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展开2020年中考二模试卷
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1-27 S-32 Cl-35.5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物质是合成材料是
A. 不锈钢 B. 电木 C. 棉花 D. 蚕丝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说法错误;
B、电木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说法正确;
C、棉花是天然材料,说法错误;
D、蚕丝是天然材料,说法错误;
故选:B。
2.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硬度 B. 导热性 C. 沸点 D. 还原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硬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B、导热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C、沸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D、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正确。
故选D。
【点睛】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稳定性等。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白色固体新物质生成的是
A. 白磷 B. 石蜡 C. 铁丝 D. 硫
【答案】A
【解析】
【详解】A、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故选项正确。
B、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 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 冰 B. 硫酸铜 C. 汞 D. 氨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错误。
B、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错误。
C、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正确。
D、氨气是由氨气分子构成的。错误。
故选C。
5.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符合题意;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为原子,不符合题意;
C、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不符合题意;
D、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蒸发食盐水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 酒精灯
B. 蒸发皿
C. 玻璃棒
D. 导气管
【答案】D
【解析】
【详解】蒸发需要的仪器是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或三脚架、酒精灯、蒸发皿,不需要导气管。
故选D。
7. 下列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苹果汁(2.9~3.3) B. 葡萄汁(3.5~4.5)
C. 牛奶(6.3~6.6) D. 鸡蛋清(7.6~8.0)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苹果汁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
B、葡萄汁的pH为3.5~4.5,小于7,显酸性。
C、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
D、鸡蛋清的pH为7.6~8.0,大于7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苹果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8. 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铈原子的中子数是58
C. 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58
D. 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答案】C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铈元素名称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铈原子的原子序数为58,原子序数=质子数,铈原子的质子数是58,中子数不是58,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铈原子的原子序数为58,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58,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为“1”,不是“g”,一般省略不写,错误。故选C。
点睛: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9. 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10的是
A. 植树造林种草
B. 露天焚烧秸秆
C. 治理工地扬尘
D.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是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又称PM10。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都很大。通常来自在未铺的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驶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积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对人类危害大。
【详解】A、植树造林种草可以净化空气,不会增加空气中的PM10,A不符合题意;
B、露天焚烧秸秆,会增加空气中的PM10,B符合题意;
C、治理工地扬尘,可以减少空气中的PM10,C不符合题意;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中的PM10,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①和④组合可以用米制取氧气
B. 装置②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C. 装置①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D. 装置②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气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错误;
B、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②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正确;故选项正确;
C、装置①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错误,因为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错误;
D、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装置不能固液分离;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1.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氮气性质不活泼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
B
锰钢韧性好、硬度大
用于制造钢轨
C
NaOH能与油脂反应
用NaOH除去油污
D
石墨很软,有滑腻感
制干电池电极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因为氮气性质不活泼、无毒,所以氮气可以做食品防腐剂,有直接联系,不符合题意;
B、因为锰钢韧性好、硬度大,所以可以制造钢轨,有直接联系,不符合题意;
C、因为NaOH能与油脂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所以可用NaOH除去油污,有直接联系,不符合题意;
D、因为石墨能导电,所以可用于制干电池电极,石墨很软、有滑腻感与石墨制干电池电极没有直接联系,符合题意。故选D。
12. 下列方法不正确的是
A. 用互相刻画的方法,可比较金刚石和玻璃的硬度
B. 用碳酸钾溶液区分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
C.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鉴别硫酸铵和尿素
D.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与棉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以做玻璃刀,所以用互相刻画的方法,可比较金刚石和玻璃的硬度,正确;
B、碳酸钾溶液与澄淸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也可以和氯化钙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不能用碳酸钾溶液区分澄淸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错误;
C、熟石灰可以和硫酸铵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氨气,和尿素不反应,可以鉴别,正确;
D、羊毛中含有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味,棉线属于植物纤维含有糖类,燃烧没有烧焦羽毛味,正确;
故选B。
13.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Na+、OH-、
B. Na+、H+、Cl-、
C. Na+、K+、、Cl-
D. Ba2+、Ca2+、、
【答案】C
【解析】
【详解】A、H+与OH-反应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B、H+与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C、离子之间不能生成气体、沉淀和水,可以大量共存。正确。
D、Ba2+与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故选C。
14. 下列关于甲醛(CH2O)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醛溶液可作食品的保鲜剂
B. 每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
