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本单元标题为走向近代,是西欧资本主义初步产生的时期。本课为单元内最后一课,前面的内容都是学习本课的基础,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上一课内容,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和本课内容直接相关,新航路开辟后,为谋求更多的利益,新兴的资产阶级纷纷在海外建立殖民地,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为下一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奠定了物质基础。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课标对本课提出的要求为:知道三角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所以我将本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航线先锋——葡萄牙和西班牙、帝国崛起——英国的殖民之路、海上争霸——血腥的原始积累,同一个世界,不同的命运——早期殖民掠夺的影响。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先后崛起的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这些欧洲殖民国家,用三角贸易、建立大种植园、劫掠式贸易等方式,将世界逐渐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他们在激烈的殖民扩张过程中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英国打败其他对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殖民主义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充满卑鄙贪欲和野蛮暴行的历史,但是它的出现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1.时空观念:认识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绘制三角贸易示意图,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2.唯物史观:辩证的理解殖民掠夺的影响,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3.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殖民扩张。4.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文献资料,认识掌握早期殖民扩张的表现和影响,三角贸易的路线和影响,海权的重要性。5.家国情怀:对殖民主义罪恶的认识和批判,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三角贸易”。2. 难点:早期殖民掠夺的影响。四、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兴趣导入:抛出问题:哥伦布先后三次西航,并最终到达了美洲,但是世界上对于这一天却有十分不同的认识,西班牙将10月12定为国庆节美国将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命名为”哥伦布日”。但是拉美民众却纷纷抗议,要求为“哥伦布日”更名——两世界相遇日、土著人民抵抗日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美洲大陆的“发现”和环球航行的成功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此后,他们向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扩张。2. 正课讲授。一、航线先锋——葡萄牙和西班牙(一)早期殖民掠夺的背景黄金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恩格斯
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需要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二)葡萄牙葡萄牙人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从而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并以殖民据点为基地在当地进行劫掠式的贸易。(三)西班牙16世纪,西班牙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自称无敌舰队。西班牙凭借这支舰队,在美洲建立起一起殖民大帝国。(三)相关史事: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压榨和杀戮(四)拓展链接:教皇子午线《世界近代史编》:“商人一旦富有,所渴望的是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借以分享贵族的特权,对投资工业则望而却步。”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早期的殖民活动中获得了大量财富,但是却很快衰落了下去。二、帝国崛起——英国的殖民之路(一)背景16世纪以后,海上贸易航道要冲的英国,手工业迅速发展,促使英国急需开拓海外市场。(二)准备1588年,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以少胜多歼灭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西班牙的海上霸权从此衰落。英国一跃成为海上强国,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三)方式——大种植园17世纪,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生产英国工业所需要的棉花、烟草、蓝靛、糖等原材料。(四)方式——三角贸易根据地图和教材的描述,绘制示意图。 评价三角贸易:对于非洲来说,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 ,造成了非洲的贫穷与落后。对美洲来说,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经济的发展。对欧洲来说,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三、海上争霸——血腥的原始积累(一)荷兰进入17世纪,荷兰加入殖民掠夺行列,入侵印度尼西亚的爪洼岛。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马六甲和锡兰。一度强占了中国台湾,在非洲的好望角建立了殖民地,在北美洲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二)法国从17世纪下半叶,后崛起的法国也加入了殖民争霸的行列,先后在北美洲、非洲和亚洲建立了法属殖民地。(三)日不落帝国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量殖民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确立了自己的霸权,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四、同一个世界,不同的命运材料一:欧洲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他们还将美洲、非洲和亚洲殖民地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烟草、可可、茶叶等作物运回欧洲;把欧洲的萄酒、啤酒、毛纺织品销往殖民地。 材料二: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不断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材料三:海地的官方语言克里奥尔语: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的语言。材料四:
积极影响:(1)加速了物种、商品交流。(2)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3)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消极影响: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3 课堂总结。利用思维导图,归纳本课重点。这一课,早期殖民掠夺,包含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西班牙和葡萄牙,第二部分,英国的殖民扩张,其中三角贸易是重点,第三部分,殖民争霸,介绍了荷兰和法国,以及英国称为日不落帝国,最后,也是本科的难点,是早期殖民掠夺带来的影响,有积极也有消极的,要按不同的对象分析。六、板书设计(思维导图式 图片格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闻导入,新课教学,第一篇章,第二篇章,微项目活动,活动 绘制三角贸易图,合作探究,第三篇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教案,共8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