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1*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1*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语设计,资料助读,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师寄语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2.了解《战国策》。 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教学难点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 学 过 程 自主预习一、导语设计 “人贵在自知。”齐国的谋臣邹忌就是这样一位贤人。他是一位美男子。但与徐公相比却还不及,妻子偏爱他,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他比徐公美。邹忌由此联想到什么?他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寻找答案。二、资料助读 1、《战国策》原名《 》《 》《 》《 》等,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 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至于这部书的作者,已不可考。《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谏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2、背景资料: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因素。失去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得到“士”的支持。“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于史无考。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昳( )丽 朝( )服衣冠( ) 窥( )镜 期( )年 朝( )于齐 间( )进合作交流11、学生翻译课文第一自然段。 2、问题探究。(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2).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3)妻、妾、客三答后,邹忌“暮寝而思之”,“之”指代什么?邹忌由此又想到了什么呢? 合作交流21、学生翻译课文第二自然段。 2、问题探究。(1)在本段中,邹忌是如何讽涑齐王的? 合作交流3、41、学生翻译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问题探究。(1)齐王是怎样纳谏的?臣民是么怎样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 精读品析 1、邹忌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 2、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3、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4、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教 学 反 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1*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21*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六单元21*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资料助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