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 海洋地理-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广东新高考专用)
展开专题17 海洋地理
(2021年广东省高考真题)19.[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体中的分子态氧,其含量变化与水温、盐度、有机物质分解和生物活动等相关。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口外海域水体溶解氧低值区的面积和强度不断增加,夏季尤其显著,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许多现实和潜在影响。
分析长江口外海域水体溶解氧低值区在夏季强度显著增加的原因。
【答案】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水温高,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相对较少;夏季为长江汛期,河流流量大,入海口处盐度低,水体溶解氧相对较少;夏季微生物分解速度快,生物循环速率相对较快,水体溶解氧消耗快;夏季河流流量大,携带营养盐类较多,且水温适宜,生物量较大,生物对水体氧气消耗大;近年来,长江水污染不断加剧,水中植物生长繁育受到影响,释放的氧气量逐渐减少,加剧溶解氧低值区的出现。
【分析】本大题以长江口外海域水体溶解氧低值区的变化为材料,涉及海洋地理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结合材料可知,溶解氧的含量与水温、盐度、有机质分解、生物活动等相关,可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水温、盐度与溶解氧浓度呈负相关,有机质分解和生物活动消耗的水中氧气越大,水中分子态氧浓度越低,另外,水体污染影响水中植物氧气的释放,进一步增加溶解氧低值区。
一、单选题
(2021年广东东莞市高三模拟) 海草床,即大面积分布的连片海草,是珍贵的“海底森林”,与红树林、珊瑚礁被统称为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如下图所示)。受自然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影响,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海草床已完全退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三大生态系统相互依存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海草床为珊瑚礁和红树林的生长提供静流区
B.红树林为珊瑚礁和海草床提供大量营养物质
C.珊瑚礁为红树林和海草床过滤海水净化水质
D.海草床为红树林和珊瑚礁缓冲水流沉降泥沙
2.海草床能够输出成熟鱼类主要是因为( )
①提供良好的隐蔽场地②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③消弱波浪,保护海岸④固碳量大,缓解全球变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保护海草床生态系统宜采取的措施有( )
①禁止近海捕鱼②人工增殖海草③加强海草床动态监测④禁止海岸工程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D 2.A 3.B
【分析】1.据图分析,海草床为红树林的生长提供静流区,A错误;红树林和海草床使珊瑚礁远离过量的营养和沉积物的负载,同时为珊瑚礁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B错误;海草床和珊瑚礁为红树林过滤海水净化水质,C错误;海草床为红树林和珊瑚礁缓冲水流沉降泥沙,D正确;故选D。
2.据图分析,海草床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和隐蔽保护场所,降低被捕食概率,同时是重要的饵料供给地,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从而输出成熟鱼类,①②符合;消弱波浪是珊瑚礁的功能,③不符合;固碳量大,缓解全球变暖与输出成熟鱼类关系不大,④不符合;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目前受自然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影响,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海草床已完全退化,可以通过人工增殖海草、加强海草床动态监测,保护海草床生态系统,②③符合;禁止近海捕鱼、禁止海岸工程建设不现实,①④不符合;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1年广东华南师大附中高三三模) 大连市东北方向200多公里的庄河市海洋村,有着面积广阔的潮间带(滩涂),生长着经济价值较高的贝类——菲律宾蛤仔,被誉为“东方贝库”。上世纪90年代初,每当开海日,上千人沿着滩涂小路走向大海,利用手中的工具在滩涂上发现它,称为“赶海”;90年代末期,当地野生蛤仔种群开始大量缩减,至今已鲜见踪迹;于是当地发展“底播增殖”,即先人工投苗在自然海域,任其自然生长后进行回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庄河附近浅海滩涂盛产品质优良的菲律宾蛤仔的有利条件是( )
①河流众多,营养盐丰富②潮间带海水浅,光照充足③位于内海,风浪小④水温高,生长速度快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5.在冬季底播增殖的过程中,养殖者选择将从福建买来的苗种投放于低潮线下的浅水区域,而非投放在当地野生蛤仔原本生活的潮间带,其原因是( )
A.低潮线下的浅水区域,淤泥多,营养盐类更丰富
B.错开投放区域,减小对野生蛤仔生存环境的影响
C.低潮线下,水位稳定,退潮时太阳暴晒的影响小
D.低潮线下利于防寒,减少低温环境对苗种的影响
【答案】4.A 5.D
【分析】4.庄河附近浅海滩涂盛产品质优良的菲律宾蛤仔的有利条件可以从饵料、光照、生长期等角度思考。海洋生物的生存需要饵料,由图可知,庄河附近有多条河流入海,带来营养盐类,①正确;且潮间带海水浅,光照充足,有利于藻类植物等的生长,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且温度适宜,②正确;风浪小和菲律宾蛤仔品质优良无关,③错误;黄海所在纬度较高,水温不高,④错误。综上,正确选项是A。
5.福建纬度低,水温较黄海要高。福建的幼苗投放到黄海,需要适应温度上的差异。低潮线下的浅水区域接受太阳辐射更多,水温更高,更有利于幼仔存活,D项正确。营养盐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A项错误;苗种对野生蛤仔生存环境的影响不大,B项错误;低潮线下太阳辐射更强,C项错误。
(2021年广东肇庆市高三二模) 截至2019年底,欧洲已并网海上风电装机总量达到22072MW,分布在欧洲12个国家的110个海上风电场。其中英国占45%、德国占34%、丹麦占8%、比利时占7%、荷兰占5%。目前,欧洲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主要在北海(77%)、爱尔兰海(13%)和波罗的海(10%)(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欧洲西部国家将风电场布局于海上,其主要目的是( )
A.营造壮观景致,发展旅游经济 B.节省建设投资,降低维修费用
C.控制海水涨落,保障航运安全 D.获取稳定风能,节省土地资源
7.北海海域风电场集中分布,主要是由于北海( )
A.周边国家风力发电规模较大 B.相邻的国家经济实力较强
C.航运发达,便于运输零部件 D.海域辽阔,风力资源丰富
8.当地时间2021年1月18日23时46分,阿根廷西部圣胡安省发生6.8级地震。当地政府能够迅速、准确地获悉受灾地点、范围、面积等情况,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RS技术 B.GPS技术 C.GIS技术 D.SCS技术
