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专练(深圳专版)(1)——分子、原子、元素(含解析)

    2021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专练(深圳专版)(1)——分子、原子、元素(含解析)第1页
    2021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专练(深圳专版)(1)——分子、原子、元素(含解析)第2页
    2021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专练(深圳专版)(1)——分子、原子、元素(含解析)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专练(深圳专版)(1)——分子、原子、元素(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专练(深圳专版)(1)——分子、原子、元素(含解析),共28页。
    2021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专练(深圳专版)(1)——分子、原子、元素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2020秋•光明区期末)下列事实的微观实质与“氮气液化”相同的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B.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
    D.将2550L二氧化碳气体填充在8.4L的灭火器中
    2.(2020秋•福田区校级期末)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使用了一种新型推进剂,如图为该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是一种最清洁的能源
    B.甲、乙、丙均是由分子构成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1:2
    D.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氢、氧原子
    3.(2020秋•深圳期末)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1:2
    B.生成物中有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C.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一定发生改变
    D.此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置换反应
    4.(2020秋•罗湖区校级月考)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构成物质的微粒


    M


    反应前的质量/g
    68
    32
    0
    1
    t时刻的质量/g

    8
    x

    反应后的质量/g
    0
    0
    y
    37
    A.x=16
    B.物质M中一定不含氧元素
    C.此反应中,与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D.若将表中增加到96g,则会生成和污染性气体
    5.(2020秋•罗湖区校级月考)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锂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锂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B.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一周期
    C.锂元素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D.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6.(2020秋•罗湖区校级月考)如图是某物质甲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3种氧化物
    B.该反应中,乙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C.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1
    D.图中x的数值为4
    7.(2020秋•深圳期中)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分析如图变化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CO)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变化Ⅰ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变化Ⅰ中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变化Ⅱ、Ⅲ中分子没有改变,都属于物理变化
    8.(2020•深圳模拟)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是化合物,乙是单质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C.反应生成的丙、丁物质质量比为16:9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H2催化剂¯CH3OH+H2O
    9.(2020•深圳模拟)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2:1
    C.反应中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1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理性质保持不变
    10.(2020•深圳模拟)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化①中水是催化剂
    B.转化①、②都是分解反应
    C.转化②的化学方程式为HClO光照¯HCl+O2↑
    D.转化①、②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11.(2020•深圳)我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实现了水的高效分解。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示的物质属于氧化物
    B.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H2O催化剂¯H2O2+H2↑
    C.反应Ⅱ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该成果对氢能源的推广应用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2.(2020•罗湖区一模)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用于将CO2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化学式:CH4O),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
    B.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3
    D.8g甲醇完全燃烧,得到生成物的总质量为8g
    13.(2020•光明区一模)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如表是四种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和部分物质的化学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微观示意图




