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精创】2.2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课时)(同步训练)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1808/0-171022428640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精创】2.2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课时)(同步训练)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1808/0-171022428646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精创】2.2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课时)(同步训练)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1808/1-17102242873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精创】2.2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课时)(同步训练)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1808/1-171022428736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精创】2.2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课时)(同步训练)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1808/1-17102242873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核心素养】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全册课件PPT+教案+导学案+练习
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精品第1课时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精品第1课时达标测试,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22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课时同步训练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22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课时同步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课时一、选择题1.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地质作用 D.变质作用2.有关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就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B.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C.地壳运动是地质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D.地质作用的结果是形成变质岩3.下列地形区中,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 )A.华北平原 B.长江三角洲 C.喜马拉雅山 D.珠江三角洲4.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相碰撞形成了( )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马里亚纳海沟 D.日本群岛5.下列火山位于太平洋火山带的是( )A.意大利维苏威火山 B.日本富士山 C.非洲乞力马扎罗山 D.夏威夷岛的火山 6.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形成裂谷B.外力作用中,流水的作用是弱小而不普遍C.“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判断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的方法之一D.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7.地球表面虽然经百万年的风雨侵蚀,但地面仍然是不平的,对此现象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海洋水位不断升降 B.地壳运动不断发生C.时间还不够漫长 D.侵蚀不够强烈8.石油形成于下列哪一地质构造(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海沟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质构造的形成是内外力作用的结果 ②地表形态的变化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③背斜顶部受到的是张力,因而易被侵蚀成谷地 ④背斜常形成储油构造,向斜常形成储水构造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998年10月,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世界最大的峡谷定名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据图回答10-11题。10.图中①②对应的板块是( )A.①亚欧板块;②非洲板块 B.①亚欧板块;②印度洋板块C.①印度洋板块;②非洲板块 D.①印度洋板块;②太平洋板块11.大峡谷大拐弯处最显著的地质构造是( )A.断裂构造 B.背斜构造 C.向斜构造 D.火山构造读九江附近地区地质构造断面示意图,回答12-13题。12.下列与庐山构造成因相同的是( )A.渭河平原 B.贝加尔湖 C.死海 D.华山13.有关图示地质构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地貌上常易形成裂谷或陡崖 B.是隧道挖掘的最佳位置C.往往是地下水出露位置,故可利用其找水D.不宜在此处修建大型工程二、非选择题14.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是:甲 ,乙 。(2)甲、乙两地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上覆岩层的形成是由于 作用而形成的。(3)如果要寻找油气资源,最好在 处找;如果要寻找地下水,最好在 处找。(4)在图中建一条东西向的隧道,甲、乙两处应选择 处,理由是 。15.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世界的海陆分布形成的基本原因是。 (2)世界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3)我国台湾和西南边疆地区多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是。 (4)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扩大,印度半岛将消失。这可信吗?为什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第2课时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22地形变化的动力第2课时同步训练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22地形变化的动力第2课时同步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第1课时课后测评,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22地形变化的动力第1课时同步训练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22地形变化的动力第1课时同步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精品第2课时达标测试,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22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同步训练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22地表形态的变化第2课时同步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