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本课通过三个子目(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讲述了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的演变历程。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了解先秦到明清时期德治思想和法治思想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深刻认识儒家思想逐步融入法典,礼法结合的特点,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了解乡约直接面向底层百姓进行教化的意义,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是大势所趋,理解传统文化对社会治理的深远影响,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1.重点:先秦到明清时期中华法系发展的特点
2.难点: 礼法结合的治国方略对封建社会的双重作用、影响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孟子圣迹图·扩充仁心》,右图是《韩非子》书影。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分别代表哪种治国思想?对!儒家德治思想和法家法治思想。那么,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法治与教化状况如何?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如何?
自主学习
1.背景
(1)夏商时期,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2)西周统治者建立了礼制,提出“敬天保民”思想。
(3)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儒家的德治思想与法家的法治思想。
(4)战国法家思想形成之前,统治者已经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
①《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
②郑国的子产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铸刑书”引发了辩论,这是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思想各有何内容?如何评价?
自主学习
2.内容
(1)儒家的德治思想
①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
②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不要过度消耗民力。
③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2)法家的法治思想
①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
②商鞅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
③韩非提倡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要赏罚分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评价
(1)儒家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战国时期。
(2)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
图片情境
视频情境
播放视频——孟子与商鞅的儒法之辩
合作探究
探究一 法家和儒家的治国理念
材料一 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
——《韩非子•有度》
材料二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礼记•曲礼》
阅读材料一、二,概括法家和儒家的治国理念有什么不同?谁的观点更适合当时社会形势?原因何在?
提示:(1)不同:法家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治理国家,儒家认为礼可以治理国家。
(2)观点:法家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形势。
(3)原因: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而法家思想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带来富国强兵的实际利益,满足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有何表现与特点?
自主学习
1.秦汉
(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律的编纂。
(2)汉承秦制,制成《九章律》。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2.魏晋时期
(1)特点:律令儒家化是最重要的变化。
(2)表现:
①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专用儒学思想来解释律令。
②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
3.唐朝
(1)编纂《唐律疏议》
①唐高宗永徽年间修订《永徽律》,最终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②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2)提倡礼治:732年,颁行《大唐开元礼》,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是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3)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探究二 唐律的基本精神
材料 专设侵犯皇帝而处死刑的不下二十条,以此来特别体现特别尊君之意。官民之间,官尊民卑。民置于官的支配之下。良贱之间良尊卑贱,贱民置于官的支配之下。《唐律户婚律》严格禁止自耕农出卖国家授予的口分田,如农户将口分田私自出卖,要给予笞杖不等的刑事处罚,但将没收的田地仍交农户耕种。对于买主只没收财物,但不追究责任。类似的规定还有一些。唐律实行“一准乎礼”的方针,体现了封建伦理的基本精神,即完全以儒家礼教纲常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定罪量刑的理论依据。
——摘自曾宪义主编 《中国法制史》
根据材料概括唐律的基本精神,请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唐律基本精神的成因。
提示:基本精神:维护君主专制,维护小农经济,维护封建伦理。
原因: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小农经济的发展,对儒学的重视。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建设与教化措施有何表现?
自主学习
1.法律
(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著有《天圣令》。
(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3)明朝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
(4)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制定了《大清律例》。
图片情境
自主学习
2.教化
(1)背景
①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
②南宋后期,程朱理学逐步确立统治地位,控制教育和科举,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
③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2)内容
①宋朝以后,儒学人士以乡约教化乡里。北宋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
②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③清朝乡约宣讲内容变成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
(3)特点:乡约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探究三 宋代到明清时期的乡约制度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提示:(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从民间规范到与法律合流
(2)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课堂小结】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德治思想的渊源,法治思想的渊源,德治与法治之争,1背景,儒家的德治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外儒内法儒表法里,1理学,从族规到乡约,法古今之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说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概念解析,课堂小结,秦代法律与教化补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说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