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12 家庭的记忆第2课时教案
展开《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 感受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中“家”的含义和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 从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的角度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 知道中国传统节日,学习与重视家庭传统观念有关的语言文字。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从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中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难点:了解关于“家”的文化。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师: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家庭文化,家庭是中国社会的细胞。中华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它所起到的作用广泛而又深远。“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兴”,儿女孝顺,父母就会感到快乐;家庭成员和睦,事事就都顺心如意。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让学生了解家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
活动一:传统节日中的“家”
师:年终岁尾,全家人总要聚在一起吃一顿“午夜饭”,这时候全家的男女老少围坐一起,所以这顿饭又叫做“团圆饭”。同学们肯定不会忘记自己每年吃过的“团圆饭”,能不能分享一下你当时的心情呢。
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分享。
师:同学们讨论的真热烈,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阖家团圆的美好气氛中,每到过年,不管家庭成员分散在哪里,到这一天,全家都会团聚在一起,这一顿意义重大的“团圆饭”,表现了中华民族家庭成员之间的互敬互爱,血浓于水的亲情。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春节,大家还能说出哪些传统节日与“家”有关吗?
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分享。教师出示节日照片。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是多,让我们一起把课本中的内容填写完整吧。
节日名称 | 时间 | 主要活动 | 意义 |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 | 赏花灯、吃元宵 | 家人团圆 |
清明节 | 阳历四月五号左右 | 扫墓、踏青 | 纪念逝去的家人 |
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 赏月、吃月饼 | 家人团圆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初九 | 登高望远 | 尊敬老人,走亲访友 |
设计意图:由传统节日“春节”引入,继而关联到所有关于家庭的传统节日,让学生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活动二:语言文字中的“家”
师:除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在语言文字中,也处处体现着“家”的元素。大家猜一猜,下面的谜语的谜底都是什么字呢?
教师出示ppt,学生猜谜语。
女儿出嫁了
一个小家庭,仅仅一口人
一家十一口
一家二十口,两家合一起,万事都不愁
师:同学们真棒,通过这些字谜,我们能看出“家”在我们中国文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文字,还有很多词语和“家”有关呢,大家能举几个例子吗?
学习小组积极讨论,踊跃分享。
预设1:家庭和睦 多财满家 天伦之乐 子孙满堂
预设2: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
预设3: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师:在古代,给家人写信报平安,这份承载着家人思念的信比黄金还要贵重,古诗用“家书抵万金”来形容,出自唐朝杜甫的《春望》。还有张籍写的《秋思》中“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通过这些诗词成语,同学们应该能感受到中国浓浓的家庭观念。
设计意图:从贴近学生感兴趣的字词诗入手,进行关于“家”文化的逐步解读和加深,让学生对“家”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体会。
【课堂小结】
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员,家庭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港湾。它是我们心底最深的牵挂。让我们一起用心感悟,共建我们的美好家庭。
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 安全护我成长7 生命最宝贵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 安全护我成长7 生命最宝贵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用具,相关资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2 我学习,我快乐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2 我学习,我快乐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用具,相关资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9 心中的“110”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9 心中的“110”第2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用具,相关资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