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结题技巧1(找准比狠,判断信息正误)讲义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结题技巧1(找准比狠,判断信息正误)讲义教案,共7页。
理解在先,找准比狠,精准判断信息正误
[导语] 高考试卷第1题主要考查对信息转述的准确判断,题干一般表述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其特点是题中各项内容,都是对原文信息的删减、增加、拼接、压缩。答好这道题的关键是如何借助原文信息准确判断选项转述内容的正误。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的重要能力,考生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找出需要的相关信息,然后对整合后的信息做出判断。所谓“文中的信息”是指文章传达出来的基本概念、最新知识,对重要概念及知识的解释和阐述,以及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
筛选信息,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阅读目的取舍信息的思维活动,捕捉和选取有效的、符合阅读目的的重要语句,体会有关语句的隐含信息,舍弃无关紧要的内容。整合信息,即把筛选出来的信息加以转换、归纳、综合、概括,进行一定的理性提升,以形成对抽象信息的认识,组合成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
此考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不需要考生亲自去筛选和整合,只需对命题人进行信息筛选和整合后所组成的选项做出正误判断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唐宋豪侠小说对后世武侠小说的发展影响甚大。表面上武侠小说家大都推许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可真正激发其灵感和想象力的是唐代豪侠小说。作为武侠小说根基的行侠主题、行侠手段以及侠客形象刻画,早在唐代小说家笔下就已初具规模。后人对唐传奇的评述,如“莫不宛转有思致”(洪迈《容斋随笔》),“可见史才、诗笔、议论”(赵彦卫《云麓漫钞》),“纪述多虚,而藻绘可观”(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等,都适应于豪侠小说。后世文人之赞叹并模仿《聂隐娘》《虬髯客传》等,不只是因其大快人心的行侠故事,更因其不可多得的“文采与意想”。
明清文人传游侠,对打斗场面大都点到即止。既然场面描写让位于事件叙述,当然很少“宛转有思致”者;不过,长处在于精练含蓄,用隐而不露的笔墨来表现隐而不露的游侠,有时也别有一番趣味,只是同时期用白话撰写的话本小说、章回小说,对侠客打斗场面的描写日益精细生动,而文言小说则满足于使用侧笔。明清文言小说家大致袭用唐代豪侠小说的伎俩,其技击“殆唐代剑客之支流乎”(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不只传侠客的文言小说家无法摆脱唐代豪侠小说的束缚,在话本中述侠者,也不难辨认出唐人的影子。不说那些经过替换变形因而需要仔细辨认者,单是直接袭用或改造加工原有情节的作品,就明白无误地显示了唐宋豪侠小说的魅力。以“三言二拍”为例,其很多篇目基本上袭用唐代豪侠小说的情节,只不过把文言演为白话,并略作铺述加工。如《初刻拍案惊奇·程元玉店肆代偿钱 十一娘云冈纵谭侠》正话部分虽系凌濛初独创,入语部分却详细引述了《红线传》《聂隐娘》《崔慎思》等诸多唐宋豪侠小说;且韦十一娘之行侠故事,仍令人怀疑是入话部分所述“从前剑侠女子的事”的遥远回声。“侠客从来久,韦娘论独奇。双丸虽有术,一剑本无私”——此篇的魅力不在于“行侠”,而在“论侠”。作者借韦十一娘畅论剑术源流、侠客责任以及行侠权宜,几乎可作一篇《侠客论》读。论者虽对唐人创造的侠客形象略有褒贬,可议论中无论如何离不开聂隐娘、虬髯客们。而这正是话本小说家的共同命运,不是没有超越的愿望,可一举手一投足,仍然很难越出唐人设下的“规矩”。
(摘编自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武侠小说家推崇的《史记·游侠列传》,激发出唐代豪侠小说家的灵感和想象力。
B.唐代豪侠小说受到后人的赞叹,主要原因是豪侠小说故事情节精彩,引人入胜。
C.明清文人为游侠作传将场面描写让位于事件叙述,对打斗场面的处理点到为止。
D.明清小说家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深入挖掘并利用了唐宋豪侠小说的文本价值。
答案 D
解析 A项于文无据,原文意思是唐代豪侠小说激发了后世武侠小说家的灵感和想象力。B项原文中是“后世文人”,不是“后人”;“受到赞叹”的是《聂隐娘》《虬髯客传》等一小部分唐代豪侠小说,而非全部;“主要原因”不符合文意,原文中有“不只是因其大快人心的行侠故事,更因其不可多得的‘文采与意想’”的表述。C项原文说“明清文人传游侠,对打斗场面大都点到即止”,但“同时期用白话撰写的话本小说、章回小说,对侠客打斗场面的描写日益精细生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殷墟甲骨文是目前发现最早成系统的汉语言材料。甲骨文数量众多,刻有文字的甲骨约有16万片,不重复的单字字头有4 000多个;内容宏富,涉及战争、祭祀、田猎等诸多方面,是研究我国殷商时期的语言、古史,乃至思想的第一手资料。甲骨文的考释,在甲骨学研究中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经过一代又一代学者的努力,现已有1 000多个字头被成功识别。但是,由于甲骨残断、拓片不清以及对字词理解的不同等因素,还有相当一部分字词的考释在甲骨学界仍然存在分歧。甲骨文考释工作任重而道远,至少应在四个维度上同时展开。
一是甲骨文的今字判定。甲骨文中的某字相当于今天的某字,这是针对甲骨文中的未识字而言的。目前已被学界考释出的1 000多个字头,均属此类。如甲骨文中的“一”“二”几乎与今字毫无二致;再如甲骨文中的“月”“雨”等独体字,象形意味明显;又如“休”“伐”等合体字,古今文字结构始终未变。对于熟谙金石学的学者来说,辨识出部分文字是比较容易的。在未被考释出的约三分之二的甲骨文字中,大部分是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它们大都是十分难啃的“硬骨头”。对这些未识甲骨文的今字判定,仍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甲骨文考释工作的首要内容。
