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满分必刷)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满分必刷),共8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以下不是太阳和月亮相同点的是( )。A.都会自己发光 B.都接近球体 C.都会运动2.以下关于太阳描述错误的是( )。A.太阳的温度很高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太阳表面有太阳黑子3.关于太阳和月亮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会发光,月亮不会发光 B.月亮有盈亏现象,太阳没有 C.太阳离我们近,所以看上去总是圆圆的4.端午节那天我们可能看到的月相是( )。A. B. C.5.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位置( )。A.相反 B.相同 C.无法确定6.制作科学小报时要合理利用收集到的( )。A.图片 B.文字 C.文字和图片7.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 )。A.陨石撞击 B.自然形成 C.火山喷发8.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它可以为我们地球带来( )。A.光和热 B.水 C.空气二.填空题(共8题,共32分)1.1519年,航海家( )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根据这个事实,人们接受了( )的观点。2.太阳上有黑子,( )上有环形山。3.比较两种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用( )进行比较。4.太阳为我们送来( )。阳光下,物体会产生( )。5.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 ),( )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6.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下图的月相出现在农历( )[填“上半月”或“下半月”],大约是农历( )[填“二十三”或“初八”]。7.地形地球仪可以很清晰地展示地球的( )特征。8.钟表以时、( )、( )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 )秒,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 )分钟。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海洋是地球生物的发源地,是地球上最后的生物宝库,资源供应地,能源基地。( )2.从太空中看地球是蓝色的。( )3.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4.太阳的高度随着时间会发生变化。( )5.观察影子变化时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观察纸放在平地。( )6.每块陨石都只会撞击月球的一个地方,所以环形山不会出现重叠。( )7.太阳初升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朝向东方的。( )8.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我们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连线题。通过核聚变产生光和热有面积广阔的月海 太阳有丰富的液态水和空气 地球有动物和植物生存 月球会产生黑子和耀斑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请写出一种可以推测地球是球体的现象。2.公元前585年,两河流域的米底王国与吕底亚王国的士兵们正在交战时,天突然黑了下来,白天顿时变成黑夜。双方惊恐万分,以为“上天”怪罪下来于是马上停战和好。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上天”的怪罪,而是一种天文现象,这是一种什么天文现象?它的产生有哪些特点?3.请你谈谈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4.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是什么?5.请你写出中国嫦娥探月工程计划分为哪三个阶段。六.材料题(共1题,共9分)1.阅读资料 回答问题。 我们知道月球上有许许多多环形山,但你对环行山了解多少? “环形山”这个名字是伽利略起的,它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 “碗”,所以通常指碗状凹坑结构。环形山是月面最突出的一种地形结构,酷似地球上的火山口,四周高如山、成环状,中央有 一块圆形的平地,外围是一圈隆起的山环,内壁陡峭,外坡平缓。环形山大多是宇宙物体冲击月面,或是月球上的火山活动造成的。其中大的直径超过100公里,小的不过是些凹坑;直径大于1公里的环形山总数33,000多个,占月面的7- 10%。最大的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千米,比海南岛还大一点。而小的环行山甚至可能是一个几十厘米的坑洞,数不胜数。环形山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大环形山内再套一个小环形山,有的大环形山中央有一个很深的坑穴,如牛顿环形山,中心坑穴深达8000多米;还有的大环形山中央陡然矗起一座山峰,叫做“中央峰”。 环形山大多数以著名天文学家或其他学者的名字命名。如哥白尼环形山、牛顿环形山等,其中以我国古代科学家名字的有4 座:石申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张衡环形山和郭守敬环形山。另外,为纪念一位传说为尝试飞向天空而献身的万户而命名的环形山叫“万户环形山”。为了便于研究,人们对环形山进行了许多分类。其中,有个日本学者1969年提出一个环形山分类法,将环形山分为克拉维型(古老的环形山,一般都面目全非,有的还山中有山),哥白尼型(年轻的环形山,常有“辐射纹”,内壁一般带有同心园状的段丘,中央一般有中央峰),阿基米德形(环壁较低,可能从哥白尼型演变而来),碗型和酒窝型(小型环形山,有的直径不到一米)。(1)月球上的最大的环形山是哪座山?(2)科学家将月球上的环形山分为几类?(3)带有辐射纹的环形山通常是什么类型的环形山?七.综合题(共3题,共28分)1.比较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的大小。2.观图,回答下列关于月相的问题(阴影表示暗面)。(1)按每月时间排序,顺序为:( )。(用字母表示)(2)月相为A时是( );月相为B时是( ) 。(填“上半月”或“下半月”)3.制作日晷的操作步骤:①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 )的观察纸,在纸板上( )。②根据太阳的( )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上。③在纸板的中心,( )立上小短杆。④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 )。每次记录时,要标上( )。⑤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C4.A5.A6.C7.A8.A二.填空题1.麦哲伦;地球是球形2.月球3.维恩图4.光和热;影子5.30万千米;光年6.亮面在右,由缺变圆;下半月;二十三7.地貌8.分;秒;1;1三.判断题1.√2.√3.×4.√5.√6.×7.×8.√四.连线题1.如下:五.简答题1.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才看到船身。2.日食特点天空会暗下来,太阳会被月球慢慢遮住,然后慢慢出来。地球、月球和太阳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日食的时间不会太长,因为月球一直在运动。3.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有许多方面,一个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是潮汐。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水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4.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5.答:一期工程为“绕”,即绕月探测;二期工程为“落”,即实施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三期工程为“回”,即实现月球样品采样后自动返回。六.材料题1.(1)月球上最大的环形山是贝利环形山(2)五类:克拉维型、哥白尼型、阿基米德形、碗型和酒窝型(3)带有辐射纹的环形山是哥白尼型的环形山七.综合题1.29;71;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2.CADB;上半月;下半月3.同心圆;标注方向;照射角度;竖直地;位置和长短;观察的时间;变化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