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 知识清单知识1地域文化的含义与特点知识2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中的体现知识精讲一、地域文化1.含义: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包括物质方面的和非物质方面的。2.特点:地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3.体现:城乡景观的差异。4.景观分类含义自然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人文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也称文化景观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地域文化蕴含在乡村景观之中。例证:1.丘陵地区的“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体现了人们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生活智慧。2.南方传统土楼,体现了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中的体现具体体现例证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黄橙交织,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房的颜色五彩缤纷城镇中的各种建筑,反映了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北京四合院在建筑上遵循严格的礼制城镇的空间格局反映某种价值追求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城廊方正、对称,宫城居中 1.地域文化的含义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如下图所示:2.地域文化的地域性课堂探究 牛街是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的一段街道,因回族聚居而闻名。牛街礼拜寺是北京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座清真寺,是中国式古代宫殿和阿拉伯式清真寺相结合的产物。读下图“牛街礼拜寺”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例1:牛街地区形成回族聚居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社会因素 B.经济因素 C.行政因素 D.生态环境因素【提示】在大城市中,一个区域内如果某个民族、种族或某个宗教团体占优势,它的影响或势力范围可能逐步扩展,便会形成民族聚居区。牛街地区形成回族聚居区属于这一类种族聚居区,民族因素属于社会因素。故答案选A。例2:牛街礼拜寺与传统清真寺建筑风格迥异,主要反映出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的A.人口密度 B.地域文化 C.消费水平 D.交通条件【提示】牛街礼拜寺与传统清真寺属于宗教建筑,由于地域文化不同,建筑风格迥异,故答案选B项。随堂练习图为“城郊间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①~④处,气压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下列能有效缓解上海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A.提高建筑物高度 B.增加市区道路密度C.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D.扩大中心城区面积如图为纽约帝国大厦和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图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的摩天大楼一般分布在 ( )A.市区中心 B.市区边缘 C.河流两岸 D.郊区4.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B.城市发展历史短暂C.城市环保意识强烈 D.城市规划不合理5.中国建筑一般都有围墙,而美国建筑绝少有围墙,这说明 ( )A.中国的发展历史比美国长 B.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封闭性,美国文化具有外向性、开放性C.中国与美国的行政权力不同 D.美国社会比中国安全,无须围墙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文化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图为“浙江水乡乌镇、重庆过江索道”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表述不属于“地域文化”的特性是A.特定的地域性 B.相对的稳定性C.综合性(物质方面、非物质方面) D.与时俱进的创新性7.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有① 建筑风格 ②生活水平高低 ③宗教信仰 ④消费习惯 ⑤习俗 ⑥教育水平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8.“浙江水乡乌镇”与“重庆过江索道”反映出两地A.地形地势不同 B.气候条件不同 C.植被状况不同 D.耕作方式不同 在川西和滇西北横断山区,藏族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其房屋四周墙壁多用毛石垒砌,最厚处甚至达1米,大多数墙壁上薄下厚,墙壁开窗甚少,整面墙呈梯形,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单座建筑占地不大,但常为多层建筑,底层可以作牲畜的圈,二层可以做人的居室、储藏室等,三层可以作经堂,供佛像、点酥油灯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该地房屋墙体厚,开窗少的主要原因是A.石材原料充足 B.防风控温C.宗教信仰的影响 D.挡雨防水10.与该地民居单座建筑占地不大,但常为多层建筑相协调的自然条件是A.寒冷的气候 B.视线不广,登高望远C.地质稳定 D.平地少,向空中发展 参考答案1.B2.C【解析】1.读“城郊间热力环流示意图”,可以知道,②③位于近地面,①④位于高空。根据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的原理可知,③气压大于④,②气压高于①。另外,③处气流上升,形成低压,②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故②气压高于③,所以①②③④气压由高到低顺序为②③④①,最高为②,据此解析选B。2.提高建筑物高度,会导致城市风力减弱,热量不易散失,加剧热岛效应,A错。增加市区道路密度,会导致城区机动车数量增多,交通排放的热量增多,热岛效应增强,B错。加强城市绿化建设,会使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能力增强,降低热岛效应,C对。扩大中心城区面积对缓解热岛效应作用不大,D错。据此解析选C。3.A4.B5.B【解析】3.美国大城市中的摩天大楼一般位于市区中心,A对。BCD错,故选A。4.美国城市发展历史短,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较高,市中心多现代化的摩天大楼,B对。如果是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商业中心的建筑物一般较低。A错。与城市环保意识强烈关系不大,C错。不能说明城市规划不合理,D错。故选B。5.中国建筑一般都有围墙,美国建筑绝少有围墙,这种建筑形式上的鲜明对照,是因为中美地域文化存在的差异,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而美国文化具有外向性、开放性。B对,ACD错。故选B。6.D7.C8.A【解析】6.地域文化首先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处于特定的地域性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但地域文化不能与时俱进,不具有创新性,D错。故选D。7.城市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当地地域文化的直接表现。地域文化特征包括城市建筑风格、宗教信仰、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而生活水平高低、教育水平和消费习惯与地域文化无关,故选C。8.浙江乌镇与重庆地区气候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差异不明显,B错。植被均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差异不大,C错。均为水田,一年两熟或者三熟,D错。而由于乌镇地处江南,地势较低,排水不畅,河汊纵横,形成特有水乡特点,而重庆地区地势起伏大,多大江大河,成为对岸交通的障碍,所以依赖索道,导致两地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地形地势,故选A。9.B10.D【解析】9.A. 石材原料充足是墙体采用石材的原因,与墙体厚度和窗户大小没关系,A不对。 B. 横断山区高寒、昼夜温差大;10月-次年4月为风季,风大;因此房屋墙体厚,开窗少是为了防风控温,B对。C. 当地传统民居是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没有特殊的宗教信仰影响,C不对。D. 房屋墙体厚度主要受到温度的影响,受降水影响较小,D不对。故答案为B。10.A.寒冷的气候与建筑单体占地面积大小、建筑层数多少没关系,A不对。B.该地位于横断山区,海拔高,不需要因为登高望远而建造多层建造,B不对。C. 横断山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不稳定,C不对。D. 横断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平地少,向空中发展,因此形成单体占地面积小,多层发展的建筑形式,D对。故答案为D。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讲授新课,合作探究一,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要点归纳,知识点一,学法指导,训练检测,预习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案设计,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