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全册课件+教案+导学案+视频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图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图片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课件pptx、新教材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doc、新教材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导学案-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doc、清朝军机处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秦咸阳宫复原图,右图是清紫禁城,大家思考一下,从秦到清有哪些主要政治制度?先秦时期又有何制度?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夏朝是如何建立的?商朝有何主要政治制度?
(一)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建立了世袭制王朝国家夏,禹就是夏朝的君主。(二)商朝制度:1、内外服制度: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2、机构与官吏: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西周有哪些主要政治制度?西周政体有何基本特征?
(三)西周制度:1、分封制:周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也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2、宗法制:周天子是天下大宗,各级贵族相对周天子是小宗,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3、礼乐制:维护宗法分封制的相关制度。4、基本特征: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礼乐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大盂鼎鼎内铭文 291 字,内容包括周康王向盂讲述文王 、武王建国的经验,告诫盂要忠心辅佐王室,还记载了赐予盂的器物与人口等信息。这是研究西周分封制度和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
分封制和宗法制、礼乐制关系图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商周政体中的原始民主遗存有何表现和影响?
(四)商周政体中的原始民主遗存:1、表现: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2、影响:这些原始民主遗存,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
西周分封制材料:周初的分封是一种武装驻防事业……我们知道周王当时所能直接统治的只有王畿之地。……王畿之外,周室先后封立了很多诸侯国,诸侯对王室的义务不过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以及救济畿内的灾患而已。诸侯国的内政几乎完全自主,而王室开国初年的武王成王过去以后,诸侯对王室的义务也就成了具文(徒有形式而无实际作用的空文)。——白寿彝《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及诸侯国与周王政治关系的特点,并分析这种特点对周朝政治产生的影响。提示:目的: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特点:周王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诸侯王要服从周王;实际上诸侯国具有较大的自主性(独立性)。影响:初期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扩展了疆域;后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发展,导致国家分裂和群雄混战。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建立的背景如何?有何内容?
(一)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宗法血缘关系瓦解,分封制开始解体。2、各国都进行了改革,君主专制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3、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二)内容:1、皇帝制度: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2、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行政中枢所在;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三公之下是分掌各类政务的机构,泛称“九卿”。3、廷议制度:国家重大事情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4、郡县制: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郡下设县或道,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5、文书行政和传送制度: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秦朝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 书同文字 ”木牍木牍说明秦统一后不仅在全国范围统一了文字的字形与字体,还统一了职官、法律、名物等词语。
秦朝文书行政制度材料一: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材料二: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律》
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文书行政在秦朝推行全国的历史条件。提示:条件:郡县制的全面推行;秦统一后,统一车轨,修驰道,形成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秦朝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以法治国,文书行政管理制度十分严密。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制度的演变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制度是如何演变的?
1、两汉行政中枢的演变:(1)西汉: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三公九卿制。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中朝 (或称“内朝”),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西汉晚期以后,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2)东汉:至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2、隋唐至元行政中枢的演变:(1)隋唐: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中书省是出令机构,门下省是封驳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三省长官并称宰相。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2)宋朝:宋朝另设中书门下省,其长官履行宰相的职权。(3)元朝: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一省制中枢制度。
三省六部制材料:“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钱穆《国史大纲》
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具有民主色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的理解。提示:理解:①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可以防止大臣专权,②设政事堂由三省长官共议国事,形式上带有民主色彩。但其实质是封建君主专制。
3、明清行政中枢的演变:(1)明朝: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亲理政务,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更高阶段。废丞相后,明朝逐步建立起内阁制。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政务。(2)清朝: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明代中枢监阁双轨辅政制度材料:票拟和批红,这两者不仅将司礼监与内阁同皇权有机地联结在一起,也将司礼监与内阁联结成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所有奏章,无论缺少票拟还是批红,都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二者缺一不可。换句话说,就是任何无票拟的批红或者无批红的票拟在法律上都是非法的且不被官僚制度所认可的。由此可知,内阁和司礼监二者在整个中枢决策体系中已经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阁和司礼监在体系运转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合作,共同保障体系的平衡运行。——陈光捷《明代中枢监阁双轨辅政制度及其现代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明代中枢监阁双轨辅政制度形成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提示:背景:丞相制度废除,皇权加强;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后,工作压力剧增,于是设立内阁;宦官得到皇帝信任,内廷宦官机构获得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皇帝有意让监阁相互牵制以维护皇权。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原则:皇权至上。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两汉至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是如何演变的?
1、汉朝:(1)西汉:A.郡县制:沿袭秦朝的郡、县两级制。郡设太守。郡下设县(有少数民族地方设道),县设令或长。B.封国制:汉初地方行政制度中还包括王国和侯国。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2)东汉:到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
2、魏晋南北朝: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3、隋唐:(1)隋朝: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2)唐朝:A.唐朝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B.唐中期后,设节度使统兵征战,后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唐朝沙州节度使张承奉致都僧统等帖
4、宋朝:改道为路,又将隋唐时期作为军事管理机构的府变为一级行政区划,形成路、府、县三级制。5、元朝: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后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这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的多级行政制度。
行省制材料:行省制是蒙元统治者在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元行省制是古代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壮大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不断调整、完善的产物。它并非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该制度有三个特点:行省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元行省制引起了13、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较大变动,对元代社会和后来的明清、近代影响至深。——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元朝行省制确立的历史意义。提示:意义:元朝行省制度的确立,是行政区划和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变革);协调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对元代社会和后世影响深远。
6、明朝:明初废行中书省,其权力由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割。后来,朝廷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7、清朝: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数省军政大权。明清时期,省之下设府,府下设县,相对较为稳定,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并发展的原因、特征、影响1.原因:(1)经济上,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中央集权的保护。(2)政治上,地主阶级巩固统治地位的需要,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3)思想上,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4)自然环境上,疆域辽阔,需要中央集权政权进行管理。(5)直接条件,秦的强大与统一的完成以及后世的沿用。
2. 特征:(1)矛盾: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2)趋势:削弱相权,强化皇权;分散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3. 影响: (1)积极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华文化的延续和传播。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2)消极影响: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现象;思想专制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集体备课课件ppt,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周秦之变,郡国并行制,府县三级制,督抚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说课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课,专制主义,封建社会,官僚政治,秦朝文书行政管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商内外服制度,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