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案:1.1.2《程序框图和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2)(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三)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教案:1.1.2《程序框图和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2)(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三)
教学目标:(1) 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2)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3) 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教学重点: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灵活选择。教学难点: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的区别与联系。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程序框图的概念;各基本图形的名称及用法是什么?2.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是什么? 3.顺序结构的特点是什么?二、讲授新课:1.条件结构: 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它可以用程序框图表示为两种形式如图所示:满足条件?步骤A满足条件?步骤A步骤B 否 否 是 是注意:在以上结构中包含一个判断框,根据给定的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框或B框。无论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框或B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执行。一个判断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例1.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以这3个正实数为三条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并画出这个算法的程序框图。例2.设计一个求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表示。2.循环结构: 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又称重复结构,循环结构可细分为两类:(1)、一类是当型循环结构;如下图所示,它的特征是: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对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否则终止循环。 满足条件?循环体是否(2)、另一类是直到型循环结构;如下图所示,它的特征是:在执行了一次循环体后,对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不满足,就继续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满足时终止循环。循环体满足条件? 否是注意:循环结构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循环,这就需要条件结构来判断。因此,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但不允许“死循环”。在循环结构中都有一个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计数变量用于记录循环次数,累加变量用于输出结果。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一般是同步执行的,累加一次,计数一次。3.当型循环语句先对条件判断,根据结果决定是否执行循环体;直到型循环语句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对一些条件进行判断,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循环体.例3.设计一个计算1+2+3+…+1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学生分析算法→写出程序框图→给出两种循环结构的框图→对比两种循环结构)思考:如何设计一个算法,表示输出1,1+2,1+2+3,…,1+2+3+ … +(n-1)+n(n∈N*)的过程?三、巩固练习: 把第一节课的算法用程序框图表示。 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程序框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常用的图形符号、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有三种,即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其中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结构,也是最基本的结构,循环结构必然包含条件结构,所以这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是相互支撑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算法的基本结构,无论怎样复杂的逻辑结构,都可以通过这三种结构来表达。2.要注意的问题:流程线上要有标志执行顺序的前头;判断框后边的流程线应根据情况标注“是”或“否”;在循环结构中,要注意根据条件设计合理的计数变量、累加变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