二是甲骨文的今字确释。甲骨文中的某字究竟是否相当于今天的某字,长期以来学界认识并不统一,经过深入研究后确认某一种观点可接受,这是对悬而未决之字的考释。如甲骨文中多次用在作乱方国名称前的一个字,旧无确释,绝大多数学者照摹原形作缺释处理,仅少数学者释“屯”。李学勤在《释新出现的一片征夷方卜辞》一文中释读作“禺(遇)”。蒋玉斌在《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一文中指出,运用“对照法”,经过细致的字形比对,该字可确认为“屯”,主要用为蠢动之“蠢”。蒋说已被学界普遍接受。
三是甲骨文的今字改释。……
四是甲骨文的用法考定。不管是已识字还是未识字,均有其在甲骨文中的某些用法不明,需要深入考辨、考定,这是针对所有甲骨文而言的。“未识字”在今天看来其中不少可能是死文字,即这些字只是在某个历史时期使用过,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被淘汰,现在我们自然已经无法为其找到相对应的文字。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后的文字考释工作除了要继续关注甲骨文等古文字中的某个字是后世或今天的某字外,对于实在无法对应者,弄清楚其在文字材料中的具体用法也很有必要。(摘编自齐航福《甲骨文考释的四个维度》)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的内容丰富且体系完备,这对学者研究殷商时期的语言和思想等均有极大帮助。
B.辨析某甲骨文字是否相当于今天某字并取得-致意见,是甲骨文今字判定的重要工作。
C.甲骨文中的部分独体字象形特征明显,从这些字中可以较容易地看出它们的构形意象。
D.甲骨文中的“未识字”仅在特定历史时期使用,导致学者现在很难对其用法进行考定。
答案 C
解析 A项“体系完备”无中生有。B项“今字判定”错,应该是“今字确释”。D项“甲骨文中的‘未识字’仅在特定历史时期使用”错,根据原文应该是其中的那些死文字才只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使用过。
1.遵循答题步骤
2.掌握答题方法:切片比对
“切片比对”是做这类题的主要方法。但在“比对”前,强调“理解在前”,要有整体思维,千万不可机械地比对,那样容易出现一叶障目的情况。所谓整体思维,就是在整体中去把握一个段落乃至全文的内容,要在整体框架内进行切片比对。
“切片比对”要对命题者常用的设误方式有所了解、认识。如常见的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任意扩大或缩小范围,混淆肯定与或然、现在与将来,无中生有。这里要特别强调跨段落的筛选整合。这种跨段落的筛选整合比较少见,理解难度较大,一旦出现,往往令考生摸不着头脑。对于跨段落的筛选整合,其一要辨明选项涉及的段落;其二要对涉及的段落的大意有所概括,还要把握段落间的关系。一般而言,从段落关系入手,命题者最喜欢“乱点鸳鸯谱”“强加因果”,混为一谈,对此要有所警惕。
“切片比对”要掌握三个角度:①内容角度。这是比对的主要角度,注意是选项中有的内容而原文中没有,或原文中有的内容而选项中没有,还是选项的内容与原文的内容相反、不一致。②语法角度。有时利用语法知识来分析选项对应的原句,才能看出选项到底错在哪里。如看句子的主语,选项与原文陈述对象是否一致;选项在对句子改造时是否丢掉了一些修饰限定词,或者凭空增加了一些修饰限定词。③逻辑角度。在选项中出现了因果句、条件句、假设句、选择句,换言之,就是选项中带有“只有……才能……”“只要……就……”“因为……所以……”“不是……就是……”关联词语时,就要考虑它与原文原句所表述的逻辑关系是否一致,有无改变原句的逻辑关系。
1.善于抓住选项中的敏感词判断,如表范围的“都”“全”,表已然与未然的“已经”“可能”“将来”,表句间关系的关联词,如“如果……就……”“只要……就……”“因为……所以……”等。
2.特别关注概括式转述。所谓概括式转述,就是将原文具体的表述加以抽象化,提炼其本质,上升到一般认识的转述方式。表现在语言形式上,是从一大段文字或一个较长的句子中抽取关键词语,重新组织成一个相对短小的句子。判断这一转述是否切合原文语意,一要注意这种从具体到一般的提升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也就是这种一般性的结论是否可靠;二要看由抽取的关键词重新组织的句子是否符合原句的整体大意,是否符合原句中的词句之间的组合关系。
由于命题者多在细节设误,因此运用比对法尤其应注重细节,就是要把四个选项代入原文相关的区域,在词语、概念等细节之处进行比对,研究选项信息的转换是不是与原文“等值”。这种“等值”当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等值”,而是内容逻辑上的“等值”。在具体比对时,思维趋向是命题者往往设置“干扰项”,这是高考选择题常见的错误类型。高考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有意把另外三个选项设置成“干扰项”, 这些“干扰项”往往呈现为以下错误类型:
常见设误点 | 阐释 | 辨析标识 |
以偏概全 | 指选项表述有意把原文中对某类事物某一部分的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把其中一方面(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功用等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功用。即以部分代整体,局部代全局。 | 常出现表范围的词,如“所有、全部、都、全、一些、极少、部分、相关、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等。 |
张冠李戴 | 指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项时,故意将此事物表述为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为彼方面,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或者将原文中甲的观点态度(行为状态)说成是乙的观点态度(行为状态),或者将与甲事物有关的信息说成是与乙事物有关的信息。 | 常出现一些代词,如“之、其、此、这、那”等;一些连词,如“或、和、及、除”等。 |
夸大其词 | 指命题者对原文中涉及的有关作用、效果、用途等信息,在选项表述时故意夸大作用,或加深程度等。 | 常出现一些表示程度或范围的词,如“唯一、极其、稍微、更加、分外、尤其”等。 |
无中生有 | 指在解说原文或转述文意时,增添了原文中没有的信息,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文中没有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 常出现一些表示主观判断的词或句式。 |