【答案】6.D 7.A 8.A
【分析】6.海洋下垫面状况单一,摩擦力小,风向稳定,风力较强;风电场所需面积较大,但欧洲大部分国家人多地狭,土地紧缺。海洋开发风能,获取稳定风能,节省土地资源,D正确。风力发电可能营造壮观景致,但不是主要目的,A错误;风力发电投资大,后期维修成本高,B错误;风力不能控制海水涨落,C错误。故选D。
7.北海海域成为风电场集中分布的海域,一方面是北海风力资源丰富,二是北海沿岸的国家多,风力发电布局主要在北海海区,形成规模较大的发电场。A正确。经济实力、海运条件不是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
8.遥感技术具有监测功能,能够准确获悉受灾地点、范围、面积等情况。A正确。GPS主要是定位,不能获取灾情信息,GIS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对数据进行传输、计算、输出的功能,SCS意思是顺序控制系统,指按照规定的时间或逻辑的顺序,对某一工艺系统或主要辅机的多个终端控制元件进行一系列操作的控制系统。BCD错误,故选A。
9.(2021年广东深圳市高三一模)“海浩”是指海面上出现“白茫茫云雾”的现象。下图为2021年1月7日青岛经历寒潮天气时海面出现的“海浩”奇观(海面云雾主要由冰晶组成)。此次“海浩”现象的发生条件是( )
A.冷锋过境前;水温高于气温 B.冷锋过境后;水温高于气温
C.冷锋过境前;水温低于气温 D.冷锋过境后;水温低于气温
【答案】B
【详解】“海浩”是指海面上方气温突降至零度以下时,海水温度高于空气中温度,海水蒸发的水蒸气遇冷后迅速凝结为小水珠或冰晶,因此 “海浩”现象是因水汽遇冷凝结而成,因此气温越低,越有利于形成“海浩”现象。冷锋过境后,受单一的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水温高于气温,有利于形成“海浩”现象。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021年普宁市普师高级中学高三二模) 冰缘区的物理风化以冻融作用为主。中国南极长城站位于乔治王岛,岛上冻融作用明显。据观察,长城站附近岩性一致的区域,西侧坡的冻融作用弱于东侧坡,海岸边的冻融作用弱于几百米外的山坡。下图是“长城站位置及2002~2014年风频示意图”,选表是“1985-2014年长城站各季节大风风向分布天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季节
N-E区间
S一E区间
S--W区间
N-W区间
春季
112
239
165
505
夏季
53
207
42
209
秋季
87
413
97
431
冬季
124
374
172
421
10. 长城站附近区域冻融作用较强的时间是( )
A.3~6月 B.7~9月 C.10~11月 D.12-2月
11.长城站附近区域,西侧坡冻融作用较弱的主要原因是( )
A.积雪量较大 B.纬度较低 C.太阳辐射强 D.坡度较陡
12.长城站附近区域,海岸边冻融作用较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低平 B.苔藓、地衣较少
C.岩层较薄 D.气温变化速率小
【答案】10.D 11.A 12.D
【分析】10.根据题意可知,海岸边的冻融作用弱于几百米外的山坡,冻融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低且温差较大。夏季时候南极地区的温差达到最大,且根据风频图和风向分布天数表格,夏季整体风力较小,受到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小,所以此时冻融作用较强,时间应该为12月-2月,D项正确。春秋季节的偏西风较强,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较大,冻融作用较弱,冬季温度太低且偏西风较强,冻融作用较弱,ABC项错误。故选D。
11.西侧坡多大风,气温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形成大的降雪,积雪较厚对地表形成一个保温层,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冻融作用较弱,A项正确。南极地区纬度较高,且东西坡的纬度相当,B项错误。太阳辐射方面,南极地区东西坡获得的太阳辐射全年基本相当,差异不大,C项错误。坡度陡缓上,东侧破坡度更陡,D项错误。故选A。
12.海边地区距离海洋较近,海洋海水比热容高,吸收热量慢,散失热量也慢,最终导致海边地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偏小,因此冻融作用较小,D项正确。地势高低对温差的影响相对海陆位置较小,A项错误。南极气候寒冷,苔藓、地衣较少,B项错误。岩层厚度方面,南极地区覆盖厚厚的冰层,不受到岩层厚度的影响,C项错误。故选D。
(2021年广东广州市高三模拟)苏北平原地处江苏省中部,沉积物以黏土与粉砂为主,根据沉积层中的植物孢粉变化可反应其海平面变化。自更新世以来,苏北平原经历了湖相—滨海沼泽—海湾—潟湖—湖相演化。下图示意距今6ka—2.6ka苏北平原的草本植物百分比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自更新世以来,苏北平原沿海的海平面变化整体为( )
A.先下降后上升 B.一直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一直上升
14.距今4.05ka—3.00ka期间莎草科较少,藜科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破坏显著 B.土壤盐分较多
C.环境过于潮湿 D.干旱次数增加
15.苏北平原由海湾到潟湖演化过程中,沉积物( )
A.黏土沉积增加 B.潮流作用增强
C.颗粒平均粒径增加 D.海洋生物化石增加
【答案】13.C 14.B 15.A
【分析】13.由材料分析可知,苏北平原沉积物以黏土与粉砂为主,根据沉积层中的植物孢粉变化可反应其海平面变化。自更新世以来,苏北平原经历了湖相—滨海沼泽—海湾—潟湖—湖相演化。由图可知苏北平原的草本植物百分比中,藜科所占比重最大,4种草本植物的百分比先降低再升高,说明海平面先上升再下降,故选C。
14.由图可知,距今4.05ka—3.00ka期间莎草科较少,藜科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苏北平原正在经历潟湖演化阶段,在海的边缘地区,由于海水受不完全隔绝或周期性隔绝,从而引起水介质的咸化,所以可能导致沿海地区土壤盐分增多,使得莎草科较少,故选B。
15.由海湾到潟湖演化过程中,流水堆积作用加强,颗粒小质量小的黏土沉积量增多;潮流作用是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的作用下海水的水平运动,变化小;黏土沉积增加,颗粒平均粒径减小;不影响海洋生物化石。故选A。
(2021年广东珠海市高三一模) 茎柔鱼亦称“美洲大鱿鱼”,属喜冷水鱼类,对海水温度敏感而易发生迁徙,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海域,是秘鲁最重要的水产资源之一。下图为“东太平洋强卮尔尼诺年表层海水距平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强厄尔尼诺年时,茎柔鱼迁徙的方向最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当秘鲁喜迎茎柔鱼丰收大年时,下列地理事件发生概率增大的是( )
A.澳大利亚山火频发 B.秘鲁沿岸上升流增强
C.茎柔鱼的天敌种类增多 D.秘鲁当年降水量偏多
【答案】16.C 17.B
【分析】16.茎柔鱼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海域,受信风影响,赤道暖流向西流,太平洋东部高纬度寒流补充导致太平洋东部海区温度低于同纬度太平洋西部,茎柔鱼应该属于喜冷水鱼类。茎柔鱼对海水温度上升敏感并易发生迁徙,当强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①迁徙方向是年表层海水距平等温线1.2闭合等值线内迁移,属于温度较高地区内迁徒。②迁徙方向是从1.2迁到0.8-1.0之间。④迁徙方向是从0.8-1迁徙到0.6-0.8之间。③迁徒方向是从1.0-1.2迁到0.6-0.8之间。④迁徙方向是从0.8-1迁徙到0.6-0.8之间。茎柔鱼应该属于喜冷水鱼类。相比较而言,③是向高纬度低温区迁移,因此茎柔鱼迁的方向最可能是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当秘鲁喜迎茎柔鱼丰收大年时,说明东南信风势力比较强,秘鲁寒流的上升补偿链比较强,上升带来的硅酸和磷酸盐类比较多,藻类比较多,鱼类食物比较充足。下列地理事件发生概率增大的是:秘鲁沿岸上升流增强,B正确。澳大利亚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山火少、茎柔鱼的天敌种类少、秘鲁盛行下沉气流,当年降水量偏少,ACD错。故选B。
