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海豚 B.蘑菇
C.含羞草 D.机器人
2.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分类是正确的( )
A.小麦、玉米、水稻是作物 B.鸡、猪、马、牛是家畜
C.虾、蝗虫、水稻是水生生物 D.蘑菇、海带、榕树是植物
3.下列所述生命现象与其所体现的生物的特征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B.朵朵葵花向太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叶片合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植物落叶﹣﹣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某班同学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探究因素除光外,其他因素相同且适宜
B.每组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
C.设置重复组,计算全班平均值
D.做完实验后把鼠妇放归大自然
5.自然界的每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影响。下列选项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草盛豆苗稀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雨露滋润禾苗壮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平遥古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平遥的生物资源也是多种多样,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平遥迎熏公园 B.平遥生态植物园莲花池
C.平遥襄垣梨园 D.平遥超山林场
7.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阳光→草→牛→虎 B.鼠→蛇→鹰
C.鹰→蛇→青蛙→昆虫 D.草→兔→鹰
8.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走,这是因为当地的自然环境中( )
A.生产者过多 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较少
9.小刚在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黑藻叶片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较大的污点。他转动目镜,污点不动;移动装片,污点随之移动。由此可以判断,这个污点所在的位置是( )
A.目镜 B.物镜 C.临时装片 D.反光镜
10.下面是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可能用到的几组镜头组合,小刚想看到尽可能多的细胞,你建议他选择( )
目镜
物镜
A
5×
10×
B
10×
4×
C
10×
40×
D
16×
40×
A.A B.B C.C D.D
11.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和液泡 B.细胞核和线粒体
C.叶绿体和细胞膜 D.线粒体和液泡
12.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线亮时可使用⑦的平面镜对光 B.使用①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C.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③④ D.转动⑥可使物像变清晰
13.某农田生态系统生物之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有2条食物链
B.图中的细菌、真菌是分解者
C.图中青蛙和鸟是竞争关系
D.若一些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则水稻体内积累最多
14.“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是诗人对葡萄的描写。葡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入口甘甜的汁液主要来自(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液泡
15.壁虎受到攻击时,尾巴会自行折断,以后还会再长出来,这与细胞分裂关系密切。假设壁虎尾部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分裂形成的新细胞中染色体数是( )
A.4n B.2n C.n D.12n
16.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17.有一种鸟类叫“白头翁”,亦称“白头鸭”。有一种植物也称“白头翁”,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与前者相比,后者不具备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8.2018年中国科研团队成功获得了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其诞生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克隆猴的成功进一步证实了细胞质的作用
B.克隆猴的特征与为其提供细胞核的猴更为相似
C.克隆猴体细胞的遗传物质与其卵细胞供体猴一致
D.克隆猴综合了三个“妈妈”的遗传特征
19.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单细胞生物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草履虫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会通过分裂产生新的个体
C.有的单细胞生物对人类是有利的,有的单细胞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
D.赤潮形成的原因是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中,导致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20.下列有关实验中涉及到的实验步骤,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步骤
A
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B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快速放平盖在水滴上
C
观察草履虫
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
D
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使用显微镜观察到物像后,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转动粗准焦螺旋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6分)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关系。请回答:
(1)生态系统中生命活动的能量最初来源是 。
(2)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示部分外,还应包括 和 。
(3)图中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 和 ,属于消费者的是 、 、 。
(4)图中所示食物网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 。
(5)草本植物、杂食性鸟、蝗虫三者中,数目最多的是 ,蝗虫和杂食性鸟的关系是 。
(6)若杂食性鸟数量减少,短时间内蜘蛛的数量将 (填“增多”或“减少”)。
(7)若该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8)人为因素的过度干扰使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生态平衡难以恢复,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森林火灾会破坏生态平衡,请你设计一条简洁的宣传标语 。
22.(14分)(1)如图所示,表示植物细胞的是 图,表示动物细胞的是 图。
(2)图中,①所示的结构是 ,其主要功能是 ;②所示的结构是 ,其主要功能是 ;④所示的结构是 ,其主要功能是 ;③和⑦所示的结构分别是 和 ,它们是细胞中的 。
(3)人们通过观察发现,除 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所以说,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 。
23.(10分)某同学为了能够清晰观察到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实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用图一所示显微镜观察时,在对光中应转动[②] ,使 对准通光孔。
(②)该同学在进行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图二中的 图是正确操作;该同学在视野中央看到一个“P”,实际在玻片上写的是 。
(3)图三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欲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三中的组合一般是 ;欲使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图三中的组合一般是 。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4)若视野从图四中的甲转为乙,下列操作的正确排序是 。
A.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B.移动装片,将欲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中央
C.转动细准焦螺旋
