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化学总复习2空气氧气完美课件PPT
展开一、空气1.空气的主要成分(体积分数)及用途(1)氮气占______%,用途:制氮肥,做保护气(2)氧气占______%,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3)稀有气体占0.94%,用途:制作霓虹灯,作保护气(4)二氧化碳占______%,用途:灭火、作制冷剂、作气体肥料,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等。(5)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速记口诀】体积分数要记清,莫与质量混一起;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点零三,二氧化碳和杂气。
2.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污染物的种类 ①气体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②颗粒污染物:PM2.5、粉尘、可吸入颗粒物(2)污染物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植被破坏引起的沙尘等(3)空气污染的危害:酸雨、臭氧层空洞、影响农作物生长、影响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等。(4)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使用____________能源,工业废气处理至达标后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管理等。
【小贴士】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可吸入颗粒、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臭氧。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利用某些物质(如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生成气体或液体),使密闭容器内外产生压强差,打开弹簧夹后,在大气压作用下使水进入容器内,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2.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小贴士】该实验还可说明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且难溶于水。三、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在标准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_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_____。
2.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 ①与铁反应a.现象空气中:灼烧至红热,离火后变冷,不燃烧纯氧中:剧烈燃烧,____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生成____________。注意:实验时瓶底应预先放入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高温熔融物落下炸裂瓶底
3Fe+2O2===Fe3O4
②与镁反应a.现象:在空气中即可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________色固体。b.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与非金属反应①与木炭反应a.现象:空气中:在酒精灯上灼烧,红热、无焰,放热。纯氧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无味且能使_______________变浑浊的气体b.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Mg+O2===2MgO
2C+O2===CO2
②与磷反应a.现象:在空气中即可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_________。b.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③与氢气反应a.现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_______色火焰,火焰上方罩着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b.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P+5O2===2P2O5
2H2+O2===2H2O
【小贴士】氧气不能燃烧,常用作助燃剂,因此许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氧气与铁、镁、磷、氢气的反应均属于化合反应,生成物均属于氧化物。
③与一氧化碳反应a.现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__色火焰。 b.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与甲烷反应a.现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火焰上方罩着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迅速转正烧杯,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b.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CO+O2 === 2CO2
CH4+O2 === CO2+2H2O
四、氧气的制取1.实验室制法(详见重点实验轻松做栏目)高锰酸钾(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固加热型)氯酸钾(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固加热型)。过氧化氢(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液不加热型)。2.催化剂与催化作用(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_____和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2)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起_______作用。3.工业制法常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制取氧气,利用了液氮和液氧沸点不同的原理。
2H2O2=====2H2O+O2↑
1.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它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二氧化碳能够导致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的增多会使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威胁,因此我们应提倡“低碳生活”。2.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但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3.描述实验现象时的注意事项(1)注意“烟”“雾”“气”的区别a.烟——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现象,如红磷燃烧产生的白烟—P2O5;b.雾——小液滴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现象,如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形成白雾;c.气——指无形状、有体积、可变形、可流动的流体。(2)a.光——一般指固体物质燃烧产生的现象,该固体物质受热不会汽化,如铁丝燃烧、木炭燃烧等;b.火焰——气体、沸点低的固体或液体燃烧产生的现象,该固体或液体燃烧时会变为气态,如硫、酒精、甲烷等燃烧产生火焰。
(3)不能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混淆:a.实验现象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颜色变化、有气体或者沉淀生成等;b.实验结论是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推导、总结出来的规律。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可以围绕“一光,二热,三生成”来描述,而不能直接说出生成物的名称;实验结论是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后得出的结果,可以直接说出生成物的名称。4.加热、高温、点燃与燃烧的区别a.加热、高温、点燃是反应条件,加热——不超过500 ℃,通常用酒精灯作热源;b.高温——在700 ℃以上,实验室常用酒精喷灯作热源;c.点燃——目的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不是反应条件,写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时,条件写点燃,不能写燃烧。5.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但对于其他反应不一定具有催化作用,在其他反应中有可能是生成物或反应物。6.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可以加快也可以减慢,在化学反应前后(不是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物理性质可能变化。催化剂不能改变产物的质量。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可以有多种,例如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可以选择MnO2作催化剂,也可以选择CuO、Fe2O3等作催化剂。
1.实验原理红磷在密闭的集气瓶中燃烧,消耗掉瓶内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因而集气瓶中的压强减小,水在大气压作用下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内,进入的水的体积约等于消耗掉瓶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原理三要点:(1)只消耗掉集气瓶中的氧气;(2)产生压强差;(3)进入集气瓶中液体的体积约等于氧气的体积。
实验 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实验装置3.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____________,放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4.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
【跨越误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不能把“体积”漏掉,更不能错答成“质量”。
6.红磷替代品应满足的条件(1)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2)生成物为固体;(3)若生成物为气体,需要能被装置中的其他物质完全吸收,如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能被瓶底的NaOH溶液吸收。7.改进装置及其评价 对实验方案的改进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达到红磷着火点的方式的改进(如图1所示),如将红磷换成白磷,通过光、热、电能使其在密闭的环境中燃烧,既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又保证实验能够成功;二是用压强变化引起活塞推进的程度代替用水测量(如图2所示),将物理知识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增强了知识和实验的综合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无论怎样变化,依据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利用物质与氧气反应,将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全部消耗掉,使容器内外产生压强差。
例1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例1题图1(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________(填编号)。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______。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2)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加紧橡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 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该气体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3)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_______。(4)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5)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6)如果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很少,小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冒出白烟,放出热量
