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二章 平面向量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精练
展开《基本概念》综合测试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10·山东卷)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O2与18O2互为同分异构体
B.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D.标准状况下,1.12 L16O2和1.12 L18O2均含0.1 NA个氧原子
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同位素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A选项错误;16O和18O互为同位素,质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所以两者的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B选项错误;16O和18O都是氧原子,而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所以化学变化不能实现16O和18O的转化,C选项错误;标况下,1.12 L16O2和1.12 L18O2的物质的量均为0.05 mol,则所含氧原子均为0.1 mol,D选项正确。
答案:D
2.(2010·唐山市联考)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解析:质量数是37的氯原子表示为Cl,A错;氢氧化铝既能发生酸式电离,又能发生碱式电离,B正确;C、Si都是第ⅣA族元素原子,在分子中应该满足四键原则,故CH4Si的结构式中C原子与Si原子之间是双键,即CH4Si可以认为Si取代了乙烯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C错;次氯酸分子的电子式是:H,D错。
答案:B
3.(2010·四川省摸底考试)下列每组物质分别存在于同一化学反应中,其中化学方程式中H2SO4的化学计量数最大的是( )
A.H2O、KMnO4、FeSO4、H2SO4(稀)、Fe2(SO4)3、MnSO4、K2SO4
B.KMnO4、O2、H2O2、H2SO4(稀)、H2O、K2SO4、MnSO4
C.KMnO4、H2O、H2SO4(稀)、K2SO4、MnSO4、SO2
D.H2C2O4、KMnO4、K2SO4、MnSO4、CO2、H2O、H2SO4(稀)
解析:A项各物质间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10FeSO4+8H2SO4===K2SO4+2MnSO4+5Fe2(SO4)3+8H2O;B项各物质间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8H2O;C项各物质间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D项各物质间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答案:A
4.(2010·北京市检测)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
解析:选项B,根据电解质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选项C,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分散质微粒大小,而不是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选项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答案:A
5.(2010·河南省调研)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的H2和B容器中的NH3所含氢原子数相等,则两个容器的体积比是( )
A.3:2 B.1:3
C.2:3 D.1:2
解析:由题意知氢气与氨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A正确。
答案:A
6.(2010·郑州市质量预测)传统的自来水消毒常采用漂白粉等强氧化剂,但其产生的有机氯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一种新型的消毒剂——高铁酸盐(如Na2FeO4或K2FeO4)能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同时其产物在水中经过变化后能除去水中的微细悬浮物。在以上变化过程中不可能涉及的变化有( )
A.电离 B.水解
C.置换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在用Na2FeO4(K2FeO4)消毒净水的过程中,首先是Na2FeO4(K2FeO4)电离产生Na+(K+)和FeO,然后是FeO表现氧化性,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而本身被还原为Fe3+,Fe3+在水中水解,生成Fe(OH)3胶体,吸附悬浮物使之沉降而除去,所以本题答案为C。
答案:C
7.(2010·江西省模拟)有关化学反应:Zn+2HNO3+NH4NO3===N2↑+3H2O+Zn(NO3)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NO3只体现酸性
B.氧化产物只有Zn(NO3)2,还原产物只有N2
C.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生成1 mol N2转移电子总数为3.01×1024
解析:A项中硝酸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酸性;B项中氮气和硝酸锌都是氧化产物;C项中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3。
答案:D
8.(2010·北京市检测)若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下列各项中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①电子总数 ②原子总数 ③分子总数 ④物质的总能量 ⑤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电子总数、原子总数、物质的总质量是守恒的,而分子总数可能发生变化,物质的总能量一定发生变化。
答案:A
9.(2010·四川省摸底考试)有电子转移的反应一定不是( )
A.化合物(Ⅰ)+化合物(Ⅱ)―→化合物(Ⅲ)+化合物(Ⅳ)
B.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C.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反应
D.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解析:有电子转移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若是复分解反应,则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若是3NO2+H2O===2HNO3+NO,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B项,只能表明它是放热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C项正确;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逆方向进行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答案:C
