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10课 北京故宫教案
展开1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特点和藏品,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
2、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提高,从而能独立欣赏艺术作品。
3、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热爱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欣赏三幅绘画作品,了解中国画长卷的形式特点,理解作品的审美特征和历史文献价值。
教学难点:从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故宫吗?
生:(回答)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北京故宫》这一课!请大家把书翻到34页。
(板书、屏幕展示课题:北京故宫)
二、新授课
(出示北京故宫全景图),
师:北京故宫以其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接下来我们看几张图片去领略故宫的建筑,请同学们在观看的时候注意观察故宫的有什么建筑特色。
1、欣赏故宫建筑(出示7张图片)
师:故宫的建筑特色有哪些?
生:(回答)金瓦红墙、左右对称、规模宏大
师:同学们说得都对,其实故宫还有一个重要的建筑特色,那就是故宫是木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就是房屋主要的框架都由木材来搭建,由木头来承重的建筑。
2:欣赏故宫绘画藏品:
师:故宫博物院作为我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院,收藏了百万件文物,今天我们重点欣赏的是其中的三幅绘画作品。
(1)出示《韩熙载夜宴图》
师:这是一幅难得的人物画杰作。作者是顾宏中,这个顾闳中是个什么样的画家?有什么特长?他是个宫廷画师,有惊人的观察力和记忆力的特长。
他为什么要画韩熙载家的夜宴?韩熙载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其中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南唐皇帝李煜派遣他到韩熙载家当密探。当时皇帝李煜想让韩熙载当宰相,但是韩熙载不愿意。另外就是当时的南唐时局动荡,北方的后周威胁着南唐的安全,李煜一方面想北周求和,一方面对北方来的官员百般猜疑、陷害。而韩熙载又是来自北方来的,在那种环境下,韩熙载为了保护自己,故意装扮成生活上腐败,醉生梦死的糊涂人,好让李煜不要怀疑他是有政治野心的人以求自保。但李煜对她还是不放心,就派画院的顾闳中到他家去窥探韩熙载的活动并命他们如实画下来给他看。
师:顾闳中画了怎样的一件作品呢?大家看银幕。
师:作品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长)有多长?(337.5cm)这是长卷构图。
师:从色彩上看是浓重还是淡雅?(浓重)这叫重彩画。
师:接下来,我们来仔细欣赏这幅作品,(屏幕展示图)
师:这是一场发生在千年前南唐大臣韩熙载在家里的夜宴情景。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顾闳中在韩熙载家探到夜宴中有哪些人物?
生:(回答)舞伎、宫女、官人等(提示:有没有当官的?有没有弹琵琶的?有没有跳舞的?、、、、)
师:这些人物有哪些活动?
生:(回答)
师:根据这些活动可以把画分成五个部分。(出示五个部分的分图)第一部分听琴,第二部分观舞,第三部分休息,第四部分赏乐,第五部分调笑。
师:(出示韩熙载夜宴图全图)画家是借助一样什么家具把五段场景巧妙地联系到一起的呢?
生:(回答)屏风
师:是的,画家在表现作品时用屏风相隔又用屏风相连将五个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场景联系到了一个画面中,我们叫它连环画式长卷。
师:哪个人是韩熙载?
生:(回答)戴高帽,长胡子,盘坐在椅子上的人。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回答)身高比例不同、重复出现。
师:(出示全图)在五个场景中,韩熙载的动态有什么样的变化?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
生:(回答)听琴时,(出示放大图)他垂手斜靠在榻上静听;观舞时,(出示放大图)他挽起袖子击鼓助兴;休息时,(出示放大图)他在侍女端来的盆中洗手;赏乐时,(出示放大图)他盘坐在椅子上摇着扇子听吹箫;调笑时,(出示放大图)手拿鼓槌与宾客告别。
师:同学们感觉夜宴气氛怎么样?
生:(回答)热闹,欢乐。
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提示:听琴时,众宾客全神贯注,有的人在拍手叫好、观舞时宾客在拍手欢呼)
师:是的,从宾客们的表情和动作能看出来他们玩得很尽兴,气氛很热闹。
师:你觉得韩熙载开心吗?说出你的理由。
生:(回答)不开心,他没有笑脸,眉头微皱,目光呆滞,若有所思,很忧虑。
师:(屏幕展示韩熙载5张放大图)是的,每段中出现的韩熙载面部表情,服饰,动作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的脸上总是深沉,忧郁。
师:他忧虑什么?