    化学式
    NO
    CO

    N2
    A.物质丙的化学式为NO2
    B.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2
    C.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D.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属于氧化物
    14.(2020•福田区一模)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该反应涉及到3种氧化物
    15.(2020春•福田区校级月考)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甲醛的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可用为海鲜产品保鲜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D.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5:3
    16.(2020•广东模拟)某次聚会中,小柯同学表演了一个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两个集气瓶中分别装有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当两种气体相混合时,看到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氮肥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l:2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改变
    17.(2019秋•宝安区期末)大连物化所研究发现,利用催化剂在低温下可将甲烷转化为甲醇,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B.图中表示的甲烷转化为甲醇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参与该反应中各反应物与各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1:1
    D.生产一段时间,只需要增加反应物,催化剂不需要更换
    18.(2019秋•南山区期末)“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变少了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改变
    C.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3
    19.(2019秋•龙岗区期末)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
    A.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3
    B.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氮原子
    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原子重新组合为新分子的过程
    D.反应生成物有两种氧化物和一种单质
    20.(2020秋•南山区期末)“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对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四种物质都由原子直接构成
    B.结构:四种物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性质: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用途: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21.(2020秋•福田区校级期末)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信息,图2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
    B.P2O5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0g
    C.P、X、Cl三种元素属于同一族
    D.氯原子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Cl+
    22.(2020秋•坪山区期末)对于人体,铁是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铁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B.铁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都为26
    C.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Fe+2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23.(2020秋•深圳期中)如图是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硫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硫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g
    C.Na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D.硫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24.(2020•深圳模拟)通讯基站5G芯片核心材料之一是氮化镓(GaN)。如图中,图①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及镓、氮元素在其中的信息。图②为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①中a=7,图②中b=8
    B.氮化镓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5g
    C.镓原子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镓、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GaO3
    25.(2020•盐田区一模)Mo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其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钼是一种金属元素
    B.钼原子的质子数为42
    C.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
    D.钼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x=13
    26.(2020•光明区一模)钒是发展现代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被称为“现代工业的味精”。如图所示为钒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及部分相关信息,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钒是一种金属元素
    B.钒与钾、钙、钪、钛位于同一族
    C.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
    D.钒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27.(2019秋•南山区期末)中国年轻学者曹原,因对石墨烯超导的重大发现,成为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榜首。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下列关 于石墨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烯完全燃烧的产物为CO2
    B.石墨烯属于单质
    C.石墨烯具有导电性
    D.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28.(2019秋•龙岗区期末)如图是碘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中子数为53
    B.碘是非金属元素
    C.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I﹣
    D.碘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
    二.填空题(共1小题)
    29.(2020秋•罗湖区校级月考)(1)如图为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①若该微粒带2个单位负电荷,则微粒的化学符号为   ;
    ②A、B两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均如图,且能构成物质AB2,则AB2的化学式为   。
    (2)①“文房四宝”之一的墨由炭黑中加入天然胶等制成。水墨画能长时间保存,是因为墨汁中的炭黑在常温时化学性质   ;
    ②敦煌壁画色彩艳丽,矿物颜料功不可没,其蓝色源于石青[Cu3(OH)2(CO3)x]。石青中铜元素(+2价)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用不含x的比值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30.(2020秋•罗湖区校级月考)小凡同学设计了如图1实验,进行碳的还原性的验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
    (3)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弹夹夹紧连接导管的胶皮管,再熄灭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待被加热的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
    (4)小萱和小睿同学讨论后联想到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认为在实验中还可能会有CO产生。
    【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小温同学根据小萱和小睿同学的猜想,结合查阅的资料,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2:

    实验过程中若观察到   的现象,证明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5)小温从环保角度考虑,认为小凡的实验装置可以做的改进是   。

