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6页。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 ( 2分 ) 与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对应的图片是( ) A. B. C. 2. ( 2分 ) 读诗句理解:“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这句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出秋天的声音_______、_______。( )A. 排比;无处不在、随处可听 B. 反复;无处不在、随处可听 C. 比喻;无处不在、多不胜数3. ( 2分 ) 根据课文《听听,秋的声音》内容选择。 “听听,秋的声音”我认为应该这样读______。A. 听~/听~,秋的声音 B. 听听,秋的 声音4. ( 2分 ) 下列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挑(tiāo)水 挑(tiāo)促织 挑(tiāo)选 挑(tiǎo)拨
B. 铺(pū)床 店铺(pù) 铺(pū)满 床铺(pū)
C. 扇(shān)走 电风扇(shàn) 弯曲(qǔ) 歌曲(qǔ)
D. 尽(jǐn)快 尽(jǐn)管 尽(jìn)情 尽(jìn)力5. ( 2分 ) 秋天的雨给植物带来了________,秋天的雨给果实带来了________,秋天的雨给小动物带来了________。( ) A. 好闻的气味、冬天快要来了的信息、五彩缤纷的颜色
B. 五彩缤纷的颜色、冬天快要来了的信息、好闻的气味
C. 五彩缤纷的颜色、好闻的气味、冬天快要来了的信息6. ( 2分 ) 这首诗,写_______之景,抒发_______之情。一句写梧叶,“_______“,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 A. 秋夜所见;羁旅思乡;送寒声
B. 秋夜所见;羁旅思乡;挑促织
C. 冬夜所见;羁旅思乡;送寒声二、填空题7. ( 4分 ) 看拼音写词语。qì wèixiāng tiánfēng shōuliáng sh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 7分 ) 看拼音,写词语。 ní tǔshuǐ jīngjǐn zhāngjiǎo yìnchí dàopái lièɡuī z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 4分 ) 把下面划线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斜 线x________ 残 破c________ 推 迟ch________ 蟋 蟀 sh________ 10. ( 8分 ) 课文回顾。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 , 作者抓住 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说明了 藏在大自然的许多事物中,需要我们细细聆听。诗中既写了 、 、 、 等发出的具体可感的声音,又写了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全诗表达了诗人 之情。11. ( 2分 )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凌乱”可以联系上文的“并不规则”来理解,它的意思是:________。(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熨帖”可以结合上文的“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以及下文的“平展”来理解,它的意思是:________。12. ( 3分 ) 写出下列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①天开始放晴了。 ②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③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 , 甚至有些凌乱。 13. ( 2分 ) 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A.pù B.pū(1)水泥道像铺________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这家店铺________门前排起了很长的队伍。 三、判断题14. ( 6分 )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指的是水泥路上印好的图案。 (2)“水泥道上的金色巴掌”其实是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3)本文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15. ( 8分 )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比喻句。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4)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16. ( 8分 ) 根据对古诗的理解判断正误。 (1)《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唐朝的诗人叶绍翁。 (2)“知有儿童挑促织”的意思是知道有几个儿童在帮助大众织布。 (3)“挑促织”的意思是“捉蟋蟀”。 (4)“篱落”就是指“篱笆”。 四、问答题17. ( 5分 ) 诗《山行》中第三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写作者被枫叶的美丽所吸引。若改作“停车坐爱枫林美”,好么?(提示:想像一下,“枫林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五、综合题18. ( 3分 ) 解释划线的词的意思。 (1)人不寐 , 将军白发征夫泪。 寐:________(2)黯乡魂。 黯:________(3)明月楼高休独倚。 休:________19. ( 7分 ) 根据课文,完成练习。 (1)我们在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积极向上时常常引用《赠刘景文》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分别写出两个描写四季景色的词语。 春季________夏季________秋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3)常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等。 六、现代文阅读20. ( 8分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风 秋风好像一支巨大的画笔。它把天空涂得蓝蓝的,把稻田染成一片金黄色,把高粱画成正在燃烧的火炬,把柿子画成一盏盏小红灯,还把柳叶儿描绘得像荡秋千的顽皮小孩字。你看,那些荡秋千的树叶,随风摇摆着,然后,轻飘飘地扑向大地。(1)这篇短文有________句。 (2)写的是________的景色。 (3)文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色。 (4)文中把“秋风”比作________。 21. ( 8分 ) 重点段落品析。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水泥道像________。梧桐树的落叶像________。棕红色的小雨靴像________。(2)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短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抄写下来。 七、写作题22. ( 5分 ) 习作园地。 秋天来了,我们的周围都在发生着变化。同学们,你观察到了哪些变化?请你用日记的形式,写写你眼中的秋天。注意日记格式要正确。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B 2.【答案】 A 3.【答案】 A 4.【答案】 D 5.【答案】 C 6.【答案】 A 二、填空题7.【答案】气味;香甜;丰收;粮食 8.【答案】 泥土;水晶;紧张;脚印;迟到;排列;规则 9.【答案】 ié;án;í;uài 10.【答案】 现代诗;秋天;秋的声音;落叶;蟋蟀;大雁;秋风;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 11.【答案】 (1)不整齐,没有秩序
(2)与水泥道贴合得很紧密 12.【答案】 转睛;第一次;不整齐 13.【答案】 (1)B
(2)A 三、判断题14.【答案】 (1)错误
(2)正确
(3)错误 15.【答案】 (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16.【答案】 (1)错误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四、问答题17.【答案】改句不好。因为“美”只是抽象的评价,而“晚”表面上只是点明时间,其实却能令读者想像到这样的画面:夕阳的晖映下,枫叶流丹,如闪烁着金红光芒的彩霞,这样火红的色彩,才比二月春花更艳丽,更生机勃勃。 五、综合题18.【答案】 (1)睡觉,入睡。
(2)这里是悲伤的意思。
(3)不要。 19.【答案】 (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烈日当空;骄阳似火;秋高气爽;稻谷飘香;大雪纷飞;冰天雪地
(3)比喻;拟人;排比 六、现代文阅读20.【答案】 (1)3
(2)秋天
(3)天空;稻田;高粱;柿子;柳叶
(4)一支巨大的画笔 21.【答案】 (1)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一个金色的小巴掌;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七、写作题22.【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