(2021年广东珠海市高三一模)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km,其中自然岸线是指海岸自然结构和生态功能未受到人类活动与人工构筑物明显影响的海岸线。下图为“4种自然岸线长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4种自然岸线( )
A.快速缩减的起步时间大体一致 B.基岩岸线长度一直短于砂砾质岸线
C.生物岸线一直受到人类的大力保护 D.1990年以来4种岸线变化都较剧烈
19.导致自然岸线长度变化幅度最大的人类活动是( )
A.修建港口 B.过度捕捞 C.围垦开发 D.毁坏红树林
20.21世纪初,江苏提出了“海上苏东”和“百万滩涂”开发战略,开始了高强度的开发。但是苏东的大段自然淤泥质海岸依然保留下来。此现象最主要原因是( )
A.淤积作用强烈 B.人们注重保护
C.开发强度较小 D.海岸不易被破坏
【答案】18.D 19.C 20.A
【分析】18.从图中快车看出四种自然岸线快速缩减的起步时间不一致,排除A选项;基岩岸线的长度在1990年长于砂砾质海岸线,排除B选项;1990年后生物岸线的长度开始减小,说明受到人类活动,排除C选项;1990年之后,四种自然岸线变化的斜率比较大,说明四种自然岸线变化都比较剧烈,D选项正确。故选D。
19.从图中可以看出,自然海岸线的长度在减小,说明海水侵蚀比较严重。C选项,会大幅度降低海岸线的长度,符合题意;D选项,导致红树林对海岸的保护作用下降,但是影响不是最大的;A选项对自然岸线长度的影响比较小;B选项与自然岸线的关系不大;C选项会使自然岸线长度增长。故选C。
20.高强度的开发,所以B、C选项错误;淤泥质海岸容易被破坏,D选项错误;淤泥质海岸是由于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苏东高强度开发,仍然保留大段淤泥质海岸,说明此河段淤积作用强烈。故选A。
(2021年广东高三模拟)近岸海域赤潮高发,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对渔业生产带来经济损失。下图示意2000~2018年福建近岸海域赤潮累计发现数量与面积的各月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福建近岸海域2000-2018年赤潮高发的时段主要是( )
A.冬末春初 B.春末夏初 C.夏末秋初 D.秋末冬初
22.此时段,引起福建近岸海域赤潮高发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主导风向由偏北转为偏南,近岸海域气温升高
②太阳辐射增强,近岸海域的蒸发量增大
③降水强度增大,地表径流输入近岸海域的营养物增多
④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大变小,近岸海域水生生物生长速度加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21.B 22.B
【分析】21.读图可知,该处赤潮累计发现数量和累计发现面积4-5月激增,随后减少,因此4-5月为赤潮高发时段,此时处于春末夏初,B正确,ACD错。故选B。
22.春未夏初东南沿海地区主导风向由偏北转向偏南,风从暖湿洋面吹来,近岸海域气温升高,水温升高,有利于赤潮的产生,①正确。近岸海域的蒸发量增大与赤潮产生关系不大,水温上升是影响赤潮产生的重要因素,②错。春夏初该地降水强度增加,因此能够通过地表径流将更多的营养物质带到近岸海域,使得水体富营养化,赤潮大量产生。③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近岸海域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的信息,④错。本题应选择①③,B正确,ACD错。故选B.
二、综合题
23.(2021年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涠洲岛,位于北部湾海域中部,是中国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涠洲岛附近海域发育了典型的全新世珊瑚岸礁。不同于低纬度热带海域(如南沙群岛等),北部湾海洋表面温度季节变化较大(18~30℃)。珊瑚礁表面充满裂缝和坑洼,北部湾的岸礁是我国大陆沿岸纬度最高的珊瑚礁,被称为“高纬度珊瑚礁”或“边缘珊瑚礁”,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近年来,该海域的珊瑚发生大面积死亡和白化现象。下图示意涠洲岛地理位置。
(1)指出涠洲岛附近珊瑚礁发挥的天然防波堤作用。
(2)分析涠洲岛附近海域珊瑚发生大面积死亡和白化现象的原因。
【答案】(1)珊瑚礁表面多裂缝和坑洼,增加了与海水的摩擦作用,消耗海浪的能量;降低抵达岛屿的海浪高度,起到减轻风暴潮对海岛的侵蚀作用。
(2)海洋表面温度季节变化大,海水温度不稳定;沿岸居民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排放,导致海水水质下降;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水酸化。
【分析】(1)可从珊瑚礁表面的形状能消耗海浪的能量,从而起到减轻风暴潮对海岛的侵蚀作用等方面回答。珊瑚礁的结构非常复杂,表面崎岖不平,充满裂缝和坑洼。这使它们能打碎海浪,通过摩擦消耗海浪的大部分能量,降低抵达海岸的海浪高度。因此,可起到减轻风暴潮对海岛的侵蚀作用。
(2)依据资料信息,可从海水温度的稳定性、人类活动对海水水质的影响以及海水酸化等方面思考。“北部湾的岸礁是我国大陆沿岸纬度最高的珊瑚礁,被称为“高纬度珊瑚礁”或“边缘珊瑚礁”,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北部湾海洋表面温度季节变化较大(18~30℃)”。这些信息说明,由于该海区纬度偏高,海洋表面温度季节变化大,海水温度不稳定,不利于珊瑚发育生长;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也导致海水温度过高,改变珊瑚的生长环境;北部湾海域封闭,沿岸居民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不易扩散,导致海水水质下降;燃烧化石燃料放出的二氧化碳,不只是造成全球暖化,CO2同时也是种酸性气体,越来越多CO2溶到海水里,就会造成海水酸化,使珊瑚生长环境恶化,导致其大面积死亡。
24.(2021年广东惠州市高三一模)[选修2:海洋地理]
目前,我国是世界风电装机容量第一大国,但以陆上风电为主,主要分布在西部。我国海上风电建设起步晚,但发展极为迅猛。近年来大量风电企业“由陆入海”,从辽东半岛到海南岛,海上“风车森林”正在快速增长。与陆地相比,海上很少有静风期,安装的风电机组尺寸也更大。
分析我国风电企业“由陆入海”的原因。
【答案】我国沿海(受季风、海陆风及热带气旋活动影响)风力强,风能资源丰富;海上静风期短,发电时间更长;海上风电机组设备尺寸大,发电效率更高;沿海人口城市集中,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风电市场更广;减少高压输电设施建设,减小长途输电造成的电能损耗,降低输电成本。
【分析】通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风力发电主要借助风来发电,发电量受风力大小的影响较大。我国的风电企业“由陆入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相比,沿海地区受季风、海陆风及热带气旋活动影响大,风力更大,风能资源更丰富;与内陆相比,沿海地区无风期更短,发电时间更长,发电量更稳定;材料中提到海上安装的风电机组尺寸更大,因此发电效率更高;沿海地区由于人口和城市密集,风电市场广阔;内陆地区的风电需要长距离输送至能源需求量大的东部地区,成本大;利用海风发电,可以就近输往市场,减少高压输电设施的建设,减少了电能输送的损耗,降低成本。