24.(2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发现当移开花盆时,花盆下面的鼠妇很快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步骤1: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中铺设一层薄湿土,并在其中央放入10只大小、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静置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
步骤2:5分钟后,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步骤3:按步骤1的方法再重复操作4次并统计。
回答下列问题:
(1)由鼠妇通常躲避在花盆下,你推测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可能是 (写出一种合理答案即可)。
(2)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对鼠妇的分布是否有影响。实验的变量是 。
(3)实验中,兴趣小组在实验装置两侧中央各放了10只鼠妇进行实验,如果实验只用1只鼠妇,你认为可行吗? ,请说出理由 。
(4)为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实验重复操作了多次,并最终计算出鼠妇分布数量的 值。
(5)分析图示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明亮处的鼠妇数量比黑暗处的鼠妇数量 ,由此可端以得出结论 。
(6)该小组为继续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把实验装置中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了干燥土壤。除此之外,还需要做怎样的改动? 。理由是: 。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海豚 B.蘑菇
C.含羞草 D.机器人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
【解答】解:ABC、此三项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D、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2分)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分类是正确的( )
A.小麦、玉米、水稻是作物
B.鸡、猪、马、牛是家畜
C.虾、蝗虫、水稻是水生生物
D.蘑菇、海带、榕树是植物
【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根据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微生物)。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水生还是陆生,可以将生物划分为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
按照生物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可以分为家禽、家畜、宠物等。
【解答】解:A、根据用途分,小麦、玉米、水稻都为农作物。A正确。
B、根据用途分,鸡为家禽类,猪、马、牛是家畜类。B错误。
C、蝗虫生活在陆地上,水稻、虾生活在水中。C错误。
D、蘑菇属于大型真菌,海带、榕树是植物,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分类的知识,能灵活的对生物进行分类
3.(2分)下列所述生命现象与其所体现的生物的特征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B.朵朵葵花向太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叶片合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植物落叶﹣﹣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解答】解:A、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体现了生物具有变异现象,正确;
B、朵朵葵花向太阳,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错误;
C、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叶片合拢,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正确;
D、植物落叶,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4.(2分)某班同学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探究因素除光外,其他因素相同且适宜
B.每组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
C.设置重复组,计算全班平均值
D.做完实验后把鼠妇放归大自然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A、对照试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因此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且适宜。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因素除光外,其他因素相同且适宜,A正确;
B、1只鼠妇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因此如果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不可以。因为1只鼠妇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B错误;
C、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数据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C正确;
D、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D正确。
故选:B。
【点评】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5.(2分)自然界的每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影响。下列选项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草盛豆苗稀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雨露滋润禾苗壮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解答】解:A、“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
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因素的概念。
6.(2分)平遥古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平遥的生物资源也是多种多样,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平遥迎熏公园 B.平遥生态植物园莲花池
C.平遥襄垣梨园 D.平遥超山林场
【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解答】解: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在平遥迎熏公园、平遥生态植物园莲花池、平遥襄垣梨园、平遥超山林场,平遥超山林场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营养结构复杂。所以自我调节能力最强。
故选:D。
【点评】熟知生态系统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7.(2分)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阳光→草→牛→虎 B.鼠→蛇→鹰
C.鹰→蛇→青蛙→昆虫 D.草→兔→鹰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A、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
B、鼠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
C、鹰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
D、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所以,食物链正确的是草→兔→鹰。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8.(2分)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走,这是因为当地的自然环境中( )
A.生产者过多 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较少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大多数的细菌、真菌能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这些腐生的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解答】解:由于人体的尿液、粪便中含有的有机物必须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能转变成植物可利用的简单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南极地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都较少,尤其是分解者,所以,“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走”,这是因为当地的自然环境中“分解者较少”。
故选:D。
【点评】关键点:由于南极特殊的环境特点造成分解者很少.
