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PPT课件免费下载
展开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特殊三角形边角间数量关系的研究,发 现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并了解其向量证法;(难点)2.掌握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并能运用其解三角 形.(重点)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问题提出 三角形中边角关系很丰富,本节继续研究.如已知两边及其夹角,怎么求出此角的对边呢?已知三条边,又怎么求出它的三个角呢?
余弦定理 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 两边的平方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 夹角余弦的积的两倍,即
a2=b2+c2-2bccsAb2=a2+c2-2accsBc2=a2+b2-2abcsC
利用余弦定理,可以由三角形的三条边,求出它三个角的大小.
例1:如图,有两条直线AB和CD相交成80°角,交点是O.甲、乙两人同时从点O分别沿OA,OC方向出发,速度分别是4 km/h,4. 5 km/h. 3 h后两人相距多远?(精确到0.1km)
解:经过3 h,甲到达点P,|OP|=4×3=12(km), 乙到达点Q,|OQ|=4.5×3=13.5(km).
解:因此,3 h后两人相距约16.4 km.
所以∠DAB≈80°.
对等边三角形,这个等式无疑也成立;对其他三角形,它是否仍然成立呢?
因此,对锐角三角形,以上等式仍然成立.
探究:当△ABC是钝角三角形时,以上等式是否仍然成立?
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 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发现了正弦定理,这种思想方法经常用于发现客观规律.
例4:某地出土一块古代玉佩(如图),其一角已破损,现测得如下数据:BC=2.57 cm,CE=3. 57 cm,BD=4.38 cm,B=450,C=120°.为了复原,请计算原玉佩另两边的长.(精确到0. 01 cm)
例4:某地出土一块古代玉佩(如图),其一角已破损,现测得如下数据:BC=2.57 cm,CE=3. 57 cm,BD=4.38 cm,B=45°,C=120°.为了复原,请计算原玉佩另两边的长.(精确到0. 01 cm)
解:将BD,CE分别延长相交于点A(如图),在△ABC中,BC=2.57 cm,B=45°,C=120°,
A=180°-(B+C)=180°- (45°+120°)=15°.
解:同理AB≈8.60(cm).因此,原玉佩另两边的长分别约为7.02 cm,8.60 cm.
三、【思考与探究】
思考 对于钝角三角形(如图(2))、锐角三角形(如图(3)),上述结论还成立吗?
例6:台风中心位于某市正东方向300 km处,正以40 km/h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距离台风中心250 km范围内将会受其影响.如果台风风速不变,那么该市从何时起要遭受台风影响?这种影响持续多长时间?(精确到0. 1 h)
解:如图,设台风中心从点B向西北方向沿射线BD移动,该市位于点B正西方向300 km处的点A.
解:假设经过t h,台风中心到达点C.在△ABC中,AB=300 km, AC=250 km,BC=40t km,B=45°.
解:所以角C有两个解(如图①):∠AC1B≈121.95°,∠AC2B≈58.05°.
解:当∠AC1B≈121.95°时,∠C1AB=180°-(B+∠ AC1B)≈180°-(45°+121.95°)=13.05°.
解:因此,约2h后将要遭受台风影响,持续约6.6 h.
思考: 已知两条边的边长和其中一条边的对角的大小解三角形,它的解有几种情况?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两个重要定理,在解决与三角形有关的几何计算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在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角这6个元素中,如果已知3个(至少含一边长),那么由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就可以求得其他3个元素.具体情形如下:
情形1:已知两个角的大小和一条边的边长. 先由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求出第三个角的大小,然后依据正弦定理求得另外两条的边长.
情形2:已知两条边的边长及其夹角的大小. 先由余弦定理求出第三条边的边长,然后再由余弦定理求得第二、第三个角的大小.
情形3:已知三条边的边长. 由余弦定理求出两个角,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求出第三个角.
情形4:已知两条边的边长和其中一边对角的 大小. 首先,由正弦定理求出第二条边所对角的正弦,这时,要判断是两解、一解还是无解.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得到第三个角的大小.最后,由余弦定理或正弦定理求得第三条边的边长.
例7:在梯形ABCD中,AD∥BC,AB=5,AC=9,∠BCA=30°,∠ADB=45°,求∠BAD的正弦值和BD的长.
分析:观察到BD为△BDC和△ABD的公共边,由于△BDC中已知量较少,故考虑通过解△ABD求出BD的长.
