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1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动物通过各自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 )
    A.逃避敌害,利于存活
    B.完成求偶、交配,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C.主动出击,获取食物
    D.做到以上三项
    2.有同学在运动时不小心发生了骨折,你认为医生在给他做手术时,需要特别保护的是( )
    A.软骨层B.骨膜
    C.骨松质内的红骨髓D.骨质
    3.下列各项中属于骨骼的是( )
    A.肱骨B.骨质C.脊柱D.锁骨
    4.某同学刚入初中时脊背挺直,三年后发现驼背,其他方面发育正常.造成驼背的原因主要是( )
    A.营养不良B.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C.经常做弯腰下俯动作D.经常不注意坐姿
    5.下列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6.运动员一般不容易发生脱臼的原因是( )
    A.关节囊的韧带增厚 B.关节腔较小
    C.关节囊和韧带的伸展性提高 D.关节面上软骨增厚
    7.下列有关动物行为和动物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蜘蛛织网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一种行为
    B.草原上头羊带领羊群觅食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C.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袋鼠以“跳跃”的方式来寻找食物或逃避敌害
    8.“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下列有关运动和行为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人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B.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能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C.少年骑马属于后天性行为
    D.马比蝴蝶的学习能力强,且学习行为更加复杂
    9.杜鹃将卵产在大山雀的巢内,靠大山雀孵卵和喂养幼鸟.这种现象是 )
    A.杜鹃的繁殖行为B.杜鹃的攻击行为
    C.杜鹃的学习行为D.杜鹃的社会行为
    10.下列各项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
    A.猫吃老鼠B.兔子吃蘑菇
    C.山羊吃树叶D.蛔虫寄生在人体内
    11.下列属于我国珍稀爬行动物的是( )
    A.藏羚羊B.金丝猴C.扬子鳄D.大鲵
    12.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冠病毒,下列有关病毒说法不对的是( )
    A.个体微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没有细胞结构
    C.在寄主细胞里进行繁殖
    D.可以独立生活
    13.如图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
    A.①B.②C.③D.④
    14.黑长喙天蛾(如图)常被误认为蜂鸟,其幼虫经蛹期羽化为成虫。下列与黑长喙天蛾发育过程相同的是( )
    A.蝗虫B.螳螂C.家蚕D.蟋蟀
    15.《天工开物》中有关于酿酒的记载:“凡酿酒必资曲药成信。无曲即佳米珍黍,空造不成。”其中的“曲”即酒曲。酒曲中含有能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 )
    A.酵母菌B.乳酸菌C.醋酸菌D.大肠杆菌
    16.奥运赛场上,运动员们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自( )
    A.骨B.关节C.骨骼肌D.神经
    17.“有心裁花花不开。无心抽柳柳成荫”,柳树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出芽生殖B.营养生殖C.分裂生殖D.有性生殖
    18.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
    A.蜻蜓点水B.作茧自缚C.金蝉脱壳D.飞蛾扑火
    19.下列对表中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20.造成我国某些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物种退化B.温室效应
    C.人类的过度开发和利用D.自然灾害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0分)
    21.(7分)观察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 ] 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使关
    节更加灵活的结构是[ ]内的滑液和[ ]。
    (2)乙图中由屈肘到伸肘运动时,必须在 的支配下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肌肉[1]的变化是 ,并且这个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 。
    22.(4分)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节选自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1)杏、桃等果树常用嫁接方式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
    (2)布谷鸟的雏鸟由鸟卵中的 发育而成。
    (3)从行为获得途径看,人学会“割麦插禾”属于 行为;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看,布谷鸟的迁徙属于 行为。
    23.(6分)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
    (2)该食物网有 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是 。
    (3)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 。
    (4)由图中发现蛇捕食鼠同时又被鹰抽食,可知食物网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
    24.(7分)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繁殖后代。以下是与生物生殖发育相关的图示,请分析回答:
    (1)图乙中[ ] 将来发育为胚胎,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由 ( 填序号)提供。
    (2)胎儿通过图丙中[ ] 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该方式能够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3)图甲、乙、丙所示生物类群共有的生殖特点是 。
    25.(6分)生活中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用酵母发过的面粉制作的食品特别松软香甜。学习了发酵技术以后,你不妨尝试动手做一下发糕。发糕松软多孔,美味可口,人人都爱吃,做起来其实并不难。
    (1)材料用具:面粉、市售鲜酵母、少许糖、温开水、面盆、大碗、蒸锅。
    (2)制作方法:
    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
    ②在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
    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拌匀,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
    ④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4﹣5小时。
    ⑤将发好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
    ⑥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呈卵圆形是 真菌,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和植物细胞结构相似,但没有 。
    (2)用温开水将酵母化开时,如果水温过高会 。
    (3)蒸熟的发糕松软多孔,是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气体遇热膨胀造成的。
    (4)某同学将和好的面团放到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进行发酵,结果蒸出的发糕有些酒味,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1分)动物通过各自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 )
    A.逃避敌害,利于存活
    B.完成求偶、交配,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C.主动出击,获取食物
    D.做到以上三项
    【分析】动物的运动的意义:主动获取食物、逃避敌害、迁移栖息场所,有利于自身生存、繁衍后代.