25.(2021年广东惠州市高三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海潟湖地处海南省万宁市境内(下图所示),水域面积约46km2,水深1—5米。产于小海潟湖的和乐蟹因体肥肉嫩、卵满膏肥而被誉为“海中人参”。和乐蟹适宜生长于水温15℃-32℃、盐度为5‰-30‰、透明度≥50cm的水域中,近年来野生和乐蟹已濒临灭绝,产量低价格高,仅海南市场已供不应求。
2016年万宁和乐蟹生态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其生态养殖中心将小海周边直接引海水养殖的低位池塘改造为红树林复育养殖池塘,通过生态化、标准化养殖,推动了和乐蟹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
(1)分析早期小海适合野生和乐蟹生长的自然条件。
(2)推测近年来小海野生和乐蟹濒临灭绝的原因。
(3)举例说出该和乐蟹养殖中心可能带动哪些上下游产业发展。
(4)请你为该地和乐蟹生态产业园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纬度较低,水体温暖适宜;潟湖水浅,光照足,水生生物丰富;多条河流注入,带来陆地营养物质;湖区盐度(变化大)适宜;水质洁净,透明度高。
(2)人类活动导致海洋污染,水质变差;人类的过度捕捞。
(3)上游:饲料、育苗产业;下游:产品包装和运输(物流业);产品营销等。
(4)提高育种技术,保障和乐蟹品质与产量;适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和乐蟹的市场份额;生态养殖,保护生态环境;树立品牌,提升和乐蟹的知名度;促进以和乐蟹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分析】(1)野生和乐蟹生长主要分析生存环境和食物。和乐蟹适宜生长于水温15℃-32℃的水域中,从纬度位置来看,该海区维度较低,水体温暖;并且小海为潟湖,属于浅海区,光照充足,水生生物丰富;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多条河流汇入,可以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和乐蟹适宜的盐度为5‰-30‰,该海区盐度适宜;和乐蟹适宜在透明度≥50cm生长,而该海区水质洁净,透明度高。
(2)野生和乐蟹灭绝的原因主要从生存环境的变化和天敌两方面来分析。人类活动导致海洋水质变差;和乐蟹被誉为“海中人参”,因此捕捞量大,导致其濒临灭绝。
(3)和乐蟹养殖中心的上游会推动饲料、育苗产业的发展;和乐蟹最终要销售,下游会带动包装和运输的发展;其次还会推动和乐蟹营销的发展。
(4)要可持续发展就要重视质量和长久收益,提高质量和产量可以通过提高育种技术来实现;扩大规模,增加市场的占有率;在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打造品牌,提高和乐蟹的知名度;为了获取更大收益,还可以发展以和乐蟹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业。
26.(2021年广东石门中学高三模拟)[地理——选修2:海洋地理]
潟湖是被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小海位于海南省万宁市东部海岸,是一片面积约43km2的半封闭水体,现为全国最大的内海潟湖。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小海潟湖边滩围垦、建闸坝、造鱼虾塘及无序抛沙,加速了小海潟湖缩小和淤浅,纳潮量日益减小,红树林面积减少。近几年来,政府通过实施港北小海潮汐通道清淤项目、港北入海河流河道整治工程、打击非法海水养殖行为等多项措施改善小海生态环境。下图示意小海湖潟湖位置。
分析小海潟湖水体逐渐淡化的原因,并简要说明人类活动对小海潟湖生态功能的不利影响。
【答案】水体淡化原因:小海潟湖入海通道窄,随着湖泊封闭性增强,影响小海泄洪、纳潮和水体交换,海水进水量逐渐减少;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众多,入湖河水不断稀释湖水;围垦、建闸坝等人类活动加速了潟湖缩小和淤浅,潟湖内水体与外海水体交换不通畅。
人类活动对小海潟湖生态功能的不利影响:人类活动造成潟湖缩小和淤浅,纳潮量减小,使其防洪功能下降;沙洲和湖内红树林等植被破坏,更易受台风、暴潮的袭击,潟湖保护海岸功能下降
【分析】水体淡化原因:从自然原因来分析,材料中说潟湖是被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小海潟湖是一片面积约43km2的半封闭水体,入海通道窄,随着湖泊封闭性增强,影响小海泄洪、纳潮和水体交换,海水进水量逐渐减少;小海位于海南省万宁市东部海岸,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众多,入湖河水对小海潟湖具有很强的稀释作用;从人为原因来分析: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小海潟湖边滩围垦、建闸坝、造鱼虾塘及无序抛沙,加速了小海潟湖缩小和淤浅,潟湖内水体与外海水体交换不通畅。人类活动对小海潟湖生态功能的不利影响:据材料可知,人类活动加速了小海潟湖缩小和淤浅,纳潮量日益减小,使其防洪功能下降;红树林面积减少,易受台风、暴潮的袭击,潟湖保护海岸功能下降。
27.(2021年广东高州市高三二模)(选修2:海洋地理)
下图示意北印度洋局部海域7月份表层海水温度分布情况。
简述图示海域7月份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甲海域最可能出现的海洋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答案】特点: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西部海域形成一个低温中心。问题∶海洋石油污染。危害∶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生产;影响滨海旅游业等。
【分析】读图可知,等温线数值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说明7月份表层海水温度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西部靠近索马里半岛的海域形成一个低温中心。
图示海域北部为波斯湾,石油资源丰富,开采过程中若石油泄漏造成海域污染。海洋石油污染会造成海生鱼类鸟类死亡,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危害渔业生产,造成渔业减产,品质下降;海水受到污染还会影响滨海旅游业等。
28.(2021年广东金山中学高三三模)[地理—选修2:海洋地理]
随着世界人口数量急增和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空间不断扩大,世界范围内城市特别是港口城市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上世纪世界范围内开始进行着大面积的围海造陆工程。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海滨城市上世纪某时段局部海岸的变迁。分析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图中该时段海岸变迁的特点。
(2)简述该区域合理利用海洋空间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海岸向海洋推进的速度变快;海岸线变平直。
(2)因地制宜利用海洋空间;避免无序开发和过度利用;防止海洋环境污染,保护海洋生态。
【分析】(1)根据图示:海岸不断向海洋推进,推进速度变快,海岸线变平直。海岸扩张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自然:河流泥沙堆积,人为:填海造陆、港口建设等。
