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5第一章 解三角形1.2 应用举例导学案
展开§1.3应用举例—②测量高度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知识解决一些有关底部不可到达的物体高度测量的问题;
2、测量中的有关名称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解斜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分析:理解题意,分清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画出示意图。
(2)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在有关的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3)求解: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出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
(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
新知:坡度、仰角、俯角、方位角
方位角---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转角 ;
坡度---沿余坡向上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仰角与俯角---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当视线在水平线之上时,称为仰角;当视线在水平线之下时,称为俯角.。
探究:AB是底部B不可到达的一个建筑物,A为建筑物的最高点,设计一种测量建筑物高度AB的方法。
分析:选择基线HG,使H、G、B三点共线。欲求AB,先求AE;要求AE,先求AC。
在中,可测得角 。
在中,可测得角 ,线段 ,又有
故可求得AC。过程如下:
※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在山顶铁塔上B处测得地面上一点A的俯角=54,在塔底C处测得A处的俯角=50. 已知铁塔BC部分的高为27.3 m,求出山高CD(精确到1 m)
例2. 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东行驶,到A处时测得公路南侧远处一山顶D在东偏南15的方向上,行驶5km后到达B处,测得此山顶在东偏南25的方向上,仰角为8,求此山的高度CD。
变式:某人在山顶观察到地面上有相距2500米的A、B两个目标,测得目标A在南偏西57°,俯角是60°,测得目标B在南偏东78°,俯角是45°,试求山高.
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
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解题时,要学会审题及根据题意画方位图,要懂得从所给的背景资料中进行加工、抽取主要因素,进行适当的简化.。
※ 知识拓展
在湖面上高h处,测得云之仰角为,湖中云之影的俯角为,则云高为.
学习评价
※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课后作业
1. 为测某塔AB的高度,在一幢与塔AB相距20m的楼的楼顶处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测得塔基B的俯角为45°,则塔AB的高度为多少m?
2. 在平地上有A、B两点,A在山的正东,B在山的东南,且在A的南25°西300米的地方,在A侧山顶的仰角是30°,求山高.
高中2.4 等比数列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2.4 等比数列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回顾,新课导学,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5第一章 解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5第一章 解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回顾,新课导学,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导学案: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回顾,新课导学,总结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