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

    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第1页
    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第2页
    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第3页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
    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下列“液体”中可能为纯净物的是(    )A. 胃液 B. 波尔多液 C. 滤液 D. “84”消毒液从化学视角看,下列词句中的说法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向污染宣战”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让徐州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    )A. 严禁随意焚烧秸秆,以减少PM2.5的排放 B. 使用清洁能源,以节约化石燃料 C. 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D. 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2020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气候变化”。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B. 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C.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 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所指的溶液的酸碱性是不同的概念,富含蛋白质、脂防和糖类的食物多为酸性食物。下列不属于酸性食物的是(    )A. 鸡蛋 B. 猪肉 C. 菠菜 D. 大米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1个氢分子:H2 B. 两个铁离子:2Fe2+ C. 氧化铝:AlO3 D. 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Na2O2-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新药品的研发,可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B. 新材料应用于航空制造,利用的都是其物理性质 C. 煤炭的脱硫处理,能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 D. 化学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熔点很高 B. “满架蔷薇一院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D. “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根据如图所示物质的pH,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胃酸过多的人可以多喝橘子汁 B. 将酚酞溶液滴入牛奶中,溶液变红色 C. 蚊虫叮咬后可以涂抹肥皂水止痒 D. 厨房清洁剂与厕所清洁剂可混合使用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的通性,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A. Fe2O3 B. Cu C. Na2CO3 D. NaOH下列关于工业生产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侯氏制碱工业中,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二氧化碳,后通氨气 B. 工业制碱得到的副产品NH4Cl在农业上可以用作复合肥 C. 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镁溶液的方法制取金属镁 D. 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生石灰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锂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锂离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B. 锂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核外电子上 C. 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于其物理性质的是(    )A. 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B. 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C. 用金属铜制作电路板 D.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35℃时100g甲的溶液中含甲的质量60g C. 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 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按如图元素周期表(局部)提供的信息,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 铍和镁属于同一个族 B. 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C. 镁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2 D. 锂和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下表中分析与设计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归纳梳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A. 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Mg2+ B. 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Mg2+ C. 滤纸上有Ag、Cu、Zn、Mg,滤液中有Zn2+ D. 滤纸上有Cu、Mg,滤液中有Zn2+、Ag+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 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C. 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 D. 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探究锌和铜金属活泼性 B. 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下列图象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正确的是(说明:下列每组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    )A. 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B. 向等质量的碳酸钙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度为5%和10%的稀盐酸 C. 分别向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和铝 D. 向一定质量的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现有一瓶含有氯化钠杂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为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加入稀盐酸后,溶液为无色,说明溶液呈中性 B. 白色沉淀是AgCl C. 若将稀盐酸换成稀硝酸,则利用该实验可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D. 若已知稀盐酸所用质量为36.5g,则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80%化学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下列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①碳酸氢钠②可燃冰③氢氧化钙④硬铝。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于制造飞机的是 ______。 (2)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的化石燃料 ______。 (3)治疗胃酸过多的盐 ______。 (4)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______。