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5溶液完美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5240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总复习5溶液完美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5240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总复习5溶液完美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5240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总复习5溶液完美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52405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总复习5溶液完美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52405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总复习5溶液完美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52405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总复习5溶液完美课件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52405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总复习5溶液完美课件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52405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化学总复习5溶液完美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5溶液完美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混合物,一种或几种,基础知识细细过,NH4NO3,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增加溶剂或降低温度,饱和状态,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概念:由____________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______、稳定的 ______。(2)组成 ①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___是最常见的溶剂,通常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指水溶液;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②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小贴士】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b.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3)特征 ①均一性:溶液各部分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②稳定性:外界条件(包括温度、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2.溶解现象(1)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①溶剂的温度:溶剂温度越高,溶质溶解的速率_____。 ②溶质颗粒的大小:溶质颗粒越小,溶质溶解速率____。 ③搅拌:搅拌能够_________溶解的速率。(2)溶解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 ①放热:一些物质溶解时,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如NaOH。
②吸热:一些物质溶解时,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如__________。 ③吸、放热不明显:多数物质溶解时,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几乎不变,如NaCl。3.乳化作用(1)乳化现象:洗涤剂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2)应用: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________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2.判定(1)饱和溶液 ①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有未溶固体,且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②在一下温度下,往溶液中加入该溶质,不再溶解。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往溶液中加入少量该溶质,可以继续溶解。3.转化(1)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如KNO3等: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2)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Ca(OH)2等: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4.结晶(1)概念: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并形成晶体的过程。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
(2)方法 ①蒸发结晶法: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溶质析出;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_________的物质。 ②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即降温结晶):通过降温的方法使溶质析出;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物质。三、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固体的溶解度(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g 溶剂中达到_________时所溶解的质量,叫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小贴士】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在同一温度下,否则无法比较。
(2)四要素 a.条件:一定温度; b.标准:100g溶剂; c.状态:饱和状态; d.溶解的溶质质量;(3)影响因素 ①内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②外因:温度2.气体的溶解度(1)概念:某气体在压强为101.3 kPa 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 (2)影响因素:①内因:气体和溶剂本身的性质;②外因:温度、_____。
【小贴士】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3.溶解度曲线(1)概念: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2)意义 ①点: a.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 b.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相等。 ②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③面: a.曲线以上的点:表示溶液饱和且有未溶固体。 b.曲线以下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四、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溶质质量分数(1)概念:溶质质量与_____________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2)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0%(3)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换算: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2.溶液的稀释(1)原理:溶液稀释前后,_________质量不变。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解度(S)100g+溶解度(S)
(2)计算公式: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稀溶液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3.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1)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_________、 ___________、 药匙 、胶头滴管等。(2)实验步骤: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1.溶液并不全是无色透明的,如KMnO4溶液显紫色,CuSO4溶液显蓝色,FeSO4溶液显浅绿色,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H2O。2.(1)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是相对的,随着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2)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继续溶解这种物质,但是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3.除污的方法和原理
注:溶解、乳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4.将CaO加入水中后溶液温度升高,不是它溶于水放热,而是它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Ca(OH)2饱和溶液加入CaO后,恢复到原温度,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都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5.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方法:a.若是气体或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互溶,则液体是溶剂;b.若是由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则量多的是溶剂;c.若是其他物质与水组成的溶液,无论水量多少,水都是溶剂;d.若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溶质是反应后的生成物,而不是起初被溶解的物质。6.溶质质量是指已溶解在溶剂中的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等于加入的物质的质量;两种溶液混合时,质量可以相加,但体积不能相加。7.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但析出晶体的溶液一定是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实验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1.仪器的选用①托盘天平(带砝码)、②量筒、③烧杯、④药匙、⑤玻璃棒、⑥胶头滴管等。2.实验步骤(1)______________:计算出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和水的体积;(2)_____________: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氯化钠;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若用浓溶液稀释配制,则该步为量取);(3)__________:将氯化钠倒入烧杯中,将量取的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至氯化钠完全溶解;