生:(回答)忧虑南唐的国家形势衰落,不愿出任宰相,害怕由于官僚之间的猜疑,斗争而引来杀身之祸,只好借这歌舞夜宴让皇帝李煜真的相信他的堕落和腐败,以为他是个糊涂人,进而明哲保身。
师:画家为什么要画韩熙载家的夜宴?
生:(回答)皇帝的命令。
师:是的,他为了给皇帝李煜当探子也混入了夜宴,并把自己也画在了画中,想知道哪个人是他吗?(圈出人物)
师:画家观察十分仔细,画得也非常细腻,凭着他默记的专长,把夜宴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你觉得哪些地方是画得最精彩的?
生:(回答)人物表情,服饰,动作等
当这画卷呈现在李煜面前时,他却并未看出韩熙载真正的心态,暂时放过了韩熙载。最终南唐灭之了,迎来的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北宋。请同学们看另一幅作品,感受一下900多年前的河南省开封,人们城市生活的繁华景象。(2)、出示《清明上河图》
师:这就是我们要欣赏的第二幅作品,什么名称?(清明上河图)作者是?(张择端)书中呈现的是《清明上河图》的局部。
师:简单介绍一下这幅作品:
这幅作品描绘了北宋汴京,在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书中呈现的画面是繁忙的汴河码头,连接汴河两岸的木桥像一道彩虹横跨汴河之上,所以这部分又被称为“虹桥”部分。虹桥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汴河两岸商铺林立,人来人往,经济繁荣,虹桥下一艘大船要过桥,却遇上了困难,船上的人,桥上看热闹的人,岸边的人都非常紧张。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画中还有哪些人和事?展现的是一个怎样的场面?
生:(回答)喝茶的人,拉车的,叫卖的小贩,游客,骑马的人,抬轿的人,算命看相的,挑担的,吃饭的等,船上划桨的人、、、、、
师:整幅清明上河图人物有1695人,各有自己的身份,职业,神态,衣着,都有自己的场面和情节。(出示五个场面)这是画中的五个场景,请同学们找出这些人的在原图的位置。
这幅作品真实反映北宋人们的真实生活,给我们了解当时的风俗民情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价值。
师:画家在汴京的街市上边走边看,他把看到的不同场景,以散点透视的方式很好地组合在了画面中,这是西方绘画的散点透视所达不到的。那么什么是散点透视呢,打个比方,我们去游览北直街,想把街上所有的风景和人物活动都记录下来,拿相机来拍,拍照只能一个场面一个场面地拍,角度也是有限的,但当我们把这分散的不同景点,安排在同一画面中如同《清明上河图》一样有边走边看到的感觉,就是散点透视,在中国画中散点透视的应用十分常见。如书本35页的《千里江山图》也应用了散点透视。
(3)、出示《千里江山图》
师:作者(王希孟)整幅画长1188cm宽51.3cm,属于(长卷)
色彩上给你什么样的特别感觉?
生:(回答)光彩鲜亮,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师:哪些颜色让你有这样的感觉呢?
生:(回答)绿,蓝色
师:这叫青绿山水,就是在上色时,主要使用中国画颜料中的石青、石绿来设色。
师:大家从画中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气势?
生:(回答)有壮游千里之感
3、小结,练习:
师:以上是我们今天我们学习的三幅故宫绘画藏品,下面我们来一起做个练习,出示表格总结三幅作品的艺术特点及表现内容等。
4、课后拓展::
师: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艺术珍品十分丰富,种类繁多,同学们课后可以登录故宫博物院网络,了解更多的艺术魂宝,领略中国历代艺术家的风采。
浙美版八年级上册10 瓷器之美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浙美版八年级上册10 瓷器之美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初中美术浙美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 北京故宫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浙美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 北京故宫教学设计,共3页。
初中美术浙美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 北京故宫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浙美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 北京故宫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提问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