(2)该区域濒临海洋,有优良海湾,可因地制宜利用人工填海造陆建设港口,充分利用海洋空间,同时该区域港口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海洋空间过度开发和破坏,注意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防止海洋污染。
29.(2021年广东汕头市高三三模)(海洋地理)
我国海洋渔业长期采用底拖网作业,其不仅带来渔业资源衰退的结果,更使得近海海底的自然鱼礁、海底突起部分和海沟夷为平地,长期遭受底拖网作业区域的海底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工鱼礁(如下图)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大量人工鱼礁在近海的投放,让附近的生物多样性迅速增加,游客在此潜水也有了更多乐趣。
分析投放人工鱼礁后,近海吸引了更多潜水爱好者的原因。
【答案】人工鱼礁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人工鱼礁的存在,还避免了拖网作业,防止过度捕捞,实现良性循环。为此,潜水爱好者能看到更多的生物,可观赏性强,于是海洋在投放人工鱼礁后,吸引了更多潜水爱好者。
【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人工鱼礁建设作为一项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工程,能改善近海水域环境,使原本生产力较低、鱼种较少的沙泥底质环境,变成生产力较高、鱼种较多的岩礁环境,防止底拖网作业,增殖与保护渔业资源,提高渔获质量。同时开放型鱼礁还能把渔业同旅游业结合起来,以休闲渔业促进海上生态观光旅游的发展,观赏性大大提高可吸引更多的潜水爱好者。
30.(2021年广东潮州市高三二模)[选修-海洋地理)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蚝一般栖息于低潮线以下水深7m左右的岩礁上,适宜生长区的水温为15-25℃,海水盐度为10‰-15‰,繁殖季节为5-9月,以细小的浮游生物、硅藻和碎屑为食,3-5年可收获,主要天敌有鸟类、螺类及部分鱼类。潮州市饶平县汫洲镇是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的一个城镇,一年四季均生产生蚝,素有“大蚝之乡”的美称。该镇附近海域处于咸淡水汇合区域,由于该区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海水温度,孕育了大量浮游生物的成长。为提高生蚝人工养殖的产量,该地大规模采用筏式吊养。筏式吊养主要包括浮排吊养和浅海缆筏吊养,特点是立体化养殖,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容易控制。
分析汫洲镇适宜生蚝生长的海洋环境,并从海洋环境保护角度对该镇大规模采用筏式吊养的人工养殖方式提出建议。
【答案】海洋环境:位于低纬浅海,水温适宜;咸淡水汇合区,多浮游生物;工农业活动少,水质良好,污染少。建议:控制生蚝养殖规模,避免生物多样性减少;合理规划筏式吊养密度,防止海水富营养化。
【分析】读材料“生蚝一般栖息于低潮线以下水深7m左右的岩礁上,适宜生长区的水温为15-25℃”,结合图中纬度为23.7°N,对应的海洋环境为位于低纬浅海,水温不太高也不过低,水温适宜;材料“海水盐度为10‰-15‰”,并处于河流入海口处,咸淡水汇合,盐度适宜;咸淡水汇合区,营养盐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生蚝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从图中可以看出,汫洲镇处于海滨地区,相对陆地上的其他区域,位置较偏僻,因此工农业活动少,排放到海水中的污染物较少,水质良好,污染少,有利于生蚝生长繁殖。读材料“为提高生蚝人工养殖的产量,该地大规模采用筏式吊养”,可知该地生蚝养殖规模较大,成为优势物种,易干扰到其他海生生物的生存,长此以往可能造成生物多样性较少,因此应控制生蚝养殖规模,避免生物多样性减少;再读材料“筏式吊养主要包括浮排吊养和浅海缆筏吊养,特点是立体化养殖,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容易控制”,可知筏式吊养的养殖密度大,导致海水流动性变差,以及养殖生蚝过程中污染物的积累,从而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要合理规划筏式吊养密度,防止海水富营养化。
31.(2021年广东梅州市高三二模)(海洋地理)
连江县为福建省福州市辖县,东濒台湾海峡,西傍省会福州,有海域面积3112平方千米传统的鲍鱼养殖,采用木质网箱、塑胶网箱进行,抗风能力差。工人每天需将300笼鲍鱼从海里提起,逐一清洗笼屉、投食并检查其生长情况,近几年工作越加繁重,传统鲍鱼养殖遭遇瓶颈。传统养殖饵料和鱼药的投放主要依靠经验,其中饵料多为各种有机混合物,含有丰富的氮磷。鱼药多富含铜锌等元素,用于预防、治疗水产动植物病虫害。科学养殖成为影响海水环境的关键。
分析连江县传统鲍鱼养殖遭遇瓶颈的原因,并指出传统养殖对海域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原因:抗风能力差,只能近岸养殖,易受台风影响;港口、旅游、临海工业发展,近海可利用空间减少;近海生态环境破坏,水质污染加剧;劳动力短缺,成本上升。
不利影响:饵料投放过量,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多赤潮;鱼药带来重金属污染;生态失衡。
【分析】读材料知,木质网箱、塑胶网箱抗风能力差,福建省沿海地区台风多发,一旦遭遇自然灾害,传统鲍鱼养殖损失大,另外养殖工作复杂,劳动力成本高,养殖成本高,同时近海地区工业、旅游业的发展使得鲍鱼养殖区域减少,再加上人类活动导致的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使得鲍鱼养殖遭遇瓶颈。
根据材料“饵料多为各种有机混合物,含有丰富的氮磷。”可推测饵料投放过量,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形成赤潮,根据材料“鱼药多富含铜锌等元素,用于预防、治疗水产动植物病虫害。”可推测鱼药会带来重金属污染;故传统鲍鱼养殖会使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遭破坏,造成海洋生态失衡。
32.(2021年广东深圳市高三二模)(海洋地理)
海平面高度受盛行风向、水温、大风天气、海洋水文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季节性的升降变化,并对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及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下图1示意上海区域及观测站位置,图2表示上海东部沿海海平面高度的年内变化(1980~2019年平均状况)。
与冬春季相比,分析上海东部沿海海平面夏秋季较高的原因。
【答案】夏秋季受东南季风(迎岸风)影响,海水向近岸堆积,海平面较高;夏秋季水温高,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夏秋季多热带气旋(台风),易出现风暴潮增水;夏半年长江入海径流量大,且与东南季风影响叠加,江水与海水相互顶托更明显。
【分析】结合材料可知,“海平面高度受盛行风向、水温、大风天气、海洋水文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结合图示可知,冬春季海平面高度低,夏秋季海平面高,主要原因可从水温、盛行风向、海水运动等方面分析。夏秋季时受东南季风(迎岸风)影响,海水向近岸堆积,海平面较高;夏秋季水温高,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夏秋季多热带气旋(台风),易出现风暴潮增水,使得海平面大幅度升高;夏半年长江入海径流量大,且与东南季风影响叠加,江水与海水相互顶托更明显,从而导致海平面高度高。
33.(2021年广东肇庆市高三二模)海洋地理
黑海是欧洲东南部和亚洲小亚细亚半岛之间的陆间海,海水由狭窄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溢注,与地中海沟通。黑海表层海水盐度(指海水中全部溶解的固体溶质质量与海水质量之比)平均为12%~22%,下层海水盐度显著升高。下图示意黑海位置。