10.(2010·东北三校一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85 g NaCl晶体中含有氯化钠分子的数目为0.1 NA
B.25℃时,1 L pH=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醋酸分子数大于0.1 NA
C.含0.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中Fe3+数目为0.1 NA
D.6.25 mL 16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 NA
解析:氯化钠是离子晶体,晶体中不存在分子,A错;1 L pH=1的醋酸,已电离的醋酸分子数为0.1 NA,未电离的醋酸分子数远大于0.1 NA,B正确;含0.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由于Fe3+水解,Fe3+数目小于0.1 NA,C错;6.25 mL 16 mol·L-1的浓硫酸,n(H2SO4)=0.1 mol,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变稀,稀硫酸不能与铜反应,故转移电子数小于0.1 NA,D错。
答案:B
11.(2010·江西省联考)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H4HS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
NH+H++SO+2OH-NH3↑+SO+2H2O
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ClO-+CO2+H2O===2HClO+CO
C.在硫酸工业中,尾气中的SO2用过量的氨水吸收的反应:NH3·H2O+SO2===NH+HSO
D.1 mol·L-1的NaAlO2溶液和2.5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2AlO+5H+===Al(OH)3↓+Al3++H2O
解析:NH4HS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SO3+2NaOHNa2SO3+NH3↑+2H2O,HSO需保留,不能拆开,A项不正确;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产物为碳酸氢钙,而不是碳酸钙,B项错误;SO2与过量的氨水反应产物为亚硫酸铵,而不是亚硫酸氢铵,C项错;1 mol·L-1的NaAlO2溶液和2.5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时,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5,可得出总反应方程式为:2NaAlO2+5HCl===Al(OH)3↓+AlCl3+2NaCl+H2O,写出离子方程式为2AlO+5H+===Al(OH)3↓+Al3++H2O,D项正确。
答案:D
12.(2010·云南省摸底考试)甲、乙、丙是三种不含相同离子的可溶性强电解质。它们所含离子如下表所示:
阳离子
NH、Na+、Mg2+
阴离子
OH-、NO、SO
取等质量的三种化合物配制相同体积的溶液,其溶质物质的量浓度:c(甲)>c(乙)>c(丙),则乙物质可能是( )
①MgSO4 ②NaOH ③(NH4)2SO4 ④Mg(NO3)2 ⑤NH4NO3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①⑤
解析:甲、乙、丙均是可溶性强电解质,则OH-只能与Na+组成NaOH,三种化合物不含相同离子,所以甲、乙、丙化合物有两种组合(括号里数字表示相对分子质量),第一组:NaOH(40)、(NH4)2SO4(132)、Mg(NO3)2(148);第二组:NaOH(40)、NH4NO3(80)、MgSO4(120),根据溶质质量相等,溶液体积相等以及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判断,相对分子质量:Mr(丙)>Mr(乙)>Mr(甲),乙可能是硫酸铵或硝酸铵。
答案:C
13.(2009·福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
B.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1
D.反应H2(g)+F2(g)===2HF(g);ΔH=-270 kJ·mol-1,说明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解析: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的过程,故A错误。燃烧热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故B错误。中和热是指稀的强酸溶液与稀的强碱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放出的热量,故C错误。
答案:D
14.(2010·黄冈市质检)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完全燃烧2.24 L辛烷可生成CO2分子数为0.8 NA
B.常温常压下,30 g乙酸与30 g葡萄糖含有的氧原子数都是NA
C.1 mol—OH所含的电子数为17 NA
D.1 mol Cl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解析:A项中辛烷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故A项错误;B项中由于乙酸和葡萄糖的最简式相同,故相同质量的乙酸和葡萄糖所含的氧原子数相同,故B项正确;C项中1 mol羟基所含的电子为9 mol,故C项错误;D项中1 mol Cl2与NaOH溶液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为1 mol,故D项错误。
答案:B
15.(2010·黄冈市质检)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Na+、Cl-、SCN-
②使pH试纸变深蓝的溶液中:K+、CO、Na+、AlO
③水电离的c(H+)=10-13mol/L的溶液中:ClO-、CO、NO、NH、SO
④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NH、Fe2+、SO、NO
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MnO、NO、SO、Na+、Fe3+
⑥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a+、NH、S2-、Br-
A.①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③⑥
解析:①中Fe3+与SCN-要发生络合反应;③中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无论溶液显酸性还是碱性,所给离子均不能共存;④中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酸性条件下Fe2+与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碱性条件下,Fe2+、NH与OH-要反应;⑥中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说明该溶液有强氧化性,还原性离子S2-、Br-都不能存在。
答案:B
