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精创】1.1.2 地球自转的意义 教学设计-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Ⅰ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26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精创】1.1.2 地球自转的意义 教学设计-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Ⅰ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26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精创】1.1.2 地球自转的意义 教学设计-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Ⅰ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269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球自转的意义教案设计
展开第一单元 地球运动的意义
第一节 地球自转的意义
本节课的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地球自转的意义进行讲解。首先介绍了地球自转的特点:方向、周期、速度,增强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然后重点阐释了地球自转的意义:1、导致昼夜交替。陈述了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的原因以及昼夜交替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2、产生时差。详细地介绍了地方时和区时的划分和计算以及日期的变更。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推理能力。3、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发生偏转。介绍了偏转规律以及偏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晨昏线产生的原因,掌握光照图中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
3.掌握地方时、区时及日期的推算方法。
4.了解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原因,记忆南北半球的偏转方向。
5.学会灵活运用示意图和数轴分析解决问题,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从时间和空间综合角度分析时间和日期计算、地理事象的成因等知识。
区域认知:从区域视角明确北京时间及世界时等地理常识。
地理实践力:通过生活体验或户外活动,感知昼夜交替、时差等生活常识。
人地协调观:认识地方时、区时及日期变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晨昏线及光照图的判读。
2.地方时、区时及日期的计算。
教师准备:课件、学案、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第2课时
【老师】导入:北京(39〫56' N,116〫23' E)和西班牙马德里(40°25' N, 3°45' W)哪座城市先看到日出?北京时间为早上8:00的时候,马德里也是早上8:00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自由回答
【老师】讲述:北京先看到日出;马德里不是8点;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但经度不同的地点见到日出的时刻有早晚。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较早。马德里不是8点,那么到点是几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地球自转产生的另外两个意义,学完大家应该会知道答案啦。
【学生】认真听讲
【老师】首先同学们一起来看视频,然后总结地方时的概念和特点,并举手回答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举手回答
【老师】针对性的鼓励、表扬,并补充展示
三、产生时差(板书)
1、地方时(板书)
①概念: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同一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的时间早。
②特殊经线的地方时:
晨线与赤道相交处,地方时为6时;
昏线与赤道相交处,地方时为18时;
平分昼弧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
平分夜弧的经线,地方时为24时或者0时;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老师】特殊经线的地方时在试题里面经常作为一种隐藏条件,下面我们通过练习加以巩固。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并举手回答。(展示练习)
【学生】做题、举手回答
【老师】针对性的鼓励、表扬,点评
【学生】听讲、纠错
【老师】提问:我们现在又回归到课前马德里的时间问题上,我们怎么计算出马德里的时间呢?
【学生】思考
【老师】讲解:
③地方时的计算(板书)
(1)计算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板书)
(2)计算依据:地球自转角速度为15˚/h,每自转一度需要4分钟。即: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时间相隔4分钟。
(3)计算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一定时: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
二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东加西减
三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经度差:同号相减,异号相加;时差=经度差÷15〫/h)或者(时差=经度差×4分钟/1〫)
四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识记知识
【老师】同学们对地方时的计算学会了吗?下面就是检验真理的时刻,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并举手回答。(展示练习)
【学生】做题、举手回答
【老师】针对性的鼓励、表扬,点评讲解:
①计算结果 ≧24 ,日期加上1天,时间减去24小时
②计算结果 < 0,日期减去1天,时间加上24小时
【学生】听讲、纠错
【老师】我们知道经线有无数条,那么就有无数个地方时,如果每个地方都用当地地方时,那么世界的时间就会混乱,为便于不同地区进行交流,国际经度会议决定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那么时区是怎么划分的呢?区时跟地方时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页得出答案并回答。
【学生】思考、阅读、回答
【老师】针对性的鼓励、表扬,点评补充讲解:
2、区时(板书)
①时区划分
全球以经度每15〫范围作为1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标准,从7.5°W—7.5°E为零时区(中时区)。由零时区的两个边界分别向东和向西,每隔经度15º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东十二时区与西十二时区相重合,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
②区时概念
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区时。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老师】提问:那么区时又是怎样计算的呢?
