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7 第一单元 氮的固定 讲义(知识点+练习)【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二)

    专题7 第一单元 氮的固定 讲义(知识点+练习)【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二)第1页
    专题7 第一单元 氮的固定 讲义(知识点+练习)【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二)第2页
    专题7 第一单元 氮的固定 讲义(知识点+练习)【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二)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7 第一单元 氮的固定 讲义(知识点+练习)【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二)

    展开

    专题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 氮的固定学习导航1.能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认识氮气的化学稳定性,熟知氮气与镁、氧气、氢气的化学反应及其条件。2.了解氮的固定。3.能从物质类别和氮元素的化合价认识氮氧化物的性质与转化,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知识解读知识点一 氮气与氮的固定1.氮气(1)N2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稍小,难溶于水。(2)氮分子的结构氮气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分别为eq \o\al(·,·)N⋮⋮Neq \o\al(·,·)、N≡N。(3)N2的化学性质氮气分子是由两个氮原子通过共用三对电子结合而成的,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破坏氮气分子中氮原子之间的共价键需要很大的能量,所以氮气分子很稳定,通常情况下氮气与大多数物质很难发生化学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氮气也可以和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氮气和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金属镁:N2+3Mgeq \o(=====,\s\up7(点燃))Mg3N2,氮气表现氧化性;②氢气:N2+3H2eq \o(,\s\up7(高温、高压),\s\do5(催化剂))2NH3,氮气表现氧化性;③氧气:N2+O2eq \o(=====,\s\up7(放电))2NO,氮气表现还原性。2.氮的固定(1)含义: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成含氮化合物,简称固氮。(2)分类氮的固定eq \b\lc\{\rc\ (\a\vs4\al\co1(自然固氮\b\lc\{\rc\ (\a\vs4\al\co1(高能固氮N2+O2\o(=====,\s\up7(放电))2NO,生物固氮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人工固氮\b\lc\{\rc\ (\a\vs4\al\co1(合成氨N2+3H2\o(,\s\up7(高温、高压),\s\do5(催化剂))2NH3,仿生固氮))))3.氮循环氮循环对生态系统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促进氮的良性循环,我们要注意维护生态平衡,不能过渡使用含氮化肥,控制化学燃料燃烧排放的氮氧化物进入大气。重点归纳(1)氮的固定必须为将游离态的N2转化为化合态含氮物质的过程,为氧化还原反应。(2)氮气性质的“一惰性、两反应”。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状况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氢气、氧气等反应。(3)氮元素是多价态元素,氮气中氮元素呈0价,处于中间价态,故氮气既有氧化性与H2反应,又有还原性与O2反应。知识点二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1.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2.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1)在一定条件下,NO和NO2可以相互转化①NO→NO2:2NO+O2===2NO2(NO表现还原性)。②NO2→NO:3NO2+H2O===2HNO3+NO(NO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2)NO、NO2的其他性质①②3.NO、NO2性质应用:(1)NO的收集方法:排水法(2)NO2向NO的转化:通入水中(3)有关2NO2、N2O4的考察(4)NO的检验:通入O2变红棕色或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5)NO2检验:通入H2O中变为无色气体重点归纳(1)NO和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可以用排水法收集,NO2和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NO不能和碱反应,NO2可以和碱反应生成硝酸盐、亚硝酸盐和水,但NO2不是酸性氧化物。(3)NO2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不能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NO2气体和溴蒸气。随堂演练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成立的是:A.因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稀有气体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B.因为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吸纯氧保持健康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卫星变轨发动机的燃料2.下列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灰肥相混损肥分——灰中含有碳酸钾,肥中含有铵盐B.雷雨肥庄稼——自然固氮C.补铁剂(有效成分为)与含维生素共服效果更佳D.从沙滩到用户——由二氧化硅制晶体硅3.江西九江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古称浔阳、江州、柴桑等,其滨临长江、面向鄱阳湖、背靠庐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举酒欲饮无管弦。”古人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水解反应生成乙醇。B.杨万里《舟次西径》“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不容易因胶体聚沉而形成三角洲。C.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诗中“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现象。D.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中庐山脚下“豆苗稀”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缺少氮肥。4.化学反应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以下是H2与Cl2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B.该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C.形成1 mol H—Cl键要吸收431 kJ的能量D.反应物断键时吸收的能量大于产物形成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FeFeCl2Fe(OH)2 B.SSO3H2SO4C.N2NO2HNO3 D.CaCO3CaOCaSiO36.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S+3C+2KNO3=K2S+N2↑+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符号:8CB.KNO3的危险品标志:C.K2S的电子式:D.N2的结构式:N—N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2)写出铁与水蒸气反应方程式:_______(3)某反应为:,用单线桥表示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4)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写出的电子式_______(5)请解释的熔沸点高于的原因_______8.