    【解答】解: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动物的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对动物的行为、动物运动的意义的理解.
    2.(1分)有同学在运动时不小心发生了骨折,你认为医生在给他做手术时,需要特别保护的是( )
    A.软骨层B.骨膜
    C.骨松质内的红骨髓D.骨质
    【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解答】解: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因此发生了骨折,需要特别保护的是骨膜。
    故选:B。
    【点评】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
    3.(1分)下列各项中属于骨骼的是( )
    A.肱骨B.骨质C.脊柱D.锁骨
    【分析】骨和骨连结构成骨骼。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解答】解:A、肱骨没有骨连结,是一块骨,不属于骨骼;
    B、骨质属于骨的组成部分,不属于骨骼;
    C、脊柱是人和脊椎动物背部的主要支架,脊柱分为颈、胸、腰、骶、尾五部分,它们之间有骨连结,脊柱是由骨和骨连结组成的,属于骨骼;
    D、锁骨没有骨连结不属于骨骼,不属于骨骼。
    故选:C。
    【点评】考查人体的骨骼是由骨和骨连接组成的。正确区分骨和骨骼。
    4.(1分)某同学刚入初中时脊背挺直,三年后发现驼背,其他方面发育正常.造成驼背的原因主要是( )
    A.营养不良B.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C.经常做弯腰下俯动作D.经常不注意坐姿
    【分析】此题考查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有关知识点.
    【解答】解:骨的物理特性包括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而骨的硬度和弹性又取决于骨内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之比。成年人,骨内的有机物约占 1/3,无机物约占2/3,这样的骨既坚硬又有弹性;而老年人,骨内的无机物大于2/3,这样的骨弹性小,易骨折;少年儿童骨的有机物多于 1/3,骨的弹性大,易变形。青少年若长期不注意坐姿,脊柱就会变形,从而造成驼背。
    故选:D。
    【点评】老年人、中年人和青少年骨内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比例要明确.
    5.(1分)下列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分析】本题考查骨骼肌的特点和功能。
    【解答】解: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故选:B。
    【点评】在运动中,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6.(1分)运动员一般不容易发生脱臼的原因是( )
    A.关节囊的韧带增厚
    B.关节腔较小
    C.关节囊和韧带的伸展性提高
    D.关节面上软骨增厚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体育锻炼对关节的灵活性、牢固性、活动范围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科学、系统的体育锻炼,即可以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又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运动幅度。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关节面软骨和骨密质的厚度,并可使关节周围的肌肉发达、力量增强、关节囊和韧带增厚,因而可使关节的稳固性加强。在增加关节稳固性的同时,由于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周围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提高,关节的运动幅度和灵活性也大大增加。因此运动员一般不容易发生脱臼。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体育运动促进了关节囊和韧带伸展性的提高.
    7.(1分)下列有关动物行为和动物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蜘蛛织网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一种行为
    B.草原上头羊带领羊群觅食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C.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袋鼠以“跳跃”的方式来寻找食物或逃避敌害
    【分析】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解答】解:A、蜘蛛织网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错误;
    B、领头羊带领羊群在草原上前进,表明有严格的等级,有领头羊,因此具有社会行为,B正确;
    C、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正确;
    D、袋鼠以“跳跃”的运动方式,扩大生活空间,以便于觅食和避敌,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社会行为的特点。
    8.(1分)“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下列有关运动和行为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人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B.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能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C.少年骑马属于后天性行为
    D.马比蝴蝶的学习能力强,且学习行为更加复杂
    【分析】(1)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A、人的运动系统都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A错误;
    B、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B正确;
    C、少年骑马属于后天性行为,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C正确;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马比蝴蝶的学习能力强,且学习行为更加复杂,D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及行为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9.(1分)杜鹃将卵产在大山雀的巢内,靠大山雀孵卵和喂养幼鸟.这种现象是 )
    A.杜鹃的繁殖行为B.杜鹃的攻击行为
    C.杜鹃的学习行为D.杜鹃的社会行为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可根据繁殖行为的概念来解答.
