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必修3《概率》导学学案§3.2.1古典概型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5154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必修3《概率》导学学案§3.2.1古典概型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5154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数学3.2.1古典概型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3.2.1古典概型导学案,共5页。
必修3学案 §3.2.1古典概型 姓名 ☆学习目标:1. 通过实例,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2. 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知识情境: 1. 随机事件的概念(1)必然事件:每一次试验 的事件,叫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任何一次试验 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3)随机事件:随机试验的每一种 或随机现象的每一种 叫的随机事件,简称为事件.2.事件的关系①如果A B为不可能事件(A B), 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其含意是: 事件A与事件B在任何一次实验中 同时发生. ②如果A B为不可能事件,且A B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 其含意是: 事件A与事件在任何一次实验中 发生.☻知识生成:我们来考察两个试验:试验①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 试验②掷一枚质地均匀 的骰子.在试验①中, 结果只有 个, 即 ,它们都是随机事件, 即 相等; 试验②中, 结果只有 个, 即 , 它们都是随机事件, 即 相等; 我们把这类事件称为基本事件(elementary event)1. 基本事件的概念: 一个事件如果 事件,就称作基本事件.基本事件的两个特点: 10.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 的; 20.任何一个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 .例如(1) 试验②中,随机事件“出现偶数点”可表示为基本事件 的和. (2) 从字母中, 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这一试验中,所有的基本事件是: ,共有 个基本事件.2. 古典概型的定义 古典概型有两个特征:10.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 ;20.各基本事件的出现是 ,即它们发生的概率相同.将具有这两个特征的概率称为古典概型(classical models of probability).注:在“等可能性”概念的基础上,很多实际问题符合或近似符合都这两个条件, 即, 都可以作为古典概型来看待.3. 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设一试验有n个等可能的基本事件,而事件A恰包含其中的m个 基本事件,则事件A的概率P(A)定义为: . 例如在试验②中,基本事件只有 个,且都是随机事件,即各基本事件的出现是 的, 又随机事件A =“出现偶数点”包含有 基本事件.所以.☆案例探究:例1 掷两枚均匀硬币,求出现两个正面的概率. 分析: 所有的基本事件是: ,这里 个基本事件是等可能发生的,故属古典概型.所以, . 例2一次投掷两颗骰子,求出现的点数之和为奇数的概率.解法1 设 “出现点数之和为奇数”,用 记“第一颗骰子出现 点,第二颗骰子出现 点”,.显然出现的个基本事件组成等概样本空间,其中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为 ,故.解法2若把一次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取为: ,则它们组成 样本空间. 基本事件总数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故.解法3 若把一次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取为: ,也组成 样本空间,基本事件总数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故.特别提示:①找出的基本事件组构成的样本空间,必须是等概的. 如:解法2中倘若解为:(两个奇),(一奇一偶),(两个偶)当作基本事件组成样本空间,②本例又告诉我们,同一问题可取不同的样本空间解答.例3 从含有两件正品和一件次品的三件产品中,每次任取一件,每次取出后不放回, 连续取两次,求取出的两件产品中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解: 例4 现有一批产品共有10件,其中8件为正品,2件为次品:(1)如果从中取出一件,然后放回,再取一件,求连续3次取出的都是正品的概率;(2)如果从中一次取3件,求3件都是正品的概率. 特别提示:①注意放回抽样与不放回抽样的区别.②关于不放回抽样,计算基本事件个数时,既可以看作是有顺序的,也可以看作 是无顺序的,其结果是一样的,但不论选择哪一种方式,观察的角度必须一致, 否则会导致错误.参考答案:1. 随机事件的概念(1)必然事件:每一次试验都一定出现的事件,叫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任何一次试验都不可能出现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3)随机事件:随机试验每一种结果或随机现象的每一种表现叫的随机事件,简称为事件.1. 基本事件的概念:一个事件如果不能再被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就称作基本事件. 基本事件的两个特点:10.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20.任何一个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古典概型有两个特征:10.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20.各基本事件的出现是等可能的,即它们发生的概率相同.例1 掷两枚均匀硬币,求出现两个正面的概率. 分析: 所有的基本事件是: 甲正乙正,甲正乙反,甲反乙正,甲反乙反,这里 个基本事件是等可能发生的,故属古典概型.所以, n=4, m=1, P=1/ 4 .例2一次投掷两颗骰子,求出现的点数之和为奇数的概率.解法1 设 “出现点数之和为奇数”,用 记“第一颗骰子出现 点,第二颗骰子出现 点”,.显然出现的36个基本事件组成等概样本空间,其中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为 ,故 。 解法2 若把一次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取为:(奇,奇),(奇,偶),(偶,奇),(偶,偶),则它们组成等概样本空间. 基本事件总数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故. ,故 。 解法3 若把一次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取为:{点数和为奇数},{点数和为偶数},也组成等概 样本空间,基本事件总数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故. 所含基本事件数为1,故 。例3解:每次取出一个,取后不放回地连续取两次,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6个,即(a1,a2)和,(a1,b2),(a2,a1),(a2,b1),(b1,a1),(b2,a2)。其中小括号内左边的字母表示第1次取出的产品,右边的字母表示第2次取出的产用A表示“取出的两种中,恰好有一件次品”这一事件,则A=[(a1,b1),(a2,b1),(b1,a1),(b1,a2)] 事件A由4个基本事件组成,因而,P(A)==例4分析:(1)为返回抽样;(2)为不返回抽样.解:(1)有放回地抽取3次,按抽取顺序(x,y,z)记录结果,则x,y,z都有10种可能,所以试验结果有10×10×10=103种;设事件A为“连续3次都取正品”,则包含的基本事件共有8×8×8=83种,因此,P(A)= =0.512.(2)解法1:可以看作不放回抽样3次,顺序不同,基本事件不同,按抽取顺序记录(x,y,z),则x有10种可能,y有9种可能,z有8种可能,所以试验的所有结果为10×9×8=720种.设事件B为“3件都是正品”,则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8×7×6=336, 所以P(B)= ≈0.467.解法2:可以看作不放回3次无顺序抽样,先按抽取顺序(x,y,z)记录结果,则x有10种可能,y有9种可能,z有8种可能,但(x,y,z),(x,z,y),(y,x,z),(y,z,x),(z,x,y),(z,y,x),是相同的,所以试验的所有结果有10×9×8÷6=120,按同样的方法,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为8×7×6÷6=56, 因此P(B)= ≈0.467.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33.2.1古典概型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3.2.1古典概型学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33.2.1古典概型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习过程,学习反思,基础达标,学法指导,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