9.(2分)小刚在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黑藻叶片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较大的污点。他转动目镜,污点不动;移动装片,污点随之移动。由此可以判断,这个污点所在的位置是( )
A.目镜 B.物镜 C.临时装片 D.反光镜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解答】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小刚先转动目镜,该污点不动;再移动装片,该污点随之移动,由此可以确定这个污点所在的位置是黑藻叶片细胞临时装片上。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知道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10.(2分)下面是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可能用到的几组镜头组合,小刚想看到尽可能多的细胞,你建议他选择( )
目镜
物镜
A
5×
10×
B
10×
4×
C
10×
40×
D
16×
40×
A.A B.B C.C D.D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
【解答】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10=50(倍);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40(倍);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6×40=640(倍);
因此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的是B、40倍,所以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目镜10×、物镜4×。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
11.(2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和液泡 B.细胞核和线粒体
C.叶绿体和细胞膜 D.线粒体和液泡
【分析】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细胞类型
相 同 点
不 同 点
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线粒体。
有:细胞壁、叶绿体、
液泡。
动物细胞
无:细胞壁、叶绿体、
液泡。
2、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没有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
【解答】解: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但洋葱表皮细胞还具有细胞壁、液泡,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没有有细胞壁、液泡。
故选:A。
【点评】区别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的依据是口腔上皮细胞的内没有细胞壁、液泡,而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有细胞壁、液泡,注意并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才有叶绿体。
12.(2分)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线亮时可使用⑦的平面镜对光
B.使用①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C.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③④
D.转动⑥可使物像变清晰
【分析】观图可知:①转换器、②物镜、③遮光器、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解答即可。
【解答】解:A、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因此光线亮时可使用⑦的平面镜对光,A正确;
B、转换器在镜筒的下端,圆形可以安装物镜,使用①转换器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B正确;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②物镜和④目镜,C错误;
D、⑥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3.(2分)某农田生态系统生物之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有2条食物链
B.图中的细菌、真菌是分解者
C.图中青蛙和鸟是竞争关系
D.若一些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则水稻体内积累最多
【分析】1、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3、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解:A、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图中食物链有水稻→虫→鸟,水稻→虫→青蛙,共2条。A正确;
B、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正确;
C、图中,青蛙和鸟都以虫为食,二者之间形成竞争关系。C正确;
D、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水稻是生产者,体内积累毒素最少。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及有毒物质的积累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4.(2分)“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是诗人对葡萄的描写。葡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入口甘甜的汁液主要来自(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液泡
【分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解答】解: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C不符合题意。
D、液泡内的细胞液溶解有多种物质,因此,葡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入口甘香的汁液来自液泡,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5.(2分)壁虎受到攻击时,尾巴会自行折断,以后还会再长出来,这与细胞分裂关系密切。假设壁虎尾部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分裂形成的新细胞中染色体数是( )
A.4n B.2n C.n D.12n
【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
【解答】解: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与原细胞中的染色体相同。故壁虎体细胞中有2n条染色体,其经过分裂后所产生的新细胞的染色体仍然是2n条。
故选:B。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了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16.(2分)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分析】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不同的生态系统功能不同.据此解答。
【解答】解: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B、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
C、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最容易被破坏。
D、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故选:B。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17.(2分)有一种鸟类叫“白头翁”,亦称“白头鸭”。有一种植物也称“白头翁”,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与前者相比,后者不具备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解答】解: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通过比较可知植物白头翁没有系统这一结构。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同学们要记住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层次不同,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
18.(2分)2018年中国科研团队成功获得了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其诞生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克隆猴的成功进一步证实了细胞质的作用
B.克隆猴的特征与为其提供细胞核的猴更为相似