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人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 (1)测量体温是防控的重要环节。家庭常备体温计中的液态物质是 ______。 (2)口罩是防疫的必备品,其生产原料中用到的聚丙烯【(C3H6)n】,聚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属于 ______(填“无机非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3)洗手、消毒能有效防止病毒感染。“84”消毒液能迅速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此外,二氧化氯(ClO2)也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工业上可用氯气(Cl2)和亚氯酸钠(NaClO2)反应制取ClO2,并生成氯化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4)加强营养有利于增强体质,合理补充维生素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下列食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______(填字母)。 A.鸡肉 B.黄瓜 C.面包请认真回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 ______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______ 构成的,二氧化磷是由 ______ 构成的。(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______ 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化学性质 ______ 。 ②当a=19时,该粒子是 ______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所对应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______ 周期。化学实验的改进和创新有助于更好地达成实验目的。如图是对二氧化碳部分性质的探究实验: (1)实验1:两个大量筒中,一个充满CO2,一个充满空气。充满CO2的量筒是 ______(选填“A”或“B”),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 (2)实验2:要达到实验目的需作出的改进是 ______,改进后得出的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 (3)实验3:观察到U形管中的液面 __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反应的方程式是 ______。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 (1)图中标有字母X的仪器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时应选择 ______(填代号)作为发生装置。常温下,下列收集氧气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欲收集干燥的氧气,应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间连接装置G,并在其中装入的药品是 ______,收集时气体应从 ______(填“①”或“②”)端通入,应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 ______放在桌面上。(1)在厨房中有两盒没有贴标签的白色固体,小明只知道是氯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他想利用厨房里现有的物质,用化学方法确定各是哪种物质。 ①小明所选择的鉴别试剂最好是下列选项中的 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矿泉水 B.白醋 C.花生油 D.酱油 ②取两种白色固体各少许,分别放在两只玻璃杯中,各倒入适量所选的鉴别试剂,观察到有一个玻璃杯中的固体逐渐溶解,并有气泡冒出,可证明这个玻璃杯中放入的白色固体是 ______。 (2)粮食生产需要科学施肥。某化肥KNO3样品可能混入了NH4C1、(NH4)2SO4、K2CO3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探究,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实验过程和现象做出判断并回答: ①气体A为 ______(写化学式)。 ②实验过程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③化肥样品中,肯定混入了上述三种物质中的 ______(写化学式)。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份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份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Ca(OH)2 猜想三:NaOH和______ 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2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 【实验证明】【反思与拓展】 (1)向CaH2和足量水反应后的溶液加入NH4Cl溶液,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2)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1)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①西汉刘安所著《淮南万毕术》关于湿法炼铜的记载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说法。湿法炼铜这类化学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之一),上述反应说明了单质铁的金属活动性比单质铜______(填“强”“弱”之一)。 ②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剑”出土时依然光彩夺目,经检测得知其主要成分是青铜,青铜属于______(填“有机物”“氧化物”“合金”之一)。 (2)现有NaCl和CaCl2的固体混合物80g,将其全部放入一洁净的烧杯中,然后加入足量蒸馏水,搅拌,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试回答: ①当滴入Na2CO3溶液150g时(至图中B点),烧杯中溶液里一定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写离子符号)。 ②求该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解:A、胃液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波尔多液中有硫酸铜和熟石灰,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滤液可能为纯净物,如把二氧化锰与蒸馏水分开;故选项正确; D、“84”消毒液中有消毒剂和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B 【解析】解:A、蜡炬成灰泪始干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爆竹声中一岁除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铜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答案】C 【解析】解: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可以减少PM2.5的排放,故正确; B、使用清洁能源,可以保护空气,保护环境,节约化石燃料,故正确;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不能禁止,故错误; D、分类回收垃圾,可以节约资源,故正确。 故选:C。 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可以减少PM2.5的排放; B、使用清洁能源,可以保护空气,保护环境;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分类回收垃圾,可以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养成良好习惯,做环境小卫士. 4.【答案】C 【解析】解: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A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故B说法正确;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C说法错误; D、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电解水的生成物分析; 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 C、根据水的构成分析; D、根据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水的电解、活性炭的吸附性、水的构成和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等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A.