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1、(2009山东卷理)已知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m为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在△ABC中,,若使绕直线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是( )A. B. C. D. 3.(2009全国卷Ⅱ文) 已知正四棱柱中,=,为重点,则异面直线与所形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4、某几何体的一条棱长为,在该几何体的正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是长为的线段,在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与俯视图中,这条棱的投影分别是长为a和b的线段,则a+b的最大值为( )A. B. C. D. 中学学科5、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B. C. D. 6、一个水平放置的正方形的面积是4, 按斜二测画法所得的直观图是一个四边形, 这个四边形的面积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5分)1、把边长为的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翻折,则过A,B,C,D四点的球的体 积为 。2、关于直线与平面,有下列四个命题:1)若∥,∥,且∥,则∥;2)若,且,则;3)若,∥且∥,则;4)若∥,且,则∥;其中不正确的命题为 3、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cm),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4、在矩形ABCD中,AB=3,AD=4,P在AD上运动,设,将 沿BP折起,使得面ABP垂直于面BPDC, AC长最小时的值为 . 5、 如图,有一圆柱形的开口容器(下表面密封),其轴截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P是BC中点,现有一只蚂蚁位于外壁A处,内壁P处有一米粒,则这只蚂蚁取得米粒所需经过的最短路程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25分)1、(2009广东东莞)在直三棱柱中,,,且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等于,设.(1)求的值;(2)求平面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 2. 如图,在三棱锥中,,,.(Ⅰ)求证:;(Ⅱ)求二面角的余弦值;(Ⅲ)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由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如果m为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则,反过来则不一定.所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答案】.A 【解析】: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异面直线夹角求法,方法一:利用平移,CD’∥BA',因此求△EBA'中∠A'BE即可,易知EB=,A'E=1,A'B=,故由余弦定理求cos∠A'BE=,或由向量法可求。4、【答案】C【解析】:结合长方体的对角线在三个面的投影来理解计算。如图设长方体的高宽高分别为,由题意得, ,,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5、【答案】D【解析】从三视图可以观察发现几何体是正三棱柱,底面边长为2cm,高为1cm,所以体积为.6、【答案】B二、填空题1、【解析】本题不告知翻折的角度,意在提醒学生找不变量。不难发现正方形对角线交点到四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故交点即为球心,半径为1。【答案】2、【答案】1),4);【解析】 传统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依然是高考小题考查的重点,解决此类问题,可多参考教室空间,或手中的笔与桌子这些具体模型。3、【解析】 三视图是新增考点,根据三张图的关系,可知几何体是正方体的一部分,是一个四棱锥。本题也可改编为求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则必须补全为正方体,增加了难度。【答案】4、【解析】本题是立体几何中的最值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用函数解决是一种重要方法。过A作AHBP于H,连CH,∴.∴.在,[来源:学*科*网]∴在,,∴时,AC长最小;【答案】5、 【解析】此类求曲面上最短路程问题通常考虑侧面展开。侧面展开后得矩形,其中问题转化为在上找一点使最短作关于的对称点,连接,令与交于点则得 的最小值为【答案】三、填空题解法一:(1),就是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即,……(2分)连接,又,则为等边三角形,……………………………4分由,,;………6分(2)取的中点,连接,过作于,连接,,平面 ………………8分又,所以平面,即,所以就是平面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平面角。…………10分在中,,,,,…………………………13分因此平面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为。…………14分说明:取的中点,连接,…………同样给分(也给10分)解法二:(1)建立如图坐标系,于是,,,(),, …………3分由于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所以与的夹角为即………6分 (2)设向量且平面于是且,即且, 又,,所以,不妨设……8分同理得,使平面,(10分)设与的夹角为,所以依,,………………12分平面,平面,因此平面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为。…………14分说明:或者取的中点,连接,于是显然平面2. 解法一:(Ⅰ)取中点,连结.,.,.,平面.平面,.(Ⅱ),,.又,.又,即,且,平面.取中点.连结.,.是在平面内的射影,.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中学高.考.资.源.网(Ⅲ)由(Ⅰ)知平面,平面平面.过作,垂足为.平面平面,平面.的长即为点到平面的距离.由(Ⅰ)知,又,且,平面.平面,.在中,,,中学高.考.资.源.网..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中学学科 网解法二:(Ⅰ),,.又,.,平面.平面,.(Ⅱ)如图,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取中点,连结.,,,.是二面角的平面角.,,,中学高.考.资.源.网. (Ⅲ),在平面内的射影为正的中心,且的长为点到平面的距离.如(Ⅱ)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为..中学学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精练,
这是一份数学选修2-1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2-1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