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练习题
展开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测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1河南驻马店北大翰林学校开学检测)下列关于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
B.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C.位于黄河以北
D.东部濒临渤海、黄海
2.人们根据土壤颜色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 )
A.紫土地 B.黄土地 C.黑土地 D.红土地
如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读图完成3—4题。
3.太行山脉走向是 ( )
A.南北走向 B.西北—东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东西走向
4.甲、乙两地形区分别是 ( )
A.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5.如图是某书中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介绍,有部分内容因纸张破损而看不清楚。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破损处应有的内容是 ( )
A.-15℃以下 B.-10℃以下 C.0℃以下 D.5℃以下
6.(2021辽宁铁岭部分学校第一次月考)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无法从事的活动是 ( )
A.溜冰 B.滑雪 C.划船 D.观冰灯
7.(2021河南驻马店北大翰林学校开学检测)我国北方地区的耕地以 为主 ( )
A.水田 B.旱地 C.草地 D.梯田
8.(2021山东泰安泰山外国语学校月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北方地区适合发展 ( )
A.水田农业 B.旱作农业 C.灌溉农业 D.河谷农业
9.(2021河北唐山丰南大新庄中学段考)困扰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是 ( )
A.大气污染 B.台风和洪涝
C.水污染 D.风沙和旱灾
10.有关北方地区缺水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 )
A.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大 B.北方地区降水季节差异大
C.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D.夏季风来得早,去得晚,雨季短
11.(2021辽宁铁岭部分学校第一次月考)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 )
A.小麦 大豆 B.水稻 油菜 C.小麦 青稞 D.棉花 甘蔗
12.下列城市中,全部位于我国北方的是 ( )
A.西安、广州、哈尔滨 B.长春、沈阳、北京
C.北京、银川、乌鲁木齐 D.石家庄、上海、武汉
13.关于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地跨中温带、暖温带,全部属于半湿润区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对该地区景观的描述
D.该地区水资源短缺,春旱严重
如图为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4—16题。
14.(2021山东泰安泰山期中)关于图中①②两地的地理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地是“黄土地”,②地是“黑土地”
B.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
C.①地多“暖温带”,②地多“寒温带”
D.①地有“辽中南”,②地有“京津唐”
15.(2021山东泰安泰山期中)①地区的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很大,适宜该地区机械化作业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量种植水稻 B.劳动力短缺
C.农业生产水平低 D.耕地集中连片
16.(2021山东泰安泰山期中)如图是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结构图,符合②地实际情况的是 ( )
A
B
C
D
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完成17—19题。
17.(2021河南南阳新野月考)关于山脉A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温度带分界线 B.省级行政区分界线
C.干湿地区分界线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
18.(2021河南南阳新野月考)B山脉自然特征与同纬度附近地区相比,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气温高 B.降水较多
C.冬季积雪较厚 D.属于湿润区
19.(2021河南南阳新野月考)对图中①~③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处土壤肥沃,是棉花集中产区
B.②处距海较近,但水资源缺乏
C.③处地势较高,粮食作物一年三熟
D.①②两处耕地被称为黑土地
20.(2021山西翼城期中)以下属于我国北方地区居民生活特点的是 ( )
A.房屋高且房顶坡度大 B.有风味食品粽子、汤圆等
C.居民食品以面食为主 D.夏季习惯睡竹床、凉席
二、综合题
21.读“北方地区位置和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 。平原:C ,E 。
高原:D ,F 。海洋:G ,H 。
(2)C地区北部土壤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 ”。
(3)F处较有代表性的民居是 。
22.读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是我国的北方地区,其中边缘海C是中国著名的内海 ,山脉A是山西省和 (省区)交界的 山脉,B为 山脉,是中国和 (国家)的界山。
(2)同在北方,石家庄、延安和齐齐哈尔三地的气温和降水共同特征是 。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如延安与石家庄比较,延安气温 ,降水 ,原因是 。
23.(2021湖南邵阳武冈二中入学考)读某年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状况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次受旱严重的粮食作物是 。
A.冬小麦 B.水稻 C.玉米 D.甘蔗
(2)如图,中等以上干旱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3)我国北方地区经常发生春旱,原因之一是我国降水季节分配具有 的特点。
(4)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 工程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严重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我国北方地区缺水严重,黄河、海河、辽河流域所代表的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只全国的1/3,河川流量仅为长江、珠江流域所代表的南方地区的1/6左右,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市)缺水尤其严重。
图a
图b
(1)材料所指的南方、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山脉)—淮河一线。图中①是 山脉,该山脉以西是黄土高原,②是 平原。
(2)河北省主要位于我国的 (干湿地区)区,耕地以 为主,主要种植 (主要粮食作物)。
(3)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 气候(图b)。
(4)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是 ,著名的“ ”工程的兴建,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测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答案 C 北方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东部濒临渤海、黄海。
2.答案 C 东北平原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呈黑色,被称为“黑土地”。
3.答案 C 图中太行山是东北—西南走向,该山脉是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
4.答案 B 甲位于太行山以东,该地形区是华北平原,乙位于太行山以西,是黄土高原。