    2021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专练(深圳专版)(1)——分子、原子、元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解答】解:氮气液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的缘故。
    A、由于分子在化学变中可以在分,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变成了氧分子和氢分子,故错误。
    B、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地缘故,故错误。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错误。
    D、将2550L二氧化碳气体填充在8.4L的灭火器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的缘故,故正确。
    故选:D。
    2.【解答】解:A、由物质的构成可知,乙是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是一种最清洁的能源,故A说法正确;
    B、由物质的构成可知,甲、乙、丙均是由分子构成,故B说法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比为1:2,质量比是8:1,故C说法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氢、氧原子,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3.【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硫化氢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和水,方程式是:2H2S+3O2点燃¯2SO2+2H2O。
    A、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2:3,故A分析不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和构成可知,生成物中有两种物质,都是化合物,故B分析不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故C分析不正确;
    D、由反应的特点可知,此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置换反应,故D分析正确。
    故选:D。
    4.【解答】解:A、y=68+32+1﹣37=64,则氧气、M的质量比:32:64=1:2,根据题意有:(32﹣8):x=1:2,x=4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M中氧元素质量:32g﹣(37g﹣1g)×1618=0,则M中不含有氧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C、一定条件下,硫化氢和氧气反应的质量比是68:32,硫化氢和氧气反应生成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O2点燃¯2H2O+2S,则硫化氢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该选项说法正确;
    D、若将表中氧气增加到96g,则会生成水和污染性气体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3O2点燃¯2H2O+2SO2,其中硫化氢和氧气质量比是68:96,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5.【解答】解:A、由图可知,质子数=3,核外电子数=2,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锂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说法正确。
    B、锂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所以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故选项说法错误。
    C、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锂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锂元素与镁元素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D、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6.【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C2H4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H4+3O2点燃¯2CO2+2H2O。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所以该反应中涉及到的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错误;
    B.乙是氧气,是一种氧化剂,具有氧化性,选项说法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丙(CO2)和丁(H2O)的质量比为:(44×2):(18×2)=22:9,选项说法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x=3,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7.【解答】解:A、由物质的构成可知,一氧化碳(CO)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A说法正确;
    B、变化Ⅰ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原子没有再分,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说法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变化Ⅰ中分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了变化,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故C说法错误;
    D、变化Ⅱ、Ⅲ主要是分子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分子没有改变,都属于物理变化,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8.【解答】解: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催化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催化剂¯CH3OH+H2O。
    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甲物质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乙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选项说法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选项说法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丙、丁物质质量比为(12+1×4+16):(1×2+16)=16:9,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催化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催化剂¯CH3OH+H2O,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9.【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甲烷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H4O,化学方程式为2CH4+O2催化剂¯2CH4O。
    A.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甲烷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选项说法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两种化合物﹣﹣甲烷和CH4O的质量比为:(16×2):(32×2)=1:2,选项说法错误;
    D.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0.【解答】解:由图示可知,一个氯气分子和一个水分子反应生成一个氯化氢分子和一个次氯酸分子。两个次氯酸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氯化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化学方程式为:转化①H2O+Cl2=HCl+HClO;转化②2HClO光照¯2HCl+O2↑。
    A、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转化①中水是反应物,不是催化剂,故错误;
    B、由反应的特点可知,转化①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转化②是分解反应,故错误;
    C、转化②方程式是:2HClO 光照¯2HCl+O2↑,故错误;
    D、转化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1,②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变为﹣1,都发生改变,故正确。
    故选:D。
    11.【解答】解: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表示的物质是水,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正确;
    B.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催化剂¯H2O2+H2↑,选项说法错误;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Ⅱ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由水制备出氢气,对氢能源的推广应用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2.【解答】解: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催化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配平即可,故其化学方程式为:CO2+3H2催化剂¯CH3OH+H2O;
    A、该反应中的只有CO2和H2O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反应前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H元素的化合价为+1,反应前后H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B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3,故C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甲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8g甲醇完全燃烧,得到生成物的总质量大于8g,故D错误。
    故选:C。
    13.【解答】解:由物质的构成及反应关系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CO催化剂¯2CO2+N2。
    A、由物质的构成可知,物质丙的化学式为CO2,故A说法不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2:2=1:1,故B说法不正确;
    C、由物质的变化和化合价原则可知,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故C说法不正确;
    D、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是NO、CO、CO2,均属于氧化物,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14.【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甲醇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O2+3H2一定条件¯CH3OH+H2O。
    A、由物质的构成可知,甲物质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A错误;
    B、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6=3:1:4,故B正确;
    C、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C错误;
    D、由物质的组成可知,该反应涉及到CO2、H2O两种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15.【解答】解: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H2O+O2催化剂¯CO2+H2O。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其中不含水分子,故错误;
