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理解与应用,实验与探究,分析与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五四学制)
一、选择题(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卡的相应表格内)
1.(3分)下列估算最符合实际的是
A.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B.教室门高大约
C.课桌上的笔落到地上用时约为
D.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2.(3分)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了,则这把刻度尺不能再使用了
B.刻度尺不是沿着课本的长边平行放置,测量时会形成误差
C.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的尺面平行
D.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3.(3分)下列单位换算过程,表达正确的是
A. B.
C. D.
4.(3分)国庆放假期间,小明每天都要去齐盛湖公园跑步锻炼。跑步时他发现路边的树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路边树木 B.远处高山 C.路面 D.自己
5.(3分)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国际制单位是
B.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
C.每分钟内通过的路程都相同的运动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与路程成正比
6.(3分)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B.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时,乙在甲前方处
D.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7.(3分)以下对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区分的
B.“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8.(3分)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能够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B.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变小
C.用嘴吹哨子的上端,向下拉动活塞,声音变低
D.对着点燃的蜡烛火焰敲击橡皮膜,火焰会熄灭
9.(3分)下列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 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
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 D.雨过天睛,彩虹出现
10.(3分)如图所示,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此装置虽然较粗糙,但意义深远,可称为近代潜望镜的先驱,其光学原理属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
11.(3分)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12.(3分)自行车尾灯能将照射过来的光原方向反射回去,下列光路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3.(3分)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B.人以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像相对于人的移动速度为
C.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
D.当物体靠近平面镜时,像变大
14.(3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仍能在白纸板上看到光反射的径迹
B.如图乙所示,将白纸板右侧前折或后折,将不能看到光反射的径迹
C.如图丙所示的光路图可知,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这位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面镜子看到你的眼睛
D.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同一个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了如图丁所示的反射
15.(3分)物理学是培养同学们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一门自然科学。下列物理问题所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A.真空铃实验——控制变量法
B.研究光的传播路径引入“光线”——理想实验法
C.类比水波研究声波——模型法
D.利用小球被音叉弹开的程度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转换法
二、理解与应用
16.(3分)小明学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后,首先进行了如下估计: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0 ,他跑所需的时间约为15 (填上合适的物理单位),在接下来的分组探究活动中,小明又利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测量的四组数据分别、、、,错误的数据是 ,该物理课本的宽度为 。学了声音的产生的和传播后,小明和小刚又进行了如下的小实验:小明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小刚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小明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响声是声音依次通过 、 传入他耳朵的。
17.(3分)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如果说托盘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若以餐桌为参照物,托盘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 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 的.
18.(3分)如图,公交车甲和公交车乙从同一车站同时同向行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甲车速度为 ,甲车与乙车的速度之比是 ,运行,乙车行驶的路程是
19.(3分)很多汽车的尾部都有一些圆形部件如图,它们是汽车的倒车雷达。汽车靠倒车雷达定位车后障碍物的距离,它们是一种能发射和接收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耳能听见的声音” 的设备。这种波 在真空中传播。(选填“能”或“不能”
