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运动和力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突破重点(1)练习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38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运动和力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突破重点(1)练习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38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运动和力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突破重点(1)练习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383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运动和力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突破重点(1)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章运动和力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突破重点(1)练习题,共10页。
第三章运动和力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突破重点(1)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南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s内,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v甲<v乙B.0~5s内,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北运动C.在15s末时,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D.甲车在20s内的平均速度是15m/s2.如图是投掷实心球的场景,实心球在D位置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心球从A到B的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实心球从B到C的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实心球从C到D的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实心球在D位置受到平衡力的作用3.某同学乘坐高铁由孝感北站去往武汉,在车上看到车厢内显示当时车速为288km/h。他估测车厢通过某一隧道用了5s,则该隧道长度约为( )A.1440m B.5184m C.400m D.40m4.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完全相同,坐在乙船上的小明用力推甲船,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推甲船的力大于甲船对小明的的推力B.小明把另一只小船推开后,小船运动越来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的速度相同D.甲船运动状态比乙船容易被改变5.在男子100m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的快慢,如下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快,这是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快慢B.裁判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快,这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快慢C.物理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D.物理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6.一列车长200m,以54km/h的速度通过长为1000m的大桥,则需要的时间是( )A.约67s B.80s C.约93s D.不能确定7.联合收割机正将收割的稻谷放入拖拉机中;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机加油。对这两幅图解释正确的是( )
A.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B.以空中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空中加油机都是静止的D.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同8.下列跟摩擦有关的现象或应用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车轮、各种把手、鞋底等物体的表面,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有益摩擦B.在体育比赛中,鞍马、单双杠、举重、吊环运动员,在比赛前都要在手上擦一种白色粉末,这是为了减小有害摩擦C.磁悬浮列车、气垫船等是采用使接触面分离的方法来减小摩擦D.各种车辆急刹车时,采用变滚动为滑动的方法来增大摩擦9.关于参照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任何物体的静止都是相对的B.参照物必须选静止的物体C.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D.物体运动状态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10.中国已成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全球最大应用市场,如图所示是送餐机器人工作时在水平直线轨道上匀速前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餐盘相对于机器人是运动的B.餐盘中食品受到平衡力作用C.机器人对地面压力与地对机器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机器人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行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11.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通过的路程( )A.长 B.短 C.一样长 D.无法判断12.最近一段“中国高铁立硬币9分钟不倒,日本的新干线也做了试验,结果:在列车行驶中,硬币站不起来!”的视频广为流传。如图所示,说“硬币静止”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窗外的高山 B.列车的座椅C.路边的建筑 D.天上的太阳13.如图所示,为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 )A.A出发时间比B出发晚5s B.前5s内,A的路程为25m,B的路程为50mC.10s末A、B相遇 D.A做匀速直线运动,B静止不动14.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两车都行驶900m时,甲车需要的时间长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二、填空题1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判断出甲船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且甲船的速度一定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者“等于”)风速,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_____。16.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如果说托盘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___________;若以___________(选填“餐桌”或“机器人”,上同)为参照物,托盘是运动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___的。17.丹丹同学身高1.5m,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m;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选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若她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___m/s,像的大小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小李家离学校2km,他以5.4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min后小李父亲发现小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3m/s的速度沿小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李。小李父亲经______min能追上小李,此时离学校还有______km。19.将一木块放于斜面上静止,木块对斜面压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木块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20.水平地面上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开始做匀速运动,甲、乙的s-t图像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乙的速度为______米/秒,经过10秒,甲与乙相距2.5米,乙与丙相距4米;再经过10秒,甲与丙之间相距______。21.甲、乙参加百米赛跑,比赛成绩如图所示。此时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与物理学中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吗?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物理学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_________(选填“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22.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处于________状态,乙车做_________运动,甲车的速度为______m/s,乙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_________m。
三、实验题23.如图1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1)小球在做 _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2)图中CE段的距离为 ___________cm,小球在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3)小球在___________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4)如图2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___________(选中的选项字母)。24.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时,在内径为1cm、长约50c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小气泡。(1)在此实验中,我们研究______(玻璃管/水柱/气泡)的运动情况;(2)在气泡上升过程中,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___的;(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了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快/慢);(4)实验中气泡经过A点开始计时,测出气泡从A点运动到10cm处、20cm处、30cm处、 40cm处所用时间分别为13.00s、26.00s、39.00s、52.20s,把这些数据处理后按要求填入下表中,并计算出各区间相应的速度(小数点后保留2位);区间0~1010~2020~3030~40时间t/s13.00______13.0013.20速度v/(cm/s)0.770.77____________(5)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判断气泡做______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6)根据测量结果,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上画出s-t图像______。25.实验小组在如图所示斜面的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 ______,这是为了减小测量时间造成的误差。(2)测得时间tAB=1.6s,tAC=2.6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______m/s。(3)若在测量过程中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会偏______。26.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
(1)在实验中应水平______拉动木块,这是根据______原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生活生产中有很多与摩擦力相关的现象,______应用了甲、丙实验得出的结论;(填“A”“B”“C”或“D”)A.体操运动员做动作前手上涂镁粉B.磁悬浮列车“悬浮”C.自行车刹车时用力压紧车闸D.汽车轮胎上布满花纹(3)某次小英做实验时,刚开始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如图b)A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b)B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______N;(4)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丽设计了如图b)C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填“需要”或“不需要”);(5)如图b)C中,拉动木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大小______相等;如图b)D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______大小相等;(均填“一定”或“不一定”)(6)如图b)D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测力计A的示数为4.0N,测力计B的示数为2.5N,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若增大拉力,当A的示数为4.8N时,B的示数为______N。
参考答案1.C2.D3.C4.D5.D6.B7.D8.B9.B10.B11.D12.B13.A14.D15.向左行驶 大于 静止 16.机器人 餐桌 相对 17.3 能 1 不变 18.5 1.1 19.木块 地球 20.运动 0.25 13米/3米 21.不相同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2.静止 匀速直线 0 2 2 23.变速 6.00 0.15m/s EF C 24.气泡 运动 慢 13.00 0.77 0.76 匀速直线运动 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25.小 0.4 大 26.匀速 二力平衡 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C 3 不需要 不一定 一定 2.5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