C. 100g质量分数为30%的甲醛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g
D. 甲醛是C、H、O元素质量比为6:1:8的有机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错误。
B、每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错误。
C、100g质量分数为30%的甲醛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为,远大于16g(溶剂水中也含有氧元素)。错误。
D、甲醛是C、H、O元素质量比为12:2:16=6:1:8。甲醛含有碳元素,是有机物。正确。
故选D。
15.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 Fe2(SO4)3溶液(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
B. CO2(O2)——缓缓通过灼热的碳粉
C. NH3(H2O)一一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D. MnO2(KClO3)一一加热固体混合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除杂原则把杂质除去的同时目标物要保留,而且不能引入新杂质。
【详解】A、Fe2(SO4)3溶液(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硫酸铁也会和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目标物被反应掉,A选项不可行,不符合题意;
B、CO2(O2)缓缓通过灼热的碳粉,会生成一氧化碳气体,会生成新杂质,二氧化碳也会和碳粉反应,B选项不可行,不符合题意;
C、NH3(H2O)通过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氨气不参加反应,可以除去氨气中的水,C方案可行,符合题意;
D、MnO2(KClO3)加热固体混合物,氯酸钾会生成氯化钾固体和二氧化锰继续混合在一起,无法分离,D选项不可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三价铁离子会和铁反应生成二价的亚铁离子。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16. 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某校营养午餐的搭配:米饭、红烧肉、排骨汤、牛奶。从均衡营养的角度,你建议这份午餐还需搭配的食物是_______。
A馒头 B豆腐 C牛肉 D苹果
(2)75%的酒精溶液是常见的消毒剂,若使用不当可引起火灾。写出酒精燃烧应满足的两个条件:①_______。②_____________。
(3)写出乙醇汽油中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比二氧化碳造成更严重的___________,会造成更多冰川融化,极端天气增加。
(5)①下列措施能减少SO2排放的是(填序号)_______。
A将煤块粉碎
B对燃煤进行脱硫
C推广煤改气、煤改电
D循环利用工业尾气中的SO2
②向含SO2的工业废气中喷洒石灰浆可有效吸收SO2,生成Ca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 (1). D (2). 和氧气(或空气)接触 (3). 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答案不分先后) (4). (5). 温室效应 (6). BCD (7).
【解析】
【分析】
本题从六大营养素的角度、燃烧的三要素以及保护环境方面解答。
【详解】(1)米饭属于糖类,红烧肉属于油脂,排骨汤属于矿物质,牛奶属于蛋白质,从均衡营养的角度,还缺少维生素,苹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故选D。
(2)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达到着火点,酒精是可燃物,要燃烧还需要和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故填:和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答案不分先后);
(3)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4)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比二氧化碳造成更严重的冰川融化,极端天气增加,还是温室效应引起的,故填:温室效应;
(5)A、将煤块粉碎使煤更充分的燃烧提高了利用率,但是根据守恒原理,硫元素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二氧化硫的产量没有变,无法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B、对燃煤进行脱硫,减少煤中的硫元素含量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符合题意;
C、推广煤改气、煤改电,可以减少煤炭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硫的产生,符合题意;
D、循环利用工业尾气中的SO2,达到废物利用的效果,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符合题意。
故选:BCD。
【点睛】六大营养素: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
17. 硫酸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试剂。下面是对硫酸的性质、用途等方面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_。
(2)浓硫酸稀释过程如右图所示,b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
(3)如下图所示将过量的稀硫酸分别加入A~E五只烧杯中。
①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A烧杯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
②反应结束后,B烧杯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证明C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
④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⑤根据E烧杯中的反应,写出硫酸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
【答案】 (1). 440g (2). 浓硫酸 (3). 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后,不能与酸发生反应(或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4). H2SO4和MgSO4 (5). 溶液红色褪去 (6). (7). 除铁锈(或生产硫酸铁)
【解析】
【分析】
【详解】(1)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属于溶液稀释问题,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稀释成10%的稀硫酸的质量是x:50g98%=x10%,x=490g,水质量为490g-50g=440g;
(2)浓硫酸稀释必须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b中盛放的物质是浓硫酸;
(3)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后面,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故填: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后,不能与酸发生反应;
②题目中提供信息:过量的稀硫酸。所以反应结束后,B烧杯溶液中的溶质为过量的稀硫酸和镁与硫酸生成的硫酸镁;
③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过量的稀硫酸和烧碱反应后,溶液显酸性,所以现象为:溶液红色褪去
④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⑤硫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硫酸可以除铁锈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11分)
18. 溶液在许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②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5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所示。
烧杯乙中的溶质是_________(填名称)。将上图中两烧杯内的物质温度升高到t2℃(不考虑水的蒸发),充分搅拌后两烧杯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A烧杯甲中的大
B烧杯乙中的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大小关系
③要从硝酸钾与氯化钾(少量)的固体混合物中获得硝酸钾,实验操作是:用适量热水溶解→得到热饱和溶液→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2)井水常含有较多的Ca(HCO3)2、Mg(HCO3)2等可溶物,属于硬水。
①取等量的井水和蒸馏水,向其中滴入__________,振荡后可根据现象,区分井水和蒸馏水。
②煮沸能降低井水的硬度,因为上述可溶物转化成了CaCO3和Mg(OH)2,即水垢。用稀盐酸洗涤水垢,有气体产生,写出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取5.0g附着了水垢的铝质旧水壶碎片,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到氢气0.4g,求该碎片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
【答案】 (1). 1:4(或25:100) (2). 硝酸钾 (3). C (4). 冷却(或降温) (5). 等量的肥皂水 (6). (7). 解:设碎片中铝的质量为x。
x=3.6g
该碎片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为
答:碎片中铝的质量分数为72%。
【解析】
【分析】
【详解】(1)①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g:100g=25:100=1:4;故填: 1:4(或25:100);
②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钾溶解度,图1烧杯乙中有剩余固体,所以乙烧杯是硝酸钾,因为通过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其 t1℃时,且t2℃时硝酸钾与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推知 t2℃时硝酸钾也全部溶解,依据题中信息是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50g水的两个烧杯中,所以t2℃时两烧怀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填:硝酸钾;C;
