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51.2 应用举例教案设计
展开一、教学内容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必修5)》(人教A版)第一章《解三角形》:解三角形应用举例的第3课,是在学生已掌握用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重要的解三角形工具)解决解决一些有关测量距离与高度的实际问题后,研究有关测量角度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探索发现、合情推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相关内容后的第三节课,学生已经对解法有了基本的了解,这节课应通过综合训练强化学生的相应能力。当然本课涉及方位角等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强,学生学习方面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计算角度的实际问题,了解常用的测量相关术语.课堂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过程,重讨论,教师通过导疑、导思让学生有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来,逐步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举一反三。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能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特点找到已知条件和所求角的关系;难点是
灵活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关于角度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概念讲解
问题1:什么是方位角?
北方向线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的夹角。
问题2:你能画出北偏西30度吗?
(二)设置情境
问题3::前面我们学习了如何测量距离和高度,这些实际上都可转化已知三角形的一些边和角求其余边的问题。然而在实际的航海生活中,人们又会遇到新的问题,在浩瀚无垠的海面上如何确保轮船不迷失方向,保持一定的航速和航向呢?今天我们接着探讨与角度有关的测量问题。
(三)新课讲授
例1、如图,一艘海轮从A出发,沿北偏东75的方向航行67.5 n mile后到达海岛B,然后从B出发,沿北偏东32的方向航行54.0 n mile后达到海岛C.如果下次航行直接从A出发到达C,此船应该沿怎样的方向航行,需要航行多少距离?(角度精确到0.1,距离精确到0.01n mile)
问题4:解题思路是什么?
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C边所对的角ABC,即可用余弦定理算出AC边,再根据正弦定理算出AC边和AB边的夹角CAB。
解:在ABC中,ABC=180- 75+ 32=137,根据余弦定理,
AC=
=
≈113. 15
根据正弦定理,
=
sinCAB =
=
≈0.3255,
所以 CAB =19.0,
75- CAB =56.0
答:此船应该沿北偏东56.1的方向航行,需要航行113.15n mile
例2、课本20面第9题.(把原题分解为三个小问题)
求(1)城市A与C的距离是多少?
(2)原计划飞机从B到C应按什么方向飞行?
(3)当飞机收到命令时,应该按什么方向飞行?
(四)课堂总结
解三角形的应用题时,通常会遇到两种情况:(1)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依次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之。(2)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两个或几个三角形,这时需要选择条件足够的三角形优先研究,再逐步在其余的三角形中求出问题的解。
(五)课堂作业
第16面的练习题
(六)课后作业
习案与学案
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5第三章 不等式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5第三章 不等式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必修5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5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5第三章 不等式3.4 基本不等式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5第三章 不等式3.4 基本不等式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