C.克隆猴体细胞的遗传物质与其卵细胞供体猴一致
D.克隆猴综合了三个“妈妈”的遗传特征
【分析】“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解答】解:A、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克隆猴的成功进一步证实了细胞核的作用,A错误;
BCD、由于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因此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动物就最像谁;故克隆动物与供核个体的性状最相似,克隆猴体细胞的遗传物质与其卵细胞供体猴不一定一致,B正确,DC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克隆技术的特点以及克隆的过程。
19.(2分)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单细胞生物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草履虫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会通过分裂产生新的个体
C.有的单细胞生物对人类是有利的,有的单细胞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
D.赤潮形成的原因是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中,导致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分析】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
【解答】解:A、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错误。
B、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进行分裂生殖,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会通过分裂产生新的个体,正确。
C、有的单细胞生物对人类有利,如利用酵母菌制作面包、酿酒;有的单细胞生物对人类有害,如疟原虫能使人患疟疾。正确。
D、赤潮是由于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中,导致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形成的,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是关键。
20.(2分)下列有关实验中涉及到的实验步骤,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步骤
A
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B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快速放平盖在水滴上
C
观察草履虫
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
D
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使用显微镜观察到物像后,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转动粗准焦螺旋
A.A B.B C.C D.D
【分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刮”,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濑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涂”,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涂抹几下;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解答】解:A、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了保持细胞正常形态,防止细胞失水变形,应该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A错误。
B、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盖盖玻片的正确做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而快速放平盖在水滴上容易产生气泡。B错误。
C、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步骤一是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步骤二再用显微镜进行观察,C正确。
D、使用显微镜观察到物像后,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转动细准焦螺旋,D错误。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动植物细胞临时玻片标本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6分)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关系。请回答:
(1)生态系统中生命活动的能量最初来源是 太阳能 。
(2)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示部分外,还应包括 非生物部分 和 分解者 。
(3)图中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 乔木 和 草本植物 ,属于消费者的是 杂食性鸟 、 蜘蛛 、 蝗虫 。
(4)图中所示食物网有 4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 草本植物→蝗虫→蜘蛛→杂食性鸟 。
(5)草本植物、杂食性鸟、蝗虫三者中,数目最多的是 草本植物 ,蝗虫和杂食性鸟的关系是 捕食与竞争 。
(6)若杂食性鸟数量减少,短时间内蜘蛛的数量将 增多 (填“增多”或“减少”)。
(7)若该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杂食性鸟 。
(8)人为因素的过度干扰使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生态平衡难以恢复,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 能力是有限的。森林火灾会破坏生态平衡,请你设计一条简洁的宣传标语 护林防火,人人有责 。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解答即可。
【解答】解:(1)生态系统中生命活动的能量最初来源是太阳能。
(2)(3)图中草、乔木是生产者,动物蝗虫、蜘蛛、杂食性鸟是动物,属于消费者,因此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4)图中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即乔木→杂食性鸟、草本植物→杂食性鸟、草本植物→蝗虫→杂食性鸟、草本植物→蝗虫→蜘蛛→杂食性鸟,可见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为:草本植物→蝗虫→蜘蛛→杂食性鸟。
(5)在食物链“草本植物→蝗虫→杂食性鸟”中,数量最多的是草本植物,杂食性鸟以蝗虫为食,属于捕食关系;蝗虫和杂食性鸟都以植物为食,属于竞争关系。
(6)杂食性鸟捕食蜘蛛,若杂食性鸟数量减少,短时间内蜘蛛的数量将增加。
(7)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越积越多,所以若该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食物链的末端﹣﹣﹣杂食性鸟。
(8)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森林防火压力很大,所以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森林防火宣传标语如:绿色家园是我家,森林防火靠大家。
故答案为:(1)太阳能。
(2)非生物部分;分解者。
(3)乔木;草本植物;杂食性鸟;蜘蛛;蝗虫。
(4)4;草本植物→蝗虫→蜘蛛→杂食性鸟。
(5)草本植物;捕食和竟争。
(6)增多。
(7)杂食性鸟。
(8)自动调节;护林防火,人人有责。
【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的书写是解题的关键。
22.(14分)(1)如图所示,表示植物细胞的是 甲 图,表示动物细胞的是 乙 图。
(2)图中,①所示的结构是 细胞壁 ,其主要功能是 保护和支持作用 ;②所示的结构是 细胞膜 ,其主要功能是 控制物质进出 ;④所示的结构是 细胞核 ,其主要功能是 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③和⑦所示的结构分别是 叶绿体 和 线粒体 ,它们是细胞中的 能量转换器 。
(3)人们通过观察发现,除 病毒 外,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所以说,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 细胞 。
【分析】观图可知: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⑦是线粒体,据此解答。