    【解答】解: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鸟类生殖发育的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大山雀巢中,大山雀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这种现象属于繁殖行为。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10.(1分)下列各项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
    A.猫吃老鼠B.兔子吃蘑菇
    C.山羊吃树叶D.蛔虫寄生在人体内
    【分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A、猫、老鼠都是动物为消费者。
    B、兔子是动物为消费者,蘑菇是分解者。
    C、山羊吃树叶,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捕食关系。
    D、蛔虫、人都是动物为消费者。
    故选:C。
    【点评】正确区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为解题的关键。
    11.(1分)下列属于我国珍稀爬行动物的是( )
    A.藏羚羊B.金丝猴C.扬子鳄D.大鲵
    【分析】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银杉(植物中的“活化石”“大熊猫”)、珙桐。
    爬行动物具有用肺呼吸,卵生等特征,代表动物有蜥蜴、扬子鳄等。
    【解答】解:藏羚羊属于哺乳动物、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大鲵属于两栖动物。
    扬子鳄属于我国特产珍稀爬行动物,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12.(1分)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冠病毒,下列有关病毒说法不对的是( )
    A.个体微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没有细胞结构
    C.在寄主细胞里进行繁殖
    D.可以独立生活
    【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会变成结晶体。
    【解答】解:A、病毒个体微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A正确。
    B、病毒没有细胞构造,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B正确。
    C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C正确;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特点以及病毒的繁殖。
    13.(1分)如图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
    A.①B.②C.③D.④
    【分析】根据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病毒进行分析回答。
    【解答】解:图中生物①为酵母菌,每个酵母菌由一个细胞构成;图中生物②为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图中③生物为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的;图中生物④为衣藻属于单细胞生物,衣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故归为植物;由以上分析可知,酵母菌、衣藻和草履虫具有细胞结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病毒的结构,病毒是唯一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14.(1分)黑长喙天蛾(如图)常被误认为蜂鸟,其幼虫经蛹期羽化为成虫。下列与黑长喙天蛾发育过程相同的是( )
    A.蝗虫B.螳螂C.家蚕D.蟋蟀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解:ABD、蝗虫、螳螂、蟋蟀的发育都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黑长喙天蛾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因此与黑长喙天蛾的发育过程相同的是家蚕。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15.(1分)《天工开物》中有关于酿酒的记载:“凡酿酒必资曲药成信。无曲即佳米珍黍,空造不成。”其中的“曲”即酒曲。酒曲中含有能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 )
    A.酵母菌B.乳酸菌C.醋酸菌D.大肠杆菌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解答】解:制酒要用酒曲,酒曲中含有酵母菌,在一定条件下它能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
    故选:A。
    【点评】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16.(1分)奥运赛场上,运动员们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自( )
    A.骨B.关节C.骨骼肌D.神经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解答】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因此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是骨骼肌。
    故选:C。
    【点评】熟记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及其之间关系。
    17.(1分)“有心裁花花不开。无心抽柳柳成荫”,柳树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出芽生殖B.营养生殖C.分裂生殖D.有性生殖
    【分析】此题是关于扦插知识的选择题,据此答题。
    【解答】解: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植物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用根、茎、叶进行的繁殖又叫营养繁殖。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只要掌握了扦插的知识,结合诗句中的意思,即可正确答题。
    18.(1分)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
    A.蜻蜓点水B.作茧自缚C.金蝉脱壳D.飞蛾扑火
    【分析】昆虫的发育可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叫不完全变态发育。
    【解答】解:A、蜻蜓点水描述的是蜻蜓生殖过程中的产卵现象。A不符合题意;
    B、作茧自缚,描述的是昆虫发育过程中的蛹期;B不符合题意;
    C、金蝉脱壳,描述的是蝉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蜕皮现象即脱去外骨骼的现象;B不符合题意;
    D、飞蛾扑火,描述的是昆虫的趋光性,是对光的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昆虫的发育过程特点。
    19.(1分)下列对表中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分析】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解答】解: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由生活经验获得的,是一种学习行为,A正确;
    B、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丙的学习能力最强,B正确;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因此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有关,不是无关,C不正确;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D正确。
    故选:C。
    【点评】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明确不同的动物在学习某种行为时,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20.(1分)造成我国某些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物种退化B.温室效应
    C.人类的过度开发和利用D.自然灾害
    【分析】人类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栖息地的丧失.导致栖息地的丧失是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
    【解答】解: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再适宜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0分)
    21.(7分)观察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 4 ] 关节囊 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使关
    节更加灵活的结构是[ 5 ]内的滑液和[ 2 ]。
    (2)乙图中由屈肘到伸肘运动时,必须在 神经系统 的支配下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肌肉[1]的变化是 由收缩到舒张 ,并且这个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 肘关节 。
    【分析】图甲中1是关节头,2是关节软骨,3是关节窝,4是关节囊,5是关节腔;图乙中1是肱二头肌,2是肱三头肌,3肌腹,4肌腱,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4关节囊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作用,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2是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5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2)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必须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才能完成。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肌肉具有收缩的特性,但是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完成一个动作需要两块或以上的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牵引着骨围绕肘关节做运动。因此由屈肘到伸肘运动时,1肱二头肌由收缩到舒张。
