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7页。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 ( 2分 ) 下列选项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妈妈冲我笑了笑,好像猜着了我的心思。
B. 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
C. 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D. 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2. ( 2分 ) 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下划线字的读音是错误的( )。 A. 碗架(wǎn) B. 系好(jì) C. 腥味(xīng) D. 兴奋(xìng)3. ( 6分 ) 选择对谚语含义理解正确的选项。(填序号) (1)“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 A.夏季天气炎热,白天最长,太阳最大。
B.夏季气温高,不利于动植物的生长。
C.夏季炎热,对动植物的生长是有利的。(2)“六月六,看谷秀。”( ) A.公历6月6日,稻谷都成熟了。
B.农历六月初六时,庄稼已长得很高了。
C.农历六月初六,农民们可以去看表演。(3)“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 A.处暑节这一天,人们会割谷子喂牛。
B.稻谷在处暑的时候,还没有抽穗。
C.如果谷子长得太慢,到处暑时还没抽穗,就没有收成的希望,只能割了喂牛了。4. ( 2分 ) 下列每组词语中哪一个下划线字的读音是错误的( )。 A. 瓦蓝(wā) B. 奔进(bēn) C. 讲座(zuò) D. 痱子(fèi)5. ( 2分 ) 白露那个时候种麦太早,寒露那个时候种麦太晚,秋分这个时候种麦正好。如果用一句谚语来形容这种现象,最恰当的是( )。 A.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B. 六月六,看谷秀
C. 夏天不热,五谷不结 D. 人怕老来穷,禾怕寒露风6. ( 2分 )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苔藓 缝儿 斗蓬 浸湿 B. 嘟嚷 嗓子 明晃晃 满满当当
C. 滴答 高粱 陀螺 晕头转向 D. 舜间 点缀 山坳 眉飞色舞7. ( 2分 ) 下列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游兴未尽(没有) B. 望而却步(后退) C. 东张西望(看) D. 匪夷所思(弄平)二、填空题8. ( 8分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点zhuì 商量 山ào 箩 筐zhà 栏 活泼 疾chí 转瞬 间9. ( 4分 ) 在横线上·恰当地填入读音为“píng”的字。 草________ ________语 ________水相逢 守口如________10. ( 8分 )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流淌(tǎnɡ tānɡ) 自作自受(zuō zuò) 废话(huì fèi) 势不可当(dànɡ dānɡ) 飞溅(zhàn jiàn) 喃喃自语(nán lán) 熄灭(xí xī) 不假思索(jiǎ jià) 11. ( 3分 ) 选择正确的读音。 绿蔓________(màn wàn) 高粱________(liang liáng)菜畦________(xí qí)12. ( 4分 ) 根据“缝”字的解释,完成练习。 缝féng①用针线将原来不在一起或开了口儿的东西连上:~件衣裳。②姓。缝fèng①接合的地方:无~钢管。②缝隙:裂~-门~儿。(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中“缝”字的读音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2)“突然,从积满雨滴的云层里,从天地连接的缝隙中,发出了一声巨响。轰隆隆,这是第一声春雷”中“缝”字的读音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13. ( 2分 ) 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语。 (1)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带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________ (2)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着窗外,生怕雨停了。________ 三、问答题14. ( 5分 ) 选材训练:根据所给主题,选择合适的材料。 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暖”这个题目选的材料。判断下列材料,哪些可以用来表达“生病感到温暖”这一中心意思,在后面的括号里打“√”。⑴我生病了,老师同学来看我。( ) ⑵爸爸妈妈带我去医院。( )⑶我坚持写完作业、参加锻炼。( ) ⑷同学们发微信问候我。( )⑸爷爷从老家赶来看护我。( ) ⑹保清阿姨打扫街道的积雪。( )四、综合题15. ( 9分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汉朝人孙敬,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这样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战国人苏秦读书欲睡,就拿锥子扎自己的大腿。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成语A,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其实,还有许多成语高度概括了古代那些勤奋读书的人和事,如B、C、D ……(1)请结合文意,在下面横线上写出A、B、C、D处的成语。 A. B. C. D. (2)如果你有一同学成绩特差,还特怕吃苦,特怕困难,请你至少用一个上面所填的成语写几句鼓励的话,让他能重新鼓起学习的信心。请注意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 16. ( 15分 ) 词语训练。 (1)填入下面句子中的同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弟弟想吃棒棒糖,只好不停地_______妈妈买给他。A.恳求
B.央求
C.乞求