装置漏气(或红磷量不足或未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实验 2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2.用加热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插入水面以下,用手紧握试管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装:把药品装入试管内,注意用纸槽或药匙;(3)定:将实验所用仪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给试管预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集中加热;(5)收: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6)离:把导管撤离水槽;(7)熄:熄灭酒精灯。
【速记口诀】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3.检验和验满(1)检验: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木条复燃,则证明为氧气;(2)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____,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4.实验注意事项(1)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略向______倾斜,防止产生的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需要塞一团________,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气管造成堵塞;(3)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注意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到液面________,以免生成的氧气从漏斗口逸出;(4)开始收集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不宜收集,这时试管中的空气还未完全排出,要等气泡均匀、连续地冒出时再开始收集;(5)实验结束时要先撤离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防止骤冷情况,水从导管倒吸入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5.知识拓展 (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下降,与锥形瓶内液面保持一定的液面差,说明气密性良好。 (2)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优点:不需要加热,操作简便;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易于分离,并且不会产生有害物质,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3)选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且不需要验满,做氧气性质实验时,便于在集气瓶中预留少量水,只是做有些实验时需要对制取的氧气用浓硫酸干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操作简便,但是相对不纯,并且需要验满。
例2[2017云南]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例2题图(1)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b_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3)选用E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②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立即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③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4)适合用D装置收集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针对拓展】(5)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__。(6)试管口堵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应用酒精灯的________焰加热。加热前应用酒精灯________,再集中加热。(8)用E装置收集气体的最佳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口
防止药品中的水分被加热蒸发后,冷凝回流至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待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解析】(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反应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3)排水法收集氧气,加热前,应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4)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
2KMnO4====K2MnO4+MnO2+O2↑
考 点 1 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例1 [2017鸡西]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B.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属于空气污染物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解析】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等,故正确。B.稀有气体的用途是:作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不能用于医疗急救,故错误。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但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错误。D.氧气的化学性质有氧化性和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错误。
【温馨提示】虽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带来极大的危害,但二氧化碳无毒,不污染空气,目前暂不列为空气污染物。
考 点 2 空气中氧含量的测定
例2 [2017日照]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例2题图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解析】A.点燃白磷后应快速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以防止空气受热膨胀逸出造成较大误差,故错误。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所以不能用铁丝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整个装置是密封的,实验效果会更好,故正确。D.磷燃烧时放热,如果没有夹紧止水夹,实验中会逸出一部分气体,最终进入瓶内的水增多,使进入瓶内的液体体积增大,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错误。
考 点 3 空气的污染及保护
例3 [2017来宾]为了减少空气污染,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使用清洁能源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C.积极植树造林D.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解析】A.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大气,防治空气污染,故正确。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有利于保护大气,防治空气污染,故正确。C.积极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大气,防治空气污染,故正确。D.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直接排放,同样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利于保护大气,故错误。
考 点 4 氧气的性质及用途
例4 [2017滨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B.氧气支持燃烧,是一种高能清洁燃料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D.氧气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方法指导】1.氧气是助燃剂,不是可燃物。2.描述物质燃烧的格式:①是否剧烈燃烧+②产生火焰、发出光的颜色(或火星)+③是否放热+④生成物的色态味。如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解析】A.工业上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利用的是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故正确。B.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高能清洁燃料,故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故正确。D.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能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正确。
考 点 5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例5 [2017海南]认识仪器、选用装置以及正确处理实验意外,是实验素养的具体体现。 例5题图 (1)图1为实验室制备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2)1773年,瑞典化学家舍勒用图2所示装置制备氧气,在曲颈瓶中装有硝酸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置于火炉上加热,产生的氧气用动物膀胱收集。该实验若改用图1中的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________(填装置下面的字母)。
(3)小明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导致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了导气管。可采用的补救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一种)。
取掉单孔橡皮塞等(合理即可)
【解析】(2)由于反应物硝酸钾和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所以是固体和液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气体,对应的装置为图1中的C装置。(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则注意要先撤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当先熄灭了酒精灯,导致水槽内的水倒流进入了导气管时,可以直接把试管上的单孔橡皮塞拔掉,其他方法也可以。
例6 [2017德阳]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编号)。
(3)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可选择装置C作发生装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E、F、G都是实验室中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____(填字母编号)。
2KMnO4 ===K2MnO4 + MnO2+O2↑
2H2O2 =====2H2O+O2↑
2KClO3 =====2KCl+3O2↑
本章涉及的重要化学方程式整理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课标通用中考化学总复习实验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课标通用中考化学总复习实验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件,共11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阶段练习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2讲空气的成分和氧气的性质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阶段练习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2讲空气的成分和氧气的性质课件新人教版,共33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5溶液完美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5溶液完美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混合物,一种或几种,基础知识细细过,NH4NO3,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增加溶剂或降低温度,饱和状态,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