    故答案为:(1)4关节囊;5;2。
    (2)神经系统;由收缩到舒张;肘关节。
    【点评】熟练掌握关节的结构及功能,理解不同的运动情况下肌肉所处的不同的状态。
    22.(4分)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节选自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1)杏、桃等果树常用嫁接方式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无性 生殖。
    (2)布谷鸟的雏鸟由鸟卵中的 胚盘 发育而成。
    (3)从行为获得途径看,人学会“割麦插禾”属于 学习 行为;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看,布谷鸟的迁徙属于 节律 行为。
    【分析】(1)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接可分为芽接和枝接两种方式。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2)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又称为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等。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做算术题等。
    【解答】解:(1)杏、桃等果树常用嫁接方式繁殖后代,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2)布谷鸟鸟卵的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雏鸟由鸟卵中的胚盘发育来的。
    (3)从行为获得途径看,动物行为分为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割麦插禾”是通过学习获得行为,属于学习行为;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看,布谷鸟的迁徙属于节律行为。
    故答案为:
    (1)无性。
    (2)胚盘。
    (3)学习;节律。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动物的行为类型和生殖类型。
    23.(6分)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食物链 。
    (2)该食物网有 5 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是 草→鼠→蛇→鹰。 。
    (3)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 先增多后减少 。
    (4)由图中发现蛇捕食鼠同时又被鹰抽食,可知食物网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相互依赖 、 相互制约 。
    【分析】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
    【解答】解:(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
    (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图中食物链包括: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5条。最长食物链为:草→鼠→蛇→鹰。
    (3)如果如果大量捕猎狐,兔、鼠的天敌减少短时间内会增多,鹰的食物增多,由于过度繁殖、食物匮乏等因素影响,鹰的数量又会出现下降,因此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增加后减少。
    (4)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相互联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如食物链或食物网中任何一种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胡答案为:(1)食物链。
    (2)5;草→鼠→蛇→鹰。
    (3)先增多后减少。
    (4)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及能量流动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4.(7分)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繁殖后代。以下是与生物生殖发育相关的图示,请分析回答:
    (1)图乙中[ 7 ] 胚盘 将来发育为胚胎,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由 6、8 ( 填序号)提供。
    (2)胎儿通过图丙中[ 10 ] 胎盘 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胎生哺乳 ,该方式能够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3)图甲、乙、丙所示生物类群共有的生殖特点是 有性生殖 。
    【分析】图甲1极核,2珠被,3卵细胞,4子房。
    图乙中5气室,6卵黄,7胚盘,8卵白。
    图丙9子宫,10胎盘,11脐带。
    【解答】解:(1)7胚盘中含有遗传物质,是将来能发育成雏鸟的部位。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2)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为胎生、哺乳;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每时每刻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3)图中甲、乙、丙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
    故答案为:(1)7胚盘;6、8。
    (2)10胎盘;胎生哺乳。
    (3)有性生殖。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各种生物的生殖特点。
    25.(6分)生活中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用酵母发过的面粉制作的食品特别松软香甜。学习了发酵技术以后,你不妨尝试动手做一下发糕。发糕松软多孔,美味可口,人人都爱吃,做起来其实并不难。
    (1)材料用具:面粉、市售鲜酵母、少许糖、温开水、面盆、大碗、蒸锅。
    (2)制作方法:
    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
    ②在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
    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拌匀,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
    ④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4﹣5小时。
    ⑤将发好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
    ⑥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呈卵圆形是 单细胞 真菌,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有成形的细胞核 ,和植物细胞结构相似,但没有 叶绿体 。
    (2)用温开水将酵母化开时,如果水温过高会 会使其活性降低或死亡 。
    (3)蒸熟的发糕松软多孔,是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二氧化碳 气体遇热膨胀造成的。
    (4)某同学将和好的面团放到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进行发酵,结果蒸出的发糕有些酒味,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 。
    【分析】(1)细菌最显著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微生物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其繁殖。
    (3)酵母菌在有氧、适温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适温的条件下,能够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解答】解:(1)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没有叶绿体。酵母菌与细菌最大的区别是有真正的细胞核,而细菌无真正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植物叶肉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因此酵母菌与植物是细胞结构相比,相同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不同的是没有叶绿体。
    (2)酵母菌是有活性的,需要适宜的温度,如果水温过高会使其活性降低或死亡。因此,要用温开水将酵母化开。
    (3)在适宜的温度下,酵母菌会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会遇热膨胀,使得面团暄软多空。
    (4)密闭的保温装置中无氧,在此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能把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因此会有酒味。
    故答案为:(1)单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
    (2)会使其活性降低或死亡。
    (3)二氧化碳。
    (4)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蒸馒头、做面包的原理及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动物种类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51
    28
    4
    动物种类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51
    28
    4

    相关试卷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共6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及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5,50,75,0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