鸡蛋中富含蛋白质,属于酸性食物,故不合题意; B.猪肉中含有油脂,属于酸性食物,故不合题意; C.菠菜中富含维生素,不属于酸性食物,故符合题意; D.大米中富含糖类,属于酸性食物,故不合题意。 故选:C。 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结合题干信息来分析解答即可。 明确常见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结合题干信息来分析解答即可 6.【答案】A 【解析】解: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1个氢分子表示为H2,故A正确。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故B错误。 C.氧化铝中氧为-2价,铝为+3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化铝表示为Al2O3故C正确。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Na2O-2,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7.【答案】B 【解析】解:A、新药品的研发生产出很多新型药品,可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选项说法正确;  B、新材料应用于航空制造,有些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有些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如物质的稳定性等;选项说法错误; C、煤炭的脱硫处理有效降低了煤炭中硫元素的含量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能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选项说法正确; D、在化学变化过程不仅生成新的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氢气燃烧,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因此化学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化;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研制新药品的目的来分析; B、根据新材料应用来分析; C、根据煤炭脱硫的意义来分析; D、根据化学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来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时,对化学的用途有个大致的了解,熟记与生活、生产、交通、医疗保健、环境等方面联系密切的相关化学知识。特别是一些典型的关键的事例,并将其与相关知识关联起来理解。 8.【答案】B 【解析】解:A、“真金不怕火炼”,意思是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说法错误。 B、“满架蔷薇一院香”,是因为蔷薇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蔷薇花香,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它们的含碳量不同,生铁经锤炼后其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含碳量降低,百炼成钢属于化学变化;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指的是只要下功夫,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此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可燃物的多少与着火点没有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真金不怕火炼”,意思是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B、闻到气味,可用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进行分析解释。 C、根据“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基本性质、“百炼成钢”的原理、燃烧的条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A、橘子汁的pH小于7,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饮橘子汁,故错误; B、橘子汁的pH比牛奶的小,因此橘子汁酸性比牛奶的酸性强,故错误; C、蚊虫分泌的蚁酸显酸性,因此人被某些蚊虫叮咬后可涂抹显碱性的肥皂水减轻痛痒,故正确; D、厕所清洁剂显酸性,厨房清洁剂显碱性,因此厕所清洁剂不能与厨房清洁剂能混用,故错误; 故选:C。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解答本题类似题目,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答案】B 【解析】解:A、Fe2O3属于金属氧化物,能与柠檬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选项错误。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柠檬酸反应,故选项正确。 C、Na2CO3能与柠檬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D、NaOH能与柠檬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A、在侯氏制碱工业中,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使溶液显碱性,更易吸收二氧化碳,故A错; B、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错; C、Mg是活泼金属,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如果电解氯化镁溶液,阴极上氢离子放电而不是镁离子反应,所以得不到Mg单质,故C错; D、工业制取生石灰的方法:高温煅烧石灰石,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在侯氏制碱工业中,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的原因考虑; B、根据化肥的分类考虑; C、活泼金属采用电解其熔融盐或氧化物的方法冶炼; D、根据工业制取生石灰的方法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侯氏制碱法,化肥的分类,常见物质的工业制法。 12.【答案】C 【解析】解:A、锂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质子数=3,核外电子数=2,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1个锂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电子的质量很小,锂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选项说法错误。 C、锂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A、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发生了化学变化,利用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 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产生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利用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 C、用金属铜制作电路板利用的是铜的导电性,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利用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正确;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酸碱发生了化学反应,利用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 故选:C。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14.【答案】D 【解析】解: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 B、35℃时160g甲的溶液中含甲的质量60g,不是100g;故选项错误; C、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D、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比乙大;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35℃时160g甲的溶液中含甲的质量60g,不是100g;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正确.