查阅资料知,铜的硫化物有和两种。某学生为探究铜与硫的反应产物和产物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I.将灼热的细铜丝放在硫蒸气里燃烧,产生黑色固体A;II.冷却后,将硫与固体A分离;III.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适量浓溶液,黑色固体全部溶解,出现浅黄色沉淀,溶液变为蓝色,并产生在空气中变红的无色气体;IV.取少量黑色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适量浓溶液,也无明显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IV的目的是___________。(2)实验II中将硫粉与固体A分离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3)实验I可以在试管中进行,首先将硫加热成蒸气且充满试管,然后将灼热的细铜丝插入试管。将硫蒸气充满试管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4)实验III中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填“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解析1.C【详解】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一定条件下也能与一些物质发生反应,A错误;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但是纯氧不能直接供人呼吸,会造成氧中毒,B错误;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C正确;D.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能燃烧,所以不能做燃料,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2.A【详解】A.碳酸钾与铵盐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反应过程中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B.放电过程中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氮、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C.维生素具有还原性,能防止补铁剂被氧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D.由二氧化硅制晶体硅,硅的化合价降低,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故答案为A。3.B【详解】A.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水解,故A错误;B.形成三角洲是胶体的聚沉性质,一般在入海口形成,海水含有大量的电解质,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鄱阳湖和长江水都为淡水,不易因胶体聚沉形成三角洲,故B正确;C.“紫烟”是含有尘埃的空气对阳光的散射作用,导致光线呈紫色,与碘单质升华无关,故C错误;D.豆科植物含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气固定,转化成氮肥,“豆苗稀”的主要原因不是土壤缺少氮肥,而是草与豆苗争阳光、水分等,出现了草盛豆苗稀,故D错误;答案为B。4.B【详解】A.HCl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A说法错误;B.根据提供的数据,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679kJ,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为862kJ,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另外该反应是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则B说法正确;C.形成1 mol H—Cl键要放出431 kJ的能量,则C说法错误;D.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679kJ,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为862kJ,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则D说法错误;本题答案B。5.D【详解】A.氯气氧化性较强,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A不符合题意;B.S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SO2,B不符合题意;C.N2和O2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NO再和O2反应生成NO2,C不符合题意;D.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CaO,CaO和SiO2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硅酸钙,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6.C【详解】A.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质量为14,所以元素符号为14C,A错误;B.KNO3受热易发生爆炸,所以危险品标志为,B错误;C.K2S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C正确;D.N2中氮原子间形成氮氮三键,所以结构式为,D错误;故选C。7.MnO2+4H++2Cl-Mn2+ +Cl2↑+2H2O 3Fe+4H2O(g) Fe3O4+4H2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详解】(1)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备氯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 +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2Cl-Mn2+ +Cl2↑+2H2O;(2)铁与水蒸气高温时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故答案为:3Fe+4H2O(g) Fe3O4+4H2;(3)此反应中铬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6价,Cr2(SO4)3失电子,H2O2得电子,转移电子数为6,用单线桥表示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故答案为:;(4)氮气分子中两个氮原子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故答案为:;(5)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氢键强于范德华力,故的熔沸点高于,故答案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8.证明实验III中的固体A不是CuS CS2 过滤 将空气排出,防止铜被空气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1)实验IV使用CuS,按照实验III的步骤进行实验,现象与实验III不同,可以通过这一点来证明实验III中的固体A不是CuS;(2)硫粉易溶于CS2,而题干中的铜化合物不溶于CS2,故可以用CS2来溶解硫粉,通过过滤进行分离;(3)铜在加热的条件下,易被空气氧化为氧化铜,将硫蒸气充满试管,可以将空气排出,防止铜被空气氧化;铜丝和硫蒸气反应生成Cu2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实验III中,向黑色固体Cu2S中,加入稀硫酸无名现象,再加入NaNO3浓溶液,黑色固体溶解,出现浅黄色沉淀,溶液变为蓝色,有在空气中会变红的无色气体生成,说明有硫单质、Cu2+、NO这些物质产生,可以得知该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故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氧化物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毒性NO无色气态无味微溶有毒NO2红棕色气态刺激性气味易溶有毒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