20.(3分)周末,小明帮妈妈擦拭家里的穿衣镜。他的身高为,则他在镜中的像高为 ,当他站在离平面镜远的地方时,他的像和他之间的距离是 。
21.(3分)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射向平面镜,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2.(3分)如图,水面上方有一树枝,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它在水中的像。
三、实验与探究
23.在图1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点和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 ,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选填“路程”或“时间” 时造成的误差。
(3)实验中测得段的路程如图为 ,如果测得时间为,则段的平均速度 。
(4)在测量小车到达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点才停止计时,测得段的平均速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
(5)如图2所示,能正确反映该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选填字母)
24.请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1)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反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入射角。
②纸板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如图2,把纸板向后折,光沿入射,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③在图1中,当光沿的方向射向点时,光会沿着的方向射出,这个现象说明
④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该反射 (选填“遵守”或“不遵守” 光的反射定律。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和。
①实验过程中一切准备就绪后,小明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拿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 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与蜡烛的像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
②小明移去蜡烛,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 。
③实验中,小明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是 。
④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也无法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
25.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已有300的历史,最早是在17世纪末由克里斯托福里在佛罗伦萨制造的。钢琴因其独特的音响,88个琴键的全音域,历来受到作曲家的钟爱。
钢琴靠手指触键盘,键盘带动着小槌,使槌击弦发音,钢琴的右踏板控制内部的制音装置,用以延长乐音;左踏板依击弦系统的不同而控制琴槌击弦的距离,使琴槌与琴弦间的距离缩短,产生更弱的乐音。
20世纪末,数字音乐设备的发展又促使一种新的钢琴被发明出来数码钢琴(电钢琴)。这种钢琴拥有和传统钢琴一样的造型,但是却没有传统钢琴上的声学结构,既没有琴弦也没有共鸣板。数码钢琴的核心是一台电脑,它将从传统钢琴上采样下来的各个音一一储存在内部存储器中,演奏者按动一个琴键就驱动了一个信号,电脑就将对应的音播放出来。
(1)88个琴键的全音域是说各个琴弦发出声音的 不同,因而音域宽广;独特的音响是说钢琴发出声音的 与其他乐器不同;钢琴声是以 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的。
(2)制音装置的作用相当于人敲锣时,敲一下立即用手按住锣面,锣面停止振动不再发声。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
(3)左踏板是为了产生弱音,控制敲击琴弦的力量,说明声音的 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4)钢琴属于贵重乐器,有烘干加热装置,因为琴弦受潮后的锈蚀,会使得弦的振动频率改变,从而使发出声音的 改变。
(5)数码钢琴采用了模拟的办法,发出的声音模拟了钢琴的 。
四、分析与计算
26.小明在一座大山前呼喊,经过听到回声,试求小明与大山之间的距离。
27.下表是动车列车组次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
车次
盐城北
射阳
日照西
青岛北
盐城北青岛北
始发
到站
到站
到站
发车
发车
里程
0
27
275
428
(1)动车由盐城北驶往射阳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该动车长,当它以的速度匀速全部通过一个长为的隧道时,所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卡的相应表格内)
1.(3分)下列估算最符合实际的是
A.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B.教室门高大约
C.课桌上的笔落到地上用时约为
D.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解答】解:、一根筷子的长度约,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左右,故符合实际;
、教室高度约,门的高度在左右,故不符合实际;
、课桌高度不到,课桌上的笔落到地上用时约为,故不符合实际;
、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在左右,故不符合实际。
故选:。
2.(3分)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了,则这把刻度尺不能再使用了
B.刻度尺不是沿着课本的长边平行放置,测量时会形成误差
C.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的尺面平行
D.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解答】解:、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可以从其它刻度处开始测量,读数时减去前面的刻度就可以了,故错误;
、刻度尺不是沿着课本的长边平行放置,测量时会出现错误,故错误;
、观察刻度尺时,视线应该跟刻度尺尺面垂直,故错误;
、每次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都可能有误差,为了减小误差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故正确。