分析黑海表层海水盐度低于下层的主要原因。
【答案】黑海地区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周围有多条大河汇入,表层海水盐度偏低;因盐度较低,表层海水密度较小,抑制上下层海水交换,使下层海水得不到淡水稀释,盐度增高;由于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盐度差异,导致盐度较低的表层海水由黑海流向地中海,盐度较高的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向黑海,使下层海水盐度更高。
【分析】影响盐度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蒸发量以及入海径流量。黑海周围以地中海气候为主,降水较多,海区纬度较高,蒸发少,同时河流较多,入海径流量较大,陆地径流对海水的稀释作用强,故表层海水盐度低;黑海表层盐度比深层盐度低,表层海水的密度小于下层海水密度,上下水层对流弱,下层海水得不到上层海水的稀释,因而下层盐度大;另外,黑海和地中海之间存在密度流,导致盐度较低的表层海水由黑海流向地中海,盐度较大的地中海海水从海峡下层流入黑海,使深层海水盐度加大。
34.(2021年广东湛江市高三一模)[海洋地理]
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是以布放在海底的坐底式平台为依托,集成多种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可以获取多类海洋环境要素的监测系统。北黄海獐子岛海域是我国重要的海珍品养殖基地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虾夷扇贝养殖基地,该海域连续多年布放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以保障渔业生产活动。下图示意待下水作业的浅海小型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实物。
指出獐子岛海域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可以为渔业生产提供的海洋环境信息,并分析该地监测系统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答案】水温、水压、水体流速、H、营养盐浓度、溶解氧、水下音视频信息等。困难:该海域渔业发达,水下渔网易缠绕监测系统;贝类生物附着,干扰监测器的正常工作;冬季海水表层结冰,导致监测系统布放、回收困难。
【分析】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集成多种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其为渔业生产提供的海洋环境信息可以从海水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等角度分析。由于该地渔业发达,尤其是虾夷扇贝养殖业发达,水下监测系统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被渔网缠绕生物附着等问题;北黄海纬度较高,冬季海水结冰也会干扰监测系统的布设和回收。
35.(2021年广东高三一模)[海洋地理]
甲烷是大气中重要的温室气体,由产甲烷菌经过生化作用产生。北冰洋海底及海岸带储藏了巨量的甲烷,气候变暖导致北冰洋上空的大气甲炕含量升高。某研究小组对加拿大北极和亚北极海水中的溶解甲烷展开研究。下图示意采样点位置分布。
说出采样点分布特征,并简述气候变暖导致该地甲烷含量升高的原因。
【答案】特征:基本沿海岸线呈线状分布;延伸长度较长。原因:海岸带冻土融化释放甲烷;温度升高,海底甲烷泄漏(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河流解冻,为产甲烷菌输送更多营养。
【分析】由材料图文可知,采样点集中分布在北冰洋南部海岸,沿海岸线呈线状分布;延伸长度较长。气候变暖后导致北极沿岸地区储藏的甲烷释放出来;气候变暖后河流携带了更多的物质,为产甲烷菌输送更多营养。
36.(2021年广东梅州市高三一模)[海洋地理]
据海洋部门多年现测,正常冰情年份,渤海海冰面积能达到3.3万平方公里,约为渤海总面积的40%左右。渤海海冰常年份可开采300亿立方米淡水,而黄河1年的入海流量,也不过是200亿—500亿立方米左右。海冰淡化当于又发现了一条黄河。我国海冰淡化技术和当前常规的成熟海水淡化技术相比较,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在某些方面也是首创。海冰淡化技术工艺简单,投资较少,易于推广。
根据材料,评价渤海湾地区海冰淡化的条件。
【答案】有利条件:渤海海冰资源丰富;环渤海地区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达淡水资源短缺市场广阔;海冰淡化技术成熟;海冰含盐量低、杂质少,相比海水淡化成本低。
不利条件:海冰资源只存在于冬季且年际变化大,资源不稳定;环渤海地区通过跨流域调水已经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海冰淡化与调水相比成本高,且海冰淡化设施一次性投入资金多;大规模开采海冰会使海水温度、盐度变化,破坏海洋环境。
【分析】渤海湾地区海冰淡化的条件要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角度进行评价。有利条件,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正常冰情年份,渤海海冰面积能到3.3万平方公里,约为渤海总面积的40%左右”,渤海海冰资源丰富;“海冰淡化相当于又发现了一条黄河”环渤海地区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达,淡水资源短缺,海水淡化市场广阔;“海冰淡化技术走在世界前列的,在某些方面都是首创”,海冰淡化技术成熟;“海冰淡化技术工艺简单,投资较少,易于推广。”,相比海水淡化成本低。不利条件,海冰资源只存在于冬季且年际变化大,气温变化也大,资源不稳定;环渤海地区通过跨流域调水已经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海冰淡化与调水相比成本高,利润降低,海冰淡化设施一次性投入资金多,受气候、调水等因素影响,利润不稳定;海冰淡化产业化开采海冰会使海水温度、盐度变化,破坏海洋环境。
37.(2021年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高三二模)(海洋地理)
水温、水下能见度、风浪等因素会影响潜水活动。红海水下生物景观丰富多彩,是世界顶级潜水胜地,适宜潜水时期长。与设施完善的东南亚等潜水胜地不同,红海多发展"船宿潜水",即住在船上至少两日的潜水活动。下图示意红海的位置。
分析红海水域适宜潜水的自然条件,并简述红海多发展"船宿潜水"的原因。
【答案】自然条件∶纬度低,热量充足,海底生物多,水下景色壮观;注入的河流少,含沙量小,水下透明度高;水温高,且季节变化小,全年皆适合潜水;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风浪小,海水平稳。原因∶岸边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不齐全,接待能力差;船宿能够延长停留在海上的时间,方便游客前往离岸更远的潜水点。
【分析】根据题意,影响潜水活动的因素主要有水温、水下能见度、风浪等。水温上,红海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海底生物种类丰富,水下景观好。北部地区长期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水温高且季节变化小,全年都适合潜水,风浪小,潜水活动安全。水下能见度取决于含沙量,红海两岸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河流汇入较少,含沙量小,水下能见度高。红海多发展“船宿潜水”的原因主要是红海两岸环境较为恶劣,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不齐全,游客接待服务较差,不利于旅游业发展。而“船宿潜水”既可以让游客感受独特的服务和风景,又可以方便游客到更远的潜水点并且长时间停留在海上,还可以减少基础设施的投入等。
