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四学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065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五四学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0651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五四学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0651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五四学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统编版(五四学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
1. ( 2分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暮色 严历 严肃 神通广大
B. 赞叹 模仿 著名 随遇而安
C. 既使 富饶 猛烈 无可耐何
2. ( 2分 ) 《花牛歌》的作者是( )
A. 叶圣陶 B. 徐志摩 C. 安徒生 D. 法布尔
3. ( 2分 )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震动(zhèn) 沸腾(fú) B. 鼎沸(dǐng) 哀号(háo)
C. 霎时(shà) 昂首(áng) D. 屹立(yì) 称为(chēng)
4. ( 2分 ) 选择词语填入句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球进了!在场观赛的人们顿时沸腾起来,欢呼声 。
A. 人声鼎沸 B. 窃窃私语 C. 震耳欲聋 D. 若隐若现
5. ( 2分 ) 下列句子语意明确,表达正确的一句是()。
A. 《繁星》的作者是巴金写的。
B. 顶楼里住着一个穷苦的女人。
C. 校园里飘荡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D. 观赏美丽的风景。
6. ( 2分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②听了宣讲团成员的演讲,我们每个人都热血沸腾了。
B. ①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 ②每次出差归来,爸爸都会给我讲一些他遇到的新鲜事。
C. ①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②太阳冲破云层,把光明洒向大地。
二、填空题
7. ( 7分 ) 心心相印(你能在括号中的词语写正确吗?)
dùn shí | kuān kuò | lóng zhào | zhú jiàn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chuán shuō | hé chuáng | rén shān rén hǎi |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8. ( 9分 ) 根据课文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崩________裂 | ________天________地 |
浩浩________ | 风________浪________ |
齐头________ | 白浪________ |
9. ( 3分 ) 写近义词。
依旧---________ | 逐步---________ |
犹如---________ |
|
10. ( 4分 ) 选词填空。
静寂 安静
①每晚我打开后门,都会看见一个________的夜。
②同学们正在做作业,教室了________极了。
景象 景色
③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各方面呈现出一种繁荣昌盛的________。
④公园的________太美了,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11. ( 1分 ) 读诗欣赏,回答问题。
“戏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从“斜阳“表达出的是 。(什么时间?)
12. ( 4分 ) 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①大家昂首东望,等着,份着。________
②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结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________
③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惯江面。________
④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倦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________
三、判断题
13. ( 6分 ) 判断下面的说法的正误。
(1)《秋晚的江上》一文,从“倦鸟、斜阳”等词语看出作者很累,在诗中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抱怨。
(2)《花牛歌》这首诗歌写出了花牛在草地上的各种淘气事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3)《花牛歌》的作者是刘大白,《秋晚的江上》的作者是徐志摩。
14. ( 8分 ) 判断正误。
(1)“鼎”字第一个笔画是“ ”。
(2)“鼎”字用部首查字法,查“目”部。
(3)“鼎沸”的意思是“喧闹、杂乱”。
(4)“鼎立”和“鼎力”读音和意思相同。
四、问答题
15. ( 5分 ) (《花牛歌》)“霸占”在诗中怎么解释?
16. ( 5分 ) 《花牛歌》诗中都写了花牛在干什么?
17. ( 5分 )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怎样理解这句中的“翻”和“掉”字?
五、综合题
18. ( 12分 ) 阅读短文,按要求做。
参观灯展
国庆节的夜晚,我们来到北海参观灯展。
走进大厅,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天女散花”灯和“二龙戏珠”灯。在它们的后边是数十盏灯簇拥着一条美丽的大金鱼,这就是有名的“金鱼吹泡”灯。
走出大厅,我们来到池塘边。咦,荷花怎么还开着呢?仔细一看,是“荷花”灯。瞧,碧绿的荷叶上,还蹲着一只大青蛙呢,原来这是“青蛙”灯。
最后,我们登上了高高的白塔,居高临下,放眼向四处望去,只见到处是使人眼花缭乱的灯火。
啊,北海变得更加美丽了!
(1)短文中写了几种灯?
(2)从短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写在下面。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簇拥________
②放眼________
19. ( 6分 ) 读诗欣赏,回答问题。
(1)“戏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从“斜阳”表达出的是 1 。(什么时间?)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这问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红颜”指的是什么?
六、现代文阅读
20. ( 8分 ) 课内阅读《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是按照______顺序来写的。( )。
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
(2)这段话从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3)这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这篇课文的结尾与《观潮》的开头异曲同工,赞美了钱塘江的大潮是________ 。
七、写作题
21. ( 5分 ) 快乐习作。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领略到了不少大自然的奇妙景观、景象。你还见过哪些奇妙的景观、景象呢?把你见到的描绘出来吧,让我们通过你的作品,感受一下其中的奇妙吧!
要求:书写工整,内容具体,有一定的叙述顺序,题目自拟。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2.【答案】 B
3.【答案】 A
4.【答案】 C
5.【答案】 B
6.【答案】 C
二、填空题
7.【答案】 顿时;宽阔;笼罩;逐渐;传说;河床;人山人海
8.【答案】山 ;地;惊;动;荡荡;平;静;并进;翻滚
9.【答案】依然;逐渐;如同
10.【答案】 静寂;安静;景象;景色
11.【答案】 黄昏
12.【答案】 份—盼;结—接;惯—贯;倦—卷
三、判断题
13.【答案】 (1)错误
(2)正确
(3)错误
14.【答案】 (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四、问答题
15.【答案】 “霸占”本文有占据的意思。通过“霸占”一词,写出了花牛在草地里的无拘无束。
16.【答案】 花牛在草地里坐、在草地里眠、在草地里走、在草地里做梦。
17.【答案】 “掉”和“翻”承接和“驮”照应,诗人不说落日沉入江底,而说落日被鸟翅翻掉在江里,极富表现力,是极其夸张而又符合逻辑的动态描写,是鸟驮斜阳的自然延伸,是诗人想象力的深化。
五、综合题
18.【答案】 (1)短文中写了:天女散花灯、二龙戏珠灯、金鱼吹泡灯、荷花灯、青蛙灯。
(2)成语:引人注目、居高临下、眼花缭乱
(3)紧紧围着;放开眼界
19.【答案】 (1)傍晚
(2)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妆”和“红颜”等词把芦苇人格化,给全诗增添了情趣和生机。
六、现代文阅读
20.【答案】 (1)A
(2)形状;声音
(3)白线;水墙;战马
(4)天下奇观
七、写作题
21.【答案】 略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9d51892728c9b87c5ec62b43e2e0f84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