16.(2010·浙江卷,有改动)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ΔH=-890.3 kJ·mol-1
B.500℃、30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38.6 kJ·mol-1
C.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Mg2++2OH-===Mg(OH)2↓
D.氧化铝溶于NaOH溶液:Al2O3+2OH-===2AlO+H2O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基本概念中的化学术语表达式问题,意在考查考生不同概念的思维转换能力。A项错在水的状态标成了气态;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并不能完全转化,B项不正确;C项应写成一水合氨(NH3·H2O)。
答案: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2010·赣州市质检)(9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0.01 mol/L的硫酸氢钠溶液,在其中滴入等体积的pH=12的Ba(OH)2溶液后,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配平 Cr2O+ I-+ H+―→ Cr3++ I2+ H2O
(3)已知1 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9.72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pH=12的Ba(OH)2溶液,c[Ba(OH)2]=0.005 mol/L,因此等体积的二者反应时,NaHSO4和B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SO+Ba2++2OH-===BaSO4↓+2H2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该离子方程式。(3)1 mol乙醇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29.72 kJ×46=1367.12 kJ,因此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ΔH=-1367.12 kJ/mol。
答案:(1)2H++SO+Ba2++2OH-===BaSO4↓+2H2O
(2)1 6 14 2 3 7
(3)C2H5OH(l)+3O2(g)===2CO2(g)+3H2O(l);ΔH=-1367.12 kJ/mol
18.(2010·襄樊市调研)(7分)2009年3月底至4月中旬,墨西哥、美国等多国接连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随后也不断蔓延我国各地。防控专家表示。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消毒剂可防甲型H1N1流感。
(1)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它可由KClO3在H2SO4存在的条件下与Na2SO3反应制得。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种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过碳酸钠与下列物质均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其中过碳酸钠只发生了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
A.MnO2 B.KMnO4溶液
C.稀盐酸 D.Na2SO3溶液
(3)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但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ClO2↑+H++Cl-+H2O(未配平)。当1 mol HClO2发生分解反应时,转移的电子个数是________。
解析:(1)KClO3→ClO2过程中Cl的化合价降低,因此反应中KClO3作氧化剂,则Na2SO3作还原剂,反应后生成Na2SO4。再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2)过碳酸钠与MnO2反应,MnO2会催化H2O2的分解,该反应中过碳酸钠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过碳酸钠与KMnO4反应,KMnO4作氧化剂,H2O2作还原剂,过碳酸钠发生氧化反应;过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稀盐酸与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过碳酸钠与Na2SO3反应,Na2SO3作还原剂,H2O2作氧化剂,过碳酸钠发生还原反应。(3)配平该离子方程式为:5HClO2===4ClO2↑+H++Cl-+2H2O,当有5 mol HClO2发生分解反应时,转移电子为4 mol,因此当1 mol HClO2发生分解反应时,转移的电子个数为0.8 NA。
答案:(1)2ClO+SO+2H+===2ClO2↑+SO+H2O (2)D (3)0.8×6.02×1023
19.(2010·云南省摸底考试)(10分)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物质,用CuSO4溶液和“另一物质”在40~50℃时反应可生成它。CuH具有的性质有:不稳定,易分解;在氯气中能燃烧;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气体;Cu+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是:2Cu+===Cu2++Cu。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CuSO4溶液和“另一物质”制CuH的反应中,用氧化还原观点分析,这“另一物质”在反应中作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2)写出CuH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CuH溶解在稀盐酸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如果把CuH溶解在足量的稀硝酸中生成的气体只有NO,请写出CuH溶解在足量稀硝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CuSO4+“另一物质”―→CuH知,反应中铜元素价态降低,故“另一物质”是还原剂。CuH中铜、氢元素均处于低价态,与强氧化剂氯气反应时,均可被氧化而生成CuCl2、HCl。CuH溶于稀盐酸时,氢元素会发生价态归中型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CuH与稀硝酸反应会被氧化成Cu2+与+1价氢。
答案:(1)还原剂 (2)2CuH+3Cl22CuCl2+2HCl (3)H2 (4)CuH+3H++NO===Cu2++2H2O+NO↑
20.(2009·天津十二校模拟考试)(10分)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一定量铁、铝的合金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向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OC段没有沉淀生成,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DE段,沉淀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则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EF段,沉淀的物质的量减少,写出此阶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与B相差________mol。