5.答案 C 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故破损处应有的内容是0℃以下。
6.答案 C 我国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降水以降雪为主,因此在北方地区冬季从事的活动有溜冰、滑雪、观冰灯等,而北方地区冬季河流结冰,无法划船。
7.答案 B 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降水量少,年降水量大多在400~800毫米之间,所以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8.答案 B 北方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雨热同期,为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该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其耕地类型主要是旱地。
9.答案 D 我国北方地区降水较少且降水时间分配不均,植被破坏严重,致使我国北方地区风沙和旱灾较多。
10.答案 D 北方地区缺水严重的原因是:人口众多、工农业用水量大;北方地区降水季节差异大;该地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北方地区夏季风来得晚,去得早,雨季短。
11.答案 A 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大豆、花生、甜菜、棉花等,水稻、甘蔗、油菜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青稞是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作物。
12.答案 B 西安、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石家庄位于北方地区,广州、上海、武汉位于南方地区,乌鲁木齐、银川位于西北地区。
13.答案 D 我国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北方地区地跨中温带、暖温带、寒温带,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区,东北地区和山东半岛有一部分地区属于湿润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对南方地区景观的描述。
14.答案 D ①地位于东北平原,是“黑土地”,多“中温带”,种“春小麦”,有“辽中南”工业基地;②地位于华北平原,是“黄土地”,多“暖温带”,种“冬小麦”,有“京津唐”工业基地。
15.答案 D 图中①为东北平原,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6.答案 B 图中②地区位于华北平原,该地区位于暖温带,主要作物为冬小麦、谷子、棉花、玉米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17.答案 B 图中A为太行山。太行山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地势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分界线。该山脉不是温度带的分界线、不是干湿地区的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不经过太行山。
18.答案 A B为长白山,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中朝两国界山,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与同纬度附近地区相比,它属于湿润区、气温较低、降水较多、冬季积雪较厚。
19.答案 B 依据轮廓,读图可知,该地区是北方地区。①是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不是棉花集中产区;②处距海虽较近,但由于土地和水资源配置不协调,水资源缺乏;③处是黄土高原,农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①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②华北平原是黄土地。
20.答案 C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北方的房子墙体较厚,屋顶较平,农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所以食品以面食为主,房屋高且房顶坡度大是南方民居特点,粽子、汤圆是南方传统的食品,南方由于夏季炎热多雨,且竹子较多,人们喜欢睡竹床、凉席,可见符合北方居民生活特点的是居民食品以面食为主。
二、综合题
21.答案 (1)大兴安岭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渤海 黄海
(2)黑土地
(3)窑洞
解析 (1)A是大兴安岭,B是小兴安岭,C是东北平原,E是华北平原,D是内蒙古高原,F是黄土高原。海洋G是渤海,H是黄海。
(2)C东北平原北部土壤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该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3)F黄土高原地区代表性民居是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22.答案 (1)渤海 河北省 太行 长白 朝鲜
(2)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 (偏)低 (偏)少 延安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延安距海较远,受海洋的影响小
解析 (1)图示是我国的北方地区,其中边缘海C是中国著名的内海渤海,山脉A是山西省和河北省交界的太行山脉,长白山是中国和朝鲜的界山。
(2)同在北方,石家庄、延安和齐齐哈尔三地的气温和降水共同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如延安与石家庄比较,延安气温(偏)低,降水(偏)少,原因是:延安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延安距海较远,受海洋的影响小。
23.答案 (1)A
(2)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3)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4)南水北调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华北旱情发展迅速,华北属于我国的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2)从图上可以看出,中等以上干旱区域为我国的北方地区,该区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3)我国水资源在季节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所以我国北方地区经常发生春旱。
(4)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的状况,有必要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到我国严重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24.答案 (1)秦岭 太行 东北
(2)半湿润 旱地 小麦
(3)温带季风
(4)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南水北调
解析 (1)南方、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图中①是太行山脉,该山脉以西是黄土高原,以东是华北平原;②是东北平原,该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2)河北省主要位于我国的半湿润区,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3)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南水北调”工程的兴建,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该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到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优秀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优秀复习练习题,共12页。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优秀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地形区不属于南方地区的是,“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该照片拍摄地点可能位于,图示作品所代表的地区有如下特点,作品中的民居可能分布在,图示地区代表性的“美食”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