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第1课时 平行线-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 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5093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2 第1课时 平行线-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 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5093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2 第1课时 平行线-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 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50939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2.1 平行线第1课时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2.1 平行线第1课时课后作业题,共8页。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第1课时 平行线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相交 C.相交或平行 D.垂直2.观察如图所示的长方体,与棱AB平行的棱有几条( )A.4 B.3 C.2 D.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 B.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C.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行线 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4.右图的网格纸中,AB∥ ,AB⊥ .5.作图题:(只保留作图痕迹)如图,在方格纸中,有两条线段AB、BC.利用方格纸完成以下操作:(1)过点A作BC的平行线;(2)过点C作AB的平行线,与(1)中的平行线交于点D;(3)过点B作AB的垂线.6.如果a∥b,b∥c,那么a∥c,这个推理的依据是( )A.等量代换 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平行公理 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7.平面内有三条直线a、b、c,下列说法:①若a∥b,b∥c,则a∥c;②若a⊥b,b⊥c,则a⊥c,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②都正确 D.①②都不正确8.已知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不同的直线a,b,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a∥b,a⊥c,那么b⊥c B.如果b∥a,c∥a,那么b∥c C.如果b⊥a,c⊥a,那么b⊥c D.如果b⊥a,c⊥a,那么b∥c9.已知∠AOB,P是任一点,过点P画一条直线与OA平行,则这样的直线( )A.有且仅有一条 B.有两条 C.不存在 D.有一条或不存在10.如图,已知OM∥a,ON∥a,所以点O、M、N三点共线的理由 .11.下列说法:①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③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④若a⊥b,c⊥b,则a与c的关系是平行;⑤只有一个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直线;其中正确的是 .12.下列语句正确的有( )个①任意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不是相交就是平行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③过两条直线a,b外一点P,画直线c,使c∥a,且c∥b④若直线a∥b,b∥c,则c∥a.A.4 B.3 C.2 D.113.a、b、c是同一平面内的任意三条直线,其交点个数有( )A.1或2个 B.1或2或3个 C.0或1或3个 D.0或1或2或3个14.下列结论中:①同一平面内,两不相交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互补;②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c; ③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叫点到直线的距离;④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正确的个数有(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15.直线a同侧有A,B,C三点,若过A,B的直线m和过B,C的直线n都与a平行,则A,B,C三点 ,原因是 .16.如图所示,在∠AOB内有一点P.(1)过P画l1∥OA;(2)过P画l2∥OB;(3)用量角器量一量l1与l2相交的角与∠O的大小有怎样关系? 17.按要求完成作图,并回答问题;如图在△ABC中:(1)过点A画BC的垂线,垂足为E;(2)画∠ABC的平分线,交AC于F;(3)过E画AB的平行线,交AC于点G;(4)过点C画AB所在的直线的垂线段,垂足为H. 18.如图,AB∥CD,E为AC的中点,(1)请过E作线段EF,且使EF∥AB,EF与BD相交于F; (2)请回答:EF与CD平行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1.C.2.B.3.D.4.AB∥CD,AB⊥AE.5.解:如图,(1)A所在的横线就是满足条件的直线,即AE就是所求;(2)在直线AE上,到A距离是5个格长的点就是D,则CD就是所求与AB平行的直线;(3)AE上D右边的个点F,过B,F作直线,就是所求.6.D.7.A.8.C.9.D.10.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11.①③⑤.12.D.13.D.14.B.15.共线;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16.解:(1)(2)如图所示,(3)l1与l2夹角有两个:∠1,∠2;∠1=∠O,∠2+∠O=180°,所以l1和l2的夹角与∠O相等或互补.17.解:(1)作法利用量角器测得∠AEC=90°,AE即为所求;(2)作法:①以点B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ABC两边于点M,N.②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③作射线BP,则射线BP为角ABC的角平分线;④射线BP交AC于点F;(3)作法:用量角器测得∠ABC=∠GEC,EG即为所求;(4)作法:利用量角器测得∠BHC=90°,CH即为所求.18.解:(1)如图所示:①以点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即AW为半径画弧,交于AB于点M,②以AW为半径,以点E为圆心画弧,③以R为圆心,WM为半径画弧,交于点N,即作出了∠CEF=∠A,延长EN交于BD于点F,∵∠FEC=∠A,∴EF∥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EF∥CD,∵EF∥AB,AB∥CD,∴EF∥CD(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5.2.1 平行线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12.2 平行线及其判定随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2 平行线及其判定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C,【答案】D,【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