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运动和力强化培优(1)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章运动和力强化培优(1)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练习题,共10页。
第三章运动和力强化培优(1)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张家口举办,下列关于冬奥会项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冰壶投出后仍会向前运动,是受惯性力的作用B.花样滑冰运动员匀速滑行时,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对冰面的压力是平衡力C.冰球运动员击球后冰球开始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滑雪运动员从高台滑下后腾空,腾空时不受重力的作用2.最近一段“中国高铁立硬币9分钟不倒,日本的新干线也做了试验,结果:在列车行驶中,硬币站不起来!”的视频广为流传。如图所示,说“硬币静止”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窗外的高山 B.列车的座椅C.路边的建筑 D.天上的太阳3.乘客坐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对乘客来说,窗外景色向上运动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窗外景色静止4.人站在行驶的车厢中,突然身体向左前方倾倒,这说明车在突然( )A.加速 B.减慢 C.左转弯 D.右转弯5.2007年4月在我国的南海上空举行了战斗机空中加油的演习,获得圆满成功,如图所示,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则此时( )
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B.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1min时间的长短,小翔同学描述正确的是( )A.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min时间能读50个字左右B.健康人的脉搏,1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minD.校运会上,同学们跑完100m所用的时间大约就是1min7.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0~2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C.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D.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8.如图所示,图甲中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一次小车所受的拉力、摩擦力,速度分别为、和,第二次小车所受的拉力、摩擦力,速度分别为、和,则下列关于力和速度大小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B.;;C.;; D.;;9.金秋十月,丰收季节。在武穴市广大农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伯伯站在地面上,随行驶的收割机灌装收获粮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地面为参照物,收割机是静止的B.选农民为参照物,收割机是静止的C.选收割机为参照物,农民在运动D.选地面为参照物,农民是静止的10.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通过的路程( )A.长 B.短 C.一样长 D.无法判断11.同学们学习了“速度”概念,下面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D.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小12.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南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s内,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v甲<v乙B.0~5s内,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北运动C.在15s末时,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D.甲车在20s内的平均速度是15m/s13.如图所示的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不是改变物体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的原因B.实验表明,小车在毛巾上阻力最大,速度减小得最慢,滑行距离最短C.由于小车具有惯性,到达水平面后能继续向前运动D.若水平面光滑,小车将保持一定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可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二、填空题14.两辆汽车一前一后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速度相同。若以后面的车为参照物,则前面车上的乘客是______的,路边的树是______的。15.通村公路的建设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在没有斑马线的通村公路上,当人们横过公路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人急行的速度大约是2m/s,人急行穿过6m宽的马路需要的时间大约是______s;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是10m/s,人至少要在距行驶过来的汽车______m处开始穿越马路。16.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如果说托盘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___________;若以___________(选填“餐桌”或“机器人”,上同)为参照物,托盘是运动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___的。17.假期,小明坐客车去旅游,当客车行驶到高速公路保持车距标识牌0m处时,恰好一辆小汽车行驶到客车旁,此时客车上速度计显示为80km/h。当客车匀速行驶到标识牌150m处时,小汽车匀速行驶到标识牌200m处,小汽车______(选填“已经”或“没有”)超速;若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客车是向_______(选填“前”或“后”)运动的。(此路段最高限速为120km/h)18.如图所示,一个重30N的木块A被压在墙面上静止,压力F的大小为8N,则A受到墙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方向______。
19.淮扬镇高铁过江通道“五峰山公铁大桥”建成通车,扬州进一步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大桥主跨长为1092m,一列长280m的高铁匀速通过大桥主跨的时间为70s,则高铁的速度为______m/s,合______km/h。若以高铁为参照物,大桥是______的。20.在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后,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得一根细头发丝的直径为50μm,合 ______m。水中游动最快的鱼是旗鱼,速度可达108km/h,合 ______m/s21.如图所示某物体B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______个力作用,并用力的示意图表示这些力______。
22.物理学上常用“频闪照相”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甲,a、b是小亮两次跑步时,照相机记录的频闪照片,已知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一定,由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记录的时间内,___________(选填“a”或“b”)图表示小亮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__(选填“a”或“b”)图反映他跑步的平均速度大;(2)如图乙是跑步者用随身携带的手机APP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运动得最快的时刻是 ___________。 三、实验题23.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实验需要木块从同一斜面的______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______相同;(2)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3)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______;(4)若要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应先后将小车从斜面上______处释放,比较小车在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_____(选填“同一粗糙”或“不同粗糙”)。(5)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_。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24.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_。(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4)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2中能反映图1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25.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如图所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_____进行测量的;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_____和 _____。(2)在实验中,斜面应保持较 _____的坡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3)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m/s。(4)假设实验中测得小车在AB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在B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在AC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 _____。(5)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偏 _____。(6)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 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参考答案1.C2.B3.C4.D5.B6.B7.D8.A9.B10.D11.C12.C13.C14.静止 运动 15.3 30 16.机器人 餐桌 相对 17.没有 后 18.30 竖直向上 19.19.6 70.56 运动 20.5×10-5 30 21.2 22.a b t2 23.同一高度 速度 慢 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同高度 同一粗糙 D 24. 小 同一位置 B 25. 刻度尺 停表 小 方便记录时间 0.03 v2>v3>v1 小 同一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