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桂花雨》导学单3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4997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3 桂花雨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3 桂花雨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桂花雨》导学单【学习目标】1 .认识“梦,杭” 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作者带来的美好回忆, 体会童年摇花乐。3 .联系拓展阅读,理解”这里的桂花再看,也比不上家乡 院子里的桂花”的含义,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对家乡,童年的怀念。【学习重点】理解作者通过动作及语言描写表现她对摇桂花的期待与摇花时的兴奋。【学习难点】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对故乡、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学习过程】(一)诗里忆桂花出示诗句: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落,花雨缤纷入梦甜。请同学自由读,说一说诗句中描写了什么?大家猜猜这个“儿童"指谁?作者琦君,出示琦君简介。 她1949年离开大陆到台湾,之后整整52年没有踏上故乡的土地。52年啊!她日思夜想的就是故乡,是童年那浸润着在花香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桂花看,一起走进琦君的(桂花雨》。(二)初闻桂花香1、默读课文,说一说想到故乡,想到桂花,会勾起作者的哪些回忆?朗读出找到的相关句子。桂花美桂花香:运用换字法,着重分析“浸”字、理解“全年、整” 等表述,体会桂花香气浓郁弥漫全村。食桂花:查看桂花小食图片。明白这是桂花馈赠给我们的礼物。送 桂 花 : 邻 里 之 间 相 亲 相 爱 , 以 花 送 情.运用形近字识记 “梦”。(三)总盼摇花乐每当作者回想起桂花,眼前仿佛就浮现出桂花的样子,鼻中仿佛闻到桂花的香味,口中仿佛尝到桂花小食的味道,但最让她魂牵梦莹的,还是那一场一一桂花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场桂花雨的描写中,一起去感受难忘的“摇花乐”,自由读第5自然段”。读得流利准确,似乎还少了点感觉,是什么感觉呢? 摇花前我的表现是什么?用哪个字可以形容? 开始摇花后我什么表现? 读出琦君的兴奋,读出你自己的光奋。 兴奋地摇,开心地摇,摇下挂花之后我的表现:“喊”。 怎么喊?大喊,高兴地喊,请你喊一喊。读第5自然段,读出我的“缠”,我的“喊”, 读出我的急切和兴奋。(四)再见桂花林就是这样的桂花雨,让作者难忘,她把桂花雨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桂花的香己经飘进了她的生命里,幸福的重年时光是短暂的,上中学时,他们搬家了。这是作者少年时的故事,请同学们快速流览,然后自由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你对最后一 句话的理解。 月是故乡明,故乡的桂花已不单单是桂花了, 它更是一种牵挂,它承载着故乡的人,故乡的事;故乡的景与那份故乡情。对作者来说也是如此,再见,是在杭州再次见到桂花,却也是再也不见一故乡桂花,请同学们阅读朴充资料, 结合课文说一说作者借桂花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五)追忆桂花情开始上课时我们了解了作者的经历,请同学们阅读作者晚年的故事。读完后再联系课文说说你对作者写下《桂花雨》这篇文章的理解。总结:时光匆匆,从1949年离开故土,一别就是52年, 一湾浅浅的海峡让回家成了一个永远的梦,纸短情长,琦君用 手中的笔写下童年幸福的回忆,写下对故乡的怀念,写下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情。琦君怀念故乡的一切,在课后的阅读链接里, 她表达了糠乡矮墙外碧绿稻田的想念,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 展开想象,如果你是琦君,你会如何写下对稻田的怀念呢?这也是学完本课后的小练笔。课外阅读 两棵树
农夫在地里同时种了两棵一样大小的果树苗。第一棵树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个枝干,积蓄力量,默默地盘算着怎样完善自身,向上生长。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凝聚起来,开始盘算着开花结果。
第二年春天一到,第一棵树便吐出了嫩芽,憋着劲向上长。而另一颗树刚吐出嫩叶,便迫不及待地挤出花蕾。
第一棵树目标明确,忍耐力强,很快就长的身材茁壮。另一棵树每年都要开花结果,刚开始着实让农夫吃了一惊,非常欣赏它。但由于这棵树还未成熟,便承担开花结果的责任,累得弯了腰,结的果实也酸涩难吃,还时常招来一群孩子的石头的袭击。更有甚者,孩子会攀上它那羸弱的身体,在掠夺果子的同时,也损伤着它的自尊心和肢体。
时光飞转,终于有一天,那棵久不开花的壮树轻松地吐出花蕾,由于养分充足、枝干强壮,结出的果实又大又甜。而此时那棵急于开花结果的树却成了枯木。农夫诧异越叹了口气,将那棵瘦小的枯木砍下,烧火用了。
——有时,不急于表现自己的人恰恰正是最富有竞争力,生命力最强、最有前途的人。
1.读下面句子,找出你认为应重音强调的词语加粗。
(1)第二年春天一到,第一棵树便吐出了嫩芽,憋着劲向上长。而另一棵树刚吐出嫩叶,便迫不及待地挤出花蕾。
(2)有时,不急于表现自己的人恰恰正是最富有竞争力,生命力最强、最有前途的人。
2.第一棵树的目标是什么?另一棵树的目标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讲述第一棵树身材茁壮的原因的句子,用“_____”画出讲述另—棵树身体羸弱的原因的句子。
4.另一棵树的最终命运是怎样?为什么会有如此令人叹息的结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哪个成语形容第一棵树最贴切?( )
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量力而行
C.厚积薄发 D.事实胜于雄辩
6.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A.同一块地里,同时种两棵一样大小的果树苗,结局不一定相同。
B.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C.积累不够,就急于表现,只能是昙花一现,甚至会给自身带来伤害;而谦虚忍耐、善
于积累、水到渠成的人则会长久地享受成功的喜悦。
7.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评价这两棵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3 桂花雨导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7 松鼠导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 桂花雨学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