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5.【答案】D 【解析】解:A、铍和镁最外层电子数相等都是2,所以在同一族,故A正确。 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周期数相同,所以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故B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占据的空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镁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2,故C正确。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锂和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同一个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分析; B、根据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周期数相同分析; C、根据元素周期表信息分析; D、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所给信息应用到实际中解题的能力,难度较小。 16.【答案】C 【解析】解:A、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碳酸钠能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可检验是否变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酸钠能与足量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向滤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变红色,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钠能与适量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结合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BD 【解析】解:A、烧碱属于碱,纯碱属于盐,错误;塑料、合成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正确;归纳不完全正确; B、淀粉遇碘水变蓝,而蛋白质不会,故鉴别淀粉和蛋白质可以加碘水,观察颜色,正确;硬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浮渣多,而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多,故鉴别硬水与软水可以控制变量条件下加肥皂水,振荡后观察泡沫多少,正确;归纳完全正确; C、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正确;老年人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错误;归纳不完全正确; D、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煤的主要成分是碳,错误;理想的制氢方法是用太阳能分解水,正确;归纳不完全正确; 故选:BD。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物质的性质差异以及化学与健康、化学与能源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上难度不大,知识点较为全面,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8.【答案】CD 【解析】解:A、可能是锌只与硝酸银发生了反应,且硝酸银有剩余,则滤液中有Ag+,Cu2+,Zn2+,Mg2+,故选项可能存在。 B、若锌与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Mg2+,故选项可能存在。 C、锌不能与Mg(NO3)2溶液反应,滤纸上不可能有镁,故选项不可能存在。 D、锌不能与Mg(NO3)2溶液反应,滤纸上不可能有镁,铜的活动性大于银,不可能滤纸上有铜,溶液中有银离子,故选项不可能存在。 故选:CD。 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比镁弱,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不能与Mg(NO3)2溶液反应,锌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确定能发生的反应、综合考虑各种出现的情况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9.【答案】AD 【解析】解: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正确; 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通电的电灯,故错误; C、铵根离子虽然不是金属离子,但带正电荷,相等于金属离子,把这类盐叫做铵盐,故错误;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例如中子不显电性,故正确。 故选:AD。 A、根据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解答; B、根据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解答; C、根据铵盐的定义考虑本题; D、根据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解答. 本题考查了对常见概念的推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概念进行.铵根离子虽然不是金属离子,但是化学性质和金属离子相似,因此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要注意理解. 20.【答案】AC 【解析】解:A、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锌片能产生大量气泡,铜片表面无明显变化,能得出锌的金属活泼性比铜强,故选项实验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能说明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但无法确定是否与氧气有关,故选项实验装置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铜粉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铜,能消耗装置内的氧气,根据注射器刻度的变化可以确定装置内氧气的体积,从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实验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中的铁钉均不生锈,无法确定铁锈蚀的条件,故选项实验装置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C。 本题难度中等,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21.【答案】B 【解析】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浓硫酸吸水后,溶质质量分数降低,选项A错误; B、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产生二氧化碳量越多,因此开始是10%稀盐酸曲线位于上部,由于加入碳酸钙量一定,所以最终生成二氧化碳量一定相等,选项B正确; C、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铝,所以刚开始时镁生成氢气多,曲线位于上部,而加入稀硫酸质量相等,所以最终得到氢气质量相等,选项C错误; D、混合溶液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也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一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就会有沉淀生成,选项D错误; 故选:B。 A、考查浓硫酸的吸水性; B、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C、考查金属活动性强弱; D、考查硫酸根与钡离子生成沉淀的性质。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2.【答案】AD 【解析】解:A、无色酚酞试剂加入碱性溶液显红色,而在中性或者酸性溶液中显无色,因此此时不能说明溶液显中性,选项A错误; B、硝酸银只可以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白色沉淀为氯化银,选项C正确; C、稀盐酸换为稀硝酸后,加入硝酸银后只有杂质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利用两者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再去计算氯化钠质量,然后再求出氢氧化钠质量,最终得到样品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选项C正确; D、盐酸中的氯离子全部生成氯化银,则生成氯化银质量为m,m×35.5143.5×100%=36.5g×10%×35.536.5×100%,m=14.35g,则氯化钠生成氯化银质量=17.22g-14.35g=2.87g,则氯化钠质量为n,n×35.558.5×100%=2.87g×35.5143.5×100%,n=1.17g,此时氢氧化钠质量分数=5g-1.17g5g×100%=76.6%,选项D错误; 故选:AD。 