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声现象强化练习(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39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声现象强化练习(4)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39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声现象强化练习(4)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39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声现象强化练习(4)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在月球上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在景区内安装噪声监测仪,是不可以减弱噪声的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歌声嘹亮”是指唱歌的响度大B.常温下,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快C.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时,使钢尺振动幅度相同,将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钢尺振动得越快D.大象能用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进行交流3.如图所示,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听音叉发声的同时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看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乒乓球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音叉固体中传播C.这个实验还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D.乒乓球的作用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4.同样安静的环境下,在密闭的小房间里比在空旷的平地上听到相同距离的发声体发出相同的声音会更响亮,其原因是( )A.在密闭的小房间里反射回来的声音使原声增强B.在密闭的小房间里能提高声音传播速度,所以能增强声音C.在密闭的小房间里能提高了声音的音调,所以能增强声音D.在密闭的小房间里能使声音更集中地传播到人耳处5.下列生活实例场景所蕴涵的声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甲图,长期戴着耳机大音量听音乐会造成耳聋是因为音乐声传递的信息量过大B.乙图,用同样响度的声音在室内和室外讲课,在室内更响亮是因为回声加强原声C.丙图,家庭中安装真空隔音玻璃窗可有效降低噪声是因为真空可以防止噪声产生D.丁图,倒车雷达发射超声波,接近障碍物发出“嘀嘀”报警声表明声能传递能量6.下列哪种情况,人不用通信设备就不能交谈( )A.两人一墙之隔 B.在月球C.在一间漆黑的房间里 D.一个在岸上,一个在水下7.如图甲,小明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当同学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时,小明听到了衣架振动发出的声音;如图乙,他用绕有细绳的食指堵住双耳,重复上述操作,他还是听到了声音,与这两个实验有关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乙两实验可探究固体、气体是否能传声B.甲、乙两实验可比较固体和气体的传声效果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衣架时,声音的响度不同D.换用其它的衣架做实验,声音的音色一定相同8.小强很有音乐特长,在班级迎新年联欢会上,小强弹奏了一首吉他曲,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灵巧的手指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色B.美轮美奂的吉他声通过空气传递到同学们的耳朵中C.美轮美奂的吉他声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D.美轮美奂的吉他声可能是噪声9.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发现两次的声音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立即消失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有些声音人类听不到,所以这些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C.振动停止,发声停止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11.赛龙舟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赛龙舟时,划龙舟的队员在鼓声指引下,整齐地划动船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手敲鼓的节奏越快,声音的响度就越大C.队员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D.鼓手敲鼓的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12.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 )A.声音的音调低些 B.声音的音调高些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 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1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都会产生超声波B.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且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隔着较远的距离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源振动的频率太小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二、填空题14.如图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______越高;如图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______传声(选填“能”或“不能”);如图丙实验中鼓面上小纸团的作用是将鼓面的微小振动放大,此处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15.蝴蝶的翅膀在1s内可以扇动4∼5次,我们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个声音,是因为这个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低”或“响度小”)。16.一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它的翅膀30s内振动了20000次,人 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见这种声音。17.如图甲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哨音是由管内 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至不同位置,如图乙所示,声音的 ___________将会发生改变,运用此特点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管乐器。18.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噪声被叫作“隐形杀手”,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______是乐音的波形;丙、丁分别是从 ______和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19.如图所示,是示波器显示的声波 A、B 的图像,通过图像一定能判断出, A、 B相同的是______,不同的是______,判断不出的是______。能听出是钢琴在发声还是笛子在发声是通过______来判断的(本题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20.声音有三大特性,“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 ______高,“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 ______来判断说话者的。为了研究某一特性,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液体,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瓶的同一位置,如果能分别发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玻璃瓶的序号应按 _______选项排列,如果在实验中,小红和小明用不同的力度敲击第一个瓶子,可以探究声音的 ________和 _______的关系。A.丁丙乙甲B.乙甲丙丁C.丁甲丙乙D.甲丙乙丁21.小明学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后,首先进行了如下估计: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0___________,他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15___________(填上合适的物理单位),在接下来的分组探究活动中,小明又利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测量的四组数据分别18.31cm、18.32cm、19.31cm、18.31cm,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_,该物理课本的宽度为___________cm。学了声音的产生的和传播后,小明和小刚又进行了如下的小实验:小明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小刚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小明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响声是声音依次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入他耳朵的。 三、实验题22.在探究声的特性时,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划过,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纸片划动的速度,观察纸片振动________,可探究音调与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关系;(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边,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的一端,听其响度;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手拨动锯条的力,观察锯片振动________,可探究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23.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 ___________产生的。(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___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频率 ___________,发出声音的 ___________不同。(3)将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___________。24.控制噪声是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小桥学习了噪声的控制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棉布、报纸、海绵、塑料袋、毛巾;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棉布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________为止,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材料棉布报纸海绵塑料袋毛巾听不见滴答声的距离/m2.12.80.95.21.2结论与评估:(1)小桥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的原理。(2)根据小桥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_______(填“好”或“差”)。(3)图甲所示是武汉市轨道交通的标识。通常地铁都有一定的噪音,地铁站的噪音主要来自排气系统的风机。为了控制这类噪音,武汉地铁在排气口安装了消声装置。想想看,图乙三种控制噪声的现象中,________(填写字母即可)与风机消声装置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同一类型。
参考答案1.B2.C3.D4.A5.B6.B7.D8.A9.D10.B11.B12.D13.D14.音调 不能 转换法 15.不能 音调低 16.能17.空气 音调 18.甲 声源处 19.音调 响度 音色 音色 20.响度 音色 B 响度 振幅 21.cm s 19.31cm 18.31 钢管 空气 22.改变 频率 不改变 改变 幅度 23.物体振动 响度 不同 音调 能量 24.听不到声音 小 好 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