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运动和力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易错题巩固(3)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章运动和力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易错题巩固(3),共9页。
第三章运动和力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易错题巩固(3)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下列物体的运动可以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缓慢进站的火车B.站在商场运行的自动扶梯上的乘客C.空中下落的雨滴D.绕赤道上空匀速转动的“北斗”同步卫星2.2021年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百米半决赛中,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好成绩,成功晋级决赛,成为第一位闯入奥运百米决赛的黄种人:某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自行车1min内通过0.48km的路程。比较他们速度的大小,则( )A.苏炳添的最大 B.汽车的最大 C.自行车的最大 D.三者一样大3.三辆小车沿平直公路向前行驶,站在路边的小红先后两次看到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相对乙车,甲车向南行驶 B.相对丙车,乙车向南行驶C.相对乙车,丙车向北行驶 D.相对乙车,甲车静止4.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由可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B.的值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C.由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的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的运动情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B.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C.在0~4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6.关于参照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任何物体的静止都是相对的B.参照物必须选静止的物体C.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D.物体运动状态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7.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梯形物体,它们在力的作用下,以下列四种方式沿相同的水平面运动,下列对不同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比较,正确的是( )A.f丙>f甲=f丁>f乙 B.f乙>f丙>f丁>f甲C.f乙>f丁>f甲>f丙 D.f乙>f甲=f丁>f丙8.下列常见的一些交通提示语,其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A.前方路段,雷达测速限速100km/h B.前排乘客请系好安全带C.请勿超载 D.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9.高铁是一个非常便捷的交通工具,相比于火车、汽车速度上都会快许多。因此,为了城市更好的发展,各地区都在尽量建设高铁,盐城也是如此。2020年12月30日滨海港至上海高铁开通。如图所示为它正在运行的情景,我们说:司机是静止的。“静止”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面 B.树木 C.车厢 D.房屋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也越长B.运动时间越长的物体,它的路程也越大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D.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11.如图所示这是我国即将建成的空间站,基本构型是地球轨道上的载人空间站。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下列物体是静止的是( )A.实验舱 B.地球C.出舱行走的宇航员 D.对接过程中的货运飞船1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0~2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C.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D.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13.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推力小于摩擦力B.,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3NC.,物体所受推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2N 二、填空题14.如图所示,用F=8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方向______(选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若拉力F增加至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整个过程中,物块B始终未脱离物块A)15.(1)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 ___________,分度值及零刻度线在哪里。如图,被测木块的长度为 ___________。(2)图中,汽车速度表示数为 ___________。16.丹丹同学身高1.5m,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m;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选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若她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___m/s,像的大小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若甲和乙运动的路程相同,则甲和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______;图中甲10s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18.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这是因为锤柄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_______会继续向下运动,这样就套紧了,其大小只与锤头的_______有关。19.水平地面上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开始做匀速运动,甲、乙的s-t图像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乙的速度为______米/秒,经过10秒,甲与乙相距2.5米,乙与丙相距4米;再经过10秒,甲与丙之间相距______。20.如图所示,杂技艺术中,重500N的表演人员爬杆过程,用600N的力握住杆子保持静止,此时他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__N,摩擦力方向为 ___________;若该杂技演员由于紧张,此时加大手对杆子的握力,则此时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__N,片刻后,表演人员适度减小握杆子的力量使自己匀速滑下,此时他受到摩擦力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21.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1所示。(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2)段距离___________cm,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_________m/s;(3)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会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实验中应适当调整斜面,使坡度___________选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减小误差;(5)图2所示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___。22.小明利用图中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表格:(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2)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______和 ______;(3)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 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目的是 ______;(4)______cm;(5)实验中,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______A.小车从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到所用的时间与路程,计算得到;B.小车从点由静止释放,经过点开始计时,到达点后测得时间,再测量路程,计算得到;C.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再计算得到。(6)小车在段的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沿斜面下滑做 ______(选填“变速”或“匀速”)直线运动。23.小亮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车头从斜面A点由静止释放沿直线运动到F点,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秒闪拍一次,如图所示。(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需要长木板、木块、实验小车外,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______和停表;(2)该实验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______;(3)实验时,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______(选填“大”或“小”)些,并能使小车刚好能够滑下;(4)如图所示,小车从A点运动到F点共运动了 ______cm的路程,小车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m/s;(5)实验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F段所用时间偏 ______,导致所测的平均速度偏 ______(均填“大”“小”或“不变”)。
24.小明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得如图所示的照片,这种相机说明书上的描述如下:“…每秒曝光2次,像成在同一底片上…”。(1)实验中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2)纸锥运动的时间tAB_______(“<”、“=”或“>”)tBC;(3)从A到D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4)右侧为纸锥从E到F过程放大图,该过程中纸锥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cm,纸锥下落的速度是______m/s。
参考答案1.B2.A3.A4.C5.D6.B7.D8.D9.C10.C11.A12.D13.D14.5 水平向右 不变 3 15.量程 2.85cm 60km/h 16.3 能 1 不变 17.甲丙 3:2 40 18.惯性 质量 19.运动 0.25 13米/3米 20.500 竖直向上 500 不变 21. 40.0 0.3 偏大 较小 B 22. 刻度尺 秒表 较小 便于测量时间 80.0 C 小于 变速 23.刻度尺 v 小 12.50 0.25 小 大 24.1cm = 加速下落 20.0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