曲解文意 | 指选项中的观点和原文不一致,选项更换个别词语或者说法,从而背离原文的意思,或者歪曲原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 常出现与原文内容类似的复述句或概括句。 |
混淆时态 | 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发生的事实,或把已发生的事实说成未发生的,又称作混淆已然和未然。 | 常出现一些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词,如“了、已经、将要、完成、结果”等。 |
混淆关系 | 指选项表述的语意或语句关系与原文不符,较常见的有因果关系不当、混淆肯定与否定、条件关系不当。①因果关系不当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强加因果,二是因果颠倒。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颠倒。②混淆肯定与否定,是指选项将原文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③条件关系是句子的一种特殊关系,有充分、必要、充要三种条件关系。选项不符合原文表意的特定关系的,就是错误的。 | 常出现一些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关键词,如“没有、无、无非、拒绝”等;一些表示因果或条件、假设关系的词,如“只有……才……”“只要……就……”“如果……那么……”等。 |
偷换概念 | 指选项中概念的内涵、外延曲解原文中概念的内涵、外延。 | 常出现一些表示判断的句式,如“……就是指……”等。 |
如果我们能对命题陷阱有所了解并能做到精准识别,肯定会对答题有极大的帮助。
边练边悟 请认真比对下列选项与原文,看看两者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请说明理由。
(1)选项:(2020·浙江第8题D项)视觉文化时代,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而转向对图像阅读的狂欢,甚至要为此举行一种新的文化仪式。
原文:视觉文化时代的法则是: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道理很简单,看图是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与文字相比,图像显然更具诱惑力。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这便使得图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摘编自周宪《重建阅读文化》)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混淆时态。原文说“我们似乎正在冷落……新的文化仪式!”选项遗漏了“似乎”,把推断、揣测说成了绝对、肯定。
(2)选项:(2018·全国Ⅲ第1题C项)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原文: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曲解文意。原文是“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选项说成是“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3)选项:(2019·江苏第16题C项)苏东坡天分高,修养深,意造的书画自有天然之趣,但率先破法,放任不羁,成为后世不守法度的借口。
原文:宋代的苏东坡,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但他因天分过高,放任不羁,执笔单钩,已为当时所非议。他自己曾经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山谷也尝说他“往往有意到笔不到处”。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节选自沈尹默《书家和善书者》)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提及苏东坡“率先破法”;扩大范围(或偷换概念),将原文“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扩大(或偷换)为“不守法度”。
(4)选项:(2018·天津第6题D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
原文: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得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纵深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混淆时态。把原文的“或然”偷换为“必然”,原文“是否意味着”到选项变为了“最终会形成”。
(5)选项:(2017·全国Ⅱ第1题D项)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原文: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节选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而”一词强加因果。从原文可知,青花瓷“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只是“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而不是“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的条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结题技巧2 (透析结构,分析论证特点)训练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结题技巧2 (透析结构,分析论证特点)讲义教案,共9页。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5 判断选择题(讲义)教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