故选:。
3.(3分)下列单位换算过程,表达正确的是
A. B.
C. D.
【解答】解:、换算过程缺少单位,故不正确;
、进率错误,应该是,故不正确;
、换算过程错误,应该是,故不正确;
、过程及进率正确,故正确。
故选:。
4.(3分)国庆放假期间,小明每天都要去齐盛湖公园跑步锻炼。跑步时他发现路边的树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路边树木 B.远处高山 C.路面 D.自己
【解答】解:小明跑步时,以他自己为参照物时,小明与路边的树木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他看到路边的树木不停地向后退去;远处高山、路面与路旁的树木没有位置变化,以远处高山、路面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静止的,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选:。
5.(3分)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国际制单位是
B.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
C.每分钟内通过的路程都相同的运动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与路程成正比
【解答】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交通中常用的速度单位,但不是国际单位,速度的国际单位是,故错误;
、根据可知,路程的长短与物体的速度和运动时间有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由于时间是否相同未知,不能判断通过路程的长短,故错误;
、一个物体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并且物体经过的路线是直的,这个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正确;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运动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故错误。
故选:。
6.(3分)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B.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时,乙在甲前方处
D.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解答】解:
、由图可知,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运动的距离是,内,乙处于静止状态,,乙的平均速度,故正确,错误;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时,甲运动的距离,
时,乙运动的距离,时,乙在甲前方:△,故错误;
、时,甲的速度是,乙是静止状态,速度不同,故错误。
故选:。
7.(3分)以下对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区分的
B.“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解答】解: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错误;
、禁止鸣笛,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错误;
、重锤敲鼓时,鼓面的振动幅度大,声音的响度大,所以,“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错误;
、诗人根据听到的犬吠声,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正确。
故选:。
8.(3分)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能够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B.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变小
C.用嘴吹哨子的上端,向下拉动活塞,声音变低
D.对着点燃的蜡烛火焰敲击橡皮膜,火焰会熄灭
【解答】解:、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花四溅,说明物体发声时在振动,故符合题意。
、罩内抽出空气,闹钟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不符合题意;
、用嘴吹哨子的上端,向下拉动活塞,空气柱变长,声音的音调变低,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对着点燃的蜡烛火焰敲击橡皮膜,火焰会熄灭,这表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9.(3分)下列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 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
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 D.雨过天睛,彩虹出现
【解答】解: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平静湖边,倒影可见,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错误;
、山间小溪,清澈见底,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错误;
、阳光通过茂密的树叶缝隙在地面形成“亮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现象,光斑是太阳的实像;故正确;
、雨过天睛,彩虹出现,是光在传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故错误。
故选:。
10.(3分)如图所示,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此装置虽然较粗糙,但意义深远,可称为近代潜望镜的先驱,其光学原理属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
【解答】解:“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这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来观察周围事物的情况,且其装置类似与现代的潜望镜装置,因此是利用了两次反射。故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选:。
11.(3分)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解答】解:
、酒中明月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错误;
、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阻挡了光的传播,在其后边形成的一个黑色的区域,故正确;
、月亮本身并不发光,不是光源,是因为反射了太阳光才被人看见的,故错误;
、太阳发出的光射到月亮上发生反射,然后射入人的眼睛,所以,不属于平面镜成像,故错误。
故选:。
12.(3分)自行车尾灯能将照射过来的光原方向反射回去,下列光路中正确的是
A. B.
C. D.
【解答】解:过反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然后过二次反射点作法线,仍然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的方向,二次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平行,即将射来的光逆向射回。故正确,错误。
故选:。
13.(3分)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B.人以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像相对于人的移动速度为
C.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
D.当物体靠近平面镜时,像变大
【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正确;
、人以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像也以的速度靠近平面镜,像相对于人的移动速度为,故正确;
、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故正确;
、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体的大小总是相等,所以当物体靠近平面镜的距离变小时,像的大小不变,故错误。
故选:。
14.(3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仍能在白纸板上看到光反射的径迹
B.如图乙所示,将白纸板右侧前折或后折,将不能看到光反射的径迹
C.如图丙所示的光路图可知,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这位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面镜子看到你的眼睛
D.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同一个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了如图丁所示的反射
【解答】解:、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纸板和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仍能在白纸板上看到光反射的径迹。故正确。
、如图乙所示,将白纸板右侧前折或后折,纸板和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将不能看到光反射的径迹。故正确。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因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此可知,原来的入射光线成为反射光线,所以当你在平面镜中看到他人的眼睛时,对方也一定能看到你的眼睛。故正确。
、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同一个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了漫反射,而图丁所示是镜面反射。故错误。
故选:。
15.(3分)物理学是培养同学们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一门自然科学。下列物理问题所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A.真空铃实验——控制变量法
B.研究光的传播路径引入“光线”——理想实验法
C.类比水波研究声波——模型法
D.利用小球被音叉弹开的程度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转换法
【解答】解:、真空不能传声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并进一步通过推理得出的,所以该实验主要是利用了理想实验法,故不正确;
、研究光的传播路径引入“光线”,运用的是模型法,故不正确;
、声波和水波有共同的特点,以水波研究声波,采用的是类比法,故不正确;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不能直接观察,通过小球被音叉弹开的程度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应用了转换法,故正确。
故选:。
二、理解与应用
16.(3分)小明学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后,首先进行了如下估计: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0 ,他跑所需的时间约为15 (填上合适的物理单位),在接下来的分组探究活动中,小明又利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测量的四组数据分别、、、,错误的数据是 ,该物理课本的宽度为 。学了声音的产生的和传播后,小明和小刚又进行了如下的小实验:小明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小刚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小明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响声是声音依次通过 、 传入他耳朵的。
【解答】解: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高;
中学生的步幅在左右;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中学生百米成绩远大于此数值,一般在左右。
由题目所给数据可知,物理课本的宽度准确值是,与准确数值相差太大,读数错误,应该去掉;
物理书的宽度是。
在敲击长钢管时,敲击声既通过钢管传播,又通过空气传播,又因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当先后到达人耳的时间差大于时,人会听到两次响声。
故答案为:;;;18.31;钢管;空气。
17.(3分)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如果说托盘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机器人 ;若以餐桌为参照物,托盘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 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 的.
