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第17篇 湖心亭看雪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024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中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第17篇 湖心亭看雪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024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中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第17篇 湖心亭看雪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024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中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第17篇 湖心亭看雪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0243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中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第17篇 湖心亭看雪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0243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中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第17篇 湖心亭看雪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0243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中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第17篇 湖心亭看雪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0243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中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第17篇 湖心亭看雪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0243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课件
2022中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第17篇 湖心亭看雪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2中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第17篇 湖心亭看雪 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共同一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2021·本溪改编)阅读《湖心亭看雪》,完成1—4题。(共10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上下一白 而或长烟一空 一路平安B.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更颠乎 少不更事C.是日更定矣 斯是陋室 自以为是D.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巘多生怪柏 络绎不绝
[解析] A项“一”均为“全”;B项“更”分别为“还”“更加”“经历”;C项“是”分别为“这”“是”“对,正确”;D项“绝”分别为“消失”“极”“断绝”。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答案] 在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3.选文以舟子喃喃之语结尾,有什么妙处?(2分)
[答案] 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了意境。对此迷人雪景,“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4.同样是赏雪,选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描写雪景的写法和所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分析其不同之处。(4分) 【链接材料】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①;不妆散粉,点点糁②原宪③之羹。飞霰④入林,回风折竹。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画冒雪出云之势,呼松醪⑤茗饮之景,拥炉煨芋,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选自《小窗幽记》)
【注】①子瞻之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句。②糁:散开,散落。③原宪:孔子的弟子,安贫乐道,甘于淡泊。④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⑤醪(lá):浊酒,汁渣混合的酒。
[答案] 写法:选文运用白描手法,不加渲染,用语朴素;链接材料充分发挥想象,用生动的比喻描绘雪后的美景。情感:选文隐含着作者的家国之思;链接材料表达了作者的自然之乐。
[解析] 【参考译文】 四周的树林都是积雪,登高远眺时时可见。风吹起了柳絮般的雪花,峰峦上都堆积着白玉般的积雪;乌鸦在城角翻飞,无数山谷都铺开银装。没有树却飘下花,片片都是苏轼在《赤壁怀古》词中所讲的“卷起千堆雪”的景象;不化妆却有散落的粉,点点飞散的都是那甘于淡泊的孔门弟子原宪的粗劣的汤羹。雪珠飞舞入林,回旋的风摧折了竹子。徘徊凝眸观赏,来引发奇妙的思绪。(想要)描画出雪飘云出之情势,召唤仆人拿来松醪酒及茶具(来欣赏景致),靠着炉火烧烤山芋,愉快地吃饱,然后画一幅雪景图,以寄给高僧欣赏。
二、(2021·荥阳期中改编)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5—8题。(共10分)
(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二)已而红在莲叶下起,已而尽潭皆頳①。明霞作底,五色忽复杂之。下冈寻筏,月已待我半潭。乃回篙泊新亭柳下,看月浮波际,金光数十道,如七夕电影②,柳丝垂垂拜月。无论明宵,诸君试思前番风雨③乎?相与上阁,周望不去。适有灯起荟蔚④中,殊可爱。或曰:“此渔灯也。”(节选自谭元春⑤《三游乌龙潭记》)
【注】①頳(chēng):红色。②电影:雷电之光影。“七夕电影”指作者二游乌龙潭遇雷雨时的情形。③前番风雨:指二游乌龙潭之事。④荟蔚:茂密的草丛树林。⑤谭元春:明代文学家。本文描述了作者与好友第三次游乌龙潭的经历。
5.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 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_________
(2) 余拏一小舟 拏:_________
[解析] (每小题1分,共2分)
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答案] 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7.张岱的“痴”表现在哪里?请结合语段(一)的内容简要分析。(2分)
[答案] ①痴行,“独往湖心亭看雪”“强饮三大白”,表现出其特立独行、率真任性的一面。②痴景,欣赏大雪无痕的世界,折射出其对高洁人格的追求。③痴情,“崇祯五年十二月”“金陵人”的记述,透露出其无限的怅惘和淡淡的哀愁。
[解析] (任答两点,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8.语段(一)和语段(二)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景的喜爱。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分别是如何描写自然之景的。(4分)
[答案] 语段(一):运用白描手法,三个“与”字,“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勾画出景物浑然一体、朴素淡雅的特点。语段(二):“月已待我半潭”一句写月色照潭,运用拟人手法,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幽雅、温馨氛围。
[解析] (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共4分)【参考译文】 不久红光照到了莲叶底下,(又过了)不久全潭都红了。明亮的霞光作底色,多种颜色忽然又掺杂进来。(我)下山找竹筏,月光已经布满半个潭面等着我们了。于是撑着竹篙停在新亭的柳树下面,观赏月光在水波中沉浮,金色的水光有好几十道,就像七夕节雷电的光影,柳条下垂碰触水中的月影。且不说晴朗的夜晚,各位能否想到上次游乌龙潭的那番风雨呢?我们一起登上楼阁,向四周眺望不愿离去。正好有灯光在茂密的草丛树林里亮起,非常可爱。有人说:“这是渔灯。”
三、(2021·解析与检测)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9—12题。(共12分)
(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二)《湖心亭看雪》全文。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 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_______________
(2) 是日更定矣 是:_______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案]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2)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答案]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呢!
11.下列对两语段相关内容的解说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2分)A.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元丰,是宋神宗赵顼的年号;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B.更,我国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时左右。C.两个语段都写到了水。语段(一)写了水中竹柏倒影的景致,语段(二)写了天、云、山、水一片混沌的景色。D.两个语段都融情于叙事写景中。语段(一)抒发了苏轼贬谪的悲凉与无奈,语段(二)抒发了张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解析] 《记承天寺夜游》没有写到水,是写月光像水一样澄澈明净。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第18篇 湖心亭看雪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河北·中考,原文呈现+参考译文,第18篇湖心亭看雪,作品拓展,全文主旨,实词释义,一词多义,重点实词,虚词释义,句子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中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第14篇 马说 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中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第12篇 北冥有鱼 课件,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