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展开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1、地球上占总量最多的是海洋水(咸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
3、水的循环: 小循环: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4、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蒸腾、升华)、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下渗、⑤地表或地下径流。
5、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① 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②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原因:外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内因:水的三态变化
6、我国水资源在时间、空间分布不均衡。
7、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据测量,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儿童身上4/5是水分。
8、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2节 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
电极
产生气体的量
检验方法及现象
结 论
正极
(阳极)
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负极
(阴极)
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倍
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结论:水 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说 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分子式:H2O)。
第3节 水的浮力
1、液体(气体)对浸入(包括完全浸没和部分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大小:浮在水面上,F浮=G; 方向:垂直向上; 作用点:物体重心。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F浮= G排液=ρ液gV排液
注意 (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
(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
(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言,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
(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液取kg/m³, V排取m³)
3、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①F浮G 上浮(完全浸没时的F浮)
③F浮=G 悬浮 此时V排=V物
④F浮=G 漂浮 此时 V排< V物
注意: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
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
②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F浮=G (沉到水底时:F浮+F支持力=G)
4、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①当ρ液>ρ物时,上浮(最终漂浮)
②当ρ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