【解答】解:如图的情境中,如果说托盘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机器人,因为二者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若以餐桌为参照物,托盘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托盘是运动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故答案为:机器人;运动;相对.
18.(3分)如图,公交车甲和公交车乙从同一车站同时同向行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甲车速度为 36 ,甲车与乙车的速度之比是 ,运行,乙车行驶的路程是
【解答】解:由图形可知:表示运动的时间,表示运动的路程,
当为时,甲的路程是,乙的路程是,
则甲车速度:,
乙车速度:,
甲车与乙车的速度之比;
由可得,运行,乙车行驶的路程:。
故答案为:36;;。
19.(3分)很多汽车的尾部都有一些圆形部件如图,它们是汽车的倒车雷达。汽车靠倒车雷达定位车后障碍物的距离,它们是一种能发射和接收 超声波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耳能听见的声音” 的设备。这种波 在真空中传播。(选填“能”或“不能”
【解答】解:倒车时,倒车雷达由探头发送超声波撞击障碍物后反射此声波,计算出车体与障碍物间的实际距离,然后提示给司机,使停车或倒车更容易、更安全,所以说倒车雷达应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获得一些信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故答案为:超声波;不能。
20.(3分)周末,小明帮妈妈擦拭家里的穿衣镜。他的身高为,则他在镜中的像高为 1.7 ,当他站在离平面镜远的地方时,他的像和他之间的距离是 。
【解答】解: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跟平面镜的大小和离平面镜的远近都没有关系,所以身高的小明站在平面镜前远的地方,则他在镜中的像高为;
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人和像之间的距离是。
故答案为:1.7;2。
21.(3分)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射向平面镜,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解答】解:首先做出法线,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入射角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如图所示:
22.(3分)如图,水面上方有一树枝,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它在水中的像。
【解答】解:先作出端点、关于水面的对称点、,用虚线连接、,即为物在水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三、实验与探究
23.在图1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点和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 ,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选填“路程”或“时间” 时造成的误差。
(3)实验中测得段的路程如图为 ,如果测得时间为,则段的平均速度 。
(4)在测量小车到达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点才停止计时,测得段的平均速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
(5)如图2所示,能正确反映该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选填字母)
【解答】解:(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的倾斜度应较小,不宜太大;
(3)由图知小车运动距离,,
小车通过段的平均速度:;
(4)在测量小车到达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点才停止计时,测得的时间偏大,根据速度公式可知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5)小车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且最初的速度为0,小车运动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故图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2)小;时间;(3)40.0;0.25;(4)偏小;(5)。
24.请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1)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反射角 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入射角。
②纸板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如图2,把纸板向后折,光沿入射,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③在图1中,当光沿的方向射向点时,光会沿着的方向射出,这个现象说明
④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该反射 (选填“遵守”或“不遵守” 光的反射定律。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和。
①实验过程中一切准备就绪后,小明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拿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 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与蜡烛的像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
②小明移去蜡烛,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 。
