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教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语双关,永垂青史丹心映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年)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1275年)元兵渡江,文天祥招勤王兵。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因不屈被害。封信国公。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是南宋抗元名臣,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元军出珠江口,进军南宋最后据点崖山,文天祥不幸在广东五坡岭被元军元帅张弘范部所俘。次年,张弘范水军追击在广东崖山的宋末帝赵昺,当时,张弘范把文天祥拘于船上,经过零丁洋时,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军爱国将领张世杰。文天祥慷慨陈词:“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并奋笔疾书此诗作答。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自幼刻苦研读经书,方才取得出仕功名,武器兵源严重不足,奋力抗敌四年未停。
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 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1256年中进士第一名。
干戈:干和戈两种兵器,这里指战争。寥落:冷清。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四周星:四周年。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山河已支离破碎,像被狂风吹散的柳絮,自身同样安危不定,像被暴雨击打的浮萍。
风飘絮: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的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写此诗后不久,南宋流亡朝廷覆亡。
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的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2.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当年撤离,惶恐滩头曾述说南宋的惶恐;如今被俘,零丁洋里更忧叹朝廷的孤零。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境内赣江中,水流湍急,极为险恶。宋端宗景炎二年,文天祥在江西兵败,经惶恐滩退往广东。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生在世谁能躲避一死?壮烈捐躯,留赤诚之心彪炳青史。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这里指史册。
1.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首联描写环境,写了个人与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自己20岁时,由科举走上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将国家危在旦夕和个人命运比喻成狂风中的柳絮和骤雨里的浮萍,写出了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颈联巧借地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诗人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上句追忆当年兵败时忧念战事的心情,下句慨叹眼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4.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人直抒胸臆,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表明自己为国捐躯、舍生取义的意志和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崇高气节,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
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过零丁洋》这首七言律诗通过回忆诗人一生坎坷不平的遭遇,抒发了诗人忧世之痛和舍生取义、为国家捐躯的豪情壮志。格调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却由悲而壮、由抑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诗人选取了自己一生中几个关键的片段,回顾了自己的身世和经历,高度概括了个人的生平遭遇和国家局势,表达出诗人慷慨激昂、忠心耿耿的崇高气节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❶慷慨陈词,悲壮激昂。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诗人20岁时,通过科举考试出仕;二是在南宋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抗元。颔联写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朝廷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时忧念战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概括了诗人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抒情和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❷叙事与抒情、言志融为一体。
明经出仕 勤王抗元(回顾)
形势险恶 境况危苦(感叹)
山河破碎 命运坎坷(追忆)
以死明志 捐躯报国(决心)
舍生取义的信念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忠贞不屈的爱国精神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至死不渝的爱国志士 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从中你觉得文天祥是个什么样的人?
哭崖山 文天祥宝藏如山席六宗,楼船千叠水晶宫。吴儿进退寻常事,汉氏存亡顷刻中。诸老丹心付流水,孤臣血泪洒南风。早来朝市今何处,如悟人间万法空。
(农历二月初六),南宋与蒙元崖山决战,宋军战败,左丞相陆秀夫背着赵昺跳海而亡,张世杰被台风恶浪吞没,十万军民相继投海殉国,南宋覆灭。几天后,崖山海面浮出十几万具尸体。崖山决战时,张弘范把文天祥押到他乘坐的大船上,让文天祥亲眼看到南宋覆灭的惨烈战斗。
4月22日,张弘范派元军押送文天祥去大都,路过其家乡江西时,怕有乡亲劫船,便把他颈项和双足捆锁在船里。文天祥绝食八天,路过家乡,留下五言律诗《南安军》。
南安军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一日,忽必烈亲自劝降,说:“现在你如能用对待宋朝那样对我,立即任你为丞相”。文天祥虽被卫士用金棍击伤膝骨,仍泰然处之,昂首挺立,答曰:“一死之外,无可为者。”次日(),文天祥慷慨就义。临上刑场时,他从容不迫,对狱卒说:“我的事完了。” 监斩官问他:“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被处死时终年47岁。
文丞相,我想对您说
致文天祥弱冠策文鉴肝胆,四年戎马抗蒙元。铁骨铮铮说惶恐,血泪声声哭崖山。采薇归乡军南安,困居囚室气浩然。慨然赴死当日事,青史留名此心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十五从军征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十五从军征,“乐府”,中国古代各朝兵役制度,松柏冢累累,从军之久,回乡所见,远望近看,回乡心情,泪落沾我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十五从军征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听读诗歌感知诗情,十五从军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过零丁洋教案配套ppt课件,文件包含习题课件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pptx、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pptx、补充习题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docx、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docx、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docx、中国人权法治化保障的新进展mp4、北京新闻十一学校学生提案上两会_标清mp4、国家宪法日宣传片_高清mp4等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