【解答】解:(1)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甲图具有①细胞壁和⑤液泡,因此甲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乙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2)①细胞壁的作用是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②细胞膜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让细胞内有用的物质不能外出,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④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生物体发育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③叶绿体和⑦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其中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3)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可以认为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故答案为:(1)甲;乙。
(2)细胞壁;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叶绿体;线粒体;能量转换器。
(3)病毒;细胞;细胞。
【点评】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3.(10分)某同学为了能够清晰观察到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实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用图一所示显微镜观察时,在对光中应转动[②] 转换器 ,使 低倍物镜 对准通光孔。
(②)该同学在进行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图二中的 B 图是正确操作;该同学在视野中央看到一个“P”,实际在玻片上写的是 d 。
(3)图三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欲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三中的组合一般是 A ;欲使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图三中的组合一般是 B 。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4)若视野从图四中的甲转为乙,下列操作的正确排序是 BAC 。
A.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B.移动装片,将欲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中央
C.转动细准焦螺旋
【分析】图一示显微镜的结构: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载物台;⑤反光镜;⑥粗准焦螺旋;⑦细准焦螺旋。
图三中:①②是目镜;③④是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解答】解:(1)显微镜对光时,应转动[②]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并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2)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以免碰到玻片标本,故B正确;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小花在视野中央看到一个“P”,实际在玻片上写的是“d”;
(3)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选用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要最大,,所以组合是短目镜②和长物镜③,故选A;欲使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应该选择放大倍数小的组合,即长目镜①和短物镜④,故选:B。
(4)若视野从图四中的甲转为乙,故要先把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改用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还要调整视野亮度,故正确调节顺序:移动装片,B将欲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中央→A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C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的清晰。故正确的排序是:BAC。
故答案为:(1)转换器;低倍物镜。
(2)B;d。
(3)A;B。
(4)BAC。
【点评】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4.(2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发现当移开花盆时,花盆下面的鼠妇很快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步骤1: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中铺设一层薄湿土,并在其中央放入10只大小、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静置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
步骤2:5分钟后,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步骤3:按步骤1的方法再重复操作4次并统计。
回答下列问题:
(1)由鼠妇通常躲避在花盆下,你推测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可能是 光(或温度、水分等) (写出一种合理答案即可)。
(2)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光 对鼠妇的分布是否有影响。实验的变量是 光 。
(3)实验中,兴趣小组在实验装置两侧中央各放了10只鼠妇进行实验,如果实验只用1只鼠妇,你认为可行吗? 不可行 ,请说出理由 实验对象太少,偶然性太大 。
(4)为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实验重复操作了多次,并最终计算出鼠妇分布数量的 平均 值。
(5)分析图示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明亮处的鼠妇数量比黑暗处的鼠妇数量 少 ,由此可端以得出结论 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
(6)该小组为继续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把实验装置中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了干燥土壤。除此之外,还需要做怎样的改动? 把透明玻璃板换成黑纸板 。理由是: 应保证实验只有一个变量(保证实验的单一变量) 。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唯一性还要注意多统计次数,计算平均值,减少误差。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解答】解:(1)在寻找鼠妇进行探究实验过程中,发现鼠妇总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花盆下、砖头下,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或温度、水分等)。
(2)该小组在实验装置中铺设一层薄湿土,并在其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静置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设计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的唯一变量是光。
(3)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因此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才有可信度。因为只用1只鼠妇有很大的偶然性,容易产生误差。
(4)探究实验一般除了变量唯一外,还需要进行重复实验,取多次的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和避免偶然性。
(5)分析图示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实验结果:明亮处的鼠妇数量比黑暗处的鼠妇数量少,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6)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小组为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把实验装置中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了干燥土壤,还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把玻璃板换成黑纸板,这样就能保证水分是唯一的变量,排除了光照条件的影响。
故答案为:
(1)光(或温度、水分等)
(2)光;光
(3)不可行;实验对象太少,偶然性太大
(4)平均
(5)少;鼠妇适合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合理即可)
(6)把透明玻璃板换成黑纸板;应保证实验只有一个变量(保证实验的单一变量)
【点评】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七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