(5)B点对应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C点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
解析:由题给信息知,合金与稀硝酸反应时,还原产物为NH,反应后的溶液中除了NH外还有Fe3+和Al3+,OC段是中和过量的硝酸,所以无沉淀生成,CD段发生的反应为Fe3++3OH-===Fe(OH)3↓、Al3++3OH-===Al(OH)3↓,DE段沉淀的量不变,说明Fe3+和Al3+沉淀完全,OH-与NH反应生成NH3·H2O,到EF段时发生的反应为Al(OH)3+OH-===AlO+2H2O,F点之后Al(OH)3沉淀完全溶解。(4)从EF段入手,可以求出Al3+的量,此阶段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0.004 mol,则Al(OH)3的物质的量也为0.004 mol,所以B和A的差值为0.004 mol。(5)由DE段可以求出n(NH)=0.006 mol,则硝酸被还原成NH共转移的电子数为0.006 mol×8=0.048 mol,而化合价升高的有Fe~Fe3+~3e-、Al~Al3+~3e-,因为n(Al3+)=0.004 mol,则转移电子0.012 mol,所以铁被氧化时转移了0.036 mol电子,可得n(Fe3+)=0.012 mol,两沉淀总物质的量为(0.012+0.004)=0.016 mol,根据Fe(NO3)3~Fe(OH)3~3NaOH,Al(NO3)3~Al(OH)3~3NaOH知CD段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0.024(L),所以C点对应NaOH溶液的体积为41-24=17(mL)。
答案:(1)H++OH-===H2O
(2)NH+OH-===NH3·H2O
(3)NaOH+Al(OH)3===NaAlO2+2H2O
(4)0.004
(5)0.016 17
21.(2010·石家庄质检(一))(6分)已知几种离子的还原能力强弱顺序为I->Fe2+>Br-。
(1)向含1 mol FeI2和2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3 mol Cl2后,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不计H+和OH-)。
(2)向40 mL FeBr2溶液中通入0.672 L Cl2(标准状况),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中Cl-和Br-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求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要求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
解析:(1)根据题意知,离子的还原性顺序是I->Fe2+>Br-,故通入氯气时先氧化I-,然后氧化Fe2+,最后才氧化Br-,当通入3 mol Cl2后,先氧化全部I-、Fe2+,最后再氧化1 mol Br-,故溶液中除了H+、OH-外,剩余Br- 3 mol,生成Fe3+3 mol,生成Cl- 6 mol,故n(Fe3+)n(Br-)n(Cl-)=112。
(2)n(Cl2)=0.672 L÷22.4 L·mol-1=0.03 mol
所以n(Cl-)=0.03 mol×2=0.06 mol
n(Br-)=0.06 mol
由题意可推知,反应后溶液中的Fe2+全部转化为Fe3+
由电荷守恒得:n(Fe3+)=0.06 mol×2÷3=0.04 mol
根据铁元素守恒得:n(FeBr2)=n(Fe3+)
∴c(FeBr2)=0.04 mol÷0.04 L=1 mol·L-1。
答案:(1)n(Fe3+)n(Br-)n(Cl-)=112
(2)解:n(Cl2)=0.672 L÷22.4 L·mol-1=0.03 mol
所以n(Cl-)=0.03 mol×2=0.06 mol
n(Br-)=0.06 mol
由题意可推知,反应后溶液中的Fe2+全部转化为Fe3+
由电荷守恒得:n(Fe3+)=0.06 mol×2÷3=0.04 mol
根据铁元素守恒得:n(FeBr2)=n(Fe3+)
∴c(FeBr2)=0.04 mol÷0.04 L=1 mol·L-1。
22.(2009·安徽)(10分)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利用甲醇催化脱氢制备。甲醛与气态甲醇转化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
(1)甲醇催化脱氢转化为甲醛的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过程Ⅰ与过程Ⅱ的反应热是否相同?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甲醇催化脱氢转化为甲醛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醇催化脱氢转化为甲醛的过程中,如果要使反应温度维持在700°C,需向体系中通入空气,则进料甲醇与空气的物质的量理论比值为多少?[假设:H2(g)+O2(g)H2O(g);ΔH=-akJ·mol-1,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0.2]
答案:(1)吸热 (2)相同 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仅与反应的起始状态和反应的最终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3)CH3OH(g)HCHO(g)+H2(g);ΔH=(E2-E1)kJ·mol-1
(4)CH3OH(g)HCHO(g)+H2(g);ΔH=(E2-E1)kJ·mol-1
1 (E2-E1)
n(CH3OH) n(CH3OH)(E2-E1)
H2(g)+O2(g)H2O(g);ΔH=-akJ·mol-1
0.5 a
n(O2) 2n(O2)a
则n(CH3OH)(E2-E1)=2n(O2)a,
即n(CH3OH):n(O2)=2a/(E2-E1),
则n(CH3OH):n(空气)=2a/5(E2-E1)。
数列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专题-2024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数列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专题-2024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共4页。
新高考数学三轮复习考前冲刺逐题训练压轴题突破练3(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数学三轮复习考前冲刺逐题训练压轴题突破练3(含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抛物线E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数学三轮冲刺大题突破练习专题06 导数(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数学三轮冲刺大题突破练习专题06 导数(解析版),共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