A、考查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 B、C、根据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的性质分析回答此题; D、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3.【答案】④  ②  ①  ③ 【解析】解:(1)硬铝质轻、硬度大、抗腐蚀性强,所以可用于制造飞机。 (2)可燃冰是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的化石燃料。 (3)碳酸氢钠是一种盐,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所以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4)氢氧化钙是一种碱,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所以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故答案为:(1)④; (2)②; (3)①; (4)③。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成分、性质、用途分析填空。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24.【答案】汞(或Hg)  6:1  有机合成材料  +1  Cl2+2NaClO2=2NaCl+2ClO2  B 【解析】解:(1)金属汞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家庭常备体温计中的液态物质就是金属汞(或Hg);故填:汞(或Hg); (2)聚丙烯【(C3H6)n】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n):(1×6n)=6:1,聚丙烯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6:1;有机合成材料; (3)NaClO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x+(-2)=0,x=+1;工业上可用氯气(Cl2)和亚氯酸钠(NaClO2)反应制取ClO2,并生成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NaCl+2ClO2;故填:+1;Cl2+2NaClO2=2NaCl+2ClO2; (4)A、鸡肉富含蛋白质; B、黄瓜富含维生素; C、面包富含糖类。 故填:B。 (1)根据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以及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4)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 25.【答案】原子  离子  分子  18  稳定  阳离子  四 【解析】解:(1)金属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二氧化磷是由五氧化二磷分子构成的;故填:原子;离子;分子; (2)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a=2+8+8=18,最外层有8个电子,化学性质稳定;故填:18;稳定; ②当a=19时,质子数大于电子数,是带有正电荷的阳离子——钾离子,钾原子的核外有四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故填:阳离子;四。 (1)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 (2)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粒子结构以及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加深学生对微粒的理解。 26.【答案】B  密度比空气大  将试剂酚酞改为石蕊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左降右升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O2+2NaOH=Na2CO3+H2O 【解析】解:(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含空气的肥皂泡在盛有二氧化碳的量筒内不会下沉; (2)酸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所以需要将含酚酞的纸花更换成含石蕊的纸花;实验中观察到放入干燥含石蕊的纸花没有变色,而放入湿润的含石蕊的纸花变红色,由此可知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3)右侧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气体减小,压强降低,左侧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气体减少,压强减小,但是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比等体积的水吸收的二氧化碳多,所以右侧小于左侧的压强,因此观察到U形管中的液面左侧降低、右侧升高,由实验现象可知,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故答案为:(1)B;密度比空气大; (2)将试剂酚酞改为石蕊;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3)左降右升;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O2+2NaOH=Na2CO3+H2O。 (1)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探究方法来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装置内的压强变化来分析。 此题是一道综合性的实验设计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等知识。 27.【答案】锥形瓶  A  b  2H2O2- MnO2  2H2O+O2↑  浓硫酸  ①  正 【解析】解:(1)图中标有字母X的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时,由于符合“固体加热型”,故应选择A作为发生装置;常温下,收集氧气的方法不可行的是向下排空气法,是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 MnO2  2H2O+O2↑;欲收集干燥的氧气,应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间连接装置G,并在其中装入的药品是浓硫酸,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收集时气体应从①端通入,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故答案为:(1)锥形瓶;(2)A;b;(3)2H2O2- MnO2  2H2O+O2↑;浓硫酸;①;正。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 (2)根据固体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氧气进行分析;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3)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选择收集方法和存放方法。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净化,以及操作注意事项,并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运用,关键是掌握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 28.【答案】B  碳酸钠  NH3  BaCO3+2HCl=BaCl2+CO2↑+H2O  NH4Cl、K2CO3 【解析】解:(1)①矿泉水、花生油、酱油都不会与氯化钠、碳酸钠反应,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不会与酸反应所选择的鉴别试剂最好是白醋,故选:B; ②取两种白色固体各少许,分别放在两只玻璃杯中,各倒入适量所选的鉴别试剂,观察到有一个玻璃杯中的固体逐渐溶解,并有气泡冒出,可证明这个玻璃杯中放入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钠; (2)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 取样品,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气体A,沉淀B,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铵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含有一种或两种,沉淀B中加入盐酸,生成气体D和溶液E,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一定不含硫酸根离子,所以 ①气体A为NH3; ②实验过程Ⅱ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Cl=BaCl2+CO2↑+H2O; ③化肥样品中,肯定混入了上述三种物质中的NH4Cl、K2CO3。 