【学生】思考、自由回答
【老师】讲解:
③区时计算
(1)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板书)
(2)计算依据:每差一个时区差一小时。
(3)“四步法”计算区时
四定:一定区时、二定方向、三定时区差、四定时间
一定区时:即确定可作为已知条件用的已知区时
a.区时采用的是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时区中央经线和时区数的关系:时区中央经线=时区数×15°
b.常用时区:北京时间(东八区),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美国时间(西五区),日本时间(东九区),
英国时间(中时区),澳大利亚时间(东十区)等。
二定方向(±):即确定所求时区与已知时间的时区之间的相对东、西方向
a.所求时区在已知时间的时区东侧用+号
b.所求时区在已知时间的时区西侧用-号
三定区差:计算时区差时
a.以中时区为参照物,若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减,一东一西则时区序号相加,如西五区和西八区的时区差为3,西五区和东八区的时区差为13。
b.若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
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
(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
④四定时间: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区时
(注: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识记知识
【老师】同学们对区时的计算学会了吗?下面又是检验真理的时刻了,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并举手回答。(展示练习)
【学生】做题、举手回答
【老师】针对性的鼓励、表扬,点评讲解:
【学生】听讲、纠错
【老师】过渡:2016年8月5日19:00,第31届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此时北京时间已为2016年8月6日7:00。一个地球出现了两个日期。那么是如何来划分日期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页最后自然段得出答案并回答。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老师】针对性的鼓励、表扬,点评讲解:
3、日界线(板书)
①日界线类型
②日期判断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
③日期范围
(1)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
(2)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老师】日界线这一块可能有点抽象,下面通过练习和探究一起来巩固一下,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和探究,并举手回答。(展示练习)
【合作探究2】推算不同城市新年开始的先后顺序
新年零时敲响的钟声称为“新年钟声”,它标示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喜欢伴随着新年钟声互相祝福,祈求新年吉祥如意。北京、悉尼、伦敦、莫斯科、纽约等城市,哪一个城市的新年钟声是最早敲响的?当北京敲响新年钟声时,其他城市各是什么时间?
【学生】做题、小组探究、举手回答
【老师】针对性的鼓励、表扬,点评讲解:
【学生】听讲、纠错
【老师】讲述:
4、实际使用时间(板书)
实际上,各国所执行的计时办法并不完全与区时相同。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光照,采用本国东部时区的区时作为统一时间。有的国家考虑到本国所跨的经度范围,采用半区时,即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的经线的地方时。还有的国家领土跨度大,为方便不同地域间的交流与联系,统一釆用1个时区的区时。例如,我国东西跨经度约为62°,分属5个时区,但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时差的存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北京与乌鲁木齐的学生,他们在校的作息时间就有较大的差异。
【学生】听讲
【老师】接下来我们再来完成一个探究,分小组完成并分享成果。
【合作探究2】探究长江河口的变迁
距今7000年以来,长江河口(以河口沙坝为参照)的位置从扬州、镇 江附近逐渐迁移到现在的位置。读图1-1-7,完成下列任务。
1.距今7000年以来,长江河口的位置是如何迁移的?
2.长江河口位置发生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做题、小组探究、举手回答
【老师】针对性的鼓励、表扬,点评讲解:
【学生】认真听讲、纠错
【老师】提问:地转偏向力偏转有什么规律?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学生】思考
【老师】讲解并展示
四、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发生偏转(板书)
1、地转偏向力(板书)
①概念: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在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有发生偏转的现象。这种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②特点:与物体运动方向始终垂直;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
③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纬度越高偏转方向越明显,沿赤道运动不偏转。
2、地转偏向力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板书)
地转偏向力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实例有很多。例如,北半球气旋中心附近的气流呈逆时针旋转,南半球气旋中心附近的气流呈顺时针旋转。此外,洋流的流向也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学生】认真听讲
【老师】本节课的内容就到这,下面又到了检验真理的时刻,请同学们完成当堂检测并分享成果和解题思路。
【当堂检测】
(2018·高考全国卷Ⅱ)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回答第1题。
1.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
A.2月7日9时 B.2月7日15时
C.2月7日17时 D.2月8日7时
(高考全国卷Ⅱ)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据此回答第2题。
2.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
A.8:00-9:00 B.11:00-12:00
C.14:00-15:00 D.17:00-18:00
3.(2017·高考上海卷)当地时间某日14时,一架飞机从东京国际机场(东九区)起飞,大约3小时后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时的北京时间约为( )
A.14时 B.15时
C.16时 D.17时
(2018·高考海南卷)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回答第4题。
4.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
A.等于1/2 B.多于1/2,少于2/3
C.等于2/3 D.多于2/3
5.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B两地均处在30°N。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点看到的北极星的仰角为________;连续两次在此看到北极星高度最大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B、C、N四点:
①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线是________(填“晨线”或“昏线”),从B水平运动到N的物体会向________(填“东”或“西”)偏转。
(4)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国际标准时间为________。
(5)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占全球( )
A.一半多 B.少于一半 C.恰好一半 D.没有任何地方
(6)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天,赤道上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北极圈上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学生】认真做题、举手分享成果
【老师】表扬、鼓励、释疑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单元 水体运动的影响第二节 洋流及其影响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单元 水体运动的影响第二节 洋流及其影响教学设计,共19页。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共12页。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公转的意义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公转的意义第二课时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探究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