③实验中,小明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是 。
④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也无法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
【解答】解:(1)①根据表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把纸板向前折或向后折,光沿入射在纸板上,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③让光沿着的方向射向点,反射光会沿着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④在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①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拿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②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当移去蜡烛,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③小明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种做法不合理,原因是实验次数太少,实验结论很具有偶然性;
④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像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所以如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则原因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故答案为:(1)①等于;②同一平面内;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①未点燃;完全重合;等效替代法;②虚;③实验次数太少,实验结论很具有偶然性;④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25.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已有300的历史,最早是在17世纪末由克里斯托福里在佛罗伦萨制造的。钢琴因其独特的音响,88个琴键的全音域,历来受到作曲家的钟爱。
钢琴靠手指触键盘,键盘带动着小槌,使槌击弦发音,钢琴的右踏板控制内部的制音装置,用以延长乐音;左踏板依击弦系统的不同而控制琴槌击弦的距离,使琴槌与琴弦间的距离缩短,产生更弱的乐音。
20世纪末,数字音乐设备的发展又促使一种新的钢琴被发明出来数码钢琴(电钢琴)。这种钢琴拥有和传统钢琴一样的造型,但是却没有传统钢琴上的声学结构,既没有琴弦也没有共鸣板。数码钢琴的核心是一台电脑,它将从传统钢琴上采样下来的各个音一一储存在内部存储器中,演奏者按动一个琴键就驱动了一个信号,电脑就将对应的音播放出来。
(1)88个琴键的全音域是说各个琴弦发出声音的 音调 不同,因而音域宽广;独特的音响是说钢琴发出声音的 与其他乐器不同;钢琴声是以 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的。
(2)制音装置的作用相当于人敲锣时,敲一下立即用手按住锣面,锣面停止振动不再发声。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
(3)左踏板是为了产生弱音,控制敲击琴弦的力量,说明声音的 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4)钢琴属于贵重乐器,有烘干加热装置,因为琴弦受潮后的锈蚀,会使得弦的振动频率改变,从而使发出声音的 改变。
(5)数码钢琴采用了模拟的办法,发出的声音模拟了钢琴的 。
【解答】解:
(1)钢琴的88个琴键的振动频率不同,各个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因而音域宽广。独特的音响是说钢琴发出声音的音色与其它乐器不同;钢琴声是以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的;
(2)制音装置的作用相当于人敲锣时,敲一下立即用手按住锣面,锣面停止振动不再发声。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左踏板是为了产生弱音指声音的响度小,控制敲击琴弦的力量小,琴弦的振幅小,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4)钢琴属于贵重乐器,有烘干加热装置,因为琴弦受潮后锈蚀,会使得弦的振动频率改变,从而使发出声音的音调改变;
(5)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数码钢琴采用了模拟的办法,发出的声音模拟了钢琴的音色。
故答案为:(1)音调;音色;波;(2)振动;(3)响度;(4)音调;(5)音色。
四、分析与计算
26.小明在一座大山前呼喊,经过听到回声,试求小明与大山之间的距离。
【解答】解:声音从大山传到人耳的时间:
,
由得小明与大山的距离:
。
答:小明距离大山。
27.下表是动车列车组次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
车次
盐城北
射阳
日照西
青岛北
盐城北青岛北
始发
到站
到站
到站
发车
发车
里程
0
27
275
428
(1)动车由盐城北驶往射阳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该动车长,当它以的速度匀速全部通过一个长为的隧道时,所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解答】解:
(1)由列车时刻表可知,列车由盐城驶往射阳的路程为,
列车由盐城驶往射阳的时间为:
,
则列车由盐城驶往射阳的平均速度为:
;
(2)已知动车长,动车行驶的速度为,
动车全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
由可得,动车全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
。
答:(1)动车由盐城北驶往射阳的平均速度为;
(2)所需要的时间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理解与应用,实验与探究,分析与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理解与应用,实验与探究,分析与计算,附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