(4)__________: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3.注意事项(1)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要遵循“____________”原则,左、右两边要放上相同的纸片,称量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时要放在玻璃器皿中。(2)如果稀释的溶液是浓硫酸,操作时需要谨记“酸入水”。(3)实验过程中应根据计算出的所需溶剂的体积,尽量选取能一次性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4)用量筒量取液体,接近所需体积时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5)量取液体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平,且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_______处保持水平。
【温馨提示】(1)用浓溶液稀释配制稀溶液时,计算时要准确运用体积、质量、密度的关系。(2)配制的某些溶液因其可能与空气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或者具有挥发性等其他特殊性质,应密封保存或避光保存。
例 [2017邵阳]某同学配制50 g 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需称取氯化钠____g。(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
(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针对拓展】(5)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6)用量筒量取液体,接近所需体积应改用____________滴加液体。
考 点 1 溶液的形成
例1 [2017怀化]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体C.所有饱和溶液都比不饱和溶液要浓D.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
【解析】A.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故正确。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如白酒中的溶质是液态的酒精,盐酸中的溶质是气态的氯化氢气体,故错误。C.同一温度、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但如果没有这两个条件的限制,不能比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浓度大小,故错误。D.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质的体积加溶剂的体积,故错误。
考 点 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例2 [2017鸡西]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例2题图(1)P点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t2 ℃时,将15 g 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g;
t1 ℃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4)t3 ℃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方法指导】提纯物质的方法(以本题为例):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为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温度降低较多时,析出A物质多,析出B物质很少,待温度降低至B物质的溶解度变化不大时的温度下,快速过滤,可大大提高纯度。若B物质中含有少量A物质,提纯B物质的方法为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蒸发结晶。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首先析出的固体为A晶体,趁热过滤,可提高B物质纯度,但这种方法提纯后,B中还是含有较少的A杂质。
【解析】(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的含义是:t1 ℃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 ℃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 g,所以将15 g 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60 g。(3)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4)降低温度时,A、B物质的溶液中会析出晶体,C物质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3 ℃时的溶解度计算;A、B物质,按t1 ℃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t3 ℃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考 点 3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例3 [2017天津节选]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1)制作“叶脉书签”需用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g。②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了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________。③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左盘放砝码B.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C.将准确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④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水的密度为1 g/cm3)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配制时应选用________mL的量筒量取水(填“10”或“50”)。
【解析】(1)①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50 g×10%=5 g。②配制溶液时还需要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③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将砝码放在右盘,氢氧化钠放在左盘,故错误。B.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会腐蚀滤纸,应该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错误。C.将准确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溶解,而不能在量筒内溶解,故错误。D.将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故正确。④设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x×20%=5 g,解得x=25 g。需要水的质量为50 g-25 g=25 g,相当于25 mL的水,因此选择50 mL的量筒量取。
考 点 4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4 [2017绥化]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清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浓盐酸,标签如下。 例4题图根据标签计算:(1)HCl中氢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2)这瓶盐酸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3)现要配制3 8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的质量为 ________g,需要这种浓盐酸_____瓶。
【解析】(1)HCl中氢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35.5=2∶71。(2)标签表明,该瓶浓盐酸的体积为500 mL,密度为1.19 g/mL,该
【方法指导】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瓶浓盐酸的质量=500 mL×1.19 g/cm3=595 g。(3)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有3 800 g×10%=x×38%,x=1 000 g,体积1000g/1.19g/mL≈840.3 mL,每瓶浓盐酸的体积为500 mL,所以需要这种浓盐酸2瓶。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2空气氧气完美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火星四射,黑色固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成功的关键,重点实验轻松做,放在集气瓶口,熄灭酒精灯,分液漏斗,本讲重要方程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11物质组成的表示完美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梳理,元素符号和数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水这种物质,基础知识细细过,兰州三年中考,教师典例剖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8盐化肥完美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细细过,知识梳理,小苏打,纯碱或小苏打,二氧化碳,新盐+新金属,氮元素,钾元素,熟石灰,刺激性气味氨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