分析:在△ABD中已知边AB的长及其所对角∠ADB的度数,故只需要求出∠BAD的正弦值,就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求出BD的长.
分析:我们发现∠ABC与∠BAD互补,而∠ABC所在的△ABC中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可以由正弦定理求出∠ABC的正弦值,再由∠BAD与∠ABC互补的条件,求出∠BAD的正弦值,进而求出BD的长.
解:机器人最快截住足球的地方是机器人与足球同时到达的地方.如图(2),设该机器人最快可在点C处截住足球,BC=x dm,由题意,CD=2x dm,AC=AD-CD=(17-2x)dm.
解:因此,该机器人最快可在线段AD上离点A处7 dm的点C处藏住足球.
四、【拓展学习】
例10:自动卸货汽车采用液压机构(如图).设计时需要计算油泵顶杠BC的长度,已知车厢的最大仰角为60°(指车厢AC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油泵顶点B与车厢支点A之间的距离为1.95 m,AB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20′,AC长为1.40 m.计算BC的长度.(精确到0.01 m)
例10:已知车厢的最大仰角为60°(指车厢AC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油泵顶点B与车厢支点A之间的距离为1.95 m,AB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6°20′,AC长为1.40 m.计算BC的长度.(精确到0.01 m)
解:如图,在△ABC中,AB= 1.95 m,AC=1.40 m,∠BAC=60°+ 6°20′=66°20′.
解:由余弦定理,得BC2=AB2+AC2=2AB·ACcsA=1.952+1.402-2×1.95×1.40cs66°20′≈3.571.
解:∴BC≈1.89 (m)
例11:如图,C,D两点相距12 m,与烟囱底部A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利用高为1.5 m的测角仪器,测得烟囱在点C1,D1,的仰角分别是α=45°和β=60°.计算烟囱的高AB(精确到0.01 m).
例11:如图,C,D两点相距12 m,与烟囱底部A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利用高为1.5 m的侧角仪器,测得烟囱在点C1,D1,的仰角分别是α=45°和β=60°.计算烟囱的高AB(精确到0.01 m).
解:如图,在△BC1D1中,∠BD1C1=180°-60°=120°,∠C1BD1=60°-45°=15°,C1D1=CD=12.
例12:如图(1),直线a表示海面上一条南北方向的海防警戒线,在a上点A处有一个水声监测点,另两个监测点B,C分别在点A的正东方20 km处和54 km处.某时刻,监侧点B收到发自静止目标P的一个声波,监测点A,C分别在8 s和20 s后相继收到这一信号.在当时的气象条件下,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 km/s.(1)设PA=x km,用x分别表示PB,PC,并求x的值;(2)求静止目标P到海防 警戒线a的距离.(精确到0.01 km)
例12:如图(1),在a上点A处有一个水声监测点,另两个监测点B,C分别在点A的正东方20 km处和54 km处.某时刻,监侧点B收到发自静止目标P的一个声波,监测点A,C分别在8 s和20 s后相继收到这一信号.在当时的气象条件下,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 km/s.(1)设PA=x km,用x分别表示PB,PC,并求x的值;
解:(1)依题意,PA- PB=1.5×8=12(km),PC-PB=1.5×20=30(km),因此PB=(x-12)km,PC=(18+x)km.
解:(1) 在△PAB中,AB=20 km,
由cs∠PAB=cs∠PAC,
例12:如图(1),在a上点A处有一个水声监测点,另两个监测点B,C分别在点A的正东方20 km处和54 km处.某时刻,监侧点B收到发自静止目标P的一个声波,监测点A,C分别在8 s和20 s后相继收到这一信号.在当时的气象条件下,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 km/s.(2)求静止目标P到海防警戒线a的距离.(精确到0.01 km)
解:(1) 如图(2),过点P作a的垂线,垂足为D,在Rt△PDA中,PD=PAcs∠APD=PAcs∠PAB
因此,静止目标P到海防警戒线a的距离约为17.71 km.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4 平面向量的应用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4 平面向量的应用教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知学习,易错辨析,典例剖析,距离问题,二高度问题,角度问题,随堂小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4 平面向量的应用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4 平面向量的应用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知学习,知识点正弦定理,易错辨析,典例剖析,随堂小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4 平面向量的应用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4 平面向量的应用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注此题无几何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