③依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要从硝酸钾与氯化钾(少量)的固体混合物中获得硝酸钾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填:冷却(或降温);
(2)①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是加入肥皂水若泡沫多,浮渣少为软水,泡沫少,浮渣多为硬水,依据题意可知井水为硬水,蒸馏水为软水,故填:等量的肥皂水;
②因为水垢是CaCO3和Mg(OH)2,用稀盐酸洗涤水垢,有气体产生,即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3)见答案。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19. 钛(Ti)及其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化学式为FeTiO3)制备钛的一种流程如下:
(1)标出 FeTiO3(钛酸亚铁)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2)由TiCl4制备T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①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②该反应在氩气(Ar)氛围中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物质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3). 置换反应 (4). 做保护气,防止高温下Mg、Ti跟空气中的氧气等反应(或其他合理答案) (5). H2
【解析】
【分析】
【详解】(1)因命名为亚铁,所以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Ti化合价为x,则2+x-6=0,x=+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应填。
(2)①由图可知,反应物为TiCl4,Mg,反应条件为800℃。生成物有Ti,可推测另一生成物为MgCl2。所以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
②氩气是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氩气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做保护气,防止高温下Mg、Ti跟空气中的氧气等反应。
(3)电解食盐水可制得氢氧化钠(烧碱),氯气和氢气。用于与CO合成甲醇,根据质量守恒可知,甲为氢气,化学式为H2。
20.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分别由C、H、O、N、Ca、Na、Cl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A的固体俗称干冰,C的固体溶解时吸热,F是常用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G与C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的一部分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F的名称:____________。
(2)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写出H→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答案】 (1). CO2 (2). 氧化钙 (3). (4).
【解析】
【分析】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分别由C、H、O、N、Ca、Na、Cl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A的固体俗称干冰,为二氧化碳;
C的固体溶解时吸热,为硝酸铵;
F是常用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氧化钙
F可以转化为D,D可以与硝酸铵反应,D为含有钙元素的碱,D则为氢氧化钙;
B与A、C可以反应,为碱;根据题目提供元素,B则为氢氧化钠;
H能生成A二氧化碳,那么H碳酸盐或酸,H能与B氢氧化钠反应,故 H为酸,根据题目提供元素,为盐酸;
F氧化钙与E反应,E为水或酸,且D氢氧化钙可以转化为E,故E为水;
G与F氧化钙反应,G为水或酸,且H盐酸可以转化为G,E为水,故G为酸,根据题目提供元素,为硝酸。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CO2,F的名称:氧化钙。
(2)C-D反应为硝酸铵和氢氧化钙生成硝酸钙和氨气和水的反应:。
(3) H→G反应为盐酸转化为硝酸的反应,可以是盐酸和硝酸银生成硝酸和氯化银沉淀:。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1. 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向盛水的烧杯中通入二氧化碳,采用“数字化实验”,由传感器采集信息绘制出pH与通气时间关系曲线如上图。
(1)写出曲线下降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t时取溶液加入试管中,向该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现象为___________。
实验2:将CO2分别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怎么验证CO2和氢氧化钠也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验证实验1】小高用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充分振荡后软塑料瓶变瘪,说明CO2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评价】(1)小淳认为小高的实验不足以说明CO2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
(2)小淳认为再补充一个对照实验,就可验证CO2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请简述该对照实验:__________。
【验证实验2】小淳取一定量变瘪的塑料瓶甲中的溶液加入到试管中,___________。
结论: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拓展实验】为了进一步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兴趣小组同学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
已知本实验条件下,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分别为11.0和8.5。
【拓展结论】
(1)图1中,pH=12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图2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1). (2). 溶液变红 (3).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也能造成瓶中压强减小 (4). 用等体积的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在另一相同的充满CO2气体的塑料瓶中做同样的实验,对比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 (5). 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或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产生) (6). Na2CO3和NaOH (7). (8). 图2中,CO2与NaOH反应放热
【解析】
【分析】
【详解】实验1:
(1)曲线下降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使溶液pH值下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t时取溶液加入试管中,向该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振荡,现象为:溶液变红;
实验2:
实验评价:
(1)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也能使瓶内压强减小,使塑料瓶变瘪,故小高的实验不足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2)可用等体积的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在另一相同的充满CO2气体的塑料瓶中做同样的实验,对比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
验证实验2:
因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故可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如产生气泡,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或加入氯化钡溶液,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如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拓展实验:
拓展结论:
(1)pH=12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但是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反应,故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OH;
BC段pH由11降到8.5,是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2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放热。
精品解析:2020年6月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6月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6月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6月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南京十三中集团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南京十三中集团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南京十三中集团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南京十三中集团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