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含解析)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5)寒假提前学:蜀相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5)寒假提前学:蜀相,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选择题,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5)寒假提前学:蜀相
一、文言文阅读1.阅读课文,完成问题。1.下列对《蜀相》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丞相祠堂”写起,是为了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B.杜甫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赞美、敬仰。C.“自”与“空”两个字,让人深切地体验到祠堂凄凉冷落的气氛,表现出了感伤叹惋的情调,突出了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D.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政治理想。2.杜诗的不同凡俗之处,在其诗境之阔大和情感的低回起伏。“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一“自”一“空”,兴尽悲来,便有推不开的沉重,可谓平中见奇,一波三折。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自”和“空”二字表现力的理解。二、选择题2.下列对《蜀相》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倾慕之情、向往之意。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鸟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老臣心”显报国忠诚。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寄托了诗人济世无人的哀伤。3.下列对《蜀相》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史诗,“丞相”即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B.“自春色”“空好音”中的“自”与“空”可以互训,即“自”可以解释为“空”,“空”可以解释为“自”。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4.下列对联颂扬的人物,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②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③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A.诸葛亮 杜甫 范仲淹B.岳飞 李白 范仲淹C.岳飞 杜甫 孟子D.诸葛亮 李白 孟子5.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赞颂诸葛亮的一项是( )A.复汉留长策,中原仗老臣。B.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C.纵论三分天下,审势通策佐先主;长怀一统江山,辅国连治启后人。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6.下列对《蜀相》这首诗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丞相祠堂”,今称诸葛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B.“映阶”,遮蔽着台阶。“好音”,爱好音乐。C.“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为统一天下三顾茅庐的事。“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朝。D.“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英雄”,这里是泛指,它包括了诗人自己在内的所有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三、诗歌鉴赏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①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四、默写题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峻,即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也很难越过。(2)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的崇山峻岭只有鸟儿可以飞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白在《蜀道难》中,写水石相击、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杜甫《蜀相》中,高度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杜甫《蜀相》中,表现出武侯祠内春意盎然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语言表达9.此诗写诗人在武侯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武侯祠”,有何深意?10.下面是这首诗的结构思维导图,请将图中空缺处填写完整。
参考答案1.答案:1.B2.“映阶碧草春色”和“隔叶黄鹂好音”是乐景,而“自”和“空”的加入,就使得乐景形同虚设,从而达到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效果,使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解析:1.B项,不全面。还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2.作答本题时,首先要知道虚字在诗中的一般作用。其次要审题,明确答题思路,对于本题来说,就是要明确没有虚字是怎样的状态,有了虚字情况发生了哪些改变。作答时语言要简洁,概括要准确。2.答案:B解析:“由远及近”错,应是“由近及远”,写草绿鸟啼的美景,又有谁来观瞻和欣赏呢?此句主旨是写诗人的感叹。3.答案:C解析:“两朝”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支撑困难局面,并非“东汉”与“蜀汉”。4.答案:A解析:①“两表”为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②对联“圣哲”即“诗圣”杜甫。③“万家忧乐”简化了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答案:D解析:D项,是文天祥表达自己气节的。6.答案:B解析:B项,好音:优美动听的鸟鸣。7.答案:1.B2.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的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解析:1.“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错。“把君诗过日”在此处意为在这样艰难的世道中,年老多病的“我”拿着你的诗拜读以度时日。但“此别”后可能就无法有友人的诗篇相伴了。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意象及分析抒情方式的能力。首先要分析意象的特点以及在诗歌中有无象征寓意;其次要结合诗歌表达技巧来分析其对于抒情的作用,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运用了什么抒情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峨眉”是诗人的居住地,“岘首”是襄阳庞德公隐居的地方,也是郑炼将要前往之地。上句“峨眉晚”,写出离别之际因天色薄暮,而诗人不得不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下句想象友人到达襄阳,正是春光明媚之时,表达对友人一帆风顺抵达目的地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用“地阔”“天高”刻画出峨眉与岘首两座山相距遥远,借景抒情,抒发离别之后两人分居两地,相隔遥远的孤独寂寞之情。8.答案:(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2)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3)飞湍瀑流争喧豗 砅崖转石万壑雷(4)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5)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9.答案:诗人写这首诗,是为了追思、仰慕、钦敬诸葛亮。写武侯祠可以由祠写到诸葛亮,写祠是为了写人,因此题为“蜀相”。10.答案:①瞻蜀相祠;②渲染冷落荒凉;③慨叹壮志未酬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5)寒假提前学:鸿门宴,共6页。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2)寒假提前学:离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选择题,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寒假作业(14)寒假提前学:蜀道难,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选择题,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其他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