38.(2021年广东珠海市高三一模)[选修2: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下图示意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海底地形的角度,分析该区域波浪能密度南北差异的成因,并说出南部波浪能开发的优势条件。
【答案】原因:和南部相比,北部海域大陆架宽浅,海底摩擦作用较大,波浪能密度较小;条件:波浪能密度大;海岸线曲折,适宜波浪能发电的地点多。
【分析】从图示等波浪能密度值线数值分析,北部密度较小,南部密度较大。其原因受海域水深的影响,从等深线数值及分布分析,北部海域数值小,分布稀疏,表明大陆架宽浅,海底摩擦作用大,波浪能密度较小;而南部海域水深,海底摩擦作用小,波浪能密度较大。南部地区波浪能开发可从资源优势、当地的自然环境等方面考虑,图中可看出等值线密集说明资源量大,海岸线曲折适宜建发电站;附近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具有开发波浪能的市场和能力。
39.(2021年广东揭阳市高三一模)[模块A-一选修2海洋地理]
珊瑚礁为全球10%的经济鱼类和近30%的其他海洋生物提供生活环境,被誉为“海底热带雨林”;珊瑚不仅被广泛用作装饰品,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珊瑚礁的主体由珊瑚虫组成,珊瑚虫适宜生活在23~27C的清洁海域,水温超过30C会导致珊瑚虫大量白化死亡。目前,全球已有超过一半珊瑚礁出现严重退化,南海珊瑚礁的珊瑚覆盖率仅剩20%。自2009年起,中国科学院开始探索人工繁育珊瑚虫幼体,并成功将幼体移植到已退化的珊瑚礁上。截至2017年,中国科学院已经在南海成功修复约十万平方米珊瑚礁。
分析南海珊瑚礁退化的主要原因,并说明中科院修复南海珊瑚礁的意义。
【答案】原因:全球气侯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南海水温异常升高,导致珊瑚大面积死亡;南海航线繁忙,油污增多使水质变差;珊瑚经济价值高,南海珊瑚礁遭到大量采挖意义:保护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经济鱼类的生活环境,促进南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抵御海浪侵袭,保护南海岛屿海岸线。
【分析】由材料分析可知,珊瑚不仅被广泛用作装饰品,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所以南海珊瑚礁会遭到大量采挖。同时珊瑚礁的主体由珊瑚虫组成,珊瑚虫适宜生活在23~27C的清洁海域,水温超过30C会导致珊瑚虫大量白化死亡,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南海水温会随之升高,导致珊瑚大面积死亡,且南海航线繁忙,油污增多使水质变差,所以会导致南海珊瑚礁退化。中科院修复南海珊瑚礁的意义:由材料可知,南海珊瑚礁的珊瑚覆盖率仅剩20%,中国科学院开始探索人工繁育珊瑚虫幼体,并成功将幼体移植到已退化的珊瑚礁上,这样可以保护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同时珊瑚礁为全球10%的经济鱼类和近30%的其他海洋生物提供生活环境,这样可以保护经济鱼类的生活环境,促进南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抵御海浪侵袭,保护南海岛屿海岸线。
40.(2021年广东韶光市高三一模)(海洋地理)
北部湾是我国沿海主要的海雾多发区之一,年均海雾日数达到20天以上,且多为平流冷却雾,即暖湿空气流经冷海面,近海面空气冷却达到其露点温度而形成雾;下面左图、右图分别示意北部湾海洋各月海雾出现頻次及不同海温北部湾海雾发生频率。
说出北部湾海雾高频次出现的海温范围及主要季节,并分析北部湾该季节有利于海雾形成的条件。
【答案】海温范围:17-23℃;主要季节:春季(冬春季);有利条件:纬度低,春季海温适中;春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来自低纬的暖湿气流增多;春季北部湾海陆温度差异小且受冬季风影响小,风力弱。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水温17-23℃时,北部湾海雾发生频率最高;在1到4月份海雾发生的频次最高,为冬春季节。结合材料中信息,北部湾海雾主要为平流雾(即暖湿空气流经冷海面,近海面空气冷却达到其露点温度而形成雾),1到4月份太阳直射点开始北移,低纬度暖湿气流北上增多;加之北部湾海区,此时海水温度适宜(相对于暖湿气流温度偏低,水汽易凝结),受冬季风影响小,风力弱,有利于海雾的形成。
41.(2021年广东广州市高三模拟)(地理——选修2:海洋地理)
现时人工海岸线的海堤由于表面光滑且吸热,不利于海洋生物依附与生长。香港的东涌新市镇预设置全港首条生态海岸线,将于2022年动工。该生态海岸线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的岩石生态海岸线用砖建成。生态砖(下图)的表面有凹凸花纹,pH值接近海水,其高低错落堆砌的孔洞可生态有效模仿潮间带,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
分析岩石生态海岸线如何为生物提供栖息地。
【答案】当涨潮时海水淹没海岸线,潮退后生态砖堆砌的孔洞滞留海水,在日光暴晒下海水避免石砖高温;生态砖的pH值接近海水,可营造适宜生物生长的水生环境,其凹凸坑纹利于藻类与贝类等依附生长,储水坑洞可为小型鱼类与底栖动物提供栖息地,构成小型生态圈。
【详解】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对比现代人工海岸结合香港岩石生态海岸线的特点进行分析,如图可知,其中的岩石生态海岸线用砖建成,且切成孔洞,有利于在涨潮是滞留部海水,可以为海洋部分生物提供生存环境,构建小型生态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还可以减少岩石生态海岸线的昼夜温差,使得岩石生态海岸线更加接近原始状态;生态砖的表面有凹凸花纹,且PH值接近海水,可以通过人工营造与海洋相似的生态环境,凹凸花纹,有利于部分生物(藻类)的附生等。
42.(2021年广东高三模拟)(选修2:海洋地理)
海雾是在海洋的影响下发生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中凝结的水滴或冰晶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一种天气现象。某年4月某时段渤海曹妃甸附近海域发生了海雾。本次海雾维持时,该海域盛行东南风,海气温差基本维持在3℃以内。下图是4月27日8时至30日20时曹妃甸附近海域海、气温度变化。
指出本次海雾形成的时段,并分析形成本次海雾的原因。
【答案】28日-29日。东南风带来暖湿气流,提供充足水汽;海温低于气温,大气降温,水汽凝结;气温逐渐降低使得海气温差逐渐减小到3℃以内;海温低于气温,导致大气存在逆温层,大气稳定利于形成雾。
【分析】由题干材料“本次海雾维持时,该海域盛行东南风,海气温差基本维持在3℃以内。”可以发现在图片中海气温差小于3℃的时间是28日-29日。其原因是该海域盛行东南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的水汽到曹妃甸,随着气温降低,出现了海温低于气温的现象,水汽受冷凝结,且海气温差减小到3℃以内,同时由于气温低于海温,形成逆温,大气稳定,雾气不易散。
43.(2021年广东广州高三模拟)[选修2:海洋地理]
浙江是我国重要的海洋大省之一,海洋资源极为丰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提出“港航强省”战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下图示意浙江省地理位置。
说明浙江省的主要海岸类型,并分析依托其海洋资源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答案】海岸类型:因海岸线曲折、多岬湾,因此属于基岩海岸。
优势产业:利用优良港口,发展港航物流业;利用众多海岛,发展海上观光旅游业;利用便利海运,发展临港制造业;利用沿海渔业资源,发展现代海洋牧场