D.请求(2)把下面本课出现的ABB式的同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凉________ 明________ 静________ 甜________ 厚________夏日的太阳________地照着大地,马路上________的,人们都躲在________的空调房里,吃着________的冰激凌,多么惬意。(3)“可是……还差半小时啊。”我()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①句中括号内应该填写的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指人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在这里表示________(不满 害羞 惭愧)。②像这样表示小声说话的词语还有很多,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小声地吟唱。________ 背地里小声说话。________五、现代文阅读17. ( 19分 ) 主题阅读拓展。 光明的心曲傍晚,最后一抹斜阳穿过窗外的绿叶,幽幽地照到我写字桌旁的白墙上,开始是许多斑驳的橙色光点,恍若一片微波荡漾的湖泊,然后暗下来,暗下来,光点由橙色转为暗红,并且奇怪地凝成两个椭圆的光团,无声无息地闪烁着……无意中见到的新鲜的景象,总是会引起我的遐想。对着墙上这两团闪闪烁烁的夕晖,我发愣了,总觉得它们像什么。闪着火苗的、深沉的、在幽暗中透出亮色的它们,像什么呢?蓦地,我的眼前闪出一双眼睛来,一双小姑娘的眼睛,一双黯淡的眼睛,一双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也是在一个晚霞似火的黄昏,从街心花园的林荫深处,飘出一阵优美的歌声,唱歌的是一位小姑娘,在手风琴的伴奏下,她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心儿啊,飞向那遥远的地方……”歌声像清泉,叮叮咚咚地在暮色中流;歌声像阳光,洒在浓浓的绿荫深处。看见唱歌的小姑娘了,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在晚风中飘拂,一只天蓝色的大蝴蝶结,随着歌声在她的头顶上飞舞。她唱得那么动情,我迎面走去,她竟仿佛没有看见,依然优美地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看清她的眼睛时,我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气:一双多么漂亮的大眼睛,然而,又长又黑的睫毛下,覆盖着一层灰色的翳——啊,竟是一个盲姑娘!我站住了,心头一阵震颤,这样美妙,这样无忧无虑的歌声,怎么可能是从一个盲姑娘的口中唱出的?“……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歌声依然在飘荡。盲姑娘,(táo zuì)________在她的歌声里。她两手合抱成一个拳头,紧紧地贴在胸口,头微微昂起,仿佛在遥望着远方:那流着清泉、飘着阳光的远方,那开满五彩缤纷的花儿的远方……从她的清脆而又纯美的歌声里,从她的幸福而又神往的微笑里,我似乎也看到了她向往的那个光明灿烂的远方。我知道,在她的憧憬里,这远方绝不是虚幻的,它足以驱散她眼前的黑暗。唱吧,盲姑娘,你有一颗热恋光明、向往光明的心,你的生命之路,是不会黯淡无光的。拉手风琴的是位年轻的母亲,她凝视着自己的女儿,手指轻轻地在琴键上移动。也许,女儿直到现在,还不知道母亲是什么模样,还不知道阳光是怎么一回事。然而,从这位母亲紧抿的嘴唇上,从那闪着泪光的眼睛里,我知道了她的心思,她要用一颗母亲的心,为女儿点燃希望之火。她满怀深情地拉着琴……我慢慢地走了,盲姑娘的歌声却久久地跟随着我,环绕着我:“在那遥远的地方……”周围那一片悄然飘落的夜色,仿佛被她的歌声照亮了。我的眼里,只有叮咚作响的清泉,只有新鲜灿烂的阳光,还有一对向光明的天空奋力扑腾的柔嫩的翅膀,还有一双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墙上的夕晖早已消失,夜色在我的小屋里(mí màn)________,盲姑娘的那支闪着光芒的歌,却又在我的心中响起来……(1)根据短文中所给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2)从记叙的顺序看,本文运用了( )。 A.顺叙
B.插叙
C.倒叙
D.补叙(3)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与“墙上的夕晖早已消失”相照应的一句话,找出来。 (4)对歌声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表现了盲姑娘的音乐天赋。
B.作为线索,使全文更加紧凑。
C.烘托人物性格,表现盲姑娘对光明的向往。
D.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感染力。(5)对“我知道,在她的憧憬里,这远方绝不是虚幻的,它足以驱散她眼前的黑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句写了“我”听盲姑娘唱歌时的感想。
B.“我”相信盲姑娘从这歌声中获得了鼓舞自己的信心。
C.这歌声能把当时悄然飘落的夜色驱走。
D.句中的“黑暗”指盲姑娘因残疾而遇到的人生困难。(6)母亲给女儿拉琴,这是因为________。(用文中的话填空) (7)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热爱女儿。
B.人类热爱音乐。
C.人类不能没有理解、同情。
D.人类向往光明。六、写作题18. ( 5分 ) 习作百花园。 题目:那些温暖的时光要求:回忆一下,你生活中有哪些温暖的时光?它们带给你哪些快乐的回忆?选择恰当的事例,围绕“温暖”来写,写出你内心的感触。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D 2.【答案】 D 3.【答案】 (1)C
(2)B
(3)C 4.【答案】 A 5.【答案】 A 6.【答案】 C 7.【答案】 D 二、填空题8.【答案】 缀;liang;坳;luó;栅;pō;驰;shùn 9.【答案】 坪;评;萍;瓶 10.【答案】 tǎnɡ;zuò;fèi;dānɡ;jiàn;nán;xī;jiǎ 11.【答案】 wàn;liang;qí 12.【答案】 (1)féng;用针线将原来不在一起或开了口儿的东西连上
(2)fèng;缝隙 13.【答案】 (1)拟声词,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
(2)斜着眼睛看。 三、问答题14.【答案】 ⑴我生病了,老师同学来看我。( √ ) ⑵爸爸妈妈带我去医院。( √ )⑶我坚持写完作业、参加锻炼。( ) ⑷同学们发微信问候我。( √ )⑸爷爷从老家赶来看护我。( √ ) ⑹保清阿姨打扫街道的积雪。( )四、综合题15.【答案】 (1)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程门立雪;凿壁倫光、闻鸡起舞
(2)示例一:同学,你一定听过“悬梁刺股”的故事吧,只要不惧艰难险阻,学习上的一切困难都可克服;只要有锲而涻的精神,学习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示例二:同学,自古英雄多磨难,如果我们具有“悬梁刺股”的精神,“程门立雪”的执着,何愁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呢? 16.【答案】 (1)B
(2)冰冰;晃晃;悄悄;丝丝;墩墩;明晃晃;静悄悄;凉冰冰;甜丝丝
(3)嘟囔;不满;低吟浅唱;窃窃私语 五、现代文阅读17.【答案】 (1)陶醉 弥漫
(2)C
(3)对着墙上这两团闪闪烁烁的夕晖。
(4)A
(5)C
(6)她要用一颗母亲的心,为女儿点燃希望之火
(7)D 六、写作题18.【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