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图》教案1(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5006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新课标A4.1流程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4.1流程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流程图(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顺序结构的特点,并能解决一些与此有关的问题.教学重点:顺序结构的特性.教学难点:顺序结构的运用.教学过程:Ⅰ.课题导入算法内容是将数学中的算法与计算机技术建立联系,形式化地表示算法.为了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算法,往往需要将解决问题的过程整理成程序框图.流程图是一种传统的算法表示法,它利用几何图形的框来代表各种不同性质的操作,用流程线来指示算法的执行方向.由于它简单直观,所以应用广泛.问题:右面的“框图”可以表示一个算法吗?按照这一程序操作时,输出的结果是多少?若第一个“输入框”中输入的是77,则输出的结果又是多少?答:这个框图表示的是一个算法,按照这一程序操作时,输出的结果是0;若第一个“输入框”中输入的是77,则输出的结果是5。 Ⅱ.讲授新课一般算法由顺序、条件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组成.顺序结构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这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主体结构.例1:半径为r的球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S=4πr2,当r=10时,写出计算球面的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解析:算法如下:第一步 将10赋给变量r;第二步 用公式S=4πr2计算球面的面积S;第三步 输出球面的面积S.例2:已知两个单元存放了变量x和y的值,试交换两个变量值.解析: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需要一个单元存放中间变量p.其算法是第一步 p←x;(先将x 的值赋给变量p,这时存放变量x的单元可作它用)第二步 x←y;(再将y 的值赋给变量x,这时存放变量y的单元可作它用)第三步 y←p.(最后将p 的值赋给y,两个变量x和y的值便完成了交换)上述算法用流程图表示如右例3:写出求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内切圆面积的流程图.解析: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r=(c为斜边). Ⅲ.课堂练习课本P9 1,2.Ⅳ.课时小结顺序结构的特点:计算机按书写的先后次序,自上而下逐条顺序执行程序语句,中间没有选择或重复执行的过程.Ⅴ.课后作业课本P14 1,3.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4.1流程图教案,共12页。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1-24.1流程图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1-24.1流程图教案及反思,共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