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阳和我们 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5083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2.1 认识常见植物 教学设计 教案 6 次下载
- 2.3《阳光和凤仙花》教学设计 教案 6 次下载
- 3 多变的月亮 教学设计 教案 6 次下载
- 3.2 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 教学设计 教案 6 次下载
- 4.2 找空气 教案+实验记录单 教案 6 次下载
小学科学大象版 (2017)一年级下册1 太阳和我们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大象版 (2017)一年级下册1 太阳和我们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21·世纪·教育·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向阳处和背阴处的不同,以及太阳对人类生过的影响,构建对太阳能够发光发热的认识,知道太阳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注重事实、搜集证据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太阳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2、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及简单的工具观察事物的能力,增强学生搜集证据的意识和能力。
3、学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得到激发。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每小组两顶太阳帽、两个塑料袋、水、钟表。
活动场地:室外,选择有向阳处和背阴处的地方。
问题链:
再观察向阳处和背阴处时,要指导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观察:在阳光下戴太阳帽与不带太阳帽的区别,感觉有什么不一样?摸一摸向阳处和背阴处的地面,感觉有什么不同?摸一摸两个塑料袋中的水有什么不一样?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最后一个环节,指导学生看图讨论“说一说,人们这样做与太阳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
教学过程:
1、引入。教材从“关于太阳,我们都知道什么”展开,引导学生充分交流,显示他们的已有经验。学生对太阳能够发光是有经验的,为太阳能够发热吗?这需要引导学生搜集证据进行验证。
2、观察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活动。本环节是教学重点,教材共安排三个观察活动,建议将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并做好成员分工。
①观察活动一:戴上太阳帽有什么感觉不一样的地方? 教学时,要选择有阳光的地方。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直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重点比较戴太阳帽与不戴太阳帽面部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②观察活动二:摸一摸向阳处和背阴处的地面感觉有什么不同?
教学时,要注意选择大树旁、教学楼附近,便于创造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手反复摸几遍,从而建立准确的认识。同时,要知道学生根据观察发现,随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里的“连一连”。
③观察活动三:摸一摸,两个塑料袋中的水有什么不一样? 这一观察活动是教学难点。由于学生年龄小,自主完成这一对比试验会有困难,建议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好两个相同的塑料袋、同样多的水,分装好之后,指导学生讲一个塑料袋放在向阳处,一个放在背阴处。水分钟后,指导学生摸一抹两个塑料袋中的水有什么不一样。
三个观察活动完成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通过以上观察,我们有哪些发现”,让学生充分说出感受,尤其重视不准确、不完整的表达,弄清楚他们的真实体验和想法,有利于建立正确认识
3、认识太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在讨论基础上,学生已经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了。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图讨论“人们这么做与太阳有什么关系”,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不难回答这一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继续列举一些实例,丰富他们对“太阳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的认识。【21·世纪·教育·网】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大象版 (2017)1 太阳和我们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人体感知环境1 视觉教案,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五年级上册1 细胞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探究新知,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