.如图,线段AB=1 cm,延长AB到C,使得BC=AB,反向延长AB到D,使得BD=2BC,在线段CD上有一点P,且AP=2 cm.[来源:Zxxk.Com](1)请按题目要求画出线段CD,并在图中标出点P的位置;(2)求出线段CP的长度.解:(1)线段CD和点P的位置如图1、2所示.(2)因为AB=1 cm,所以BC=AB= cm.[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所以BD=2BC=3 cm.当点P在点A的右边时,CP=AB+BC-AP= cm;当点P在点A的左边时,点P与点D重合,CP=BD+BC= c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训练】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8 线段的有关计算 练习(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同步培优-导学案+专题训练参考答案全册pdf、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专题训练8线段的有关计算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线段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7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培优题典专题44线段的比较与计算问题教师版人教版docx、7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培优题典专题44线段的比较与计算问题学生版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专题训练(七) 线段的计算,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