    B.甲醛有毒,不可用为海鲜产品保鲜,故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故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30:18=5:3,故正确。
    故选:D。
    16.【解答】解:由题意结合对图示分子的分析可知反应物是氯化氢和氨气,生成物是氯化铵,其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
    A、由上述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氯化铵,是一种氮肥,故A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B错误;
    C、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C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故D正确。
    故选:B。
    17.【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和过氧化氢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甲醇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4+H2O2催化剂¯CH3OH+H2O。
    A、由物质的构成可知,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故正确;
    B、图中表示的甲烷转化为甲醇的反应,反应物、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参与该反应中各反应物与各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1:1,故正确;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化学性质不变,所以生产一段时间,只需要增加反应物,催化剂不需要更换,故正确。
    故选:B。
    18.【解答】解:根据题目所给示意图可,转化为: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也不会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故选项错误。
    B、由物质的变化可知,该反应有单质生成,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选项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每四个分子变化成了三个分子,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故选项正确。
    D、反应后有一个分子没有参加反应,即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均为2个,其个数比为1:1,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9.【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的数目关系是:
    该反应是由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2NO催化剂¯2CO2+N2。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2=1:1,故错误;
    B.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氮分子,故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原子重新组合为新分子的过程,故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物有一种氧化物和一种单质,故错误。
    故选:C。
    20.【解答】解:A、C60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四种物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
    D、金刚石硬度大,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21.【解答】解:A、X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该选项说法正确;
    B、P2O5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1×2+16×5=14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P、X、Cl三种元素不属于同一族,属于同一周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负电荷的氯离子,可以表示为Cl﹣,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22.【解答】解:A、铁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55.85,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铁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都为26,该选项说法正确;
    C、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Fe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23.【解答】解:A、硫元素是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Na2S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该选项说法正确;
    D、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24.【解答】解:A.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中,由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所以a=7;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2+b+18+3=31,b=8,选项说法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选项说法错误;
    C.镓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选项说法错误;
    D.镓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3个电子,在化合物中显+3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镓、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Ga2O3,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25.【解答】解:A.钼的汉字名称偏旁是“金”字,所以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B.由钼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钼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2,即质子数是42,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D.由钼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x=42﹣2﹣8﹣18﹣1=13,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6.【解答】解:A、钒是一种金属元素,故A说法正确;
    B、钒与钾、钙、钪、钛位于同一周期,不在同一族,故B说法错误;
    C、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故C说法正确;
    D、钒是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27.【解答】解:A、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石墨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A说法正确;
    B、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B说法正确;
    C、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说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C说法正确;
    D、石墨烯是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D错误;
    故选:D。
    28.【解答】解:A、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中子数为:127﹣53=7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碘是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C、碘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I﹣,该选项说法正确;
    D、碘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共1小题)
    29.【解答】解:(1)①若该微粒带2个单位负电荷,则微粒是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氧离子的化学符号为O2﹣。
    故填:O2﹣。
    ②A、B两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均如图,且能构成物质AB2,则A是镁元素,B是氟元素,镁元素和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氟化镁,氟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是+2,氟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氟化镁的化学式为MgF2。
    故填:MgF2。
    (2)①水墨画能长时间保存,是因为墨汁中的炭黑在常温时化学性质稳定。
    故填:稳定。
    ②石青中铜元素化合价是+2,氢氧根化合价是﹣1,碳酸根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x=2,铜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64×3):(12×2)=8:1。
    故填:8:1。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30.【解答】解:(1)高温条件下,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O+C高温¯2Cu+CO2↑。
    故填:2CuO+C高温¯2Cu+CO2↑。
    (2)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试管中黑色固体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填:试管中黑色固体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弹夹夹紧连接导管的胶皮管,再熄灭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防止液体倒流炸裂试管。
    故填:防止液体倒流炸裂试管。
    (4)实验过程中若观察到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证明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故填: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5)小温从环保角度考虑,认为小凡的实验装置可以做的改进:在C装置右边导管口点燃或收集尾气,以防止一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故填:在C装置右边导管口点燃或收集尾气。


    相关试卷

    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专题练1-分子、原子、元素: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专题练1-分子、原子、元素,共17页。

    2022年上海市中考化学专题练1-分子、原子、元素: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中考化学专题练1-分子、原子、元素,共15页。

    2021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专练(深圳专版)(4)——空气和氧气(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专练(深圳专版)(4)——空气和氧气(含解析),共3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