故答案为:(1)①B; ②碳酸钠; (2)①NH3; ②BaCO3+2HCl=BaCl2+CO2↑+H2O; ③NH4Cl、K2CO3。 (1)根据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不会与酸反应进行分析; (2)根据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9.【答案】CaH2+2H2O=Ca(OH)2+2H2↑   Na2CO3   Na2CO3+Ca(OH)2=CaCO3↓+2NaOH   没有产生沉淀   稀盐酸   三   氧气、氨气   携带安全 【解析】解:【猜想与假设】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H2+2H2O=Ca(OH)2+2H2↑;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时,可能恰好完全反应,这时的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如果氢氧化钙过量时,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如果碳酸钠过量时,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猜想三应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猜想四是不合理的,因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不能共存,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实验证明】 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没有产生沉淀,说明没有氢氧化钙,即猜想二不成立;故答案为:稀盐酸; 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先无变化后产生气泡的现象时,说明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即猜想三成立;故答案为:稀盐酸;三; 【反思与拓展】 (1)若向NH4Cl的溶液中加一定量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氨气,因为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氨气; (2)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携带安全; 故答案为:(1)氧气、氨气;(2)携带安全. 故本题答案为:  CaH2+2H2O=Ca(OH)2+2H2↑. 【猜想与假设】猜想三:Na2CO3;Na2CO3+Ca(OH)2=CaCO3↓+2NaOH. 【实验证明】实验一:没有产生沉淀;实验二:稀盐酸;猜想三. 【反思与拓展】 (1)氧气、氨气. (2)携带安全.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题目的信息可知: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时,可能恰好完全反应,这时的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如果氢氧化钙过量时,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如果碳酸钠过量时,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猜想三应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另外由题目的信息可知:猜想四是不合理的,因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不能共存,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配平即可; 在实验一中,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氢氧化钙,即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先无变化后产生气泡的现象时,说明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即猜想三成立;若向NH4Cl的溶液中加一定量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氨气,因为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氨气;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携带安全. 本题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30.【答案】(1)①置换  强 ②合金 (2)①Na+②设该固体混合物中CaCl2的质量为x CaCl2+Na2CO3=CaCO3↓+2NaCl 111       106 x       10.6%×100g 111106=x10.6%× 100g x=11.1g 该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80g-11.1g=68.9g 答:该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是68.9g。 【解析】解:(1)①湿法炼铜的原理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属于置换反应;活泼金属能置换出较并不活泼金属,铁能置换出铜,则铁比铜活泼,故单质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单质铜的金属活动性; ②青铜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 (2)①由于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烧杯中溶液里一定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钠离子; ②设该固体混合物中CaCl2的质量为x CaCl2+Na2CO3=CaCO3↓+2NaCl 111       106 x       10.6%×100g 111106=x10.6%× 100g x=11.1g 该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80g-11.1g=68.9g 答:该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是68.9g。 答案为:(1)①置换反应;强;②合金;(2)①Na+;②68.9g。 (1)①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以及反应特点进行解答; ②根据青铜属于合金进行解答; (2)根据反应原理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答。 本题以铜的冶炼来考查化学反应的类型及金属的活动性,考查学生利用反应来分析反应的优点,并能利用反应原理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 选项问题分析与设计A为何变质2NaOH+CO2=Na2CO3+H2OB是否变质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C是否部分变质取样,加入足量Ca(OH)2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酚酞试液,观察现象D如何除去杂质取样,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A.物质的分类B.物质的鉴别烧碱、纯碱都属于碱 塑料、合成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鉴别淀粉和蛋白质:加碘水,观察颜色 鉴别硬水与软水:控制变量条件下加肥皂水,振荡后观察泡沫多少C.化学与健康D.化学与能源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老年人缺铁会引起骨质疏松煤、石油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理想的制氢方法是用太阳能分解水实验现象结论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Ⅰ: ______ 猜想二不成立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 ______ Ⅱ:产生气泡猜想 ______ 成立

    相关试卷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青岛莱西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青岛莱西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归类正确的是,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思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共4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