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声现象同步练习(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39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声现象同步练习(3)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39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声现象同步练习(3)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39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声现象同步练习(3)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以下对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区分的B.“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2.小虹同学是校乐队的小提琴手,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请小虹给同学们演奏了一首曲子,并请同学听粗琴弦与细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高B.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低C.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细琴弦的一样高D.无法比较音调的高低3.为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是什么,有人建议以下几个实验方案,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实验( )A.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C.吹响小号后,按不同的键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4.如图所示,将甲、乙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得到甲、乙两音叉所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从波形图可以得出( )A.甲音叉振动的频率较高 B.甲音叉振动的幅度较大C.甲声音的音调高于乙声音的音调 D.甲声音的响度小于乙声音的响度5.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罩中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在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拉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6.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 )A.声音的音调低些 B.声音的音调高些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 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7.在陶笛兴趣课上,小明用相同的力吹陶笛,手堵住不同的小孔,听到陶笛发出的“声音不同”,根据这一现象,他提出了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A.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B.物体发出声音的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C.为什么陶笛会发出不同的声音D.陶笛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小孔之间有什么关系8.如图是声现象的四个情景,对这些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球反复弹起,这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B.乙图:使用同一小锤,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声的音调不同C.丙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D.丁图:利用骨传导可以让所有失去听觉的人重新听到声音9.下列哪种情况,人不用通信设备就不能交谈( )A.两人一墙之隔 B.在月球C.在一间漆黑的房间里 D.一个在岸上,一个在水下10.注射新冠疫苗是防控疫情的重要途径。如图所示,我国目前上市的新冠疫苗已达四种。据了解疫苗需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存疫苗的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5℃B.注射疫苗时听到的广播通知声一定属于噪声C.冰箱冷冻室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D.注射疫苗前用酒精对皮肤消毒,酒精蒸发吸热使皮肤感觉凉爽11.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A.振动 B.静止不动C.一直向右运动 D.一直向左运动12.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B.声音的响度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减弱C.声音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D.真空不能传声13.如图所示四个实验场景,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由此实验现象可以进一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所用的研究方法是科学推理法B.乙、丙两图都可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丙图可以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运用了转换法D.丁图可以验证空气可以传声、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实验中运用了转换法 二、填空题14.春天,公园里鸟语花香,游人如织。鸟鸣声是起鸣膜___________产生的,游人的脚步声不时惊起湖中的鱼儿掀起朵朵浪花,这说明水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播声音 。15.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______,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人耳______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16.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_____产生的。频率为50Hz的A音叉和频率为4000Hz的B音叉中,音叉 _____的音调较高(选填“A”或“B”)。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_____。
17.悠扬的笛声是由 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通过 _________传入人耳。18.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产生的。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________不能传声。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
19.如图,在击鼓传花游戏中,鼓响花传,鼓停花止,这主要是利用鼓声来传递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鼓声是鼓面______ 产生的,当用较大的力敲鼓时,鼓声的_____(选填“响度”或“音调”)会增大。假如鼓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变为0.1m / s,游戏中,将会出现什么情景:_____(写出一条即可)。20.有以下事实或做法:①人们挑选西瓜时,总喜欢拍几下,以判断西瓜的生熟;②登雪山时不能高声说话;③汽车上的倒车雷达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车后方情况;④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以上事例中,能表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是______;表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______(填序号)。21.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__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我们在医院里还经常看到如图所示的“静”字,这是为了从 ___________控制噪声。22.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它的_____太高(选填“振幅”或“频率”);利用超声震碎结石,免除开刀之苦,这是因为声音具有_____。如果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米/秒,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秒返回海面,则该处海水的深度_____米。 三、实验题23.下面是声现象学习中的小实验;(1)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①如图Ⅰ,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说明响度与______有关;②图Ⅱ中甲图和乙图为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序号);A.甲比乙的音调小 B.甲比乙的响度小C.甲比乙的音调大 D.甲比乙的响度大③假如在月球上敲击音叉,实验者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2)小文在课外完成了以下几个小实验:实验1.在音箱上放一些小纸球,小纸球会随着音乐起舞实验2.在鼓面上撒些碎纸屑,敲击鼓面发出声音时,纸屑上下跳动实验3.敲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听到两次敲击声实验4.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起他做的四个实验中,有三个实验可以得出同一个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与这三个实验不同的是实验______(填数字序号)。24.在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时。(1)同学们采用如图所示的器材,选择音叉做声源,敲响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______竖直悬挂着的乒乓球,他们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接下来,他们使同一只音叉发出更大的声音,重复上述操作,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实验所得的结论是:声音的响度与______有关。 (2)小明设计了另一组实验来进行探究,他用两枚钉子把一根橡皮筋固定在木板上,他用手勾住橡皮筋的中间,慢慢将它向外拉出 2cm,松手后听橡皮筋振动发出的声音,接下来的一步操作是:______。25.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华和同学们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说明 ___________;(2)如图②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___________;(3)如图③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将 ___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___。26.小华在“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如图,当用橡皮锤轻敲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弹起一小的幅度,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这种方法叫做______(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2)实验中若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更大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由此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的响度随声源振动的______的增大而增大。(3)城市街道上设有噪声监测装置,当附近有汽车鸣笛时,该装置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值会增大80左右,这个数值的单位是______。(4)小华又做了“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实验”中,将机械闹钟放入鞋盒内,分别盖上______(不同/相同)厚度的不同隔声材料。接着她逐步远离声源,她听到声音的______逐渐变小。当听不见声音时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____。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_____(选填“好”或“差”)。材料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m2.12.83.75.21.2
参考答案1.D2.B3.B4.B5.D6.D7.A8.B9.B10.D11.A12.C13.D14.振动 能 15.20Hz~20000Hz 能 16.振动 B 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可以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17.空气柱 空气 18.振动 真空 介质 19.信息 振动 响度 鼓停时花还在传递 20.①③ ②④ 21.信息 声源处 22.频率 能量 3000 23.①振幅 ②D ③不能 振动 3 24.靠近 乒乓球被弹开 乒乓球被弹开幅度变大 振幅 用手勾住橡皮筋的中间,慢慢将它向外拉出 3cm,松手后听橡皮筋振动发出的声音 25.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气体可以传声 逐渐减弱 真空不能传声 26.转换 球弹开幅度变大 振幅 dB 相同 响度 袜子 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