【分析】海岸类型:从图中可以看出,浙江省的海岸线曲折、多岬湾,符合基岩海岸的特征,属于基岩海岸。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浙江省海岸线曲折、多岬湾,有众多的优良港口,海运便利,可以发展港航物流业、发展临港制造业等;浙江省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可以发展发展海岛观光旅游业;浙江省地处亚热带沿海地区,光照热量充足,渔业资源丰富,可以发展现代海洋牧场。
44.(2021年广东高三模拟)[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震发生后,日本福岛核电站严重损级。在应急处理后,大量的核废水处理水被装入储水罐中,预计2021年所有的储水罐将被全部装满。据报道,日本政府计划将福岛核废水处理水排入太平洋。
指出影响排入太平洋核废水处理水扩散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这些核废水处理水可能带来的危害。
【答案】主要因素是洋流。导致部分海域海水污染;海洋生物受放射性污染死亡或变异,破坏海洋生态平衡;造成放射性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对海洋渔业生产造成冲击。
【分析】排入太平洋核废水处理水主要随洋流(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向其他海区扩散。带来的危害可以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方面分析。生态环境:核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会造成排放海域的海水污染,并随洋流向其他海域扩散;海洋生物受放射性污染死亡或发生变异,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社会经济:放射性物质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不断积累,危害人体健康;对海鲜贸易和海洋渔业生产产生一定的冲击。
45.(2021年广东佛山市高三一模)(地理——选修2:海洋地理)
2020年11月10日,核心部件国产化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深度达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奋斗者"号在海底停留了6个小时,带回了矿物、沉积层、深海生物及深海水样等,并完成了和水上的通话。其研制及海试的成功,对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加快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叉。下图为"奋斗者"号宣传海报。
指出“奋斗者”号在万米深海面临的海洋环境挑战,并说明其成功海试对我国今后海洋开发利用的意义
【答案】挑战:超高水压;完全黑暗(无光照);水温低;复杂的海底地形。意义:深海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能源,有利于开发深海资源;带动深海材料、设备等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海洋开发的技术:研究海底环境,有助于提高深海科研水平:利用特殊的深海环境,拓展海洋开发的新空间。
【分析】根据材料"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潜水深度为10909米,海水深度大,会面临超高的水压、无光的黑暗环境、水温低、水流不稳定以及海底地形复杂等挑战。海洋开发利用的意义从资源开发、研究、空间、相关产业等方面作答,根据所学知识海洋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本次海试成功有利于开发深海的资源;带动和潜水相关的产业的发展,提高深海科研水平,促进深海空间的利用等。
46.(2021年广东汕头市高三一模)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弹涂鱼是徘徊在海陆之间的“两栖”鱼类,具备了短暂离水,甚至在潮间带的滩涂上挖掘洞穴的能力。滩涂淤泥里隐藏着丰富的底栖动物和硅藻,弹涂鱼以硅藻为食,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面对来自鸟类等的威胁。弹涂鱼为舌尖上的美食,亦是环境指示物种,其体内富集的重金属含量可以作为潮间带环境污染程度的参考指标。
简述弹涂鱼在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近年来弹涂鱼数量减少的原因。
【答案】丰富滩涂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增加滩涂淤泥的通气性,促进红树林等滩涂植物的生长;生理指标对环境污染物敏感,可用于环境监测。弹涂鱼味道鲜美,人类过度捕杀;生存环境受到污染;鸟类捕食加剧减少。
【分析】结合材料可知,弹涂鱼的存在增加了滩涂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弹涂鱼在潮间带的滩涂上挖掘洞穴 ,可以增加淤泥的透气性 ,利于植物生长 ;另外弹涂鱼是环境指示物种 ,可以用来进行环境监测 。弹涂鱼是舌尖上的美食 ,受到人类过度捕杀 ;它在享受美食时也会被鸟类捕食;另外环境污染也会使弹涂鱼数量减少。
专题17中国地理-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北京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17中国地理-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北京新高考专用)(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舟山群岛,淮河,丁真的家乡理塘县,“格聂之眼”为,乙省区简称为,图中,新疆发展棉纺织工业,图示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6 世界地理-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广东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16 世界地理-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广东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6世界地理-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广东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专题16世界地理-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广东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5 中国地理-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广东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15 中国地理-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广东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5中国地理-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广东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专题15中国地理-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广东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